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15:12:19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每句1分,第2题按要求赋分)
1.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词,填写相关的内容。(8分)
(1)微君之故,   !微君之躬,   !(《诗经·邶风·式微》)
(2)挑兮达兮,   。一日不见,   。(《诗经·郑风·子衿》)
(3)离别总是让人伤感,可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却用“   ,   ”表达了离别时的豁达情怀。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答案】(1)胡为乎中露;胡为乎泥中
(2)在城阙兮;如三月兮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本题注意“阙”“憾”的写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7分)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甲】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 我们努力【乙】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学界一般认为,战国后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先秦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古文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肇始、中华民族奠基的关键时期,几千年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fǔ相成,协同发展,互相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①涤荡(  ) ②相fǔ相成(  )
(2)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嵌入【乙】开发 B.【甲】融入【乙】开发
C.【甲】嵌入【乙】研发 D.【甲】融入【乙】研发
(3)画波浪线句中“分水岭”一词的意思是:  。(2分)
(4)根据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丙】处的关联词语应当是“既然”。
B.从结构上说,“文化纽带”是偏正短语,“记录语言”是动宾短语。
C.“载”是一个多音字,“载体”中的读音应该是“zài”。
D.学界一般认为“古文字”时期指的是先秦。
【答案】(1)dí;辅
(2)B
(3)比喻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之间的分界。
(4)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递进关系;解释;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4)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本题考查对词性及短语类型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以及常见短语类型并能准确辨析。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点评】(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涤荡”中的“涤”读作“ dí ”,“相 fǔ 相成”写作“相辅相成”。
故答案为: dí;辅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甲】处:嵌入:牢固地或深深地固定或树立。融入:融合,混入。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指汉字融会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填融合更合适;【乙】处:开发:指的是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研发:研究开发。结合后面的“宝藏”可知,填“开发”更合适。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根据“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的语境可知,“分水岭”比喻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之间的分界。
故答案为: 比喻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之间的分界。
(4)A.有误,“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丙】处的关联词语应当是“既”;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6题。(10分)
极乐寺纪游(节选)
[明]袁宗道
高梁桥①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豆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型,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殿前别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地 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取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 何日挂进贤冠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四乎?
【注释】①高梁桥:高梁河上的一座桥,在北京西直门外。②螺智;螺形发片。③盖:车盖。车上用以魂阳避雨的伞形篷子。④挂进贤冠;辞去官职。⑥情障;佛家语,佛家认为对世俗生活 某些爱好,会形成心情上的解障。这里指久存于心的愿望。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分)
①道此入玉河   
②思立亦以为然   
4.用“/”为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松 身 鲜 翠 嫩 黄 斑 剥 若 大 鱼 鳞 大 可 七 八 围 许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②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3.从,由;这样
4.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5.①(河水)如千匹白色的带子,微风在水面吹过,(水面的涟漪)就像罗纹纸。
②极乐寺距离桥大约三里,道路的风景也很好。
6.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名胜的向往之情。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3.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6.本题考查文言文主旨情感。掌握常见文言词汇,读懂文言文大意,注意抓住描写对象特征、情感句、作者评价等分析作者情感态度观点。
【参考译文】
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深的峡谷中流淌出来,从此地流入玉河。(河水)如千匹白色的带子,微风在水面吹过,(水面的涟漪)就像罗纹纸。 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堤上有四行翠绿的杨柳,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遮蔽好几张席子,垂下的柳条有一丈多长。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红门大殿,绵延好几十里。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丛聚,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形发髻,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极乐寺距离桥大约三里,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树荫)就像张开的车盖。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色彩斑驳就像大鱼的鱼鳞,大的松树大约有七八围粗。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诸位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略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辞去官职,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这一段和山水有关的久存于心的愿望呢?
