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父爱之舟
【教学目标】
1.认读“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
1.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2.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过程】
一、图片赏“舟”,初识名家
1.出示图片,寻找共同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你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画了小舟,小桥流水(你关注到了画的内容)都是画的一个地方(这就是江南水乡)
都是吴冠中先生的画(你关注到了作者)如果没有讲到就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作的作者是谁吗?
2.介绍作者
是的,这些都是吴冠中画的江南水乡的场景。谁能说说对他的了解?
预设:他是一个画家;他生活在贫穷的家庭;他出生在江苏宜兴。
吴冠中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一生画过无数的舟船,从绍兴的乌篷船到太湖的帆影,从舟山的打渔船到长江山城的游轮,这些舟船被荡漾的水波摇晃着,在他的笔下泼墨成画。
3.揭示课题
对于吴冠中来说,家乡的船承载着儿时不可磨灭的记忆,所以他把最难以忘怀的一部分变为美术、文学作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吴冠中的散文《父爱之舟》。
二、循“舟”读文,理清脉络
1.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这样写,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文章写的是作者梦中的故事;梦中的情景(文初是恍惚还在梦中,文末是醒来泪湿枕巾,这一头一尾是——首尾呼应)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因为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
2.(过渡)是怎样的回忆让作者在梦中流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回摄影师,将吴冠中梦中的场景拍成电影。他的梦中到底出现了哪些场景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进入他的梦境。
任务一:找场景
读书要求:快速默读课文2—9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梦中出现的场景,完善思维导图。
(1)交流:仔细对比一下,两位同学有哪些共同的优点?
预设:两位同学都采用了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语言简洁明了;他们都能按照导图提示项的表述方式来填写(你的发现不简单!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致是完成思维导图的基本要求)
小结:在概括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根据提示项我们发现要紧扣父亲为我做了什么来体现父亲对我的爱。
(2)大家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完善。(巡视,指生交流)
(相机板贴:卖茧子给我买枇杷吃 住客栈为我换房间 逛庙会给我买豆腐脑做玩具 下雨天背我上学 为我凑钱缴学费 摇船送我报考师范 休息时为我缝补棉被 )
3.(过渡)如果说这一幅场景就是一帧画面,那这一帧帧画面看似琐碎,实则有序。要将这些场景拍摄呈现,我们就要对这些场景进行梳理。
任务二:理场景
读书要求:快速默读这七个场景,说说你的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前三件事写的是我和父亲生活中的事情,后面四件是我关于上学时候的事情。)
理解“初小、高小”:吴冠中先生读书的年代离我们有些久远了,那时候小学阶段分为初小和高小。初小指一到四年级,高小指五六年级。
理解“教员”:这儿还有个有年代感的词语,教员是什么意思?教员就是现在的老师。是的,教员就是指以教书为职业的人。
后面四件事便是按时间的顺序分别写了“我”在读初小,初小毕业,报考师范,和入学的路上发生的事情,刻画出的都是父亲烙在我心中的剪影。
三、“舟”中承情,品读体会带我住客栈
要想拍好场景,我们首先要好好读读作者的文字,小小摄影师们,让我们随着那荡悠悠的小舟,一起走进“住客栈”这个场景。
任务三:品场景
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这个场景中,有哪些地方打动你?你最想拍哪些镜头?
1. 交流: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
预设: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大红疙瘩,从父亲心疼极了可以体会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还有谁也觉得这里打动了你?父亲不仅心疼我被臭虫咬,还心疼什么?(父亲的心疼里还包含着自责、对儿子的愧疚。)谁能将父亲对孩子的心疼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1)理解“茶房”: 这满床乱爬的臭虫,茶房也说没办法,知道什么是茶房吗?“茶房”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认为在课文中应该选哪一种比较合适 (放茶食、烧开水的地方;旧称茶馆、旅店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务的人。)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文中父亲叫来的“茶房”就是指在小客栈里做杂务的人。
(2)教学“席”:席,是指用竹或者草编织而成的东西、垫子,所以它当中的缝隙是非常容易生虫子的。草席、竹席、凉席。范写:半包围结构,半藏半露,广字头,撇舒展,长横短竖,再封口,巾字底,要出尖。
(3)追问:父亲既然心疼,为什么要住最便宜的小客栈呢?(父亲节俭、家庭贫穷)
交流句子:带了米在船上做……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他平时节省到了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板贴:前后联系)
结合老师课前给你的资料,你会有更深的体会。(板贴:结合资料)
预设:吴冠中的家里和全中国都很落后,当时全中国的生活水平很低,根本住不起客栈。一晚上的客栈等于全家一个月的开销。(所以才住那样的客栈。你找到了精准的资料帮助你了解课文内容。)家里点的是煤油灯,还要把火苗捻到最小。(父亲那近乎苛刻的节俭就深深地印在了吴冠中的心里。他曾说:“贫穷是我童年最深的印记”。)
难怪课文中写道——“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什么叫冤枉钱?不需要花的钱叫冤枉钱。“枉”这个字单独读读时候读第三声,这里读轻声。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词,一起读一读(委屈 豆腐 玻璃)
(4)如此贫困的家庭,要培养出一个画家,多么不容易啊,所以为了维持生活,供孩子上学父亲要——(卖茧子、卖猪、粜稻)
“粜”这个字很生僻,你能猜一猜它的意思吗(卖出粮食)根据汉字的字形来猜测,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跟它相对的字读籴dí,它的意思是(买入粮食)读好这组词(粜稻 籴米)是啊,父亲挣的每一分都是辛苦钱、血汗钱。
2.(这个场景中还有哪里打动了你)父亲动心了……
预设:平时十分节省的父亲却想加钱为我换房间,看出他对我的爱。
(1)在拍摄时,我们还可以加入父亲的心里独白。看到儿子满身的疙瘩,父亲此刻心里想些什么?(板贴:体悟心理)
预设:父亲会想,我宁可花这么一点钱一定要让儿子后半夜睡个好觉。
你想让儿子换个房间对吧?
