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15:28:37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每句1分,第2题和第3题按要求赋分)
1.按提示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8分)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佚名 《关雎》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①   ,   。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友情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 ②   ,   。
孟浩然 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运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对方举荐自己的心情。 ④   ,   。
⑤柳宗元 《小石潭记》 冷清的环境使作者内心充满了忧伤和凄凉,表达出遭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⑥   ,   。
【答案】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悠;涯;钓;羡;邃
故答案为: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5分)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七月,带着缤纷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万绿丛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镌刻进岁月的年轮,激荡起童话般的记忆。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不仿徨,不浮躁,不懈怠,纵情驰骋,用激情演译青春故事。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七月天。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浮躁( ) 驰骋 ( )
17.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答案】(1)执笔青春,书写梦想。
(2)zào;chěng
(3)仿;彷;译;绎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1)本题考查书写能力。按要求用楷体书写,字迹工整,规范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不读错音。
(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点评】(1)按要求用楷体书写,字迹工整,规范即可。
故答案为:执笔青春,书写梦想。
(2)这属于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读音。学生注意掌握教材里每篇课文下面注音部分和“读读写写”部分。音不读错,易错读音有“chěng”。
故答案为:zào;chěng
(3)仿,组词:仿写。
彷,意为徘徊;犹豫不决。组词:彷徨。
译,组词:翻译。
绎,意为理出头绪或线索;连续不断。组词:演绎。
故答案为:仿、彷;译、绎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竹山有着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①对于“充满”这个词,后面通常接一些积极、正面的词语来描述某种情感或状态。在这里,“憧憬”表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向往,而“幻想”则更倾向于不切实际的想象。由于“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这里应该用“憧憬”来描述人类对未来的积极态度。②第二个空格,“融合”通常表示不同元素之间的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混合”则更多地表示不同事物的简单组合,没有强调和谐性。在这里,“植物的草香”和“艾叶的芬芳”应该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融合”更合适。③第三个空格,“得天独厚”用来形容某方面条件特别优越,非常适合某种情况或发展;“独一无二”则强调某物或某方面在整体中的独一无二性。考虑到“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这里更强调的是资源条件的优越,而不是唯一性,因此“得天独厚”更恰当。④最后一个空格,“扣人心弦”用来形容故事情节等引人入胜,让人心情激动;“触目惊心”则多用来形容看到的事物令人震惊或恐惧。根据“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观众一致好评”,这里应该用“扣人心弦”来形容其故事情节的吸引力。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7题。(10分)
西山十记(其四)
从香山俯石橙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 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④,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 毋乃⑤静躁关其老少耶
(选自《西山十记》,有删改)
【注释】① 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 ②罅(xià):裂缝。 ③涵澹(dàn):水波激荡的样子。 ④刺泼:鱼击水声。 ⑤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不里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B.了若径寸/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C.清慧可怜/可怜九月初三夜(《暮江吟》)
D.见食不赴/无食我鼠(《硕鼠》)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
刹 后 有 泉 从 山 根 石 嶙 中 出 喷 吐 冰 雪 幽 韵 涵 澹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毋乃静躁关其老少耶
7.将此文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比较,说说这两篇游记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4.C;D
5.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
6.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跟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7.这篇游记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本题属于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平时的积累是关键,其次,还应注意联系上下文推断句意。如: 尝采药至衡山中的“尝”字,不能翻译为尝试,品尝,这样的话就变成了尝试去衡山采集药材,这样逻辑不通,所以应该是曾经到衡山采药。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6.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本题属于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此类题目的难点在于不直接提问,文章的主旨、主题、思想是什么?而是结合一定的句子和题目从侧面考查, 所以学生一定要审清题目,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其次,建议平时的复习中,应理解性地记忆文章的主旨,要结合文章的情节,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
