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7 12:3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时:1 日期: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主备: 审批:
【课程标准】直到路德的主张,认识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知识梳理】见练习册
【重点突破】
1.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都是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前者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后者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2.加尔文宗教改革
加尔文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主张先定论,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作用。在思想上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课堂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爱护与阐扬真理起见,下列命题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和神学硕士及常任讲师马丁·路德神甫主持之下,在威登堡举行讨论。凡不能到会和我们口头辩论的,请以通讯方式参加。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门。
……
(35)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37)任何活着或死了的真基督徒,即便没有赎罪票,也都分享基督和教会的一切恩惠,这些恩惠是上帝所赐的。
…… ——马丁·路德《关于赎罪票效能的辩论》
材料二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安排。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材料三 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
——奥芬巴赫尔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教徒吃得高兴”的含义及原因。
(3)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宗教改革是怎样推动欧洲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的?
【课堂练习】
1.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
C.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
2.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指(  )
A.抗议《圣经》的权威 B.抗议国王的权威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抗议贵族的权威
3.(2014·海南单科)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4.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A.教皇教士 B.资产阶级C.广大民众 D.封建领主
5.(2014·惠州一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1334-1342年)时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A.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6.(2014·佛山一模)马丁·路德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
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B.反对宗教信仰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D.支持废除基督教
7.(2014·永州一模)“福音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以上言论旨在(  )
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 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 D.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
8.(2014·肇庆高三期末)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9.(2014·武汉调研)有学者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10.加尔文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愿望
11.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 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C.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 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
12.(2014·成都摸底)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应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
13.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14.刘祚昌教授认为:“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下列不能印证材料主旨的是(  )
A.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 B.宗教改革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开始
C.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D.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