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测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测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9 11:10:42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测试卷(全国通用)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斯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结合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津、河北相比,北京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B.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能源充足,矿产丰富 D.重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优
2.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转移方向合理的是( )
A.河北省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接地 B.天津市是钢铁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C.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 D.河北、天津接受北京转移产业应趋同
【答案】1.A 2.C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北京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多所重点高校,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高,且人才数量众多,A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北京发展方向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基础雄厚不属于北京发展的有利条件,B错误;河北和天津能源相对充足,C错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为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该区域重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D错误。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河北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是钢铁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北京的产业
发展方向,A、B错误;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河北、天津地区转移,缓解北京的压力,C正确;河北和天津发展条件不同,接受北京转移产业不应该趋同,D错误。故选C。
天山山脉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体庞大,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图为天山北坡中段1月与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天山北坡中段( )
A.夏季气温垂直差异比冬季更大 B.冬季强逆温层厚度可达2500米
C.山顶终年低于冰川广布 D.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4.冬季,造成山麓和山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腰处森林茂密降温慢 B.山坡冷空气下沉在山麓聚集
C.山麓积雪反射作用强烈 D.山麓地带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5.为保证家畜安全越冬,从气温条件考虑当地冬季牧场海拔宜为( )
A.400~700米 B.1500~1800米 C.2000~2300米 D.3000~3300米
【答案】3.A 4.B 5.C
【解析】3.读图可知,7月平均气温山麓大约为28℃左右,山顶气温接近0℃,气温垂直差异比冬季大,A正确;天山山脉北坡中段冬季强逆温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幅度大)分布于海拔500米附近,厚度大约200米左右,在600米以上也存在逆温层,但变化较慢,不是强逆温层,B错误;山顶7月平均气温大于0℃,因此山顶不存在终年冰雪,C错误;读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的两条线横轴距离差可知,气温年较差在山麓处最大,向上减小,在3500米处达到最小,D错误。故选A。
4.冬季山麓较山腰处气温低很多,山麓处的气温接近-20℃,山腰处的气温在-10℃左右。主要原因是山坡冷空气下沉并在山麓聚集,B正确;山腰森林茂密,林冠对太阳辐射遮挡作用强,林冠下的温度应该低,A错误;山麓和山腰处都有积雪存在,反射作用差别不大,C错误;天山上人类活动少,冬季山麓和山腰气温差异与城市热岛效应无关,D错误。故选B。
5.读图可知,当地1月平均气温在2000-2300米处,气温最高,因此是冬季牧场最适宜的位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沿海某地3月2日~8日的部分天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气温
日期 3月2日 3月3日 3月4日 3月5日 3月6日 3月7日 3月8日
风向 偏北风 东南风 偏南风 偏南风 偏北风 东北风 偏东风
风力 轻、微风 轻、微风 轻、微风 微、和风 微、和风 轻、微风 轻、微风
湿度 60~80% 70~90% 75~95% 75~95% 65~90% 60~85% 65~90%
6.造成3日~5日该地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
A.暖湿空气过境 B.干冷空气过境
C.热带风暴过境 D.反气旋的控制
7.推测3月2日~8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热带气旋
8.该天气现象对农作物最突出的影响是( )
A.干枯死亡: B.病害加剧
C.叶片灼伤 D.作物倒伏
【答案】6.A 7.C 8.B
【解析】6.读图可知,3日~5日该地天气变化是气温上升,湿度增加,说明受暖湿空气过境的影响,A正确,BD错误;3月气温不够高,我国南方不会出现热带风暴过境,C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3月2日~8日整体气温上升,湿度含量高,降水概率大,风力为轻、微风,风向偏北风与偏南风交替出现,说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故为准静止锋影响下和风细雨的天气,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该天气现象使得气温上升,水分条件较好,导致病虫害的形成,对农作物最突出的影响是病害加剧,B正确;降水多,农作物不会干枯死亡,太阳辐射弱,叶片不会灼伤,降水强度小,作物不会倒伏,ACD错误。故选B。