【附参考译文】
从香山寺沿着石碑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 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庙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水下可以看见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 池中有万尾金鱼,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红得耀人眼目,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有人把饼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把饼投向池子的右边,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食之声。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跟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点评】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本题是课外文言文,一般来讲,课外文言文与课内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此类题型更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平时的积累是关键,其次,还应注意联系上下文或者句意去推断 。
A、 大约不到一里路/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许 : 大约的意思;相同。
B、好像只有一寸深/洞里仿佛有点光亮。若:好像的意思;相同。
C、 清秀灵动,惹人喜爱/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可怜是 惹人喜爱/可爱的意思; 不同。
D、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不许吃我种的黍。 食 的意思是食物/吃。 不同。
故答案为: C D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此类题型对学生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文言文的理解。针对此类题型,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判断出主语、谓语,基本就能确定一句话了, 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句意的完整,不能割裂。同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古诗文的朗读和句子的节奏,只有平时练习得多,考试时候才能熟练应对。
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意思是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
故答案为: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
6.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第一句的“ 静躁 ”,意思是安静与急躁。
故答案为: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跟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7.本文“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意思是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同样,由全篇可看出,本文的景物清秀、鱼儿活泼,充满了生机和趣味,表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小石潭记》通过作者游玩的经历,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故答案为:这篇游记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5分)
  (甲) (乙)
品古诗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 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 窗间人独宿。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知背景 唐大历十二年(777),诗人因贤淑勤勉的妻子去世而写19首组诗吊之。时隔六年后,诗人作此诗。 宋熙宁二年(1069),作者主持变法。后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某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8.古诗写“静”,或“以静写 静”,或“以动衬静”。(甲)诗中“   ”一句属于“以动衬静”;(乙)诗中“一鸟不鸣山更幽”一句属于“   ”。(2分)
9.两诗都以“鸟”“竹”为意象,请结合诗中的内容赏析两首诗不同的情感。(3分)
【答案】8.夜半鸟惊栖(或“风霜时动竹”);以静写静
9.(甲)诗借“竹”“鸟”等意象,写独自栖居山中的诗人,只能听屋外秋风动竹、山鸟惊栖之声,凸显秋夜的寂静,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乙)诗借无声的“竹”“鸟”等意象,表达诗人享受春天,远离政事的超脱。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8.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反复阅读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作者用了哪些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9.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点评】8.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甲)诗“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意思是夜风寒凉夹霜吹动静寂的竹叶,被惊动的鸟儿不时鸣叫一声。竹叶声、鸟鸣声打破了夜的静谧,通过声音的描述衬托夜晚的幽静,这是以动写静的写作手法。(乙)诗“一鸟不鸣山更幽”意思是一声鸟叫都没有,那山林深处有多幽静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以静写静。
故答案为:1、夜半鸟惊栖(或“风霜时动竹”)
2、以静写静
9.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甲)诗绘景如画,以景寓情,含蓄地传达出自己孤独不宁而有恬静自适的微妙心境。(乙)诗是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所做。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
故答案为:(甲)诗借“竹”“鸟”等意象,写独自栖居山中的诗人,只能听屋外秋风动竹、山鸟惊栖之声,凸显秋夜的寂静,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乙)诗借无声的“竹”“鸟”等意象,表达诗人享受春天,远离政事的超脱。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5分)
初登泰山
冯骥才