【点评】3.①翻译为:从此地流入玉河。道,从,由
②翻译为: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然,这样
故答案为:从,由;这样
4.例句翻译为: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色彩斑驳就像大鱼的鱼鳞,大的松树大约有七八围粗。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在“黄、鳞”后面断句。
故答案为: 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5.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行、若、去、可”。行,吹。若,如。去,距离。可,大约。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故答案为: ①(河水)如千匹白色的带子,微风在水面吹过,(水面的涟漪)就像罗纹纸。
②极乐寺距离桥大约三里,道路的风景也很好。
6.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翻译为: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辞去官职,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这一段和山水有关的久存于心的愿望呢?作者对封建官场的鄙弃,对山水的痴情,对大自然的企慕,对个人心性解脱的追求,种种感情,都轻轻地概括在这几句话里了。故答案为: 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名胜的向往之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5分)
寒食寄郑起侍郎①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②,寂寂山城柳映门③。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④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⑤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①此诗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兴国(976-984)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 ②郊原:郊外原野。 古代风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扫墓,出郊春游。 ③柳映门:宋代清明、寒食节时有插柳于门上的习俗。 ④迥(jiǒng):远。 ⑤故山:故乡。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首联点明了时节和出游的地点,“柳映门”是清明时节特有之景。“寂寂”,用叠词,渲染了周围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山城仍是一派寂寞冷落的光景。
B.颔联二句: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透露出诗人的闲适之意。
C.颈联即景抒情。 “天寒”,点出了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 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扫墓的习俗。
D.尾联以问句作结,写诗人回望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满怀离愁别绪不知讲给谁听,以“向谁言”问之,情绪喷涌而出,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8.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哀伤至极。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3分)
【答案】7.B
8.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寒食节人们本应祭祖出游,而此时山城“寂寂”。②家乡邈远,思乡之愁情倍增,黯然销魂。千山阻隔,家乡思而不得。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7.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8.本题考查古诗情感分析。理解古诗句表达含义,抓住诗句中的情感词,结合作者生平背景分析“断魂”的原因。情感分析注意不要少点。
【译文】
清明时节我独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门户绿柳隐映。
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 一路上细雨萧疏, 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
天气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让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我思乡念友更容易极度伤心。
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
【点评】7.B:闲适,错误。颔联以极其疏淡的笔墨,绘出种种凄清的风物,诗人政治失意的凄黯心境即由此隐然透露。
故答案为:B
8.【注释】①此诗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兴国(976-984)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被贬的伤感。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翻译为:清明时节我独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门户绿柳隐映。结合注释可知被贬他乡,独自一人,寂寞惆怅。
地迥楼高易断魂。翻译为: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 我思乡念友更容易极度伤心。思乡念友。
回首故山千里外,翻译为: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离家太远,思念家乡而不得归。
故答案为: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寒食节人们本应祭祖出游,而此时山城“寂寂”。②家乡邈远,思乡之愁情倍增,黯然销魂。千山阻隔,家乡思而不得。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5分)
豆包儿
肖复兴
①如今的豆包儿,很少有人在家里自己做了,一般都会到外面买。外面卖的豆包儿,馅大多用的是红豆沙,这种红豆沙,是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稀烂如泥,豆子是一点儿也看不到的,自然,红小豆的豆粒那种沙沙的独有味道也就大减,甚至索性全无。要想尝到那种味道,只有自己动手将红小豆下锅熬煮,不用说,这样传统的法子,费时费力又费火,谁还愿意做这种豆包儿?
②小时候,我吃的豆包儿,都是我母亲做的。那时候只有在改善生活的时候才能吃到豆包儿。春节前,必定是要包上满满一锅的,上锅之前,母亲还要在每个豆包儿上面点上一个小红点儿。【A】出锅的时候,豆包儿变得白白胖胖,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格外喜兴。 豆包儿,便显得和节日一样的喜兴了。
③因此,每一次母亲包豆包儿,都会像过节一样。 包豆包儿的重头戏,在于熬馅。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说完之后,母亲觉得说得好像没有说服力,会进一步解释:你看炖肉是不是也得用铁锅? 没有用铝锅的吧? 这样解释之后,她觉得道理已经充足了。
④熬豆馅的重头戏,在于熬的火候。红小豆和凉水一起下锅,一次要把水加足。不能在熬到半截时看着水不够,一次次地加水逗着玩! 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
⑤水开之后,大火要改小火,还要用勺子不停地搅动,免得豆子巴锅。豆子不能熬得过烂,烂成一摊泥,豆子的香味就没有了。也不能熬得太稀,太稀包不成个儿不说,豆子的香味也就没有了。母亲包的豆包儿,馅一般会比较干,不会有那种黏稠的液体出现,开花之后的红小豆的颗粒感非常明显,咬起来沙沙的。豆子虽然被煮烂了,但是小小的颗粒还在,没有完全变成另一种形态,很实在的豆子的感觉和豆子的香味,会长久地在嘴里回荡,不像现在卖的豆包那样稀软如同脚踩在泥塘里的感觉。按照那时母亲的话说,那是把豆子给熬得没魂儿了!【B】按照我长大以后开玩笑对母亲说的话是,就像唱戏,那样的豆馅是属于大众甜面酱的嗓子,您熬的这豆馅属于云遮月的嗓子。
⑥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吃豆包和吃年糕不一样,吃年糕要放白糖,吃豆包必须放红糖。这是规矩,是母亲从上辈那里传下来的,是不能变的。只是,在闹灾荒的那几年,买什么糖都得要票,不是坐月子的或闹病的,红糖更是难淘换。没有办法,只好改用糖精,豆馅的味道差得太多,母亲嫌丢了自己的脸,那几年,豆包儿很少包了。
⑦我长大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之后,自以为见多识广,建议母亲再包豆包儿熬馅的时候,加上一点儿糖桂花,味道会更好的。母亲不大相信,在她的眼里,糖桂花那玩意儿是南方货,包元宵和汤圆在馅里加一点儿可以,她包了一辈子豆包儿,从来没有加过这玩意儿。别遮了味儿! 她摇摇头说,坚持她的老法子。我说不服她,由她去。
