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吉林省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卷(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每句1分,第2题按要求赋分)
1.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词,填写相关的内容。(8分)
诗歌即人生,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诗句。当抒写豪迈气魄时,我们不仅可以吟哦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还可以高唱杜甫的“ , ”(《望岳》)。当我们生活遇到迷惑时,不仅可以用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告诉自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可以用王安石的“ , ”(《登飞来峰》) 来告诉自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惧困难,自然会有陆游笔下“ , ”(《游山西村》)的豁然开朗,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杨万里告诫你“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要放眼长远,不可松懈。
【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登飞来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望岳;游山西村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性默写。从提示语”当抒写豪迈气魄时,我们不仅可以吟哦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还可以高唱杜甫的《望岳》 “这句可知这里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提示语”当我们生活遇到迷惑时,也可以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来告诉自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 “可知这里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提示语“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惧困难,自然会有陆游笔下“,”(《游山西村》)的豁然开朗的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提示语”因为杨万里告诫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要放眼长远,不可松懈“的一句是”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注意” 凌 “” 遮 “” 缘 “” 拦 “等词语的书写。
故答案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7分)
6月4 日清晨,在万众期待下,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稳稳着陆。“圆梦乘组”配合默qì,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回家。 中国载人航天英雄áo游茫茫太空,在浩瀚宇宙中【甲】,致力于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通过几代航天人锲而不舍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上了自主创新。
两千多年前,屈原的不朽名篇《天问》,引发了世人探索未知的兴趣□新时代,中国航天行星探测任务以“天问”命名,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汇,文化自信的优美乐章在科技自强的逐梦征程中不断奏响。 天宫建站、北斗环宇、嫦娥奔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航天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
(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1分)
默 qì áo 游
(2)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入文中【甲】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锋芒毕露 B.崭露头角 C.仰之弥高
(3)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B., …… C.; …… D.; ,
(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答案】(1)契;遨
(2)B
(3)C
(4)通过几代航天人锲而不舍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上了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分号;省略号;成分残缺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做选词填空的题,既要注意词语表达的意思,近义词的区别(从词语使用的范围,感彩,语义表达的轻重等角度辨析),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关联词语还要注意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A.“默qì”的“qì”应写作:契。
B.“áo游”的“áo”应写作:遨。
故答案为:契;遨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②“锋芒毕露”的意思是形容傲气逼人;“崭露头角”的意思是显露出才能和本领;“仰之弥高”的意思是越仰望越觉得高远。这里指航天员的才能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B。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两千多年前,屈原的不朽名篇《天问》,引发了世人探索未知的兴趣”与“新时代,中国航天行星探测任务以‘天问’命名……”是并列分句,它们之间应该用分号;“天宫建站、北斗环宇、嫦娥奔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与“中国航天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之间是列举事实与总结的关系,应选用省略号。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通过几代航天人锲而不舍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上了自主创新”成分残缺,应改为:通过几代航天人锲而不舍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上了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故答案为: 通过几代航天人锲而不舍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上了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6题。(10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婚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活板》)
【乙】凡釜①储水受火,日用系②焉。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③。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④,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侯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此塑匠最精,差之毫厘则无用。
模既成就干燥,然后泥捏冶炉,其中如釜,受生铁于中。其炉背透管通风,炉面捏嘴出铁。一炉所化约十釜、二十釜之料。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一杓约一釜之料,倾注模底孔内,不候冷定即揭开盖模,看视罅⑤绽未周之处。此时釜身尚通红未黑,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
(选自《天工开物·冶铸》,有删减)
【注释】①釜:炊具名,类似锅。②系:牵涉、关联。③质:本质,本体。这里引申为“原料”。④率:一定的标准或比率。⑤(xià):裂缝,缝隙。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持就火炀之 就:
②一板已自布字 自:
③侯久日干燥 侯 :