那年我22岁,正处在一种向往着挺身弄险的年龄。一天,在老画家溥佐先生家里学画,溥先生忽对我们几位师兄弟说:“跟我去泰山写生吗?”先生胖胖的脸充满兴致。
那年代难有机会登山,我和几位师兄弟更没去过泰山——这样的天下名山,便立刻呼应同往。行前的几天兴奋得夜里闭不上眼,还跑到文具店
买了一个绿帆布面的大画夹,背在背上,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艺术青年”。
泰山对我有种天生的魅力,这可能来自姥姥那里。姥姥家在济宁,外祖父在京做武官,解甲后还乡,泰山是他们常去游玩的地方。姥姥好读书,常对我讲到泰山的景物和传说。那时家中还有几张挺大的“蛋白”照片,上面是 1922 年外祖父与康有为结伴游泰山的情景。照片里母亲那年5岁,还是一个梳着一双髽髻的活泼好看的小姑娘。背景的山水已叫我领略到五岳之宗的博大与尊贵。
记得那次在泰安下了车,隔着一大片山野就是泰山。远看就像谁用巨笔蘸着绿色、蓝色,混着墨色在眼前天幕上涂出一片屏障似的崇山峻岭。待走进山里,层层叠叠,幽敻深邃,蜿蜒的石径把我带进各种优美的景色里。那时没有相机,我掏出小本子东画西画,不知不觉就与溥先生和几个师兄弟都跑散了。
那次,我们好像是坐着夜车由天津来到泰安的,火车很慢,中间经过许多小站。德州站的记忆很深,车到站一停,没见月台上的小贩,就见一只只焦黄、
油亮、喷着香味的烧鸡给一张张纸托进车窗。当然,我们没有钱买烧鸡吃,我口袋里仅有的30块钱有一半还是向妻子(那时是女朋友)借的呢;我只能在山脚下买些煮鸡蛋和大饼塞进背包,带到山上吃。
在这陌生的山上走着走着,就走入姥姥讲过的泰山故事里。比方斗母宫,它真像姥姥讲的是座尼姑庵。里里外外收拾得幽雅洁静,松影竹影处处可见,坐在回廊上可以听见隐藏在深谷里层层绿树下边的泉响。再有便是回马岭。姥姥当年对我说:“登泰山到回马岭,山势变得陡峭,骑马上不去,所以叫回马岭。你外祖父属马,当年到这里不肯再登,没过两年人就没了。你也属马,将来要是到回马岭一定要上去。”于是那次穿过回马岭的石头牌坊时,是一口气跑上去的。
我一路上最重要的事当然是写生。我在山里写生时,完全不知上边的山还有多高路有多长,到了中天门,见溥佐先生已经到达,坐在道边一家店前边喝茶歇憩边等候我们,待人会齐一同登朝阳洞,上十八盘。
那个时代,没有旅游,上山多是求神拜佛的香客;种种风物传说都是从山民嘴里说出来的,也都是山民深信不疑的。我在小店里买到一本乾隆年间刊印的线装小书《泰山道里记》,版味十足,软软厚厚的一卷拿在手里很舒服。低头看看书中记载的古时的泰山风物,抬头瞧瞧眼前的景物,对照古今,颇有情味。那时没有真正的旅游业,这是唯一的一本堪作导游的小书了。我也不知道山上小店里怎么会有这么古老的书卖。比起当今已陷入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的泰山,那时才是真正的原生态。
那次登岱还识得一群特殊的人,就是挑山工。一个人,全凭肩膀和腰腿的力气,再加一根扁担,挑上百斤的货物,从山底登着高高的台阶,一直挑到高在云端的山顶。而且,天天如此。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虽然我和他们不曾交流,甚至由于他们低头挑货行路,无法看清他们的模样,但是他们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20年后我写《挑山工》的缘起。
至于那次写生收获最大的,乃是使我对宋代北宗山水的技法有了深切的认识。泰山的大气更注入了我“胸中的丘壑”。
头次登岱,目的在于绘画,收获却何止于绘画?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姥姥给 “我”讲过的有关泰山的故事。(3分)
11.作者远望泰山,从呈现在眼前的画面中提炼出了“绿色”“蓝色”“墨色”三种颜色,请根据作者给出的三种颜色,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幅画面。(可任选一种或几种颜色来描绘)(3分)
12.“比起当今已陷入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的泰山,那时才是真正的原生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3.作者第一次登泰山,“目的在于绘画”,在文末对其收获有所交代,除此之外,你认为作者还有哪些收获?(3分)
14.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60字左右)(3分)
【答案】10.斗母宫的幽静、属马的外祖父过回马岭的故事。
11.示例:远望泰山,绿意盎然,郁郁葱葱,高低起伏,令人陶醉。
12.对没有旅游业之前登泰山看书观景这种独特登山情趣的留恋、怀念;对当今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的泰山的无奈和不满。
13.目睹了泰山的神奇与雄伟;感受到了泰山的博大与魅力;验证了姥姥讲的有关泰山的故事;低头看书,抬头看景,古今对照登山的独特情趣;识得了一群具有坚毅的攀登精神的挑山工。(写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14.【示例1】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示例2】我支持反方观点。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观点明确,理由表述合理即可)
【知识点】见解表述;语言得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10.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11.本题考查画面描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用优美的语言概括描绘画面,语言通顺。
12和13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概括能力。通读全文,找到对应句,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14.本题考查个人观点看法。围绕文章主旨,结合现实生活,给出合理看法及理由。语言通顺有逻辑,态度积极即可。
【点评】10.概括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第七段是姥姥讲的故事:在这陌生的山上走着走着,就走入姥姥讲过的泰山故事里。比方斗母宫。姥姥当年对我说:“登泰山到回马岭,山势变得陡峭,骑马上不去,所以叫回马岭。你外祖父属马,当年到这里不肯再登,没过两年人就没了。你也属马,将来要是到回马岭一定要上去。”就是斗母宫和外祖父过回马岭。
故答案为:斗母宫的幽静、属马的外祖父过回马岭的故事。
11.第五段是作者远望泰山所见:记得那次在泰安下了车,隔着一大片山野就是泰山。远看就像谁用巨笔蘸着绿色、蓝色,混着墨色在眼前天幕上涂出一片屏障似的崇山峻岭。其实就是看到了绿油油的树木,树多而密,让人倍觉美感。
故答案为:远望泰山,绿意盎然,郁郁葱葱,高低起伏,令人陶醉。
12.第九段:那个时代,没有旅游,上山多是求神拜佛的香客;种种风物传说都是从山民嘴里说出来的,也都是山民深信不疑的。低头看看书中记载的古时的泰山风物,抬头瞧瞧眼前的景物,对照古今,颇有情味。写未开发之前人们虔诚的登山游览。
第九段:当今已陷入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的泰山。说明现在的泰山过度开发旅游业,没有当时纯真虔诚的感觉,现在是一切朝“钱”看。
故答案为:对没有旅游业之前登泰山看书观景这种独特登山情趣的留恋、怀念;对当今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的泰山的无奈和不满。
13.概括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第五段:远看就像谁用巨笔蘸着绿色、蓝色,混着墨色在眼前天幕上涂出一片屏障似的崇山峻岭。待走进山里,层层叠叠,幽敻深邃,蜿蜒的石径把我带进各种优美的景色里。亲眼见证了泰山的绝美神奇,感受到了无穷的魅力。
第七段:姥姥讲的故事:在这陌生的山上走着走着,就走入姥姥讲过的泰山故事里。比方斗母宫。姥姥当年对我说:“登泰山到回马岭,山势变得陡峭,骑马上不去,所以叫回马岭。你外祖父属马,当年到这里不肯再登,没过两年人就没了。你也属马,将来要是到回马岭一定要上去。”
第九段:对照古今,颇有情味。
第十段:那次登岱还识得一群特殊的人,就是挑山工。
故答案为:目睹了泰山的神奇与雄伟;感受到了泰山的博大与魅力;验证了姥姥讲的有关泰山的故事;低头看书,抬头看景,古今对照登山的独特情趣;识得了一群具有坚毅的攀登精神的挑山工。