口袋公园是指将城市的废弃地、闲置地改造成规模小巧、环境友好的开放空间,一般由街角路边的小型绿地配套一定的休憩娱乐设施构成。如今,利用绿道(专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慢行的连续通道)将多个口袋公园串连,已成为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近年来,我国城市口袋公园的改造工程多集中在( )
A.近郊区 B.老城区 C.高新区 D.旅游景区
10.与大型综合公园相比,口袋公园能有效( )
A.缓解热岛效应 B.改善旅游环境 C.提升居住品质 D.划分功能区域
11.在“绿道+口袋公园”的周边适宜布局( )
A.商业网点 B.高级住宅 C.行政部门 D.中小学校
【答案】9.B 10.C 11.A
【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口袋公园主要是利用城市的边角闲置地带建设而成的小规模的休闲空间,是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近郊区一般有较多未开发的土地,不太需要对废弃地和闲置地进行改造,A错误。老城区建筑密集,土地资源紧张,存在较多废弃地和闲置地,将其改造成口袋公园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B正确。高新区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土地利用相对紧张,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口袋公园改造,C错误。旅游景区本身已经有较为完善的景观和设施,重点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而不是口袋公园的改造,D错误。故选B。
10.大型综合公园和口袋公园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岛效应,但口袋公园由于规模较小,效果可能相对较弱,A错误。口袋公园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对旅游环境的改善作用相对较小,B错误。口袋公园更贴近居民生活,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C正确。口袋公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休闲空间,对划分功能区域的作用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C。
11.“绿道+口袋公园”周边人流量较大,布局商业网点可以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A正确。在周边布局高级住宅可能会影响口袋公园的公共性和开放性,B错误。行政部门的布局与口袋公园的功能关系不大,C错误。中小学校有其特定的布局需求,与“绿道+口袋公园”的结合不太紧密,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新式茶馆是在传统茶馆的基础上,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采用“创意茶饮+社交空间+创新零售”新模式的茶馆,其选址或在购物中心首层、街头店面,或与精品零售、时尚餐厅为邻。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与旅游中心,人口密集,其中20-34岁人口占比约30%。成都也是茶馆的发源地之一,截止目前,成都拥有3万多家茶馆。2022年10月,新式茶馆T在成都市区开店。图示意成都市茶馆分布及T茶馆所在位置。
(1)说出成都市茶馆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若将传统茶馆升级为新式茶馆,从服务业发展的角度,对升级的方向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10分)
(3)分析新式茶馆T选择在成都布局的市场因素。(6分)
【答案】(1)茶馆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城市三环以内,市区外围少;西部比东部密集。
(2)升级方向:扩大经营范围;措施:增加服务种类提供更多样化的茶饮品种,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茶馆;注重创新茶饮方式,将传统的冲泡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展泡茶、调制茶品等体验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茶馆的空间设计更加注重舒适和多功能性,创造更加温馨便利和适合社交的茶馆环境;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茶馆的服务效率。
升级方向:提升顾客的服务体验;措施:加强对员工服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升级方向:拓展服务销售渠道;措施:进行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店内消费和外卖自提相结合。
(3)成都茶馆数量多,当地人有饮茶习惯;成都人口密集,年轻人口多;成都游客众多,旅游消费人群多。
【详解】(1)结合左图可知,茶馆空间分布不均;市中心及其附近茶馆较密集,尤其是三环以内数量多,市区外围较少;市区西部茶馆数量多于东部,西部比东部密集。
(2)“新式茶馆是在传统茶馆的基础上,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采用“创意茶饮+社交空间+创新零售”新模式的茶馆,其选址或在购物中心首层、街头店面,或与精品零售、时尚餐厅为邻”,材料中表达的意思是:新式茶馆要扬长避短,吸引更多人群,尤其是年轻人,这就需要扩大经营范围、提升顾客的服务体验、拓展服务销售渠道。
升级方向1:扩大经营范围,具体措施有:增加服务种类,提供更多样化的茶饮品种,重点满足年轻人的喜好,吸引年轻人走进茶馆;新的冲泡方式也很重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可能更吸引顾客,打造创意茶舍;增加泡茶、调茶等体验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类型,茶馆设计注重舒适感和多功能性,让茶馆成为更加温馨便利的休闲娱乐场所,营造更加适合社交的茶馆环境;护额和科技手段创新,提高茶馆的服务效率,满足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升级方向2:提升顾客的服务体验,具体措施:员工除了会泡茶等基本功外,还要统一培训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这是服务业发展的法宝。
升级方向3:拓展服务销售渠道,具体措施:茶作为传统饮品,历来受中国人欢迎,但是新式饮品如咖啡、奶茶等后来者的销售方式更多样化,销售宣传方面值得借鉴。本着方便顾客、提高销售量的目的,可以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店内消费和外卖自提相结合,也就是所谓“创新零售”。
(3)“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与旅游中心,人口密集,其中20-34岁人口占比约30%。成都也是茶馆的发源地之一,截止目前,成都拥有3万多家茶馆”,结合该材料可知,成都已经拥有茶馆很多茶馆,数量多,说明当地人自古有饮茶习惯;成都人口密集,年轻人口数量自然多,市场广阔;成都是西南地区的旅游中心,接纳游客众多,消费人群多。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永川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边缘近三十年间经历了撤县设市和撤市设区两次重要的区划调整,辖区内多山地和缓丘。得益于区域政策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永川区承接了重庆都市区的部分产业转移(主要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经济总量显著提高,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图示意永川城区空间扩张过程模式。
