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八单元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
发展与变化
勃列日涅夫
壹
重要名词
赫鲁晓夫改革、收购制、义务交售制、苏共二十大、“新经济体制”改革、八一九事件、南斯拉夫改革
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本课
重点
社会主义阵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
东欧8国: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亚洲4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朝鲜、越南
苏联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壹
苏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形成
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
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
1、发展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表现: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5年中,国家3次降低日用工业品零售价格,在城市和工人区修建住宅1亿多平方米,在农村建房270万所。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1、发展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苏联继续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放在首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1939年以后就没有开过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自1947年2月起也不再举行,许多重大问题都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1、发展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
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2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苏联
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材料: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还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思考: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
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953-1964
主要推行农业领域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964-1982
主要推行工业领域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85-1991
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三分之一;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既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A. 主要内容:
政治:①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实行轮换制和任期制。②在对外政策上,提出“和平共处”,力图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既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提出了一套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得到了确认,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在这次会议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新的对外政策指导方针。
他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可以和平共处;“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赛中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得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些国家有可能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A. 主要内容:
经济:
农业方面(经济改革的重点),①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如自行安排生产的权利;②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③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既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义务交售制: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和价格,无条件地将一定比例的农产品(如谷物、肉类、奶制品等)上交给国家,作为对国家工业化的资金支持。这种交售是强制性的,价格往往远低于市场价格。
收购制:国家不再是强制性地以固定低价收购物品,而是更接近于市场机制,国家会设定收购数量目标并提供比以往更高的收购价格来从农庄购买农产品。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有自主决定是否出售以及出售数量的权利。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A. 主要内容:
经济:
工业方面,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把部门管理体制改为地区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限;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既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部门管理体制是指在苏联计划经济体系中,按照产品类型或行业划分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在这种体制下,每个行业(如钢铁、煤炭、汽车制造等)都由一个对应的中央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和控制,这些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分配资源、设定生产指标和监控执行情况。企业基本上是国家的分支机构,高度依赖上级部门的指令进行运作,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
地区管理体制则是以地区为单位来对工业进行管理,将工业企业下放到各个地区,由地区来统一协调和管理该地区内的各种工业活动。地区可以综合考虑本地的资源、市场等情况对工业进行统筹安排,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增强了地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既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B. 评价:
①这些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②但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1953-1964年,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为1.175亿吨,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 62%。但改革并没有改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落后地位,也没有触及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集体农庄制度。同时,由于不顾自然条件,盲目在苏联各地种植玉米,导致“玉米运动” 最终失败。大规模的垦荒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农业领域的改革未能产生长远效果。1963年,苏联粮食大幅度减产,不仅被迫实行粮食定量供给制,而且动用了黄金储备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教师教学用书》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①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条件下,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建立以销售和利润为核心的新指标体系;
③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勃列日涅夫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A. 主要内容:
◎勃列日涅夫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A. 主要内容:
勃列日涅夫大肆宣扬自己的政绩;给自己颁发各种勋章奖章。1991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勃列日涅夫是“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他拥有的勋章与奖章共达200多枚,死后在送葬行列中为他捧胸章与奖章的军官达44人之多。
④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同年美国为1112亿美元
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苏联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②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③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勃列日涅夫改革实际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来管理经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其执政时期都达到鼎盛。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B. 评价:
勃列日涅夫是除了斯大林之外,执政时间最长的苏共领导人。在他执政的十八年里,废除了赫鲁晓夫限制干部任期的制度,导致许多高级干部一直连任下去。造成高层机构长期无法输入新鲜血液,陷入“严重的停滞”,出现了“老人政治”的局面。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经济(1985-1988):①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③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⑤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A. 主要内容: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A. 主要内容:
政治(1988-1991):①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放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②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1988年6月28日-7月1日,举行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会议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决定把一切权力归还苏维埃,并成立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它选举组成最高苏维埃作为人代会的常设机关。……1990年3月召开的第三次人代会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在会上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B. 影响:
①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②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展。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猛药”,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而瓦解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列宁逝世后,苏联各届领导人都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作出了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自我满足,自我安慰,粉饰现状,最终走向僵化。十月革命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曾经试图以“战时共产主义”的方式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完全是超前之举,因而改行“迂回方式”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他在1936年就过早地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苏联在1952年又宣布:“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已经完成”,苏联已处于“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期。实际上,苏联社会主义还远远没有建成,而且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的缺点也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上台后,企图进行一些改革,但不得其法,有很多恣意妄为之处。更为荒唐的是,他竟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提出了一个在20年内将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计划。这个计划纯粹是主观主义的空想。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感到苏联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的,于是降了调子,但仍然过高估计了苏联社会的发展阶段在1967年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82年安德罗波夫执政后再次降低调子,以“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代替“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国情判断上完全陷入了非现实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苏联,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比较项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时间 1953-1964 1964-1982 1985-1991