14.看法围绕文章主旨,结合现实生活,给出合理看法及理由。语言通顺有逻辑,态度积极即可。旅游有利有弊,好处是亲近自然,开阔视野。坏处是远游有经济负担,且过度关注旅游会产生攀比。
故答案为: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支持反方观点。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观秦兵马俑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我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代诗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能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我仿佛目睹当年世界的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皮肤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我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掺杂上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已经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俑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更加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
骑马俑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一动也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每一个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颌,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坑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有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民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在若干年中,我们的先民在这里胼手胝足田,辛勤耕耘,才收拾出来了现在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远超过国内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和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秦俑馆。此时天色已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着我的心飞掠过八百里秦川。
【注释】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
15.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3分)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①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②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
秦兵马俑馆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 ③   
16.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分)
17.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2分)
18.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行车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做简要阐释。(3分)
【答案】15.驶向秦俑馆的路上;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骄傲感和幸福感更加浓烈起来
16.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作用)。
17.语言特色:对偶的运用,使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分明,声音和谐。表达作用:增强了气势和音韵美。
18.文章详写了行车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为后文写见到秦兵马俑的骄傲和幸福蓄势,将作者的这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和幸福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知识点】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15.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16.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17.本题考查语言特色及作用。语言特色(包括用词特点、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答题注意:①围绕下列词语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整体的语言风格。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雄浑壮阔、婉约清丽、豪放大气、口语话。②结合表现手法和用词特点分析,比如善用比喻、叠词、动词等。③文章句式有特点也要指出来,比如文章善用祈使句、感叹句等表达感情。
18.本题考查文章阅读手法。注意阅读开头如果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写其他内容,肯定是为了通过这部分的描写来突出表现下面的主旨。
【点评】15.概括题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对应句,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③总之,在我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俑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
⑧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和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向秦俑馆的路上;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骄傲感和幸福感更加浓烈起来
16.结构上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故答案为: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作用)。
17.语言特色(包括用词特点、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答题注意:①围绕下列词语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整体的语言风格。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雄浑壮阔、婉约清丽、豪放大气、口语话。②结合表现手法和用词特点分析,比如善用比喻、叠词、动词等。③文章句式有特点也要指出来,比如文章善用祈使句、感叹句等表达感情。文中画线句: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是对偶,句子整齐有气势有音韵美。
故答案为:语言特色:对偶的运用,使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分明,声音和谐。表达作用:增强了气势和音韵美。
