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14: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重点)
品析诗歌抒情的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揣摩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难点)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重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时代背景: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解释词义
气魄:气势;魄力。
狂澜:文中指巨大的波浪。
浊流:浑浊的水流。
宛转:文中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榜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解释词义
气魄:气势;魄力。
狂澜:文中指巨大的波浪。
浊流:浑浊的水流。
宛转:文中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榜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朗诵词。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它所代表的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点明了“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部分:歌词。描写了黄河气势磅礴的图景,歌颂了黄河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并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整体阅读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说一说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整体阅读
2. 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想一想,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朗诵词提纲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重点研讨
1.仔细阅读,分组讨论诗人是如何“绘黄河”的?
“望黄河滚滚”的“望”字统领
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回环”
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重点研讨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
(1)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
(2)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3)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等方面赞美了黄河勇
往直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魄。
重点研讨
3.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歌词的主体清楚地划分为三个层次,由实到虚,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重点研讨
4.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喻为“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结合上文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其磅礴的气势和势不可挡的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抗争精神和自信心。
重点研讨
5.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说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重点研讨
6. 探讨一下,《黄河颂》的语言上都有哪些特点?
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
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
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为读者描绘一幅雄伟图画!
课堂小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当堂检测
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 “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句中的“民族精神”指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主观题
当堂检测
2.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人称,就像是面对面的交谈,显得亲切动人,更有利于作者的感情得到表达。这样运用了拟人手法,使黄河充满生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心中对黄河的崇敬热爱。
谢 谢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