(1)说明交通因素对永川城区20世纪90年代空间扩张的影响。(8分)
(2)指出21世纪以来永川城区扩张的空间方向、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及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6分)
(3)承接重庆都市区产业对永川城市空间高速扩张起到了关键作用。论述承接重庆都市区产业转移对永川城市空间高速扩张的影响。(10分)
【答案】(1)(初期)受成渝铁路和成渝公路的带动,城区沿两条交通干道呈带状发展(或沿两条干道形成老城重心);(后期)受成渝高速(下道口)的影响,城区主要向北扩张(或受铁路的割裂(阻隔)作用,城市向南扩张缓慢)。
(2)方向:东南(东或南);多核心(或组团式);自然因素:地形。
(3)永川主要承接重庆都市区的第二产业(或工业);第二产业(或工业)发展需要庞大的工业用地,大量工业用地直接导致了城区面积的高速扩张;第二产业(或工业)发展加速了周边乡村(或乡镇)人口的不
断涌入,以居住和服务为主的土地开发需求不断扩大。
【详解】(1)由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成渝铁路和成渝公路的带动,城区沿两条交通干道呈带状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成渝高速出口的影响,城区主要向北扩张,然而老城区受铁路的割裂作用,难以向南扩展,城市向南扩张缓慢。
(2)由图可知,21世纪以来永川城区扩张的空间方向为向东向南;内部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心模式;由材料可知,重庆地区多山地和丘陵,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3)由材料可知,永川主要承接重庆都市区的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发展需要庞大的工业用地,大量工业用地直接导致了城区面积的高速扩张;第二产业发展加速了对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吸引,使得周边乡村人口的不断涌入,进而导致以居住和服务为主的土地开发需求不断扩大。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南极旅游资源独特,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的数据显示,2019-2020年南极游客的国籍构成中,排名前三的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的游客人次占比58%,成为南极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紧随其后。赴南极旅游时,游客要乘飞机经南美中转,最后乘坐轮船才能到达南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旅游最佳时间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
列举出南极地区两类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并指出南极地区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答案】旅游资源:奇特的天文景观(极昼极夜现象、极光现象);独特的动物(企鹅、磷虾)资源;原始的冰原景观。
不利条件:距离主要的客源地(中国、美国)远;游客需中转到达,交通不便;极夜时间长,旅游的时间短;南极服务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纬度位置高,南极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暴风雪频繁,游客的安全隐患较大(对游客的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远离各大陆,地区纬度高,有极昼极夜现象和极光现象,同时冰原气候,冰原广布,气候酷寒,暴风雪频发,生态环境承载力小,分布有企鹅等动物,同时规定南极只能用于科考,不能用于其他用途的开发等特征。所以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主要是自然景观和生物,即天文景观:极昼极夜、极光;地貌景观:冰原;生物景观:企鹅;但是由于南极远离各大陆,所以距离客源地远,交
通不便;未有任何开发,基础设施差,旅游接待能力差;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本身自然环境恶劣,酷寒、大风、暴雪等,危害游客安全等。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马道梁石料矿区,因长期开采对周围地质、生态环境等造成破坏。目前区内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露天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存在大量危岩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采矿活动产生的大量矿坑、渣堆,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地下水含水层等。
简述恢复矿山环境的具体措施。
【答案】清除边坡危岩,加固坡脚,避免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清理渣堆,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净化环境;随坡就势进行修整,营造自然景观;种植多年生、根系发达、耐旱草种,修复生态;回填矿坑,降低边坡高度,消除安全隐患。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因为长期开采对地质、生态环境等造成破坏。主要地质问题是露天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存在大量危岩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址灾害,针对这些问题要清楚边坡危岩,加固坡脚,防止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采矿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堆积在矿坑附近,要对渣堆进行清理,消除固体废弃污染物,保护环境;采矿造成了植被破坏,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植被恢复,该地区降水少,气候较干旱,种植多年生、根系发达、耐旱植被;采矿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产生了大量矿坑,回填矿坑,恢复地貌,降低边坡高度,可以消除安全隐患。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测试卷(全国通用)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斯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结合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津、河北相比,北京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B.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能源充足,矿产丰富 D.重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优