⑧如今,母亲去世多年,买来的豆包儿都会加有糖桂花,母亲包的没有糖桂花的豆包儿,却再也吃不到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9.【民俗·记忆】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母亲“包豆包熬馅”的一些记忆,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图。(3分)
10.【民俗·表达】本文语言细腻,情感真挚,请从【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如修辞手法、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赏析。(4分)
我选 ,赏析 。
11.【民俗·特色】有人认为第⑦段所叙糖桂花之事与文章中心无关,可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分)
12.【民俗·情思】本文是生活美学的典范,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意蕴,人情的冷暖,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影响味道的感知。母亲做的豆沙包是美味,也是“理想”。说说下面语句中的美食所寄寓的情思与选文有何异同。(4分)
小贴士
生活美学即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美而舒适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食粮。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答案】9.准备铁锅|加入红枣|加入红糖
10.A。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豆包出锅时的诱人,表现了母亲做的豆包儿格外喜兴。
B。运用比喻和对比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熬豆子的用心,不同于一般做法的独特之处,展现了母亲熬出的豆馅口感细腻、味美。
11.第⑦段不能删去。理由:①前文讲到母亲制作豆包儿十分讲究,如坚持用铁锅不用铝锅,坚持用大红枣不用金丝小枣,坚持用红糖不用白糖 此处再叙母亲不愿往豆包馅里加糖桂花一事,更凸显了母亲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坚守。母亲做豆包如此用心,这份用心的背后,是对家人的爱,是对生活的热情。②“我”寻求改变的行为和母亲的坚守形成对比,一句“自以为见多识广”,是自嘲也是懊悔。此段的叙述也为文末的慨叹做铺垫。
12.本文和《社戏》中的美食都寄寓着作者对过往人和事的回忆与怀念之情,本文怀念的是母亲做的美味的豆包儿,以及豆包儿所承载的往昔岁月和故乡情结;《社戏》则包含作者对平桥村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朴实率真的人们,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关系的怀念。此外,本文还有对母亲坚守传统的敬佩,对传统难寻、“现代文明”冲击传统工艺的惋惜与伤感,以及对雅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0.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11.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12.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点评】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①概括为:准备铁锅;结合“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②概括为:加入红枣;结合“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 ③概括为:加入红糖。
故答案为:准备铁锅|加入红枣|加入红糖
10.本题考查句子赏析。A句“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豆包上的小红点儿比作“小红嘴唇”,“白白胖胖”写出了豆包出锅时的诱人,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做的豆包儿格外喜兴。B句“照我长大以后开玩笑对母亲说的话是,就像唱戏,那样的豆馅是属于大众甜面酱的嗓子,您熬的这豆馅属于云遮月的嗓子”运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熬的豆馅比作“云遮月的嗓子”,将外面卖的豆包馅比作“大众甜面酱的嗓子”,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熬豆子的精细用心,不同于一般做法的独特之处,表现了母亲熬出的豆馅口感之细腻和味美。
故答案为:A。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豆包出锅时的诱人,表现了母亲做的豆包儿格外喜兴。
B。运用比喻和对比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熬豆子的用心,不同于一般做法的独特之处,展现了母亲熬出的豆馅口感细腻、味美。
1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首先回答:不能,然后分析原因。结合“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分析,母亲制作豆包儿十分讲究,坚持用铁锅不用铝锅,坚持用大红枣不用金丝小枣,坚持用红糖不用白糖,母亲用心的背后体现了她对传统的坚守;作者意在通过母亲不加糖、桂花这件事来进一步说明母亲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坚守,饱含着母亲对食品制作的富有仪式感的坚持,所以不能删长去。
故答案为:第⑦段不能删去。理由:①前文讲到母亲制作豆包儿十分讲究,如坚持用铁锅不用铝锅,坚持用大红枣不用金丝小枣,坚持用红糖不用白糖 此处再叙母亲不愿往豆包馅里加糖桂花一事,更凸显了母亲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坚守。母亲做豆包如此用心,这份用心的背后,是对家人的爱,是对生活的热情。②“我”寻求改变的行为和母亲的坚守形成对比,一句“自以为见多识广”,是自嘲也是懊悔。此段的叙述也为文末的慨叹做铺垫。
1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分析。文章通过描写母亲煮豆陷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做的豆包儿的怀念,以及豆包儿所承载的往昔岁月和故乡情结的同时,还透露出作者关于生活、人生的思考。结合“如今,母亲去世多年,买来的豆包儿都会加有糖桂花,母亲包的没有糖桂花的豆包儿,却再也吃不到了”分析,豆包儿虽有,但包豆包儿的人却不在了。最后一段饱含作者深深的怅惘之情,作者借吃不到母亲制作的豆包儿,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对母亲坚守传统的敬佩之情,也寄寓了自己对雅致脱俗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饱含一种积极温暖的生活情趣。
故答案为:本文和《社戏》中的美食都寄寓着作者对过往人和事的回忆与怀念之情,本文怀念的是母亲做的美味的豆包儿,以及豆包儿所承载的往昔岁月和故乡情结;《社戏》则包含作者对平桥村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朴实率真的人们,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关系的怀念。此外,本文还有对母亲坚守传统的敬佩,对传统难寻、“现代文明”冲击传统工艺的惋惜与伤感,以及对雅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8题。(10分)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 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 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 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 怎能解 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 流淌在无线电波里, 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 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 母亲就要 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 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 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 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 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 一番铺垫, 方才 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 要细细吃, 吃完就没了。