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课 荷塘月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课 荷塘月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6 20: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课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通过听朗诵、自读、齐读、示范读等形式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2.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掌握通感、博喻等修辞以及文章谋篇布局的妙处。
3.欣赏荷塘月色的优美淡雅的意境,感受学习作者关心国事、忧国伤时的情怀。
重点、难点
  以读带赏,体验与鉴赏相结合。从景到境,从境到情。抓住几个重要语段,探究修辞方法,把握“兴寄”过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21*cnjy*com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听课文录音,校正字音
乘(chéng)凉 煤屑(xiè) 踱(duó)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颤(chàn)动 霎(shà)时 媛(yuán)女 纤(xiān) 敛(liǎn)裾(jū)
沾裳(shāng) 嬉(xī)游
三、初读感知课文
了解我的游踪及感情线索。
请大家找出体现作者游踪和感情线索的句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文眼)
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3.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6.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感情:不宁静——得静——出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在矛盾中挣扎的朱自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时,幽静的荷塘成为他暂时寻找到的一个心灵栖息的角落。4、5、6段对荷塘美景进行了细致精彩的描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快速浏览阅读4—6段,概括这三段写的具体内容。
明确:分别写了月下荷塘的景色、荷塘中的月色和荷塘四周的景色。
可见作者描写的荷塘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我们重点来欣赏月下荷塘和荷塘中的月色,接着请大家自由朗读4、5段,再走近一些,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请大家拿起笔来,边读边在文中标示出来)www-2-1-cnjy-com
2、自由出声朗读这两段,思考:
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和月色的?请在文中标示出来。
明确:荷塘:荷叶、荷花、微风、荷香、流水
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生动,让人宛在其中,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景技巧呢?请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风格方面进行赏析。www.21-cn-jy.com
3、分析第四段:
(1)朗读第四段,说说本段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明确:比喻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裙。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21·世纪*教育网
拟人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来源:21cnj*y.co*m】
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这些修辞的使用,形象生动,将我们的各种器官和想象力都调动了起来,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纯净柔美、清新优雅的画面。21cnjy.com
(2)那么这幅画面的写景角度(远近、高低、动静、虚实、视听、声色)有何变化。
明确:高与低的结合,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
写景角度的转换,将荷塘最突出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如临其境。作者为了让我们更亲近这种清新雅致的画面,在语言用词上也很有特点2·1·c·n·j·y
(3)这段中用词有什么特点?
明确:田田 亭亭 层层 缕缕 脉脉
叠词的使用,韵律和谐,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乐的美感,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接着请同学们自己品读第5段,从修辞手法、写景角度和语言特点方面去领略朱自清散文的魅力。21教育网
4、分三组完成:
第一组:找到5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第二组:思考作者的写景角度有什么变化。
第三组:体会本段中的用词有何特点。
明确: 学生回答。
二、教师小结
朱自清就是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失自然”的语言给了我们巨大的审美享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灵动的画面,却又为它披上一层朦胧的面纱,融入了自己似有若无的淡淡情怀,情景相融,物我为一。21·cn·jy·com
那么就让我们再有感情地品读全文,找到你认为能表现作者“淡淡”情怀的句子,感悟淡淡的荷塘月色中作者难以言说的淡淡的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例如:第五段中“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一句在满月中却有些遗憾,这层淡淡的云笼罩在作者心头,朦胧中可见作者内心迷茫。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说说你对作者淡淡情怀的理解。
分组讨论自己找到的句子,每组找到最典型的一处,派一代表发言。
第三课时
一、 鉴赏探究
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诉衷情。矛 ( http: / / www.21cnjy.com )盾中彷徨的朱自清在幽静的荷塘中释放了自己的情怀,其实我们也有难过、忧伤、不如意之时,可能会通过静心读书、写微博、写日记、听音乐、看大片、运动、独处、旅游等等来释放自己的情怀。其实遣怀就是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方式自古有之,2-1-c-n-j-y
请依据下列句式,仿写一句话。
例句:岳阳楼是范仲淹的精神家园,那里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
参考答案: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竹里馆是王维的精神家园,那里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洒脱。
陋室是刘禹锡的精神家园,那里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雅。
醉翁亭是欧阳修的精神家园,那里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豁达。
兰亭是王羲之的精神家园,那里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志趣。
一片荷塘引领我们走进了朱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的心灵,走进了多少人的精神世界,在如荷塘般自由的天地里,他们尽情地倾吐释放。风物含情人有意,这是一种怎样的默契和心照不宣,朱自清先生他的神奇之处,更在于他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的淡淡情怀自然融入这美妙的荷塘月色中,画的美因为作者的情而让人咀嚼回味,作者的情也因美的荷塘月色让人难以捉摸,下去以后我们要反复去品读,静静地赏景,细细地品情!感受作者“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的情怀。  21*cnjy*com
二、探究文章主旨
通过作者月下散步,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忆所感所想,抒发了作者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解读写作时间里所含的信息,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请看文末写作时间: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补出课文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出处:21教育名师】
但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者,面对这种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他在致S君的一封信中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航船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版权所有:21教育】
明确:
通过作者月下散步,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忆所感所想,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三、布置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