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部编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2 台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理解 “台阶”的内涵;
2.抓住关键语句,品味细节描写,鉴赏父亲形象的特点;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阐释小说主题。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一生是清贫的,清贫的让人不愿在别人面前提起;他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以至于我们无法从人群中第一眼认出;他也可能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们看来是那样不值得一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带给我们很多深层的感动和思索。
本文发表于1988年。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立志改变现状老牛拉破车的这一现实写了这篇小说。
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李森祥 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其小说主要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背景为题材。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塑造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小学老师》《 抒情年代》《情世诗文》等。
烦躁
啃
蹦
撬开
磕
门槛
厚道
糟糕
醒悟
晌午
啃
蹦
撬开
磕
门槛
厚道
糟糕
醒悟
晌午
读一读
字词识记
kěn
bènɡ
qiào
kē
kǎn
hòu
zāo
xǐnɡ
shǎnɡ
烦躁
zào
头颅
自言自语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头颅
自言自语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lú
yì
wēi
tínɡ
( ):筹措。
( ):低着眉头,眼睛向下看。形容驯良、
顺从。
(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意思,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筹划
低眉顺眼
若有所失
微不足道
按故事情节给课文划分层次。
开端(1-9):梦想造台阶。
发展(10-16):准备造台阶。
高潮(17-25):建造新台阶。
结局(26-32):台阶成人老。
文体知识
小说的基本常识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
环境: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小说特点:价值性、容量性、情节性、环境性、发展性、纯粹性。
整体感知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座台阶高的房屋?
因为家乡的风俗:台阶高,主人身份就高。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叙事线索就是台阶。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于是打算造有高台阶的屋子——父亲为造高台阶屋子做准备——父亲为造高台阶的屋子忙碌——屋子造好了,父亲老了。
3、为了造一栋高台阶房子,父亲做了哪些事情?
捡砖、捡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鞋、踏黄泥
课文赏析
1、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家里的经济条件差,要造新屋需要准备一二十年的时间,父亲终年辛苦劳作,通过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方式积累建造新屋的材料,通过往瓦罐里塞角票的方式积累建造新屋的资金。
父亲就这样积累了大半辈子,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了一个日子,破土动工,最终盖起了新屋。
2、新屋造好了,父亲人怎样了?
父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但父亲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么样?为什么?
父亲反而觉得不自在了。台阶低,意味着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一下子难以消除的,所以,当我家的台阶真的高了的时候,父亲反而无法改变原先的自卑心理,感到处处不习惯,不对劲。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笔墨,有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表现出当年的父亲的力量是多么的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写石板的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我还年幼,而新屋造好了“我已经长达成人”说明盖屋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儿时的“我”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坐台阶的姿势,又是写台阶之低。
写作技巧探究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详略是由中心来决定的,文章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可以详细的写。
3、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脚板心中泥沙和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去吗?
不能,这一段可以看出父亲长年累月干农活,为了造台阶工作很辛苦。
3、作者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
详写旧屋的台阶和新屋的台阶,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惜墨如金,有的点到为止。
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文章要详略结合,与中心有关的,能突出中心的事件要详写,而与中心无关的,若是出于情节的需要必须要交代的,则可一笔带过,这样一来文章就能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质疑问题,合作探究
1、透过父亲这个人物,你看到了什么?
点拨: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追求,就是要赢得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他毕生的奋斗目标。
人需要别人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2、父亲一生非常艰难,为什么?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经济落后。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摸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如此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农村经济极端落后。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重温经典,感受父亲艰辛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课后作业
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爱戴自己的父亲。
观察你身边为了能生活得更好而做出努力的那些人,无论父母亲人还是同学朋友,体会他们的希望和追求,写一篇短文赞美他们。(200字左右)
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推荐: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本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课文主题
文中的“父亲”在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后,并未感觉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反而若有所失。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台阶”,对此,你如何看?
课堂演练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无论是个体或群体,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特定的风俗、特定的经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想法、做法和人生追求,只要他们的追求不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我们都应该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