18.写其他内容,是为了突出表现主旨。一开始详写了行车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是通过这些展示了秦兵马俑的魅力。
故答案为:文章详写了行车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为后文写见到秦兵马俑的骄傲和幸福蓄势,将作者的这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和幸福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名著导读(5分)
19.(1)下列对保尔·柯察金人生轨迹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筑路 做工 参军 著书 B.做工 参军 筑路 著书
C.参军 筑路 做工 著书 D.著书 筑路 做工 参军
(2)请选择下列两幅插图中的一幅,写出相应的故事情节。(3分)
【答案】(1)B
(2)示例一:参加红军后,保尔成为了一名勇猛的骑兵。一天夜晚,战士们在篝火旁休息,保尔凑着火光专心读小说,还给战友们讲了书中故事的大意。示例二:保尔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出来,在病床上开始了文学创作。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成长历程,以及学生对保尔人生轨迹的掌握,可从时间顺序入手,从而判断出正确的顺序。
故答案为:B
(2)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明确所选的插图,选择自己最熟悉和擅长的题目。然后根据画面内容,联想名著相关情节进行概述,尤其要注重画面细节,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 参加红军后,保尔成为了一名勇猛的骑兵。一天夜晚,战士们在篝火旁休息,保尔凑着火光专心读小说,还给战友们讲了书中故事的大意。示例二:保尔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出来,在病床上开始了文学创作。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0.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撰写】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3分)
(2)【我设计】请你围绕本次主题,参照示例,再设计一项活动。(3分)
活动一: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活动二: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活动三:   
(3)【我畅谈】在探讨初中生应该读什么样的小说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小说,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小说,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1)示例: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走进小说天地,感受人物魅力。
(2)示例: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3)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读经典小说。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具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我们阅读名著不但能丰富自己的情感趣味、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还能改变我们生命的面貌,驱除我们生命中的寂寞,丰沛我们的精神财富。(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活动设计;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扣住“走进小说天地”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
(2)本题考查活动形式的设计。活动形式为活动过程的简单设计,所以先要设计好活动的形式。比如此题可设计为:讲述故事、评说人物等。
(3)本题考查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解答此题要在对材料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有理有据的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即可。
故答案为:⑴、 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走进小说天地,感受人物魅力。
⑵、 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⑶、 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读经典小说。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具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我们阅读名著不但能丰富自己的情感趣味、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还能改变我们生命的面貌,驱除我们生命中的寂寞,丰沛我们的精神财富。(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写宣传标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⑵、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⑶、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二)写作(50分)
21.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激励与打击,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
请以“我在 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人生的航程中会有朵朵“浪花”绽放,这朵浪花可以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件发人深省的小事;可以是一个勇于挑战的强者,也可以是不甘沉沦的“丑小鸭”……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与提示: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 选择题目(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答案】
我在困难中成长
困难是个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只要你有勇气克服,不被困难吓倒,就一定会成功。我曾经也遇到过许多困难,然而,使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件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下午,当时正在放寒假。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整个小镇就变成了银色的世界,地面成了“雪毯”,房上铺满了“棉絮”,那树枝上开满了“梨花”,柏树上、竹枝上挂满了“雪珠”和“银条”,远远望去,玉树琼枝,粉妆玉砌,充满了诗情画意。