④一杓约一釜之料 杓: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以我酌油知之
B.每韵为一帖 为人谋而不忠乎
C.差之毫厘则无用 淫慢则不能励精
D.看视绽未周之处 何陋之有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②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
6.请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流程图。(4分)
【答案】3.靠近;另自,另外;等到;同“勺"
4.C
5.①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儿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②(如果发现)有些地方(铁水浇得)不足时马上在上面补浇少量(的铁水)使它完整,(并)将草片打湿(补在上面)按平,好像没有(给签留下修补过的)痕迹(一样)。
6.排版;塑造外层的盖模;用泥捏造熔铁炉;勤劳、智慧和创新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3.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4.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6.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注意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理解活字印刷术和铸釜的流程,理解体现的古人精神品质即可。
【参考译文】
【甲】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一个字做成一个印,用火烧使它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要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将字密密地排上。排满一铁框为一板,拿着放在火上烘烤,待松脂、蜡等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上面,这样铁板上的字印就像磨刀石一般平整了。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还不算简便,如果印数十、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一块板进行排字,这块板刚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排好。两块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例如“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是为了防备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贴好标签,每一个韵的字作为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如烧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用手拂拭,字印就自然落下来,完全不沾药料。
【乙】
釜是用来存水烧火(煮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牵涉着它。铸造(釜)以生铁或者废铸铁器为原料。(釜的)大小并没有(严格)固定的规格,常用的标准是直径二尺左右,厚度大约二分。小釜的直径为一尺左右,厚薄不减少。铸的模子分为内外两层,先塑造釜内模,等到时间长了(内模)干燥(以后),按釜的形状尺寸折算好,之后再塑造外层的盖模。这种铸模要求塑造的工医功夫非常精确,(尺寸)稍有偏差(模子)就没有用了。
模已塑好并干燥以后,用泥捏造溶铁炉,炉膛像釜,在当中装生铁(或度铁)原料。这个炉的背面接一条可以通到风箱的管,炉的前面捏一个铁嘴产出铁水。每一护所熔化的铁水原料大约(可浇铸)十到二十口。生铁熔化成铁水(以后),用(嵌着)泥的带手柄的铁勺从出铁嘴接盛(铁水)。一勺(铁水)大约可以浇铸一口铁釜,(将铁水)倾注到模子的小孔里,不等到(它)冷下来就揭开外模,查看有没有裂缝或者不完些的地方。这时釜身还是通红的没有交黑,(如果发现)有些地方(铁水浇得)不足时马上在上面补浇少量(的铁水)使它完整,(并)将草片打湿(补在上面)按平,好像没有(给留下修补过的)痕迹(一样)。
【点评】3.①翻译为:把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接近。
②翻译为: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 自:另自,另外。
③翻译为:等到时间长了(内模)干燥(以后)。侯: 等到
④翻译为:一勺(铁水)大约可以浇铸一口铁釜。 杓:同“勺",勺子
故答案为:①靠近;②另自,另外;③等到;④同“勺",勺子
4.A翻译为:就把在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以,把
翻译为: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以,凭借
B翻译为:每个韵律写一贴。为,写
翻译为: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为,替
C翻译为:(尺寸)稍有偏差(模子)就没有用了。则,就
翻译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则,就
D翻译为:查看有没有裂缝或者不完些的地方。之,的
翻译为:这有什么简陋呢?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故答案为:C
5.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止、为、简易、上”。止:只。为:是。简易:简便。上:釜上。 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儿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②(如果发现)有些地方(铁水浇得)不足时马上在上面补浇少量(的铁水)使它完整,(并)将草片打湿(补在上面)按平,好像没有(给签留下修补过的)痕迹(一样)。
6.①《活板》开头由雕板谈及毕昇发明了活板,接着就介绍“其法”,这个“法”就是活字印刷的过程和方法,是按照程序顺序(亦称时间顺序)进行介绍的。其工作程序是: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取字。②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侯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翻译为:铸的模子分为内外两层,先塑造釜内模,等到时间长了(内模)干燥(以后),按釜的形状尺寸折算好,之后再塑造外层的盖模。
③模既成就干燥,然后泥捏冶炉,其中如釜,受生铁于中。翻译为:模已塑好并干燥以后,用泥捏造溶铁炉,炉膛像釜,在当中装生铁(或度铁)原料。
④古人通过泥居然能够研究成功活字印刷术,制成釜。古人真的很机智,很勤劳、很有创新精神。
故答案为:①排版;②塑造外层的盖模;③用泥捏造熔铁炉;④勤劳、智慧和创新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5分)
过山农家
[唐]顾况①
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②板桥: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湖的茶叶去掉水分。
7.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8.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3分)
脚本(部分)
项目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 渡泉声 山溪、木板桥、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 茅屋、阳光、人、鸡 悠长的鸡鸣声
【答案】7.D
8.潺潺的溪流声(或哗哗的山泉声,淙淙的流水声);农家生活的闲适安宁与诗人的喜悦向往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
【解析】7.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8.本题考查古诗情感分析。理解古诗句表达含义,抓住诗句中的情感词,结合作者生平背景分析古诗情感。情感分析注意不要少点。
【译文】
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
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点评】7.D:亲自,错误。这首诗是写诗人访问山农的情景,诗人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故答案为:D
8.①板桥人渡泉声,翻译为: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即泉水潺潺。
②《过山农家》写访问山农的情景,诗人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全诗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闲适安宁的喜悦和向往。
