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教学课件
《灯光》
王愿坚
目录
第一节
新课导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第三节
课文精讲
第四节
板书设计
第五节
课堂小结
提示:点击标题进入详细讲解。
新课导入
灯 光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灯光是多么光明,多么温暖。我们对灯光都非常熟悉,然而平时却并不特别注意它。本课作者王愿坚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名战士内心对灯光的向往。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歼灭、憧憬、千钧一发”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重点)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难点)
作者简介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
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
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本文中指郝副营长匆匆挖成的交通壕。
八路军战士在阵地上用交通沟传递信息。
词语解释
胸墙在过去的阵地战中会经常用到。
胸墙:胸墙位于闸孔上部,处于闸室胸位的挡水墙。课文中指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本课指郝副营长希望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带给人们美好的憧憬。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璀璨的灯光十分迷人。
1.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事?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作者以对什么事物的描写为线索?
灯光
想一想:课文围绕“灯光”和“火光”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我看见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而陷入回忆,想起郝副营长书页上的电灯并借此怀念战友的故事。
说一说
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了吗?
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灯光是战友们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可郝副营长这样做就是在暴露自己,牺牲自己……
课文精讲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千钧一发
“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郝副营长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课文精讲
在郝副营长的心里,“灯光”就是未来的幸福生活。此刻,他在憧憬着: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课文精讲
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课文精讲
说一说
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课堂小结
《灯光》通过一件关于 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 的精神,说明了 。
灯光
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板书设计
引起回忆
回忆往事
看到:千万盏灯
看书憧憬
听到:多好啊
灯光
烧书引路
怀念战友 献出宝贵生命
幸福生活 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