(2)追问:换一个好一点的房间在当时还要加几十个铜钱,这相当于你们家一个月的开销,你舍得吗? 挣钱这么困难,你难道就不心疼钱吗?
对于一分冤枉钱都不肯花的父亲来说,选择最便宜的客栈是因为经济困难,能省则省,动心是因为他心疼孩子,不忍心看到我继续被虫咬,在他看来,这个钱不是冤枉钱!(父亲是心疼钱,更心疼自己的儿子)
(3)朗读:(过渡)是啊!对于父亲挣钱的艰难,作者也是深有体会的,最后他不肯再加钱换房间。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总结
瞧,场景中这样打动我们的地方我们就是细节,这样的动人之处我们可以聚焦特写镜头,原来浓浓的父爱都藏在父亲对我的心疼之中(板贴藏于细节),因为心疼,所以动心。
我们在平时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这样把情感融于场景之中。(板贴融于场景)
四、“舟”中承情,合作学习体会带我逛庙会
过渡:小舟荡悠悠地飘着,恍恍惚惚间我们随着作者来到那个年代里盛大的节日,小小摄影师们,让我们赶快走进庙会去瞧一瞧。
任务四:我来拍场景
小组活动要求: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用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2.交流讨论:你打算拍什么样的镜头?要突出哪些细节?为什么要这样拍?
镜头一:庙会热闹的景象
交流:哪里打动了你?
1.(出示描写庙会的句子)同学们,读着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读到描写庙会热闹的部分,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小孩子在庙会上看到各种各样糖果点心、鸡鸭鱼肉时的馋样,还有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时的恋恋不舍。
解词:这里的踩高跷、虾兵、蚌精、牛头马面见过吗?(出示图片)瞧,他们是传统的民俗活动。这是(学生自由说)真是盛大而隆重的场景啊!我们赶紧去逛一逛。
2.(过渡)如果你在这庙会上,你最想做什么?都想往人多热闹的地方去。如此热闹,人山人海,和下文哪个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偏僻)
庙会上好吃的多吗?(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应有尽有的食物又和哪个词形成了对比?(凉粽子)对比朗读
庙会是那样热闹,而拮据的父子俩却在偏僻的地方吃随身带来的凉粽子。这样盛大的庙会和父子俩的清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看着吃凉粽子的小冠中,父亲的心里又是什么样的感受?交流: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难过、心酸)
在我们眼里,一碗豆腐脑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在作者眼里,这仅仅是一碗豆腐脑吗?
小结:父亲懂我的感受,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就是父爱最好的诠释。
镜头二:父亲给“我”糊万花筒。
预设:父亲虽然买不起玩具,但想尽办法给“我”做玩具,从这里可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
1.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我恋恋不舍的心思是什么?(出示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图片)
2.如果你是父亲,会有怎样的内心独白?
预设:父亲的独白——看到孩子在庙会上期盼的眼神,我知道他是多么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家里穷,买不起,那就给他做一个吧,不能委屈了孩子。
过渡:我的每一个小心思,每一个小动作,都被父亲看在眼里,所以父亲又是这么做的,一起读。(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是父亲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
3.是啊,理解就是父爱最温暖的表达,这个万花筒,我想肯定给吴冠中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童年的乐趣,还启迪了他的——美术事业。
原来,浓浓的父爱都藏在父亲理解我、体贴我的点点细节中。这样深沉的父爱,令人动容。
五、补写细节,表达“父爱”(作业设计)
课文的住客栈和逛庙会这两个场景中,无论是父亲对我,还是我对父亲,文中没有一个字写爱,却字字句句都让我们感受到父子情深。
父爱就藏在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阅读的时候,要从这些小事和细节中去体会“爱”,写作的时候要用这些小事和细节表达“爱”。
课后,我们一起把“父亲给我买枇杷吃”这一件小事写具体写生动,老师也有一个小锦囊送给你,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你能把浓浓的父爱藏在哪些细节里呢?如果你能写出心酸的感觉,那就更棒啦!
课文的最后写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作者是多么想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啊,长大之后的吴冠中画出来了吗?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讨论。
下节课,我们将走进父亲带我乘舟求学的场景,继续在那平淡如水的语言里,体悟蕴含着的深情,向他的梦境深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