故答案为:①潺潺的溪流声(或哗哗的山泉声,淙淙的流水声)
②农家生活的闲适安宁与诗人的喜悦向往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5分)
两极徒步
我拖着雪橇车,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徒步穿行于极端严寒、荒无人烟的“白色沙漠”。
这是我在南极徒步的第56天,海拔3 000米偏高,走起来有点气喘。地平线完全没有起伏,天是湛蓝的,严丝合缝地扣在地面上。太阳悬挂在天空45°角的位置,在头顶转一圈就是一天。呼出的热气钻进雪镜,结了一层薄霜,眼前的世界渐渐变成了模糊一片,只看到前面有一个蠕动的小黑点,那是我的同伴。徒步过程中,我每天都跟随着这个黑点。这是一个被完全隔绝的世界,纯净、孤独,除了呼呼的风声什么都听不到,最近的人类文明也在四五千公里以外。
当身体的运动进入了一种韵律,便与静坐或冥想颇为相似。徒步南极的过程中,我常常感觉思想占据了一切,前世今生,与我有关的一切都翻涌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后,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灵肉皆无,双腿似是我的,又似不是我的,我是自己,也是一切。
作为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直到18世纪,南极的神秘面纱才被人类揭开,然而,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人望而却步,至今这里依然没有常住人口。它是一个寒冷严酷的冰雪世界,也是一个神秘、梦幻的大陆,远离人类文明,有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异的绝美景色和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在南极徒步,最强烈的体验是冰火两重天:寒冷无处不在,-60℃的气温迅速把身上的热量全部带走,稍微裸露一点皮肤就有冻伤的危险,遇到大风天气,天地间完全白化,3米外什么都看不到;而一旦钻进帐篷,温暖就扑面而来。抵达南极点后,我曾受邀参观了美国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进入庞大的考察站,热风扑面而来,我换上短袖T恤,吃着考察站工作人员提供的小吃,喝着饮料,看着窗外皑皑的白雪,幸福得有些不真实。
除了两次徒步南极,我也在北极徒步过两周时间。无论南极还是北极,最后一个纬度都是徒步旅行中最极致的体验。严寒,孤独、漫长而重复的行走,是极点徒步的共同特点。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南极,虽然两个极点的徒步路段都比较平坦,但南极更为干燥;而且北极点徒步只能在4月进行,虽然海拔不高,但是湿度很大,感觉尤其寒冷。南极点徒步时间是12月到次年1月,整体来说比北极要暖和、舒适。
南极点是距离海边1 000多公里的内陆,没有任何生物,企鹅、海豹都只在海边才能看到。而北极是开放海面,常有动物出没,四五月的时候,冰面还未裂开,徒步过程中,我看到冰面上有非常大的新鲜脚印,我要双脚并着站进去才能填满——那是成年北极熊的脚印。我们的领队Jack很紧张,端着枪,警惕地张望周围,因为冰盖没完全裂开,北极熊很难寻觅到食物,现在正是它们倍感饥饿而具有攻击性的时候。
南北极的环境非常特殊,在严寒的环境中,微生物缺乏且丧失活性,导致垃圾很难降解,生态十分脆弱,人类轻微的活动就有可能对这里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人们在极地活动要遵守比其他目的地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所有排泄物都必须带回基地并通过飞机运回南美。在文森峰徒步时,向导总会提醒大家把小便壶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在途中需要小便,需要自己收集并带到指定的位置处理。
9.读完本文,联系课文《伟大的悲剧》,说说南极大陆有哪些特点。(2分)
10.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后,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灵肉皆无。
②在南极徒步,最强烈的体验是冰火两重天。
11.作者在南极点徒步和北极点徒步的感受有何异同?(3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为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9.①极端严寒,荒无人烟;②到处是冰天雪地;③有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异的绝美景色和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④生态十分脆弱。
10.①“灵肉皆无”指“我”在南极徒步的过程中,感觉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②“冰火两重天”指在南极徒步,寒冷无处不在,-60℃的气温迅速把身上的热量全部带走;而一旦钻进帐篷,温暖就扑面而来。
11.共同点:严寒,孤独、漫长而重复的行走。不同点:①南极更为干燥。②北极点徒步只能在4月进行,湿度很大,感觉尤其寒冷;南极点徒步时间是12月到次年1月,整体来说比北极要暖和、舒适。
12.运用环境描写,描绘了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突出了这是一个被完全隔绝的纯净的世界,烘托了作者徒步时的孤独。
13.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两极徒步的独特感受,表达了他对极地美景的赞美和身处这种纯粹环境中的孤独之感,并号召人们保护两极脆弱的生态环境,表现了对极地生态环境的爱护。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9.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
10.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1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12.本道题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的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3.本题考查梳理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文章线索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从文章中提取关键语句,就能原文的就用原文回答,不能用的就用简洁、恰当的语言归纳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
【点评】9.结合文章第①段“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徒步穿行于极端严寒、荒无人烟的‘白色沙漠’”第②段“这是一个被完全隔绝的世界,纯净、孤独,除了呼呼的风声什么都听不到,最近的人类文明也在四五千公里以外”第④段“它是一个寒冷严酷的冰雪世界,也是一个神秘、梦幻的大陆,远离人类文明,有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异的绝美景色和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第⑦段“南北极的环境非常特殊,在严寒的环境中,微生物缺乏且丧失活性,导致垃圾很难降解,生态十分脆弱,人类轻微的活动就有可能对这里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内容可知,南极大陆有:极端严寒,荒无人烟、到处是冰天雪地、有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异的绝美景色和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生态十分脆弱等特点。
故答案为:①极端严寒,荒无人烟;②到处是冰天雪地;③有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异的绝美景色和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④生态十分脆弱。
10.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后,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灵肉皆无。”句中的“灵肉皆无”指“我”在南极徒步的过程中,感觉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②“在南极徒步,最强烈的体验是冰火两重天。”句中的“冰火两重天”指在南极徒步,寒冷无处不在,-60℃的气温迅速把身上的热量全部带走;而一旦钻进帐篷,温暖就扑面而来。
故答案为:①“灵肉皆无”指“我”在南极徒步的过程中,感觉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
②“冰火两重天”指在南极徒步,寒冷无处不在,-60℃的气温迅速把身上的热量全部带走;而一旦钻进帐篷,温暖就扑面而来。