寒假中的我,天天饱受“折磨”,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干。今天妈妈对我说:“今天妈妈有事,中午的午餐你自己做,反正你每天‘都忙不停’。”“啊!苍天啊,大地啊,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我假装哭着。没想到的是妈妈不但没有同情我,还嘲讽我说:“瞧你那小样!”妈妈的话一下子把我给激怒了,我来到厨房,坐上锅,倒入水,打着火,然后就从米袋里拿出两碗米,洗干净,再放进高压锅里煮,饭就好了。
菜又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妈妈做菜时,我看炒鸡蛋看得最仔细,就做这道菜。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和碗,然后把鸡蛋敲开,再让蛋清和蛋黄流入碗里。放进油和盐,然后在锅里煎几分钟,等一会儿锅里就冒出了几个小泡泡,当我正高兴的时候,忽然几滴油从锅里“飞”出来,给我一个热情的“亲吻”,我被烫得哇哇叫,忽然我想起妈妈嘲笑我的话语,就想:我才不是“小样”呢!我忍住痛,连忙把煎成薄板状的鸡蛋翻了一下,在要做好的时候放了一些葱花,饭菜就好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这次做饭,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被困难吓倒的人。
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生活便是一段人生的航程,在航行的途中总会遇到风雨和波折,铭记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是它们将我们的航程点缀得更加精彩纷呈。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腼腆的女孩子,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会脸红,和不亲近的同学讲话也会脸红,所以我从小学到初中这一段学习生活中,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中等生。然而,就在我满足于现状准备一直这样渡过我的学习生活甚至于以后的人生时,初一开学后的一堂班会课,在我平静的生活中绽放了第一朵美丽的浪花……
初一刚开学,班主任上班会课时说要竞选班干部,我坐在下面隔岸观火,好像是个局外人一样不以为意,因为我对这些不感兴趣,我只想安安分分地学习着。在其他同学的激烈的讨论和互相地举荐之声中,班干已诞生了,班里顿时鸦雀无声。班主任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班干名单。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在我的耳边响过。正当我在自顾自地做着作业的时候,我的名字从班主任的嘴里念了出来,我猛然抬起头,更让我诧异的是,之后紧念的职务是学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我满脸诧异地望着老师,在我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鼓掌为班干们祝贺。我已无心听这些鼓励和赞扬的掌声,老师刚走出教室,我便紧跟其后跑了出去。我叫住了老师并小声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不行,我没经验,你还是换个人代我的职务吧!”说完,我低下头不敢看老师那溢满期待的眼睛。
老师让我抬起了头,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是我的学生,我不管你以前是什么样的学生,但从现在开始,我相信你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并且能够战胜你自己做到最好。那么,既然我们大家都相信你,那你就没有理由对自己说你不行。我们都相信你能行,你也必须相信你自己……”听了班主任的话,我突然感觉自己是那么优秀,于是我使劲点点头,并昂首挺胸地走回了班级。
自那以后,我不再是一名躲在角落里的普通人,我战胜了自己变得自信开朗。
班主任的话在我的心头荡起了一朵浪花,使我原本单调卑微的生活变得灿烂辉煌。
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使我人生的航程不再平淡,更加精彩!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一)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题目要求写人生际遇,在成长的过程中,伴随你成长的是什么?比如爸爸的鼓励、妈妈的叮嘱、老师的教诲、真挚的友情、淡淡的书香,还有激励与挫折、自信与磨砺……伴随我们成长。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经历去写。注意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可以从自己的学习中截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画面或典型事件,围绕补写词语,采用几个并列段的形式,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也可以写我补写经历内容后和经历补写内容前有了哪些变化,通过变化突出自己的成长等。比如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经历,或写自己因考试不理想而气馁,经过老师点拨和开导后,能勇敢面对,并积极应对,最终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在失败中成长;或写自己与家人发生矛盾,甚至发生争执,但最后大家都能面对彼此,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从中懂得了换位思考,自己在矛盾中成长。
(二)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个比喻类的作文题目,题目中的“浪花”语带双关,导语给出提示“这朵浪花可以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件发人深省的小事;可以是一个勇于挑战的强者,也可以是不甘沉沦的‘丑小鸭’”,要注意题目中的两个词语“生活”和“浪花”。生活就是一条长河,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就是这条长河中的一朵朵浪花。有一些浪花很大,而有一些浪花却很小;有一些浪花很甜蜜,有一些浪花很苦涩;有一些浪花很鲜艳,有一些浪花很黯淡……浪花既没有绚丽的色彩,也没有浓郁的芳香。一朵浪花则显得平凡渺小和微不足道,不过它纯洁美丽,也正是一朵朵平凡面朴素的浪花点缀着宽广的江河湖海,生活中也应该而且更需要有这样的浪花;“一朵”意味着只能选择一件事情来写,因此,题目可以理解为:富有美感的或有意义的一件小事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记叙文。在材料的选择上,要选取那些“小”而“美丽”生活中的小事,要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表达积极的主题。因此,可以采用以小见大大的写法。构思时细数过往,采撷“浪花”:可以是人生旅途中引领我们成长的一个人;还可以是青春路上净化心灵的一件事;抑或是一份情意绵长的亲情;一段难以割舍的友情……其次,要雕琢“浪花”。选取到能打动自己的材料后,接下来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细笔勾勒,才能突出材料的意义,才能紧扣文题,突出中心。写作时要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叙事部分要具体,由叙述中的人、事、情、景转向“浪花”的感悟要自然深刻,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小处着笔,在大处升华,习作内蕴就丰厚了。
【点评】(一) 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常常有以下几种结构:前空型,后空型,中空型。无论哪种形式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我们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第一,把握已有的那一半题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定时”,即已限定的作文内容的时间;“定类”,即暗示作文适合写成怎样的体裁;“定质”,即限定考生应当表现怎样的主题,抒发怎样的感情;“定量”,即限定作文写人、事、物、理的数量。半命题作文应该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写的词语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
