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检测反馈
学 习 目 标
1. 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 会运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3.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
活 动 方 案
活动一 探究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 回忆初中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 略
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两点P1(-5,-2),P2(3,4),则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如何转化为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的距离问题?
问题2:对于平面上两点P1(x1,y1),P2(x2,y2),你能用几种方法推导它们之间的距离?
思考
当x1=x2时,P1P2的值是多少?当y1=y2时,P1P2的值是多少?原点O(0,0)与任意一点P(x,y)的距离OP的值是多少?
练习 (1) 求A(-1,3),B(2,5)两点间的距离;
(2) 已知A(0,10),B(a,-5)两点间的距离是17,求实数a的值.
活动二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
【解析】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以顶点A为原点,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 ABCD中,点A的坐标是(0,0),设点B的坐标为(a,0),点D的坐标为(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点C的坐标为(a+b,c).
例2 用坐标法证明: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的平方和的两倍.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AC2=(a+b)2+c2,BD2=(b-a)2+c2,AB2=a2,AD2=b2+c2,
所以AC2+BD2=2(a2+b2+c2),AB2+AD2=a2+b2+c2,
所以AC2+BD2=2(AB2+AD2),
即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的平方和的两倍.
“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
(2) 根据距离公式进行有关代数运算;
(3) 把代数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检 测 反 馈
2
4
5
1
3
1. (2023全国专题练习)已知点A(1,2),B(3,4),C(5,0),若A,B,C是△ABC的三个顶点,则△ABC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答案】 B
2
4
5
1
3
2. 已知点(x,5)关于点(1,y)的对称点为(-2,-3),则点P(x,y)到原点的距离是( )
【答案】 D
2
4
5
3
1
3. (多选)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为C(3,3),若点A的坐标为(0,4),则点B的坐标可能是( )
A. (2,0) B. (0,2)
C. (4,6) D. (6,4)
【答案】 AC
2
4
5
3
1
4. 在直线x-y+4=0上取一点P,使它到点M(-2,-4),N(4,6)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2
4
5
3
1
【解析】 (1) 因为P(3,-1),Q(-3,3),
所以PQ的中点为(0,1),
若直线l:kx-y+1+2k=0(k∈R)过PQ的中点(0,1),
则-1+1+2k=0,解得k=0,此时直线l为y=1,满足P,Q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
5. (2023新泰一中阶段练习)已知直线l:kx-y+1+2k=0(k∈R),P(3,-1),Q(-3,3).
(1) 若P,Q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
(2) 当k为何值时,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
2
4
5
3
1
2
4
5
3
1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 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 会运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3.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
活动一 探究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 回忆初中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两点P1(-5,-2),P2(3,4),则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如何转化为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的距离问题?
问题2:对于平面上两点P1(x1,y1),P2(x2,y2),你能用几种方法推导它们之间的距离?
思考
当x1=x2时,P1P2的值是多少?当y1=y2时,P1P2的值是多少?原点O(0,0)与任意一点P(x,y)的距离OP的值是多少?
练习 (1) 求A(-1,3),B(2,5)两点间的距离;
(2) 已知A(0,10),B(a,-5)两点间的距离是17,求实数a的值.
活动二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
例1 已知点A(-1,2),B(2,),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并求PA的值.
例2 用坐标法证明: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的平方和的两倍.
“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
(2) 根据距离公式进行有关代数运算;
(3) 把代数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斜边BC的中点为M,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证:AM=BC.
1. (2023全国专题练习)已知点A(1,2),B(3,4),C(5,0),若A,B,C是△ABC的三个顶点,则△ABC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2. 已知点(x,5)关于点(1,y)的对称点为(-2,-3),则点P(x,y)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2 B. 4 C. 5 D.
3. (多选)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为C(3,3),若点A的坐标为(0,4),则点B的坐标可能是( )
A. (2,0) B. (0,2) C. (4,6) D. (6,4)
4. 在直线x-y+4=0上取一点P,使它到点M(-2,-4),N(4,6)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5. (2023新泰一中阶段练习)已知直线l:kx-y+1+2k=0(k∈R),P(3,-1),Q(-3,3).
(1) 若P,Q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
(2) 当k为何值时,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
【参考答案与解析】
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活动方案】
1. 略
问题1:它们的距离是10.过点P1作y轴的垂线,过点P2作x轴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P3,则P1P3=8,P2P3=6,由勾股定理,得P1P2==10.
问题2:P1P2=,推导略.
思考:当x1=x2时,P1P2=|y1-y2|;当y1=y2时,P1P2=|x1-x2|;OP=.
练习:(1) AB=.
(2) AB==17,
解得 a=±8.
例1 设所求点为P(x,0),则
PA==,
PB==.
由PA=PB,得x2+2x+5=x2-4x+11,
解得x=1,
所以所求点为P(1, 0),且
PA==2.
例2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以顶点A为原点,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 ABCD中,点A的坐标是(0,0),设点B的坐标为(a,0),点D的坐标为(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点C的坐标为(a+b,c).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AC2=(a+b)2+c2,BD2=(b-a)2+c2,AB2=a2,
AD2=b2+c2,
所以AC2+BD2=2(a2+b2+c2),
AB2+AD2=a2+b2+c2,
所以AC2+BD2=2(AB2+AD2),
即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的平方和的两倍.
跟踪训练 如图,以Rt△ABC的直角边AB,AC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0),(0,c).
因为M是BC的中点,
所以点M的坐标为.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AM==.
因为BC=,所以AM=BC.
【检测反馈】
1. B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AB==2,AC==2,BC==2,则AC=BC,且AB2≠AC2+BC2,故△ABC为等腰三角形.
2. D 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1,=y,解得x=4,y=1,所以点P的坐标为(4,1),则点P(x,y)到原点的距离d==.
3. AC 设点B的坐标为(x,y).由题意,得即解得或所以点B的坐标为(2,0)或(4,6).故选AC.
4. 设直线x-y+4=0上一点P(x,x+4).因为点P到点M(-2,-4),N(4,6)的距离相等,所以=,解得x=-,所以y=-+4=,所以点P的坐标为.
5. (1) 因为P(3,-1),Q(-3,3),
所以PQ的中点为(0,1),
若直线l:kx-y+1+2k=0(k∈R)过PQ的中点(0,1),
则-1+1+2k=0,解得k=0,此时直线l为y=1,满足P,Q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
又kPQ==-,所以当k=kPQ=-时,直线l的方程为2x+3y+1=0,
此时直线l与直线PQ平行,满足P,Q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y=1或2x+3y+1=0.
(2) 由kx-y+1+2k=0,得k(x+2)+(-y+1)=0,
联立解得则直线l:kx-y+1+2k=0(k∈R)过定点N(-2,1).
当直线l与ON垂直时,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
最大值为ON==.
因为kON=-,所以k=2,
即当k=2时,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