11.阅读文中第⑤段“无论南极还是北极,最后一个纬度都是徒步旅行中最极致的体验。严寒,孤独、漫长而重复的行走,是极点徒步的共同特点。”可知,作者在南极点徒步和北极点徒步的感受共同点:严寒,孤独、漫长而重复的行走。阅读文中第⑤段“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南极,虽然两个极点的徒步路段都比较平坦,但南极更为干燥;而且北极点徒步只能在4月进行,虽然海拔不高,但是湿度很大,感觉尤其寒冷。南极点徒步时间是12月到次年1月,整体来说比北极要暖和、舒适。”可知,南极点徒步和北极点徒步的不同点:①南极更为干燥。②北极点徒步只能在4月进行,湿度很大,感觉尤其寒冷;南极点徒步时间是12月到次年1月,整体来说比北极要暖和、舒适。
故答案为:共同点:严寒,孤独、漫长而重复的行走。不同点:①南极更为干燥。②北极点徒步只能在4月进行,湿度很大,感觉尤其寒冷;南极点徒步时间是12月到次年1月,整体来说比北极要暖和、舒适。
12.本道题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的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地平线完全没有起伏,天是湛蓝的,严丝合缝地扣在地面上。太阳悬挂在天空45°角的位置,在头顶转一圈就是一天。呼出的热气钻进雪镜,结了一层薄霜,眼前的世界渐渐变成了模糊一片,只看到前面有一个蠕动的小黑点,那是我的同伴。”该句运用环境描写,描绘了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突出了这是一个被完全隔绝的纯净的世界,烘托了作者徒步时的孤独。
故答案为:运用环境描写,描绘了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突出了这是一个被完全隔绝的纯净的世界,烘托了作者徒步时的孤独。
1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最后一段的议论句“南北极的环境非常特殊”“生态十分脆弱,人类轻微的活动就有可能对这里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来分析。
故答案为: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两极徒步的独特感受,表达了他对极地美景的赞美和身处这种纯粹环境中的孤独之感,并号召人们保护两极脆弱的生态环境,表现了对极地生态环境的爱护。
(乙)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10分)
材料一 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专业网站NASA Spaceflight网站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网站对新一代太空舱做了详细介绍,称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飞船大了三到四倍。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包括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开发、新的焊接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升级等。
(摘编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光明日报》)
材料二“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超大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摘编自《“胖五”家族添新丁“运人运货”本领强》,《陕西日报》)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核心舱居中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I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材料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11次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14.此次“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被国外视为“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2分)
15.“长征五号B”这款新型运载火箭有哪些独特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16.下列有关“天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未来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D.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它们均可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17.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具体指哪三步?(3分)
【答案】14.中国新一代太空舱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太空舱的隔热能力大幅提高;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经济发展和相关高科技发展。
15.①采用一级半构型;②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③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
16.D
17.①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②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③“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1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5. 考查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16.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17.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点评】14.根据材料一的“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飞船大了三到四倍”和“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即可概括出答案。
故答案为: 中国新一代太空舱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太空舱的隔热能力大幅提高;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经济发展和相关高科技发展。
15.根据“‘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超大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①采用一级半构型;②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③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
16.ABC.正确。D有误,“它们均可用来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三中的“实验舱I……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可知,实验舱Ⅰ“问天”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梦天”还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故答案为:D.
17.根据“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①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②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③“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三、名著导读(5分)
18.班级开展"《海底两万里》航海日记"专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文制作的四则日记节选,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航海日记一】(节选)
时间:1867年11月17日 地点:海底森林
几步之外,一只一米高的巨形海蜘蛛正斜着眼睛盯着我,准备向我扑过来。尽管我有厚厚的潜水服护身,不怕它咬,但我仍禁不住浑身一颤。
【航海日记二】(节选)
时间:1867年1月9日 地点:格波罗阿尔岛
那已不再是铁梯扶手,而是一根全属电缆,它接通船上的电,通到平台上。但凡触摸着它的,都必然遭到猛烈的一击——要是尼摩艇长把船上的电流全都接到这根导体上来的话,那可是一触即丧命的!