2.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转移方向合理的是( )
A.河北省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接地 B.天津市是钢铁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C.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 D.河北、天津接受北京转移产业应趋同
天山山脉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体庞大,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图为天山北坡中段1月与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天山北坡中段( )
A.夏季气温垂直差异比冬季更大 B.冬季强逆温层厚度可达2500米
C.山顶终年低于冰川广布 D.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4.冬季,造成山麓和山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腰处森林茂密降温慢 B.山坡冷空气下沉在山麓聚集
C.山麓积雪反射作用强烈 D.山麓地带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5.为保证家畜安全越冬,从气温条件考虑当地冬季牧场海拔宜为( )
A.400~700米 B.1500~1800米 C.2000~2300米 D.3000~3300米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沿海某地3月2日~8日的部分天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气温
日期 3月2日 3月3日 3月4日 3月5日 3月6日 3月7日 3月8日
风向 偏北风 东南风 偏南风 偏南风 偏北风 东北风 偏东风
风力 轻、微风 轻、微风 轻、微风 微、和风 微、和风 轻、微风 轻、微风
湿度 60~80% 70~90% 75~95% 75~95% 65~90% 60~85% 65~90%
6.造成3日~5日该地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
A.暖湿空气过境 B.干冷空气过境
C.热带风暴过境 D.反气旋的控制
7.推测3月2日~8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热带气旋
8.该天气现象对农作物最突出的影响是( )
A.干枯死亡: B.病害加剧
C.叶片灼伤 D.作物倒伏
口袋公园是指将城市的废弃地、闲置地改造成规模小巧、环境友好的开放空间,一般由街角路边的小型绿地配套一定的休憩娱乐设施构成。如今,利用绿道(专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慢行的连续通道)将多个口袋公园串连,已成为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近年来,我国城市口袋公园的改造工程多集中在( )
A.近郊区 B.老城区 C.高新区 D.旅游景区
10.与大型综合公园相比,口袋公园能有效( )
A.缓解热岛效应 B.改善旅游环境 C.提升居住品质 D.划分功能区域
11.在“绿道+口袋公园”的周边适宜布局( )
A.商业网点 B.高级住宅 C.行政部门 D.中小学校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新式茶馆是在传统茶馆的基础上,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采用“创意茶饮+社交空间+创新零售”新模式的茶馆,其选址或在购物中心首层、街头店面,或与精品零售、时尚餐厅为邻。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与旅游中心,人口密集,其中20-34岁人口占比约30%。成都也是茶馆的发源地之一,截止目前,成都拥有3万多家茶馆。2022年10月,新式茶馆T在成都市区开店。图示意成都市茶馆分布及T茶馆所在位置。
(1)说出成都市茶馆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若将传统茶馆升级为新式茶馆,从服务业发展的角度,对升级的方向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10分)
(3)分析新式茶馆T选择在成都布局的市场因素。(6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永川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边缘近三十年间经历了撤县设市和撤市设区两次重要的区划调整,辖区内多山地和缓丘。得益于区域政策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永川区承接了重庆都市区的部分产业转移(主要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经济总量显著提高,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图示意永川城区空间扩张过程模式。
(1)说明交通因素对永川城区20世纪90年代空间扩张的影响。(8分)
(2)指出21世纪以来永川城区扩张的空间方向、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及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6分)
(3)承接重庆都市区产业对永川城市空间高速扩张起到了关键作用。论述承接重庆都市区产业转移对永川城市空间高速扩张的影响。(10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南极旅游资源独特,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的数据显示,2019-2020年南极游客的国籍构成中,排名前三的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的游客人次占比58%,成为南极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紧随其后。赴南极旅游时,游客要乘飞机经南美中转,最后乘坐轮船才能到达南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旅游最佳时间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
列举出南极地区两类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并指出南极地区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马道梁石料矿区,因长期开采对周围地质、生态环境等造成破坏。目前区内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露天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存在大量危岩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采矿活动产生的大量矿坑、渣堆,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地下水含水层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