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9 19: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卷(七)
历史
下册第1-17课
注意事项:共两大题,24小题,满分80分,作答时间为75分钟。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1949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天安门前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奏响的代国歌是( )
A.《歌唱祖国》 B.《黄河大合唱》
C.《国际歌》 D.《义勇军进行曲》
2.2023年11月23日上午11时32分许,中国空军一架运-20飞机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载着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 )
A.“最可敬的人” B.“最可爱的人”
C.“最美丽的人” D.“最可亲的人”
3.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我国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4.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是连接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上述材料直接反映了( )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 B.中国桥梁科技领域领先世界
C.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D.我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他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材料中的“他”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雷锋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上说,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下列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是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
7.图是某学生在学习完中国现代史后作的单元学习笔记。如果将知识点“南方谈话”列入其中,应列入的章节是( )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节科学发展观第五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第二节 B.第三节 C.第四节 D.第五节
8.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 )
A.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具体细化 B.对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具体细化
C.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以细化 D.对全面对外开放任务加以细化
9.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时代的需要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0.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有一辆主题彩车(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造型外观是一个石榴瓶,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辆彩车的主题应该是( )
A.共同富裕 B.祖国统一 C.文化传承 D.民族团结
1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 )
A.强调了香港、澳门的经济地位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 D.阐明了“一国两制”的意义
12.香港特别行政区历经风雨,有效地抵抗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挑战,实现了持续繁荣稳定。昔日在西方喧嚣一时的种种“悲观论者”和“唱衰论者”,现已销声匿迹。这说明( )
A.经济特区有利于香港发展 B.西方国家唱衰香港的发展
C.香港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D.“一国两制”富有强大生命力
13.表1是中国台湾媒体整理的中国领事馆近几年救助台湾同胞的案例。这些案例( )
表1
时间 案例 中国领事馆做法
2017年8月 西班牙巴塞罗那发生恐怖袭击,2名中国台湾游客受伤 派员探望慰问
2017年9月 墨西哥发生强烈地震,5名中国台湾同胞受困 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2018年9月 因台风中国台湾同胞被困日本关西机场 积极协助台湾同胞撤离
2022年8月 中国台湾同胞被迫从事电信诈骗等活动,失去了人身自由 通力协作,解救台湾同胞
A.促进了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B.反映两岸携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体现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 D.说明中国政府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14.图是海峡两岸成立的民间团体的图标。它们反映的共同理念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停止对马祖和金门的炮击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利用武力统一台湾
15.国民革命战争时期,我军遵循“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保障理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由部队前方就地补给向国家后方集中统一供给转变,由作战部队自我保障( )
向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结合转变。上述转变
A.体现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B.表明了军队种类的增多
C.体现了解放军的战区调整 D.彰显了武器装备的创新
16.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人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它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第一艘核潜艇装备海军 B.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7.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战区分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五个战区。江西属于下列哪一战区( )
A.东部战区 B.南部战区 C.中部战区 D.北部战区
18.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出席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时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适用性,其“主权观”“和平观”“共赢观”和“正义观”四大核心价值,应得到大力弘扬,为建设共同发展、持久和平、民主法治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其中,体现“共赢观”的是(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19.图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曲线图,③段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B.中美和平建交
C.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苏关系友好
20.图展示了中国“朋友圈”的变化。这反映了中国( )
A.团结所有国家共同发展 B.获得了更多国家的认同
C.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D.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8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40分。)
21.(10分)一张张老照片反映时代过往,往往激起我们的历史兴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0世纪初,中央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由此,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图2香港回归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图3澳门回归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图4《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从这一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图5台湾返乡探亲活动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藏铁路通车的时间。(1分)除了西部大开发外,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国家还实施了何种行动?(2分)
(2)根据图2和图3所示,请分别指出香港和澳门从哪两个国家回归及回归的共同意义。(4分)
(3)以“两岸关系突破性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图4和图5哪一事件?请说明理由。(3分)
22.(8分)制作大事年表,能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事件
1953年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71年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14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
(1)在表中找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2分)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道:“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下框所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状况。
截至2021年,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我国已设立957个民族乡(截至2022年年底)。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4%。
(2)材料二内容体现了我国实行了哪一制度?(1分)我国最早建立的自治区是哪个?(1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党和政府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当前,阻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4)综合以上材料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2分)
24.(1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上,中国人民热火朝天、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彼时,党和政府抽调大批干部到国营工业部门工作;工业企业掀起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涌现大批劳动模范、革新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广大农民积极行动,努力增产,踊跃交售粮棉,支援工业建设;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第一线,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
——摘编自《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扬帆起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2分)并指明起止时间。(1分)
【挫折之路】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万吨 19504.5 14385.7 26.2%
棉花/万吨 164.0 106.3 35.2%
油料/万吨 419.68 194.05 53.8%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下降的原因。(2分)1957—1960年的艰辛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2分)
【转折之路】
材料三 这次会议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它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20多年的艰难曲折后,终于走上正确道路的伟大转折。
——摘编自黄如军《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1分)这次会议确定了什么指导方针?(2分)
【光明之路】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我国圆满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4年,成功举办第2届夏季青年奥运……2022年2-3月,胜利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第13届冬季残奥会。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