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世界现代史(下)第1学习主题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世界现代史(下)第1学习主题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7 11: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学习目标
1.了解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影响,记住苏联成立的时间。
2.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3.探讨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自习
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 和 ,________年____月,俄共(布)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2)新经济政策内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___________支配;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商品通过_________________交换等。
(3)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____________出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______________。这是对具有_____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益探索。
(4)________年_____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_____________。
2.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24年1月,伟大的革命导师 不幸逝世,在___________的领导下,苏联人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洪流之中。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到1932年,苏联已由_________国变成__________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3.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1)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是一个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体制。
A.经济上,它忽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否定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面发展__________,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严重违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全国性的______________运动;党政不分,管理权力过于集中,最终形成_____________以及斯大林的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政治体制上的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
自测
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用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指的是( )
A.农民向国家交纳固定的粮食税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建立集体农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 )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B.邮票发行的时间
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
4.“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的改变”,符合这些特点的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中不正确的是( )
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5.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它使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就
B.它对苏联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
C.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它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