所以, 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 每天吃一小块, 其余的用纸包好藏 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 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 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 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 并深情地望着我, 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 肚 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 后觉不妥, 小心翼翼取出来, 掰 开五分之一左右, 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 要是母亲责问起来, 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 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 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 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 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 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 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 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 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 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 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 挑三拣四, 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 我会拿过来, 一粒 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 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 又想起那块圆 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3.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4.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辅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15.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 母探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4分)
【答案】13.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14.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 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5.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 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1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13.本题考查对章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①到②自然段是文章的总述,表达了月饼对于作者的特殊含义。第③到④自然段是叙述“吃月饼”那段日子,作者怀念月饼的甜蜜味道。第⑤到⑥自然段是叙述“偷月饼”这一事件,表达了作者对月饼的渴望以及母亲的无私。第⑦到⑧自然段是思念月饼,思念母亲
故答案为: 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1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秀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饼人格化,具有了人的感情,深情的看着“我”,形象地描绘出“我”对月饼的深深地渴望之情以及对发现月饼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故答案为: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 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5.本文作者和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他们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不同点在于朱自清还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并且他们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两位作者的作品各具特色,但都同样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故答案为: 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 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三、名著导读(5分)
1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1)《经典常谈》的作者是   ,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 B.纵横家)(2分)
(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作者也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3分)
【答案】(1)朱自清;B
(2)示例:“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们“翻覆”的本性
【知识点】作家作品;对作品的体验感受;《经典常谈》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从名著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经典常谈》的作者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语段中提到一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这与纵横家的特点相符。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鬼谷子。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故答案为: 朱自清 ; B
(2)本题考查文本的语言特色分析。需要从选段中找出具体的语言实例,说明其如何体现了朱自清先生为了中学生读者而特意采用的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根据选段“谁用他们就帮谁“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等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可知,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使用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这种表达方式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通过这种口语化的叙述,作者清晰地指出了纵横家们翻覆”的本性,使得复杂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变得容易理解,体现了作者对这本书普及性和通俗性的重视。这种写作方式不仅吸引了中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故答案为:示例:“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们“翻覆”的本性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17.为弘扬“和”文化,学校组织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参照示例,理解下面句子中“和”的内涵。(2分)
示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声律相和谐)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   )
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桓公十一年》)(     )