【航海日记三】(节选)
时间:1868年1月29日 地点:
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直扑过去。与它晨开了顽强的搏斗。……当尼摩船长从衣富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他的手里时,他更是惊诧不已。真不知他心里此刻怎么想。印度人双手颤抖着接过这位水中人的慷慨施舍。
【航海日记四】(节选)
时间:1868年6月2日 地点:纽芬兰岛附近
尼摩艇长待在客厅里。他阴沉着脸,默然无声,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透过左舷窗在往外看着。一个庞然大物正在往海底沉去。为了不错过看到这庞然大物垂死挣扎的全过程,“鹦鹉螺”号也跟着它在往海底潜去。
(1)【任务一:补充日记】请你把【航海日记三】中的地点补充完整。(1分)
(2)【任务二:梳理情节】【航海日记二】中的金属电缆具有什么用途 (2分)
(3)【任务三:感受人物】尼摩船长是本书的核心人物,请你阅读以上选段,简要分析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2分)
【答案】(1)锡兰岛
(2)土著人攻击尼摩船长一行人,还想要上船,尼摩船长用金属电缆将船上的电接通到平台上,一旦触摸到就会被电击,由此击退了土著人。
(3)①尼摩船长是一个沉静而又机智的人,面对土著人的攻击,他不慌不忙,巧妙地用电击退了土著人,让他们不能上船。②尼摩船长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为了救采珠人的性命,他勇敢地站出来与鲨鱼搏斗,还送给了采珠人一小袋珍珠。③尼摩船长也有冷酷残忍的一面,他为了复仇,击沉了战舰,让战舰上的人都葬身大海。
【知识点】材料探究;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海底两万里》
【解析】(1)(2)这两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点评】(1)鹦鹉号来到了锡兰岛附近,船长邀请大家参观海底采珠场。这里盛产珍珠,最大的价值可达200万美元到!勇斗鲨鱼救采珠人就是发生在锡兰岛。
故答案为: 锡兰岛
(2)格波罗阿尔岛的土著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后来还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尼摩艇长将电通到潜艇外壳,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退走了。
故答案为: 土著人攻击尼摩船长一行人,还想要上船,尼摩船长用金属电缆将船上的电接通到平台上,一旦触摸到就会被电击,由此击退了土著人。
(3)①尼摩船长是个机智沉着的人。土著人攻击尼摩船长一行人,还想要上船,尼摩船长用金属电缆将船上的电接通到平台上,一旦触摸到就会被电击,由此击退了土著人。
②尼摩船长是个不折不扣的残酷的复仇者。他领导船员击沉了一艘又一艘战舰;他亲手制造了一场大屠杀,并且亲眼看着爆炸的战舰和上面的受难者一点一点地沉到海底。
③尼摩船长富有同情心而又勇敢。 船长看到一个可怜的采集珍珠的人潜入近海却遇到了鲨鱼的攻击。船长勇敢的冲上去跟鲨鱼搏斗并解救了这个采珠人,之后又送给采珠人价值不菲的珍珠。
故答案为: ①尼摩船长是一个沉静而又机智的人,面对土著人的攻击,他不慌不忙,巧妙地用电击退了土著人,让他们不能上船。②尼摩船长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为了救采珠人的性命,他勇敢地站出来与鲨鱼搏斗,还送给了采珠人一小袋珍珠。③尼摩船长也有冷酷残忍的一面,他为了复仇,击沉了战舰,让战舰上的人都葬身大海。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19.班级举办“我的语文生活”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活动一:寻找古诗词中的四季(4分)
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请按要求写出你最喜欢或熟悉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活动二:趣味对联(6分)
①张亮搜集到一副对联,请你写出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岁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②把下面八句话组合,使之构成四副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白首方悔读书迟
竹直心虚乃吾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城山色半城湖
黑发不知勤学早 水淡性泊是我师
【答案】(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141;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积累,符合要求即可,注意书写正确。
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
(2)①花甲是六十岁,“重逢”就是两个花甲,即一百二十岁。三七二十一。一百二十加二十一,就是一百四十一岁。古稀是七十岁。“双庆”就是两个古稀,即一百四十岁。“再多一度春秋”就是再加一年,即一百四十一岁。
②因为上联必须为三声或四声,下联必须为一声或二声,所以左边的四句诗为上联,右边的四句诗为下联。然后再根据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调等要求来组合即可。
故答案为: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⑵1、141
2、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二)写作(50分)
20.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作文:这就是青春
作文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表达要有真情实感;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⑵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表达要有真情实感;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这就是青春
下课了!同学们涌出了教室,望着天空中飘舞的雪花,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操场上哨音吹响,课间一千米的拉练没有因为雪花的降临而暂停,跑操继续!同学们有的抱怨着,裹紧了棉袄,束手无措地向楼下走去;有的说着笑着好像觉得这是别无选择的事情;有的脱掉了外套,做好了运动的准备。
明年就要中考了, 对于同学们来说,体育考试是中考的第一仗,打胜这场战役意味着中考开局的顺利。所以,自从进入九年级后,所有的同学都要每天完成一千米的长跑训练。记得刚刚训练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总是坚持不下来,有的跑下来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有的跑跑停停、脸色煞白;还有的跑下来满头大汗,腿疼得厉害。每次体育老师总是在跑前要做一番励志动员,告诉同学们初三拼的不仅仅是智力,更是体力,跑步不仅仅考验的是耐力,更是同学们的毅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 坚持总是会收获许多我们觉察不到的东西。经过几个月的坚持训练,同学们基本都能坚持跑完一千米了,而且速度也跟上了, 那些原来跑在最后的学生也克服了自身体力和心理的困难,每天都能完成指定的任务。每次拉练完了之后,望着他们一个个微红的脸蛋,冻红的小手,累得脚步蹒跚的样子,我都在心里为他们默默地点赞,为他们为青春奔跑的激情点赞,为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律的品质而点赞,为他们不畏严寒不畏困难的精神而点赞!
