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下《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朗读课文,了解游记的特点(重点)
2.揣摩品味语言,触摸梁衡的语言质感(重点)
3.体认作者由情入理的情感升腾(难点)
【教学方法】
品味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学习方法】
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任务一:呈现量表,检查预习
1.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启八下第五单元的学习,首先来看单元导语。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阅读这类文章,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过渡: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那么阅读何尝不也是一种“旅游”呢?这节课我们就启动我们的阅读旅游,目的地——山西省和陕西省交界的壶口瀑布。
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对照预习评价表,检查预习。
屏显:《壶口瀑布》预习评价表(略)
2.请同学依次朗读课文全文,师正音。
任务二:观看视图,明确“所至”理解“所见”
1.同学们看视频,明确是雨季还是枯水季的壶口瀑布。(视频展示)
预设:雨季。因为文章第2段说,雨季的壶口瀑布就像一锅沸腾着的水,浪沫横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这和视频表现是一致的。而且视频中还听到很大的水流声,对应着文中说的雨季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涛声。
2.这样的雨季瀑布之景是他在哪一个观察点上看到的呢?
在河滩上。(板书:观察点1.河滩。)
3.画家都本基的画作《壶口瀑布》比较,第四版人民币50元背面的壶口瀑布画,教材偏偏选择了都本基的画,请思考。(屏显画作,生安静思考。)
明确:绘画安放的位置在第3、4自然段之间,画面内容应该与第3、4自然段文字描绘的情景有关,我发现文中的“这龙漕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这一句,正好与都本基画中的这个位置是一致的。(生上台画出丁字形在画作中的位置。)
(1)“丁”字的这一横对应的是哪个句子呢?并指导朗读。
明确: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明确:重读了“如千军万马”这个比喻句,因为这里能突出水多以及那种声势浩大的感觉、气势,还要抓住动词重读,特别要读出“撞”和“碎”这两个字的力量感和活力。
(2)讨论明确语段的写作手法
明确:拟人手法。河水在作家笔下有了情态,气势磅礴,充满力量。(生齐读。)
(3)“丁”字的这一竖对应的是哪个句子并赏析动词的妙处。
明确: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明确:替换朗读赏析“跌”用词的精妙,“跌”有种措手不及,猝不及防的突然感。相比“挤”、“推”这些动词更能显出它的速度之快,有画面感。
小结:这个“丁”字形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壮观跌宕(板书:壮观跌宕),齐读“丁”字形,注意节奏,注意准确的动词,读活这黄河的水。(生齐读。)
(4)画作中左侧部分(在屏幕上指出)与文章第4段是对应的: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个部分它呈现出的水的特点是怎样的?
预设:虽然现在是枯水季节,但是黄河的水仍然特别浩大,他们无法全部都从中间丁字形的深沟里下去,所以它会往两边散开,这是龙槽两边的细流的状态。所以,它们是形态多样的。(板书:形态多样。)
小结:教材选择了都本基的这幅画做插图,因为绘画内容与文章所写内容相吻合。一个是以画作的形式来表现,一个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现。如此的吻合,是因为他们的观察点一致。河心。(板书:2.河心。)
过渡:同学们,如果你去过壶口瀑布,就会知道,50元人民币的视角,也就是从河岸上看瀑布,几乎是所有游客的不二选择,这也似乎是大多数人描写壶口瀑布的诗文的视角。如果作者梁衡还是选择这个观察视角,明确选择合适的视角文章才能有新意。
任务三:援疑质理,品悟“所感”
梁衡专选了一个枯水季节,下到沟里一直走到河心,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个观察点无疑是非常独特的,因为也只有在枯水季节,也只有在这个独特的观察点上,作者才能再去细观脚下的——石头。
(1)分析第五段问题句分析第五段写法。
屏显: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请同学们再自由放声地把第5段读一读,思考思考。(生朗读,然后交流讨论。)
明确:如图所示瀑布倾泻而下,不断地冲击河床,瀑布口的岩石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发生坍塌。经年累月的流水侵蚀和岩石坍塌使得壶口的位置改变了,壶口瀑布不断地向上游移动。《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公元813年,梁衡写作此文时是1986年。1000多年过去,居然已经向上游移动了1500米。(动画展示)(扫码可观看动画)
过渡:直到今天壶口瀑布依然在向上游移动。这移动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多么惊人和巨大的——水的力量。
