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老王》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老王》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10:3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 三 单 元
11 老 王
激趣导入
“老王”意在告诉读者此人的普通,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正像《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 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作者介绍
杨绛jiàng,钱锺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病世于2016年5月25日,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 1938年留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杨 绛 简 介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杨绛是著名学者、作家,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杨绛与钱钟书
钱钟书夫妇和女儿钱媛
“我们仨(sā) ”
钱钟书夫妇和女儿钱媛
“我们仨(sā) ”
蹬( dēng);绷 bēng ,捎 shāo,
惶恐huáng kǒng, 肿胀 zhǒng zhàng,
荒僻huāng pì, 取缔(dì );
降格jiàng gé, 镶嵌xiāng qiàn,
门框mén kuàng, 滞笨(zhì bèn );
侮辱wǔ rǔ, 愧怍( kuì zuò)
补充:
云螺(luó ); 伛(yú);
翳(yì); 骷髅(kū;lóu );
嗯(ng ); 攥着(zuàn );
滞笨(zhì ); 塌败tā,
2.解释下列词语。
(1)惶恐: 惊慌害怕
(2)取缔: 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3)滞笨: 呆滞笨拙。
(4)愧怍: 惭愧。
(5)伛偻: 腰背弯曲。
(6)失群落伍: 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我”与老王的交往。
2.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整体感知
3.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1-4)说明老王是个很 的人;
(5-22)说明老王是个很 的人。
苦(不幸)
善良
不幸者————老王
1、速度第2—4段,说说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中你读出什么信息?老王的生活如何?
生活的如何
称呼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老王
地位卑微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荒僻小胡同中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无依无靠、孤独终老
生理缺陷
居住条件恶劣

蹬三轮车
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谋生手段艰苦
整体感知
周围的人是如何对待老王的?
1、不愿意做他的车
2、叫他老光棍
3、恶意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事件 品质
送冰,车费减半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老实厚道
善良仁义
知恩图报
善良
2、阅读课文5—22段,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哪几个片段?体现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幸运的人————我
论身份地位——知识分子,受人尊重
论收入——有稳定 且较高的收入
论家庭——幸福美好, 丈夫、女儿在身边
作者称自己为“幸运的人”,她与老王相比,幸运在哪里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链接阅读
“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6年,那是中国的一个荒唐的年代。当时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此时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只发微薄的生活费。杨绛,头被剃成只有半边头发的“阴阳头”,专职打扫女厕所;钱钟书,头被剃成“十字头”,下放劳动挖沙。其间,他们还经常被红卫兵拳脚相加。
幸运的人?
3、同样不幸的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样的呢?
①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
②“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他大瓶鱼肝油
③老王再客气也付他应得的报酬
④关切询问,关心生计
⑤他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善良
遇上
不幸者————老王
幸运的人————我
既然“我”对老王很好,何以“我”会感到愧怍?
精读细研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示例:
“常坐”说明“我”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体现出“我”对他的关照。
“他蹬,我坐”看似赘余,实际上无形强调了“我”和老王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
“闲话”指无关紧要的话,从下文可知,老王与我谈话的内容有:自己被时代抛弃的惶恐、孤寡无依的痛苦等。这些老王的肺腑之言被“我”视为“闲话”,说明两人看似亲近实则仍有距离,“我”的疏忽使后文的“愧怍”显得更有理由。
二、品读“特别”之处
作者和老王因雇佣关系相熟,实则身份,地位不对等,心理情感有距离。阅读2-4段,找出特别之处。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害恶病”和“不老实”之间并无关联,不确定的事四处传播,突出周围人的冷漠、嘲讽和不尊重。
与作者的同情形成对比,说明老王承受的不仅是生理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压力
精读细研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依照常理,对于“我”的问题,老王要么回答“是”要么“不是”,但他只是说“住那儿”,说明老王并未将那个地方当作自己的家,也说明老王缺乏家的温暖,情感上没有归依。联系后文来看,老王对“我”和钱先生的超出雇佣关系的关怀,也许隐藏了对亲情的渴盼。而当时的“我”有回应这种渴盼吗?
“从”强调____________,
“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________,
“压根儿”强调________________,
表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
②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以前从未发生过
推测
一点儿也没有过
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
三、品读反复之处
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老王给我们楼下送冰......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说“当然”。
顺理成章
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
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
②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王强调“我不是要钱”。
③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不过……既然……就……”的句式,
强化了________的语气,
表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对老王的尊重
委婉
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
钱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成了传递爱心的载体,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再来品读8--16自然段,考虑下面4个问题:
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
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 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4、作者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文本探究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令人感动。
品味人物
“镶嵌”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身体虚弱,行动不便。暗示老王离大去之期不远了。
(3)“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肖像描写、比喻,夸张,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
(4)“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动作描写,“攥”“滞笨”“直着脚”写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为第二天老王的去世埋下伏笔。而“我”却没有及时关注他。
5.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害怕”的原因有两个:
“糊涂”:
一是本能地被老王骇人的病容吓到了(直僵僵);
二是担心老王马上就会倒下(散成一堆骨头)。
所以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式地拿钱给老王,也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才感到抱歉,看来确实有失礼貌,显得“糊涂”。
精读细研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老李对老王的死表现出的冷漠让人心惊,而“我”也并没有对老王尽心关注,这种疏忽让“我”事后不断想起,始终愧疚。
人情的冷漠。
在这部分为什么要祥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肖像、神态是对老王进行正面描写,详写这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能够突出老王当时的穷苦卑微的情形。
“我”的心理活动是侧面描写,详写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老王行动的艰难。
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老王在自己非常痛苦的情况下,还惦记着别人,还关心着别人,这最能表现他的善良和知恩图报,最能体现他清苦卑微的身份。所以,要详写。
四、品读结尾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解剖,
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讨论:如何理解文中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行为?
当时的情况:老王的生机陷入难以维持的窘境。作者一家也在落难之中,双方互施援手。
合作探究
作者一家和老王在对方困顿时互施援手,老王十分珍重与这家人的情谊,加之作者一家对老王一贯的尊重、关心、同情、照顾,孤苦无依的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不仅是在表达谢意,也是在表达他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
老王需要的是什么 杨绛给予了什么 又忽略了什么
从与老王的这种距离生疏感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杨绛
善良
知识分子的冷静与清高
与底层穷苦百姓保持了一定距离
对他们关心却也不够彻底
需要:亲情、温暖、依托
给予:钱
忽略:情感
老王去世之后,其他人的反应?
合作探究
面对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示谢意,作者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讨论: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
作者反思自己只充当给予者的角色,没能接受老王无偿的馈赠,因此感到懊悔……
作者没能完全领会老王的深意,仅以金钱回报,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
合作探究
讨论:你认为这“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作者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和解剖;
能从他人角度考量事情;
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及愧怍之情。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向往?茫然?……
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以至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的集团操纵,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角落里的哭泣
冷暖相依
午餐时刻
主题:
通过叙写老王艰难的一生和为人处事,表现了老王的善良,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