(2)小文同学搜集到以下一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15字左右)(2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就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字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和蔼、和气,即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调和,调和指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指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
(3)小文选了两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问你喜欢哪一条,请选择并说明理由(3分)
①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②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4)班级将围绕“以和为贵”这一主题举行演讲比赛,你作为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在其中穿插一个“以和为贵”的概括性故事。(不少于60字)(3分)
【答案】(1)情感表达恰如其分、有所节制;军队上下团结一心
(2)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3)示例1:我选择第①句,理由:内容上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宽容,和平相处方能顺遂,阐述了“和”的意义;句式上运用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示例2:我选择第②句,理由:内容上强调“和”“善”“诚”的重要性,句式整齐,有韵律美。
(4)同学们,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班级也如此。“和”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为弘扬“和”文化,今天我班举行“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下面请各位选手一展风采。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解答时从分析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句子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4)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
【点评】(1)句意为:①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和, 情感表达恰如其分、有所节制 。② 军队打胜仗,在于团结一心,而不在于人数的多。和, 军队上下团结一心。
故答案为:情感表达恰如其分、有所节制;军队上下团结一心
(2)该材料首先提到“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这为我们提供了“和”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接着,材料通过列举秦汉之际和宋明之时的观念,进一步说明了“和”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和普及。之后,通过列举“和”字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化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如和谐、协调、顺和、平和、和蔼、调和、和解、和平等,详细解释了“和”的内涵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综合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段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和”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
故答案为: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3)①在内容上,这句标语强调了宽容与和谐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心境,才能容纳更多的事物,从而实现和谐共处。而“以和为贵”则直接指出了和谐的价值,即在所有事物中,和谐是最为珍贵的。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因此,这句标语深刻阐述了“和”的意义,即和谐是实现万事顺遂的关键。在句式上,这句标语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同时,对偶的运用也使得标语更加易于记忆和传播,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宣传效果。②从内容上来看,第②句标语突出了“和”的核心价值,同时也强调了“善”与“诚”的重要性。这三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美德,其中“和”代表了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善”代表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诚”则代表了真诚、信实的态度。这一标语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既强调了和谐的价值,又倡导了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品质,内容充实且富有深度。其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第②句标语采用了排比和押韵的修辞手法,使得标语更具节奏感和韵律美。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力度和节奏感,使得标语更加易于诵读和传播;而押韵的处理,则使得标语更加悦耳动听,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后,从宣传效果的角度来看,第②句标语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同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这样的标语既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又能够引发人们对和谐、善良、真诚等美德的思考和追求,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故答案为:示例1:我选择第①句,理由:内容上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宽容,和平相处方能顺遂,阐述了“和”的意义;句式上运用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示例2:我选择第②句,理由:内容上强调“和”“善”“诚”的重要性,句式整齐,有韵律美。
(4)开场白首先提到了“家和万事兴”这一民间俗语,以此来引出“以和为贵”的主题,并强调“和”在当今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随后,通过穿插清康熙年间张英家人与邻居吴家之间“六尺巷”的故事,展示了和谐相处、互相谦让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强化了“以和为贵”的主题。最后,明确了本次演讲比赛的目的,即弘扬“和”文化,并邀请各位选手展示自己的风采。整个开场白内容充实,主题明确,语言流畅,符合演讲比赛开场白的要求。
故答案为:同学们,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班级也如此。“和”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为弘扬“和”文化,今天我班举行“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下面请各位选手一展风采。
(二)写作(50分)
18.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古时候,小儿出生3日后,要选一个双日好天气,由其父抱到大街上走一圈,谓之“出行”。出行其实就是“出门”,就是外出、到外地去。旅行、观光游览,都是出行。小时候,大人带着我们出行;长大后,我们自己出行。出行,会遇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 出行,也能打开全新的世界。请你以“我的一次出行经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写清你出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文(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是呼朋唤友,是日光下的奔跑嬉闹。而如今,对于不少儿童尤其是进入小学后的孩子来说,闲暇社交已成为“奢侈品”。
“上千人的社区,孩子下楼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 “想要给孩子找同龄伙伴,还得去培训班,那里才挤满了孩子”……林立的高楼、逼仄的活动空间、满满当当的课外班安排,让不少孩子“无社交”或社交严重不足。教育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赵叶苹、任丽颖/“半月谈”微信公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我的一次出行经历