(二)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写好命题作文,我们必须做到三点。一是个性化的审题是命题作文的基础;二是材料的别出新意是命题作文的关键;三是得体的表达方式是命题作文的根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吉林省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每句1分,第2题和第3题按要求赋分)
1.按提示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8分)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佚名 《关雎》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①   ,   。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友情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 ②   ,   。
孟浩然 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运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对方举荐自己的心情。 ④   ,   。
⑤柳宗元 《小石潭记》 冷清的环境使作者内心充满了忧伤和凄凉,表达出遭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⑥   ,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5分)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七月,带着缤纷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万绿丛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镌刻进岁月的年轮,激荡起童话般的记忆。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不仿徨,不浮躁,不懈怠,纵情驰骋,用激情演译青春故事。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七月天。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浮躁( ) 驰骋 ( )
17.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竹山有着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7题。(10分)
西山十记(其四)
从香山俯石橙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 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④,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 毋乃⑤静躁关其老少耶
(选自《西山十记》,有删改)
【注释】① 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 ②罅(xià):裂缝。 ③涵澹(dàn):水波激荡的样子。 ④刺泼:鱼击水声。 ⑤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不里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B.了若径寸/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C.清慧可怜/可怜九月初三夜(《暮江吟》)
D.见食不赴/无食我鼠(《硕鼠》)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
刹 后 有 泉 从 山 根 石 嶙 中 出 喷 吐 冰 雪 幽 韵 涵 澹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毋乃静躁关其老少耶
7.将此文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比较,说说这两篇游记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5分)
  (甲) (乙)
品古诗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 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 窗间人独宿。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知背景 唐大历十二年(777),诗人因贤淑勤勉的妻子去世而写19首组诗吊之。时隔六年后,诗人作此诗。 宋熙宁二年(1069),作者主持变法。后变法失利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某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
8.古诗写“静”,或“以静写 静”,或“以动衬静”。(甲)诗中“   ”一句属于“以动衬静”;(乙)诗中“一鸟不鸣山更幽”一句属于“   ”。(2分)
9.两诗都以“鸟”“竹”为意象,请结合诗中的内容赏析两首诗不同的情感。(3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5分)
初登泰山
冯骥才
那年我22岁,正处在一种向往着挺身弄险的年龄。一天,在老画家溥佐先生家里学画,溥先生忽对我们几位师兄弟说:“跟我去泰山写生吗?”先生胖胖的脸充满兴致。
那年代难有机会登山,我和几位师兄弟更没去过泰山——这样的天下名山,便立刻呼应同往。行前的几天兴奋得夜里闭不上眼,还跑到文具店
买了一个绿帆布面的大画夹,背在背上,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艺术青年”。
泰山对我有种天生的魅力,这可能来自姥姥那里。姥姥家在济宁,外祖父在京做武官,解甲后还乡,泰山是他们常去游玩的地方。姥姥好读书,常对我讲到泰山的景物和传说。那时家中还有几张挺大的“蛋白”照片,上面是 1922 年外祖父与康有为结伴游泰山的情景。照片里母亲那年5岁,还是一个梳着一双髽髻的活泼好看的小姑娘。背景的山水已叫我领略到五岳之宗的博大与尊贵。
记得那次在泰安下了车,隔着一大片山野就是泰山。远看就像谁用巨笔蘸着绿色、蓝色,混着墨色在眼前天幕上涂出一片屏障似的崇山峻岭。待走进山里,层层叠叠,幽敻深邃,蜿蜒的石径把我带进各种优美的景色里。那时没有相机,我掏出小本子东画西画,不知不觉就与溥先生和几个师兄弟都跑散了。
那次,我们好像是坐着夜车由天津来到泰安的,火车很慢,中间经过许多小站。德州站的记忆很深,车到站一停,没见月台上的小贩,就见一只只焦黄、
油亮、喷着香味的烧鸡给一张张纸托进车窗。当然,我们没有钱买烧鸡吃,我口袋里仅有的30块钱有一半还是向妻子(那时是女朋友)借的呢;我只能在山脚下买些煮鸡蛋和大饼塞进背包,带到山上吃。
在这陌生的山上走着走着,就走入姥姥讲过的泰山故事里。比方斗母宫,它真像姥姥讲的是座尼姑庵。里里外外收拾得幽雅洁静,松影竹影处处可见,坐在回廊上可以听见隐藏在深谷里层层绿树下边的泉响。再有便是回马岭。姥姥当年对我说:“登泰山到回马岭,山势变得陡峭,骑马上不去,所以叫回马岭。你外祖父属马,当年到这里不肯再登,没过两年人就没了。你也属马,将来要是到回马岭一定要上去。”于是那次穿过回马岭的石头牌坊时,是一口气跑上去的。
我一路上最重要的事当然是写生。我在山里写生时,完全不知上边的山还有多高路有多长,到了中天门,见溥佐先生已经到达,坐在道边一家店前边喝茶歇憩边等候我们,待人会齐一同登朝阳洞,上十八盘。
