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07 09: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__3-4_课:________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_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2.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3.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教学难点: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身边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愉悦,有的令人烦躁,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
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
二、新课教学
(一)声音的高低——音调
1.音调的初步概念
通过前面的活动,引出“声音有高低之分”。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提出问题:
既然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差别必然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
呢?
设计实验:
比较:让一个物体发出两次音调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
观察:在听声音的同时,注意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
进行实验:
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
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
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总结:尺子伸出来的越长,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沉;尺子伸出来的
越短,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昂。
2.把回声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
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总结: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越高。
引入“音调”和“频率”的概念,并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其单位是 ,简称 ,
符号是 。
例:物体1s内振动20次,它的振动 就是20 。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
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
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调节Y轴增益就会出现波形。
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得到: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多的,频率高,音调高。
(三)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2.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3.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有关。
4.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5.进行实验,并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结论: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高 ;
在 、 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 高 ;
在 、 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 高 。
(四)阅读“信息游览”,并思考下列问题:
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
2.为什么有时候在人没有任何感觉时,狗却能觉察出异常情况?狗笛运用什么原理?
3.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三、四百次,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只振动5、6次,据此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而听不到蝴蝶从身边飞过?
4.振动频率高于2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