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脸上,我微微睁开眼,心中满是期待。今天,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行的日子。
清晨的街道还未完全苏醒,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我背起早已准备好的背包,走出家门,踏上了这条未知的旅程。
一路上,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有的匆忙赶路,脸上写满了生活的压力;有的悠闲漫步,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我微笑着向他们点头致意,他们也回报以友善的微笑。这种陌生人间的交流,让我感到温暖而亲切。
走过熙熙攘攘的市集,我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公园。公园的湖面上,几只鸭子悠闲地游弋着,偶尔发出欢快的叫声。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静静地看着湖面上的波纹,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的身上,我踏上了一条通往山间的小路。山路崎岖,但我却乐在其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探索的乐趣。当我登上山顶时,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叹不已。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近处的树木郁郁葱葱,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而宁静。
环境的魅力,也让我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真诚。我开始明白,出行不仅仅是为了到达目的地,更是为了享受沿途的风景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夜幕降临,我回到了家中。虽然身体上有些疲惫,但心里却充满了满足与喜悦。这次出行让我收获了很多,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回首这次出行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多彩。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每一次体验都会让我们更加成熟与坚强。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享受每一次出行的乐趣与收获。
【参考例文】
别让孩子的童年“孤”影随行
如今,在繁华的都市中,孩子们的童年似乎正逐渐失去一些本应有的色彩。那曾经呼朋唤友、在阳光下尽情奔跑嬉闹的场景变得越来越罕见,闲暇社交竟成了孩子们的“奢侈品”。
林立的高楼如一道道屏障,隔开了孩子们彼此交流的空间。在那上千人的社区里,孩子下楼后却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只能面对空荡荡的院子,满心失落。逼仄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无法自由地追逐玩耍,曾经广阔的天地仿佛被压缩到了极小的范围。而那满满当当的课外班安排,更是无情地挤占了他们本就不多的闲暇时光,让他们连寻找伙伴的机会都没有。
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交,需要与同龄人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需要在互动中学会沟通、理解和包容。然而,现在的他们却时常在孤独中度过课余时间,他们的童年被学习和各种培训填满,心灵深处渴望的友谊和欢乐却难以得到满足。这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环境。社区可以多组织一些适合孩子们的活动,为他们提供相识和交流的平台;家长们也应该适当减少孩子的课外班,给他们留出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去结交朋友;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别让孩子的童年“孤”影随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找回那失落的社交时光,让他们的童年重新充满欢声笑语,充满真挚的友谊,让他们能够在温暖和关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孩子们一个真正美好的童年回忆。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解析】(1)【分析】材料围绕“出行”这一话题展开,阐述了出行的含义以及出行的意义。
【题干分析】材料先是解释了古时候“出行”的含义,接着说明出行在不同阶段的情况以及出行带来的体验,包括遇到陌生环境和人,打开全新世界等。写作思路可以围绕自己的一次具体出行经历展开,详细描述出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重点突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可能出现的误区是只注重描述经历而忽略了内心感受的深入挖掘。作文开头可以直接点明某次出行,吸引读者兴趣,事例素材可以选取旅行中的独特见闻等,结尾可适当升华,表达对出行意义的深刻理解。
【立意提取】
难忘的一次出行;那次出行,让我成长
(2)【分析】材料反映了当下儿童社交存在的问题。【题干分析】材料指出现在很多孩子面临“无社交”或社交严重不足的状况,原因是高楼环境、活动空间局限以及课外班安排满等。写作思路可以从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入手。要注意避免只罗列现象而缺乏深入分析。作文开头可以通过描述现在孩子的社交现状引出话题,事例素材可以选取身边孩子的真实情况或相关新闻报道,结尾可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或期望。【立意提取】
莫让孩子“孤”成长;给孩子的社交留一片天地【点评】(1)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每句1分,第2题按要求赋分)
1.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词,填写相关的内容。(8分)
(1)微君之故,   !微君之躬,   !(《诗经·邶风·式微》)
(2)挑兮达兮,   。一日不见,   。(《诗经·郑风·子衿》)
(3)离别总是让人伤感,可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却用“   ,   ”表达了离别时的豁达情怀。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7分)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甲】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 我们努力【乙】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学界一般认为,战国后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先秦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古文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肇始、中华民族奠基的关键时期,几千年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fǔ相成,协同发展,互相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①涤荡(  ) ②相fǔ相成(  )
(2)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嵌入【乙】开发 B.【甲】融入【乙】开发
C.【甲】嵌入【乙】研发 D.【甲】融入【乙】研发
(3)画波浪线句中“分水岭”一词的意思是:  。(2分)
(4)根据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丙】处的关联词语应当是“既然”。
B.从结构上说,“文化纽带”是偏正短语,“记录语言”是动宾短语。
C.“载”是一个多音字,“载体”中的读音应该是“zài”。
D.学界一般认为“古文字”时期指的是先秦。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6题。(10分)
极乐寺纪游(节选)
[明]袁宗道
高梁桥①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豆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型,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殿前别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地 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取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 何日挂进贤冠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四乎?