雪越下越大,同学们在雪花中向前奔跑,雪花一片一片,落在他们的头上,脸上,身上,他们依然向前跑着,嘹亮的口号声抖落了树上的叶子,抖落了眉间的雪花,抖落了迎面袭来的寒冷,抖落了一切懒惰和懈怠,和雪花一起舞动成奔跑的姿态!
分享你的花
在新春佳节,我们家有一个习惯,就是逛花市。每次逛花市回来,父母总会带回来很多盆花放在阳台上。
父亲喜欢颜色鲜艳的花,比如牡丹。盛开的牡丹华丽庄重,花瓣层层向外展开,像要把自己充沛的生命能量尽情展现,很有富贵气。母亲则喜欢娇小的花,比如桃花。从远处看桃树,无数粉红的小点点缀在繁枝密叶间,就像碧绿山间流淌着粉红色的小溪,有一种清新美。
一天早晨,母亲照例小心翼翼地给花浇水。她把一盆盆盛开的花朵轻轻挪动,使它们面向太阳。我从楼下经过,看到我家阳台上摆放着各色各样的花卉,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别家的花都是对着家里面的,只能看到或密或疏的枝叶,和整栋楼比起来,我家阳台就像野草堆里冒出的一大簇鲜花。
回到家后,我发现父亲有点不高兴,嘴里喃喃道:“自己买的花怎么给别人看了!”母亲听出了父亲的心思,一边修剪枝叶一边说:“花儿对着外面能更好地吸收阳光。”父亲提高声音说:“花都开了,哪还需要那么多阳光。再说这种花在室内都可以种植的!”
母亲放下了手中的剪刀,伸手去搬花盆。她肯定是想把花盆转向屋里。我想喊他们去楼下看看,但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于是没有说出口,只是悄悄把想法告诉了母亲。感谢母亲,她听后居然同意了我的想法,再次把花转向外面。
这时,对面正在修剪枝叶的阿姨惊叹道:“哎呀,你们家的花儿好漂亮哟!”母亲似乎知道她接下来要问什么,热情地回答道:“对啊,荔湾花市买的,那里的花都漂亮。”阿姨大概是看到我家阳台因为花都转向外面而显得五彩缤纷,也把自家的花往外转,仿佛要与我家一较高下。
“你家的也很漂亮!”母亲赞美道。
“这才是春节嘛!”阿姨回答。
没几天时间,我看到楼上楼下又有几户邻居也把自家美丽的花朵转向外面,鲜红的剑兰花,高耸的鸡冠花,大气的牡丹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仿佛有意要争奇斗艳,平日显得有些沉闷的住宅楼也增添了些亮色。
如果每家每户都能把自家美丽的鲜花和外人分享,这幢楼,这个小区,这座城市一定会变成花的海洋。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解析】(1)材料分析:“这就是青春”这个题目较为宽泛,可以涵盖青春的各种表现和特质,如活力、激情、梦想、奋斗、迷茫、成长等。
写作思路:可以从青春是什么的角度入手,通过描述青春时期的经历、感受和故事来展现青春的模样;也可以重点阐述为什么青春是这样的,分析青春所具有的特点和意义;还可以写在青春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比如勇敢追求梦想、积极面对挑战等。在写作中要注意突出真情实感,避免空洞无物。
立意提取:青春的色彩,从不同方面展现青春的多彩。青春,奋斗的时光,强调青春与奋斗的紧密联系。
(2)材料分析:材料中通过孩子与妈妈关于橘子的对话,引出对“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慢慢享用幸福”的思考。关键词有“付出”“劳动”“慢慢享用”“幸福”等。
写作思路:可以围绕“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展开,论述只有通过努力付出才能获得美好;也可以从“懂得珍惜幸福”的角度,阐述要学会慢慢品味生活中的甘甜和幸福。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支撑观点,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立意提取:先付出,后收获,明确付出在前收获在后的道理。慢享幸福时光,倡导珍惜并慢慢体会幸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吉林省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卷(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题每句1分,第2题按要求赋分)
1.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词,填写相关的内容。(8分)
诗歌即人生,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诗句。当抒写豪迈气魄时,我们不仅可以吟哦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还可以高唱杜甫的“ , ”(《望岳》)。当我们生活遇到迷惑时,不仅可以用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告诉自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可以用王安石的“ , ”(《登飞来峰》) 来告诉自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惧困难,自然会有陆游笔下“ , ”(《游山西村》)的豁然开朗,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杨万里告诫你“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要放眼长远,不可松懈。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7分)
6月4 日清晨,在万众期待下,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稳稳着陆。“圆梦乘组”配合默qì,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回家。 中国载人航天英雄áo游茫茫太空,在浩瀚宇宙中【甲】,致力于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通过几代航天人锲而不舍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辉煌成就,走上了自主创新。
两千多年前,屈原的不朽名篇《天问》,引发了世人探索未知的兴趣□新时代,中国航天行星探测任务以“天问”命名,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汇,文化自信的优美乐章在科技自强的逐梦征程中不断奏响。 天宫建站、北斗环宇、嫦娥奔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航天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
(1)根据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1分)
默 qì áo 游
(2)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入文中【甲】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锋芒毕露 B.崭露头角 C.仰之弥高
