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机械效率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机械效率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30 08:2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机械效率》
一、教材分析
“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中的“测量”属于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独立操作”水平。测量简单机械的效率时要会分析实验原理、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
二、学情分析
“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中的“了解”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了解”水平。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的发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项主要标志,人类自从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便在动手方面得到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科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社会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人类要理智合理的运用机械,优先考虑环境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智慧的结晶得到适当的运用。
三、设计思路
当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小,则机械效率越大。因此设法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功率。如减轻机械本身的重量,加润滑油以减少摩擦,用轻质材料做机械,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四、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科学思维: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科学探究:能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科学态度与责任: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六、教学难点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思考、回答让学生通过对学过的知识回顾,对本节课做铺垫。 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课内探究的兴趣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内探究 活动二:分析讨论比较两次拉力做的功,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得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定义。引导学生分析: 1.我们用水桶提水时,有用功是什么?额外功是什么? 2.若把里面有一点水的水桶从三楼提下来,则有用功又是什么?额外功又是什么? 指导学生对实际情况中三种机械功进分析讨论,掌握实际情况下的分析方法。 利用宽杠杆,实验检验学生的猜想,并得出结论
分组讨论 如图,用动滑轮将G=1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h=0.5m的距离,拉力F=60N,求: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多媒体出示答案,进行核对 加强练习 一是教给学生列表对比是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二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维延伸 思考、回答选择的理由。出示自学提纲,学生依纲看202--203页内容,完成后回答。 思考:1.用不同的滑轮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距离,机械效率为什么不同? 2.你认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倾听、思考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八、教学反思
在机械效率这个知识点上,按“定义→公式→例题→练习→现实中的机械效率分析”物理知识点学习的一般顺序进行。再由”不同机械效率不同,那么同种机械效率相同吗?”分析完后,多媒体展示
1.用不同的滑轮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距离,机械效率为什么不同?
2.你认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