(2)正是在这水和石的相抗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文章最后一段。生(齐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读游记最重要的是能读出作者的感受。梁衡先生说:“这篇文章是我心中黄河的缩影,也是我对黄河精神的理解。”理解梁衡心中的黄河精神。
预设:黄河的性格是: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由黄河精神联想到人的个性,经历磨难,方显个性;黄河精神也象征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宽厚,但宽厚并不意味着软弱,一旦遇到压迫,就会奋力抗争。
【补充资料助读】:
资料1:梁衡,山西人,曾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写此文时是《人民日报》副总编,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他的散文风格推崇“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
资料2:季羡林曾这样评价他的文章,“梁衡的作品,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同寻常……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国家、民族的忧心。”“在当代散文家中,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外,尚无第二人。”
资料3:这篇文章写于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拂着中国大地,历经十年浩劫的中国人呈现出昂扬向上的风貌。
小结:河不经壶口不成河,人不经磨难也难以成人,一个民族亦是如此!所以作者写的不仅是黄河水,也是人生的姿态,更是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板书:黄河性格 人生姿态 民族精神。)
(3)很多写黄河的文章都写到黄河性格、民族精神。那梁衡的这篇文章是不是止步于此了呢?朗读文章最后一句话分析。
屏显:
这伟大只有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这里的“一刹那”强调什么?(时间很短,伟大只在瞬间出现。)一刹那前面还有修饰语——冲过壶口。冲过壶口对于黄河是怎样的一刹那?冲破牢笼、遇到了束缚。
所以伟大只在瞬间出现,伟大只在危难时出现。那么伟大的背后是什么呢?
明确:文章第5段中说“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我觉得伟大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是每一秒都在积蓄力量。
小结:所以伟大的背后是日夜不止的磨难,伟大的背后是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平凡”与“伟大”、“瞬间”与“永恒”、“磨难”与“顺畅”的辩证关系都在这充满哲思的句子中。(板书:深刻哲思。)
任务四:拓展延伸,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意识。
【补充资料阅读】同样是辛丑年,1901年,清政府和11国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我们的外交官为了祖国的利益据理力争,绝不相让。2022年7月24日,美国强行关闭我国驻休斯顿领事馆,7月27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代表国家宣布关闭美国驻重庆领事馆,汪文斌强调“外交是讲对等的。”
仿句练习:
梁衡先生说: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我们说:这伟大只在 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 看见。这伟大只在 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 看见。
总结:壶口瀑布是黄河奇观,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也是一篇典型的优秀游记。(板书:游记。)这次的壶口瀑布阅读之旅,让我们知道了游记的基本特点,也就是游记三要素。(板书: 所至,所见,所感。)
一篇优秀的游记,要选择独特的观察角度,要描绘出景物的特征,更要写出游览者独特的感受。 梁衡是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最多的当代作家之一,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作品很容易被我们中学生模仿,学习梁衡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在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向梁衡学习怎样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
在八下第五单元,我们还将学习《登勃朗峰》、《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和《一滴水经过丽江》,如果你课后能提前读一读这些游记,我相信你会对这种体裁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些优秀的游记一定会丰富你对人与自然的思考,或许你还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莫伸的《壶口,壶口》、苗培兴的《我从黄土高原走过》,整合“壶口瀑布群”,比较不同作家笔下壶口瀑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根据壶口瀑布图片,选一角度描写瀑布,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