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9 16: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运用相关图文史料,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
历史解释: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时空观念: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的时空观。
家国情怀: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导入新课
明朝对外政策
清朝对外政策
观察三幅漫画,请回答:
清朝和明朝相比,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
答:从对外开放变成了闭关锁国。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皇权受限
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扩大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皇权独控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翰林文人
由皇帝亲信大臣组成,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限制
顶峰
实质:君主专制的强化,权力的集中
2.军机处设立的过程
任务二:阅读课本梳理军机处设立的过程。
时间:
过程:
成员:
地位:
职责:
作用:
雍正年间
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
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
——赵翼的《檐曝杂记》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3.军机处的特点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皇帝有旨,随时承办,且规定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4.军机处的设置产生的影响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军政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至中央及地方机构去执行。
——《中国历史》
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影响:
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

明清
两汉
隋唐


确立
皇帝制度
郡县制
巩固
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发展
行省制度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分割相权
收精兵制钱谷
明:废除丞相制度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
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的含义、目的:
材料二: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
材料三: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四: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材料一: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文字狱的特点:
“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前期,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绵延一百三十余年。无论就时间之长,案件之多,还是规模之大,株连之广,花样之翻新,手段之残忍来看,在中国的封建时代,都是没有前例的。” ——周宗奇《文字狱纪实》序言
规模之大、次数多、远超前代
材料一: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李祖陶《迈堂文略》
3. 文字狱的影响(危害):
①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思想
材料二: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
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材料三:“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鲁迅
4. 文化专制的目的、表现
(1)目的: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康熙帝
北京孔庙书“万世师表”匾额
纂修中国古代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编成一万卷的
《古今图书集成》
乾隆帝
雍正帝
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全国各地因编纂《四库全书》所查缴的禁书数量
雍正乾隆两朝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鲁迅
《天工开物》、《军器图说》这些科技著作都被禁毁,《天工开物》直到近代才在日本和法国重见天日。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据统计,在这期间共销毁书籍3100多种,15.1万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常建华《清史十二讲》
5. 文化专制的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字狱是文化专制的极端表现,是清朝君主专制统治极端强化的必然需要。
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他们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的帝国……它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人们“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他们给妇女裹脚,给男人剃头,残杀婴儿”,“他们胆怯,肮脏而且残酷”,所以无可避免地“最终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①官场腐败,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清朝民谣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整体估价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②军队腐败,军风军纪败坏,军备废弛。
“八旗将佐,居家弹筝击筑,衣文绣,策肥马,日从子弟宾客饮”。“都统、副都统于会议之时,多不到班,其到班者,往往不以正务为意,或彼此相谑,言语无忌”。高级将领养尊处优,玩忽职守,把勤习骑射训练武艺,处理公务,整顿营伍全行不顾,而一般士兵则在京城及各驻防地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乾隆元年谕:“八旗从前风俗,最为近古。迨承平日久,生齿日繁,渐及奢靡。如服官外省,奉差收税,即恣意花销……而兵丁闲散惟知鲜衣美食,荡费成风,旗人贫乏,率由于此。”不少人就连骑射之技也已忘却,乾隆最后一次南巡杭州阅兵时竟有失落马下的笑话发生,故嘉庆四年正月的一道上谕中就说:“朕于甲辰年(乾隆49年)随驾南巡至杭,营伍骑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虚发,弛马人堕地,当时以为笑谈,此数年来果能精炼乎?”。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养鸟的旗人
“他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在蛐蛐罐子,鸽哨,干炸丸子上提高文化,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他们的一生像作着个细巧的,明白而有点糊涂的梦。
——老舍《正红旗下》
结果: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贪污兵饷现象十分普遍。
③财政危机,入不敷出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 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时,仅为1 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但在康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充盈,尚能承受庞大的运转费用。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尤其是各级官吏的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嘉庆以后,出现财政危机,国力越来越虚弱。
④社会危机:土地兼并,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相关史事: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有的地方农民逢年过节要给地主献上“送节钱”,嫁女儿要给“出村礼”,就连家里死人也要交纳“断气钱”。很多背井离乡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 000人。
清朝中期以后,兼并土地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变为佃农或者流民,社会危机严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锁国的含义: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不是完全禁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2.闭关锁国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二:江浙沿海民俗易嚣,与洋商往来贸易,必然导致寻事滋事。洋船往来,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三:我织的布结实又耐用,我夫君勤劳又踏实,进口的商品虽好,可我们不需要,也实在没钱买呀…
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③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
3. 闭关锁国的表现:
顺治时期:
颁布“禁海令”“片帆不准出海”
康熙时期: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
乾隆时期: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相关史事: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广州十三行
4.闭关锁国的影响:
材料一: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马克思
材料二: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1000公斤。
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
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现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积极:
清廷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马戛尔尼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交往的事例、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合作探究
唐朝: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引进占城稻、设立市舶司
郑和下西洋,引进高产作物
宋朝:
明朝:
清朝:
严格限制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落后
启示:1.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
2. 要坚持对外开放,
3.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
如果乾隆能通过马葛尔尼访华,敏锐地察觉到迫在眉睫的威胁,并抓住这最后的时机,积极经略海上,加强中外海上交流,并非没有可能获得大量最新西方军事及科技成果,迅速赶上世界水平。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其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特殊机构是(  )
A.宣政院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
2.(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下表的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B.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C.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
D.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链接中考
D
朝代 措施
秦朝 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唐朝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清朝 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D
3.(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的诗句有可能被清朝统治者认为“大逆不道”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C.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D.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4.(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题)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
A.提高教育质量 B.加强思想控制
C.推动经济发展 D.促进民族交融
B
B
5.(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6.(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文中的“国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开明民族政策
C.重文轻武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A
D
7.(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这种政策使中国陷入了深渊,错失了利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机遇;这种政策的实行,导致了中国一度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航海业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材料中的“这种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朝贡贸易 D.殖民掠夺
8.(2023·广东·中考真题)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
A.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B.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D.意图建立近代海军
B
C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政治
思想
文化
内部
外部
设立军机处
实行文化专制
大兴文字狱
社会矛盾加剧
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落伍于世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