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现代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现代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9 16: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中国现代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概览
1
双线模式学考点
2
单元重点随堂练
3
单元概览
历史时序
1964年
1966年
1967年
1970年
20世纪7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实施
载人航天工程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发现青蒿素
周年
55周年
单元导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出现繁荣景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双线模式学考点
线1·要素学考点
1
考点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技术 杂交水稻 青蒿素
2011版课标: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含义 “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与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人物 钱学森、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等
1. “两弹一星”
发展历程 (1)核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意义 (1)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2)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东方红一号 【要点】1970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要点】1964年;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垄断,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全的环境
2. 载人航天技术
发展历程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3)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认识 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3. 杂交水稻
概况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田间
观察水稻
【要点】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作用 (1)国内:为解决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国际: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具有重要贡献 评价 袁隆平 袁隆平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此外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4. 青蒿素
概况 (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要点】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义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的重 要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 重要力量 (2)科技进步能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科技进步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2
考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1版课标: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日常生活的变化 领域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 饮食结构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吃饭问题基本解决,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日常生活的变化 领域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住 住房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行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用 缝纫机、手电筒、收音机 电脑、电视、洗衣机、手机等
交通、 通信事 业的 发展 交通 事业 的发 展 表现 (1)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位
(2)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3)航运: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4)城市交通: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5)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影响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通信 事业 的发 展 表现 (1)电信:我国电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影响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积极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单元重点随堂练
核心速填夯基础
1.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在哪一年:________。
2.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___。
3. 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4. 2003年,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是:________。
5.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__。
6. 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的科学家是:________。
1964年
东方红一号
钱学森 
邓稼先
杨利伟
袁隆平 
屠呦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