(3)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B., …… C.; …… D.; ,
(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6题。(10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婚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活板》)
【乙】凡釜①储水受火,日用系②焉。铸用生铁或废铸铁器为质③。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④,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其模内外为两层,先塑其内,侯久日干燥,合釜形分寸于上,然后塑外层盖模。此塑匠最精,差之毫厘则无用。
模既成就干燥,然后泥捏冶炉,其中如釜,受生铁于中。其炉背透管通风,炉面捏嘴出铁。一炉所化约十釜、二十釜之料。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一杓约一釜之料,倾注模底孔内,不候冷定即揭开盖模,看视罅⑤绽未周之处。此时釜身尚通红未黑,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
(选自《天工开物·冶铸》,有删减)
【注释】①釜:炊具名,类似锅。②系:牵涉、关联。③质:本质,本体。这里引申为“原料”。④率:一定的标准或比率。⑤(xià):裂缝,缝隙。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持就火炀之 就:
②一板已自布字 自:
③侯久日干燥 侯 :
④一杓约一釜之料 杓: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以我酌油知之
B.每韵为一帖 为人谋而不忠乎
C.差之毫厘则无用 淫慢则不能励精
D.看视绽未周之处 何陋之有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②有不到处即浇少许于上补完,打湿草片按平,若无痕迹。
6.请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流程图。(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5分)
过山农家
[唐]顾况①
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②板桥: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湖的茶叶去掉水分。
7.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8.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3分)
脚本(部分)
项目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 渡泉声 山溪、木板桥、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 茅屋、阳光、人、鸡 悠长的鸡鸣声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5分)
两极徒步
我拖着雪橇车,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徒步穿行于极端严寒、荒无人烟的“白色沙漠”。
这是我在南极徒步的第56天,海拔3 000米偏高,走起来有点气喘。地平线完全没有起伏,天是湛蓝的,严丝合缝地扣在地面上。太阳悬挂在天空45°角的位置,在头顶转一圈就是一天。呼出的热气钻进雪镜,结了一层薄霜,眼前的世界渐渐变成了模糊一片,只看到前面有一个蠕动的小黑点,那是我的同伴。徒步过程中,我每天都跟随着这个黑点。这是一个被完全隔绝的世界,纯净、孤独,除了呼呼的风声什么都听不到,最近的人类文明也在四五千公里以外。
当身体的运动进入了一种韵律,便与静坐或冥想颇为相似。徒步南极的过程中,我常常感觉思想占据了一切,前世今生,与我有关的一切都翻涌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后,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灵肉皆无,双腿似是我的,又似不是我的,我是自己,也是一切。
作为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直到18世纪,南极的神秘面纱才被人类揭开,然而,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人望而却步,至今这里依然没有常住人口。它是一个寒冷严酷的冰雪世界,也是一个神秘、梦幻的大陆,远离人类文明,有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异的绝美景色和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在南极徒步,最强烈的体验是冰火两重天:寒冷无处不在,-60℃的气温迅速把身上的热量全部带走,稍微裸露一点皮肤就有冻伤的危险,遇到大风天气,天地间完全白化,3米外什么都看不到;而一旦钻进帐篷,温暖就扑面而来。抵达南极点后,我曾受邀参观了美国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进入庞大的考察站,热风扑面而来,我换上短袖T恤,吃着考察站工作人员提供的小吃,喝着饮料,看着窗外皑皑的白雪,幸福得有些不真实。
除了两次徒步南极,我也在北极徒步过两周时间。无论南极还是北极,最后一个纬度都是徒步旅行中最极致的体验。严寒,孤独、漫长而重复的行走,是极点徒步的共同特点。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南极,虽然两个极点的徒步路段都比较平坦,但南极更为干燥;而且北极点徒步只能在4月进行,虽然海拔不高,但是湿度很大,感觉尤其寒冷。南极点徒步时间是12月到次年1月,整体来说比北极要暖和、舒适。
南极点是距离海边1 000多公里的内陆,没有任何生物,企鹅、海豹都只在海边才能看到。而北极是开放海面,常有动物出没,四五月的时候,冰面还未裂开,徒步过程中,我看到冰面上有非常大的新鲜脚印,我要双脚并着站进去才能填满——那是成年北极熊的脚印。我们的领队Jack很紧张,端着枪,警惕地张望周围,因为冰盖没完全裂开,北极熊很难寻觅到食物,现在正是它们倍感饥饿而具有攻击性的时候。
南北极的环境非常特殊,在严寒的环境中,微生物缺乏且丧失活性,导致垃圾很难降解,生态十分脆弱,人类轻微的活动就有可能对这里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人们在极地活动要遵守比其他目的地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所有排泄物都必须带回基地并通过飞机运回南美。在文森峰徒步时,向导总会提醒大家把小便壶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在途中需要小便,需要自己收集并带到指定的位置处理。
9.读完本文,联系课文《伟大的悲剧》,说说南极大陆有哪些特点。(2分)