那个时代,没有旅游,上山多是求神拜佛的香客;种种风物传说都是从山民嘴里说出来的,也都是山民深信不疑的。我在小店里买到一本乾隆年间刊印的线装小书《泰山道里记》,版味十足,软软厚厚的一卷拿在手里很舒服。低头看看书中记载的古时的泰山风物,抬头瞧瞧眼前的景物,对照古今,颇有情味。那时没有真正的旅游业,这是唯一的一本堪作导游的小书了。我也不知道山上小店里怎么会有这么古老的书卖。比起当今已陷入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的泰山,那时才是真正的原生态。
那次登岱还识得一群特殊的人,就是挑山工。一个人,全凭肩膀和腰腿的力气,再加一根扁担,挑上百斤的货物,从山底登着高高的台阶,一直挑到高在云端的山顶。而且,天天如此。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虽然我和他们不曾交流,甚至由于他们低头挑货行路,无法看清他们的模样,但是他们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20年后我写《挑山工》的缘起。
至于那次写生收获最大的,乃是使我对宋代北宗山水的技法有了深切的认识。泰山的大气更注入了我“胸中的丘壑”。
头次登岱,目的在于绘画,收获却何止于绘画?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姥姥给 “我”讲过的有关泰山的故事。(3分)
11.作者远望泰山,从呈现在眼前的画面中提炼出了“绿色”“蓝色”“墨色”三种颜色,请根据作者给出的三种颜色,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幅画面。(可任选一种或几种颜色来描绘)(3分)
12.“比起当今已陷入旅游市场里被疯狂‘发掘’和‘弘扬’的泰山,那时才是真正的原生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3.作者第一次登泰山,“目的在于绘画”,在文末对其收获有所交代,除此之外,你认为作者还有哪些收获?(3分)
14.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60字左右)(3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观秦兵马俑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我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代诗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能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我仿佛目睹当年世界的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皮肤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我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掺杂上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已经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俑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更加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
骑马俑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一动也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每一个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颌,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坑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有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民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在若干年中,我们的先民在这里胼手胝足田,辛勤耕耘,才收拾出来了现在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远超过国内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和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秦俑馆。此时天色已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着我的心飞掠过八百里秦川。
【注释】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
15.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3分)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①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②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
秦兵马俑馆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 ③   
16.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分)
17.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2分)
18.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行车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做简要阐释。(3分)
三、名著导读(5分)
19.(1)下列对保尔·柯察金人生轨迹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筑路 做工 参军 著书 B.做工 参军 筑路 著书
C.参军 筑路 做工 著书 D.著书 筑路 做工 参军
(2)请选择下列两幅插图中的一幅,写出相应的故事情节。(3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0.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撰写】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3分)
(2)【我设计】请你围绕本次主题,参照示例,再设计一项活动。(3分)
活动一: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活动二: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活动三:   
(3)【我畅谈】在探讨初中生应该读什么样的小说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小说,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小说,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二)写作(50分)
21.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激励与打击,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
请以“我在 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人生的航程中会有朵朵“浪花”绽放,这朵浪花可以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件发人深省的小事;可以是一个勇于挑战的强者,也可以是不甘沉沦的“丑小鸭”……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与提示: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 选择题目(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