【注释】①高梁桥:高梁河上的一座桥,在北京西直门外。②螺智;螺形发片。③盖:车盖。车上用以魂阳避雨的伞形篷子。④挂进贤冠;辞去官职。⑥情障;佛家语,佛家认为对世俗生活 某些爱好,会形成心情上的解障。这里指久存于心的愿望。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分)
①道此入玉河   
②思立亦以为然   
4.用“/”为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松 身 鲜 翠 嫩 黄 斑 剥 若 大 鱼 鳞 大 可 七 八 围 许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②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5分)
寒食寄郑起侍郎①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②,寂寂山城柳映门③。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④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⑤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①此诗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兴国(976-984)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 ②郊原:郊外原野。 古代风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扫墓,出郊春游。 ③柳映门:宋代清明、寒食节时有插柳于门上的习俗。 ④迥(jiǒng):远。 ⑤故山:故乡。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首联点明了时节和出游的地点,“柳映门”是清明时节特有之景。“寂寂”,用叠词,渲染了周围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山城仍是一派寂寞冷落的光景。
B.颔联二句: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透露出诗人的闲适之意。
C.颈联即景抒情。 “天寒”,点出了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 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扫墓的习俗。
D.尾联以问句作结,写诗人回望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满怀离愁别绪不知讲给谁听,以“向谁言”问之,情绪喷涌而出,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8.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哀伤至极。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3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5分)
豆包儿
肖复兴
①如今的豆包儿,很少有人在家里自己做了,一般都会到外面买。外面卖的豆包儿,馅大多用的是红豆沙,这种红豆沙,是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稀烂如泥,豆子是一点儿也看不到的,自然,红小豆的豆粒那种沙沙的独有味道也就大减,甚至索性全无。要想尝到那种味道,只有自己动手将红小豆下锅熬煮,不用说,这样传统的法子,费时费力又费火,谁还愿意做这种豆包儿?
②小时候,我吃的豆包儿,都是我母亲做的。那时候只有在改善生活的时候才能吃到豆包儿。春节前,必定是要包上满满一锅的,上锅之前,母亲还要在每个豆包儿上面点上一个小红点儿。【A】出锅的时候,豆包儿变得白白胖胖,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格外喜兴。 豆包儿,便显得和节日一样的喜兴了。
③因此,每一次母亲包豆包儿,都会像过节一样。 包豆包儿的重头戏,在于熬馅。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说完之后,母亲觉得说得好像没有说服力,会进一步解释:你看炖肉是不是也得用铁锅? 没有用铝锅的吧? 这样解释之后,她觉得道理已经充足了。
④熬豆馅的重头戏,在于熬的火候。红小豆和凉水一起下锅,一次要把水加足。不能在熬到半截时看着水不够,一次次地加水逗着玩! 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
⑤水开之后,大火要改小火,还要用勺子不停地搅动,免得豆子巴锅。豆子不能熬得过烂,烂成一摊泥,豆子的香味就没有了。也不能熬得太稀,太稀包不成个儿不说,豆子的香味也就没有了。母亲包的豆包儿,馅一般会比较干,不会有那种黏稠的液体出现,开花之后的红小豆的颗粒感非常明显,咬起来沙沙的。豆子虽然被煮烂了,但是小小的颗粒还在,没有完全变成另一种形态,很实在的豆子的感觉和豆子的香味,会长久地在嘴里回荡,不像现在卖的豆包那样稀软如同脚踩在泥塘里的感觉。按照那时母亲的话说,那是把豆子给熬得没魂儿了!【B】按照我长大以后开玩笑对母亲说的话是,就像唱戏,那样的豆馅是属于大众甜面酱的嗓子,您熬的这豆馅属于云遮月的嗓子。
⑥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吃豆包和吃年糕不一样,吃年糕要放白糖,吃豆包必须放红糖。这是规矩,是母亲从上辈那里传下来的,是不能变的。只是,在闹灾荒的那几年,买什么糖都得要票,不是坐月子的或闹病的,红糖更是难淘换。没有办法,只好改用糖精,豆馅的味道差得太多,母亲嫌丢了自己的脸,那几年,豆包儿很少包了。
⑦我长大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之后,自以为见多识广,建议母亲再包豆包儿熬馅的时候,加上一点儿糖桂花,味道会更好的。母亲不大相信,在她的眼里,糖桂花那玩意儿是南方货,包元宵和汤圆在馅里加一点儿可以,她包了一辈子豆包儿,从来没有加过这玩意儿。别遮了味儿! 她摇摇头说,坚持她的老法子。我说不服她,由她去。
⑧如今,母亲去世多年,买来的豆包儿都会加有糖桂花,母亲包的没有糖桂花的豆包儿,却再也吃不到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9.【民俗·记忆】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母亲“包豆包熬馅”的一些记忆,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图。(3分)
10.【民俗·表达】本文语言细腻,情感真挚,请从【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如修辞手法、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赏析。(4分)
我选 ,赏析 。
11.【民俗·特色】有人认为第⑦段所叙糖桂花之事与文章中心无关,可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分)
12.【民俗·情思】本文是生活美学的典范,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意蕴,人情的冷暖,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影响味道的感知。母亲做的豆沙包是美味,也是“理想”。说说下面语句中的美食所寄寓的情思与选文有何异同。(4分)
小贴士
