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3节 人口容量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教 材 分 析 本节包含“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的限制性”和“人口合理容量”三部分。学生在平时对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自然资源分类及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些专业词汇是第一次接触。首先教材设置了由池塘鱼类生长呈“S”形曲线引发的探究,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类比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接下来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通过世界人口“J”形曲线增长图,说明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由此引出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安排了活动加深学生对人口增长及影响因素的理解。接着介绍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性,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的循环关系,这样人地关系才能协调并可持续发展。最后重点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以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教材在讲述基本概念和分析相关内容过程中安排了相关的“探究”“阅读”和四个“活动”内容,以更好的辅助课堂教学,老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学 习 目 标 1.区域认知:运用图表数据,描述世界或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2.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通过社会调查,深刻了解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3.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人口和资源的资料,制作相关人口和资源的图表。
重点 1.比较和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带来的人口问题 2.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通过印度人坐火车的图片想一想一辆火车最多容纳多少乘客呢?容纳多少乘客合理呢?地球上的资源环境究竟能够养活多少人呢?最适宜人数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内容学习。 一、人口增长 1.阅读教材P18图1-12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归纳世界人口的发展特点: 得出结论: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当人口出生率超过死亡率时,总人口就会增加,表现为正增长; 当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总人口就会下降,表现为负增长。 思考: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00000 ×2% = 4000人 200000 ×(1+2%)10 ×1.7% = 4145人 对比十年前后的新增人口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除了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还与当地的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通过照片呈现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场景,让学生来选择更愿意在哪里安居养育下一代,并说出原因,进而得出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影响人口增长。 教师针对各因素分别举例说明。 3.世界人口增长 【活动探究1】教师指导学生读图1-13“世界10亿人口年 表”,指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询问学生人口能无限的增长下去吗?进而引资源环境的限制性等概念。 【活动探究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变化。 结合教材19页的“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及所学知识, 完成相关任务。 (1)你还记得自然资源(初中学过)的概念吗? (2)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议一议,人类社会是否会因资源的短缺而面临崩溃?说出你的理由。 小结: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程度提高,可以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一些过去没有列入资源范畴的物质,现在以及将来可以被广泛利用,增加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观点一:会。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面临崩减。 观点二:不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用途等不断丰富,改善。可通过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于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 资源环境限制了人口的最大数量,但是我们想要惬意舒适的生存,人口数量还需保持在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接着,通过两幅照片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概念,并进行讲解介绍。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人口容量是满足最低生存标准下的人口最大规模。 人口合理容量是保证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如果人口过度增长,数量接近甚至超过了人口容量,对环境、资源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以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例,来探究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减少的关系。 【探究活动3】以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例,探究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减少的关系。 要求:1.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前后桌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完成一份探讨结果: 第一大组任务:人口增长是如何导致土地资源减少的, 第二大组任务:人口增长是如何导致矿产资源减少的; 2.用思维导图记录讨论的结果(小组明确一人记录); 3.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讨论结果。 (学生展示,老师评价小结) 用上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小结,并强调环境的限制性。 得出结论,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某地区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那一种自然资源。我们可以用木桶短板效应来加以理解。 组成木桶的各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类型,其中最短的一块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最多能养活的人口数量) 引导学生思考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呢?除自然资源以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呢? 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答案资源的丰富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性,与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具有正相关性。而与生活消费水平有负相关性,在这里可以引用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 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该段文字可以证明人口容量与生活消费水平有负相关性。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通过几个案例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一: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的国家,是一个发达富裕的国家,还是一个人口过亿的人口大国,日本人口密度高达335人/平方公里(中国为135人/平方公里),他们不但不计划生育而且还鼓励生育,试分析原因。 案例二:索马里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公里13人,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许多人缺衣少穿,饥寒交迫,贫困不堪。于是许多索马里人利用本国的地理位置和漫长的海岸线,劫持过往商船,成为闻名世界的索马里海盗。 最后,讲述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为世界人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极大的促进了世界的经济发展,但同时养活养好这么多人,也给环境、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引导学生思考为给环境、资源减轻压力,谋求人地和谐,我们能做些什么?
课堂小结 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与区域的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彼此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互相对立,矛盾也日益突出。当今世界,这种矛盾在有些地区已近于激化。 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展开了关于区域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研究和讨论。本节课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安排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及人口合理容量,两个概念彼此有内在联系,但绝不是等同的。本节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通过情景假设,指出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并点明了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二是人口合理容量。可从当前人口增长现状出发,说明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并提出相关措施。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