10.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后,身体基本已经不存在,连思想也会渐渐消失,似乎自己就浮在空中,灵肉皆无。
②在南极徒步,最强烈的体验是冰火两重天。
11.作者在南极点徒步和北极点徒步的感受有何异同?(3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为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乙)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10分)
材料一 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专业网站NASA Spaceflight网站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网站对新一代太空舱做了详细介绍,称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飞船大了三到四倍。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包括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开发、新的焊接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升级等。
(摘编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光明日报》)
材料二“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超大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摘编自《“胖五”家族添新丁“运人运货”本领强》,《陕西日报》)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核心舱居中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I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材料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11次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14.此次“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被国外视为“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2分)
15.“长征五号B”这款新型运载火箭有哪些独特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16.下列有关“天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未来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D.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它们均可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17.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具体指哪三步?(3分)
三、名著导读(5分)
18.班级开展"《海底两万里》航海日记"专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文制作的四则日记节选,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航海日记一】(节选)
时间:1867年11月17日 地点:海底森林
几步之外,一只一米高的巨形海蜘蛛正斜着眼睛盯着我,准备向我扑过来。尽管我有厚厚的潜水服护身,不怕它咬,但我仍禁不住浑身一颤。
【航海日记二】(节选)
时间:1867年1月9日 地点:格波罗阿尔岛
那已不再是铁梯扶手,而是一根全属电缆,它接通船上的电,通到平台上。但凡触摸着它的,都必然遭到猛烈的一击——要是尼摩艇长把船上的电流全都接到这根导体上来的话,那可是一触即丧命的!
【航海日记三】(节选)
时间:1868年1月29日 地点:
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直扑过去。与它晨开了顽强的搏斗。……当尼摩船长从衣富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他的手里时,他更是惊诧不已。真不知他心里此刻怎么想。印度人双手颤抖着接过这位水中人的慷慨施舍。
【航海日记四】(节选)
时间:1868年6月2日 地点:纽芬兰岛附近
尼摩艇长待在客厅里。他阴沉着脸,默然无声,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透过左舷窗在往外看着。一个庞然大物正在往海底沉去。为了不错过看到这庞然大物垂死挣扎的全过程,“鹦鹉螺”号也跟着它在往海底潜去。
(1)【任务一:补充日记】请你把【航海日记三】中的地点补充完整。(1分)
(2)【任务二:梳理情节】【航海日记二】中的金属电缆具有什么用途 (2分)
(3)【任务三:感受人物】尼摩船长是本书的核心人物,请你阅读以上选段,简要分析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19.班级举办“我的语文生活”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活动一:寻找古诗词中的四季(4分)
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请按要求写出你最喜欢或熟悉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活动二:趣味对联(6分)
①张亮搜集到一副对联,请你写出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岁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②把下面八句话组合,使之构成四副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白首方悔读书迟
竹直心虚乃吾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城山色半城湖
黑发不知勤学早 水淡性泊是我师
(二)写作(50分)
20.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作文:这就是青春
作文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表达要有真情实感;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⑵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表达要有真情实感;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