生活美学即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美而舒适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食粮。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8题。(10分)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 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 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 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 怎能解 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 流淌在无线电波里, 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 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 母亲就要 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 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 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 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 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 一番铺垫, 方才 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 要细细吃, 吃完就没了。所以, 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 每天吃一小块, 其余的用纸包好藏 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 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 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 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 并深情地望着我, 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 肚 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 后觉不妥, 小心翼翼取出来, 掰 开五分之一左右, 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 要是母亲责问起来, 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 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 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 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 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 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 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 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 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 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 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 挑三拣四, 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 我会拿过来, 一粒 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 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 又想起那块圆 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3.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4.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辅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15.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 母探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4分)
三、名著导读(5分)
1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1)《经典常谈》的作者是   ,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   。(A.法家 B.纵横家)(2分)
(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作者也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3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17.为弘扬“和”文化,学校组织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参照示例,理解下面句子中“和”的内涵。(2分)
示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声律相和谐)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   )
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桓公十一年》)(     )
(2)小文同学搜集到以下一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15字左右)(2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就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字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和蔼、和气,即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调和,调和指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指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
(3)小文选了两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问你喜欢哪一条,请选择并说明理由(3分)
①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②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4)班级将围绕“以和为贵”这一主题举行演讲比赛,你作为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在其中穿插一个“以和为贵”的概括性故事。(不少于60字)(3分)
(二)写作(50分)
18.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古时候,小儿出生3日后,要选一个双日好天气,由其父抱到大街上走一圈,谓之“出行”。出行其实就是“出门”,就是外出、到外地去。旅行、观光游览,都是出行。小时候,大人带着我们出行;长大后,我们自己出行。出行,会遇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 出行,也能打开全新的世界。请你以“我的一次出行经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写清你出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文(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是呼朋唤友,是日光下的奔跑嬉闹。而如今,对于不少儿童尤其是进入小学后的孩子来说,闲暇社交已成为“奢侈品”。
“上千人的社区,孩子下楼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 “想要给孩子找同龄伙伴,还得去培训班,那里才挤满了孩子”……林立的高楼、逼仄的活动空间、满满当当的课外班安排,让不少孩子“无社交”或社交严重不足。教育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赵叶苹、任丽颖/“半月谈”微信公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