侧重 农业 工业,重工业 前期经济,后期政治
结果 造成苏联混乱 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
相同点 背景: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 内容:都对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弊端进行改革,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自主权等 结果: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2、改革
苏联 美国
领导人 赫鲁晓夫 肯尼迪
原因 苏攻:苏联提出“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苏守:美国此时的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远远超过苏联。 重大缓和事件 ①1955年,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 ②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 重大对抗事件 ①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第一阶段:赫鲁晓夫(1953-1964)VS肯尼迪,美攻苏守
美苏冷战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赫鲁晓夫(1953-1964)VS肯尼迪,美攻苏守
美苏冷战的发展过程
危险
信号
恐怖
时刻
联合国秘书长致信美苏,争取和平解决。
赫鲁晓夫致信:如美国作出不入侵古巴的保证,并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出导弹,苏联就撤走导弹。
肯尼迪回信:如苏联迅速撤出它在古巴的导弹,美国就不入侵古巴,但对赫鲁晓夫要美国从意大利、土耳其撤走导弹的要求不予理睬。
危机
解除
肯尼迪最终回复:苏联立即作出答复,否则美国就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苏联回信:接受美国的要求。
北约成员国全面戒备,美国1627枚核弹准备就绪;
驻守古巴的苏联军队加紧战备,苏联核导弹处于待发射状态。
古巴与美国本土相距仅217公里
短程导弹2分钟可毁灭佛罗里达
中程导弹5分钟可毁灭1/3 国土
第二阶段:勃列日涅夫(1964-1982)VS尼克松,苏攻美守
苏联 美国
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 尼克松
原因 美守:①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瓦解,美元地位动摇;②70年代,经济“滞胀”;③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④西欧、日本崛起。苏攻: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重大缓和事件 尼克松调整政策,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①调整与日本、西欧的伙伴关系;②结束越南战争(1961-1975);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重大对抗事件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冷战的发展过程
在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棋局。苏联继承老沙皇南下战略的衣钵,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
第二阶段:勃列日涅夫(1964-1982)VS尼克松,苏攻美守
美苏冷战的发展过程
同年美国为1112亿美元
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1985-1991)VS里根,美攻苏守
苏联 美国
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 里根
原因 美攻:①80年代经济复苏;②里根政府的强硬态度。 苏守:①苏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激化;②侵略阿富汗,负担沉重;③斯大林模式弊端 重大缓和事件 ①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 ②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③ 1990年,两德统一 重大对抗事件 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美苏冷战的发展过程
星球大战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亦称Star Wars Program),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研议的一个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的一次著名演说。
苏联解体
1990
立陶宛率先独立;俄罗斯发布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
1991.12.26
苏联解体
1991.08.19
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失败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3、解体
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1991年8月19日-1991年8月21日)是发生在前苏联的一次政变事件。由于戈尔巴乔夫一系列政治上的举措引起了苏共强硬派的不满,亚纳耶夫软禁戈尔巴乔夫并发动政变,取得对苏联的控制。在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的号召下,戈尔巴乔夫恢复苏联总统权力,政变仅持续三天便宣告失败。此次事件大大削弱了苏联共产党的力量,宣告了挽救苏联企图的失败。
◎漫画:I CAN'T BELIEVE MY EYES
◎苏联境内各独立国家(1990.3.11—1991.12.14)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3、解体
【课堂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启示
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3、解体
苏联的探索之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哪些启示?
遵循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注意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要注重改善民生;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和剧变
贰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建设
(1)成就:①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②东欧各国着手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弊端: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2)南斯拉夫改革
①措施: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
②影响:
积极: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局限: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分裂埋下隐患。
材料一: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1954年到1980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其中工业增长率达到9.l%,农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一度居于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材料二:随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发展和联邦制的改革,权力越来越多转移到共和国和自治省,并逐渐演变为“多中心的国家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造成了经济的地区分割和极大的浪费。 ——许万明《前南斯拉夫解体的经济根源》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2、改革
(1)目的: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1980年铁托逝世后,自治制度的内在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于过分强调“非中央集权化”,使国家失去对经济生活的宏观控制,造成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外贸连年逆差,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经济上的困难诱发了人们的不满情绪,罢工、游行时有发生,地方分散主义和民族主义事件时有发生,联邦各共和国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铁托
◎解体后的南斯拉夫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2、改革
(3)其他东欧国家改革
经济稳步增长,到1988年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布拉格之春”
“一五”计划后,经济迅速发展
1968-1973年国民收入和人民消费水平增速较快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2、改革
◎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
(1)原因:
①根源: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内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外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④思想:东欧执政的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3、剧变(1989-1992年)
(2)实质:东欧剧变是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东欧剧变示意图
类型 主要表现
变化相对平稳
发生流血冲突
国家实现统一
国家最终解体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及利亚
罗马尼亚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3、剧变(1989-1992年)
【误区警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削弱,只能说明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中国社会主义
的发展
叁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改革开放前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年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②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1978
1980
1984
1992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2、改革开放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建立经济特区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南方谈话
姓资姓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
21世纪初
(1)背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成就:
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国际影响力: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③国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3)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②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2、改革开放后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对比:三大社会发展模式
西方模式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私有制 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工业化道路 先轻后重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大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