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9 16: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板块综述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双线模式学考点
2
单元重点随堂练
3
单元概览
1
单元概览
历史时序
1949年9月
1950年
1950年10月
1952年底
1953年7月
1949年10月1日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召开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1955年
1949年
世界:
中国:
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北约成立
周年
70周年
单元导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人民解放,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主权与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
相对和平的环境,也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存在
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双线模式学考点
线1·要素学考点
1
考点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011版课标:了解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初步确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议题(目的)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主要 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3)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初步确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主要 内容 (4)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5)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意义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
发展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 开国大典
时间 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地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
【要点】1949年10月1日;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
概况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意义 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对国家: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对人民: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
考点
抗美援朝
2011版课标: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原因 (1)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政府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越过三八线,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指挥者 彭德怀
经过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美国侵略军被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战斗 英雄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代表是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 【要点】抗美援朝;“最可爱的人”;体现出抗美援朝精神
黄继光
邱少云
性质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
停战协定的场景
【要点】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意义 (1)国内:①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②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③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国际: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3
考点
土地改革 基本完成70周年
2011版课标: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时间 1950—1952年底(新中国成立初期)
原因 (1)根本原因: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
(2)其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经过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要点】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性质 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意义 (1)政治上: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经济上:①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精练本】P28第7题;P38第1、2题;P46第7题
线2·纵横学史
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考向:事件辨识
2.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新”
考向:影响
设题点 ①事件 五四爱国运动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共一大召开 开国大典 举行 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影响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传播了新的革命思想,一些地方相继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①事件 五四爱国 运动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共一大 召开 开国大典举行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设题点 ③ “ 新”的表现 (1)新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2)新精神面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3)新觉醒:民族意识 觉醒 (1)新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2)新革命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 (1)新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 (2)新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新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新社会形态:独立自主 (1)新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新决策:改革开放(2)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精练本】P27第4、5、6(2)题;P38第2题;P42第8题;P45第1题
3. 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考向:认识
【精练本】P32第3题;P35第7题;P39第4题;P45第2题
单元重点随堂练
核心速填夯基础
1.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2.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有:________、_______。
4.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开国大典的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黄继光 
邱少云
土地改革的完成
史料学史提能力
方法解读
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伟大事件使全中国空前统一②,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③,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十九大报告》
设问:根据材料,概括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具体表现。
答案:表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真正主人),人民获得解放;中国空前统一。
解题三步骤 步骤一 审设问:明确答案来源、答题方向 1.答案来源 2.能力要求 3.作答范围 4.作答内容
“根据材料”——答案来自材料 概括 变化 表现
步骤二 读材料: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1.提取有效信息 2.信息转化 ①②③ 根据①可知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②可知中国空前统一;根据③可知人民成为真正的主人,获得了解放。 步骤三 规范答:分层、分点、历史术语作答 实战演练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设问:根据材料,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答案: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