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共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共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08 14:38:40

文档简介


2015年11 月23 日 第 3节 总第47 课时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 能力 思想
教 学 目 标
1、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律、计算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建立符号感。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二、自主学习
三、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
五、拓展延伸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我们小时候的《数青蛙》游戏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提问:两只青蛙呢?……
四只青蛙呢?……
八只青蛙呢?……
十六只青蛙呢?…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108页:
问题:完成课本108页1—3小题
请同学们总结用字母表示数有何意义: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七年级一班有学生n人,其中男生有m人,那么女生有多少人?
(2)七年级一班有女生a人,男生是女生人数的 倍,那么男生有多少人?
(3)从小亮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千米,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小亮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
(4)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a千米/时,乙的速度为b千米/时,经过2时两人相遇,那么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一般写成“?”,或省略不写,而且数字因数一般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
2.除法运算的结果一般写成分数形式.
3.如果结果是加减关系,必须用括号括起来以后,再写单位名称。
按图中方式用火柴棒搭正方形
⑴搭1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⑵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⑶搭3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⑷搭4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⑸如果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针对本节内容,请同学们畅谈一下收获。
见课本110 页 复习与巩固第4题









看书
总结
小组内交流,
2个小组代表
黑板展示,
两个其他小
组点评
倾听
把握
仔习观察
探索规律
微 型 板 书 设 计
课题

自学导航

板演 板演 板演
课 后 记
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数。

2015年11 月 26日 第 5节 总第50 课时
课题
代数式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 能力 思想
教 学 目 标
1、能根据描述简单的数量关系的语句列出代数式。
2、能说出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体会符号感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三、激情互动
四、巩固提高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一)、情境导入
1、提问:怎样列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总结: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
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大3的数;
(2)比a与b的积的3倍小5的数;
(3)比a与b的差的一半小4的数。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做例4,每小题有几个层次?(1)小题中 “某数”如何突破?偶数用代数式如何表示?你还有其他解法吗?
(2)、做例5,你对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如何作解释?同伴交流一下。
2、合作交流:
说出下列代数式意义有何不同:
(1)5a+b与5(a+b) (2)x2-y2、(x2-y2)与()2

3、精讲点拨:
(1)用代数式表示:
①某数的3倍与2的差的平方;
②三个连续偶数的和。
讨论:对于(2)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与同学交流。
温馨提示:
在代数式中,同一意义的量应用同一字母表示,不同意义的量应用不同字母表示,例如例1中的某数可以用用y表示。
(2)请对代数式a﹢2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1)用代数式表示:
①与某数的乘积等于8的数
②比某数的平方少1的数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厘米和b厘米(a﹥b)
①它们的面积和是多少?②它们的面积相差多少?
③它们的周长和是多少?④它们的周长相差多少?
(3)对代数式2a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2、能力提升:
(1)、用代数式表示:
①被某数整除得3的数
②被5除商m余2的数
③偶数、奇数
(2)、代数式10x﹢5y可以表示怎样的实际意义?
(3)、A、B两地相距36千米,甲乙两人同时由A地到B地,甲的速度是x千米/时,乙的速度比甲快2千米/时,用代数式表示甲、乙两人各用的时间。
(四)、达标测评:
1、填空题:
(1)、“与a﹢1的和是15的数”可表示成 。
(2)、“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可表示成 。
(3)、减数是3y,差数是y2,被减数是 。
(4)、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3,则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

(5)、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可表示为 。
(6)、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瓷砖,按下图的方式铺地板,则第③个图形中有黑色瓷砖 __________块,第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__________块(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字母x表示,也2、解答题:
(7)代数式3a﹣2b可以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8)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40倍,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若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那么,飞机与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一种树苗的高度与生长年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树高原高是100cm)
(1)填出第4年树苗可能达到的高度。
(2)请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高度h。
(3)用你得到的代数式求生长了10年后的树苗可能达到的高度。
生长年数a
树苗高度h/cm
1
115
2
130
3
145
4
五、课堂小结:
1、牢记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2、列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的关键:
(1)注意括号的运用,正确用代数式表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六、作业布置:
习题5.2 3题、4题
学生
看书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观察
分析
总结
解答
小组展示,
用自己语
言描述计
图的特点
学生独立
完成
对照答案
分析错因
学生谈本节的收获与体会
微 型 板 书 设 计
课题

自学导航

板演 板演 板演
课 后 记
学生对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还不能真正掌握,不能体会题目的真正内涵,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 10周教案
2015年11 月 27日 第 5节 总第51课时
课题
代数式的值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 能力 思想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2.会求代数式的值.
3.利用求代数式的值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引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高运算能力.
6.通过求代数式的值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思想.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三、激情互动
四、巩固提高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谁能回忆出上节课研究的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后举手回答(列代数式).
师:对.上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下面看同学们巩固的怎样.
1.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每行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3,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出示小黑板)  学生活动:m(m+3)个.(师板书)
师: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我们班的座位数吗?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2.为了开展体育活动,学校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学校另外留10个,n个班总共需要多少个排球?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后写在练习本上.一个学生板演( )个.
  ?3.底是a cm,高是h cm的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表示?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
  师:很好.先看1题,若甲班座位行数是6,该班总共有__________个座位?6*(6+3)=54.若乙班座位行数是7呢?7*(7+3)=70 .座位数在m=6或7时一样吗?这说明m取不同的值时代数式m(m+3)的计算结果不同.再看2题,若班数是15(即 ),则排球总数是: ;若班数是20(即 ),则排球总数是 师:你由此看出什么结论?(说明n取不同值时,代数式 的计算结果也不同),此时,我们说当 时,代数式 的值是40;当 时,代数式 的值是50.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代数式的值.
[板书]? 3.3代数式的值
 问:由上面观察代数式的值和什么有关呢?(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
  【教法说明】? 由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出概念,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目的的端正都是有益的.这里应注意学生活动,师不能越俎代庖.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P/110中图3-2的数值转换机 思考并回答.
  师:你能说出图3-2、图3-3中输出的代数式的值吗?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师注意规范学生语言.
  师:由自己给出3题中a、h的值并计算相应的面积.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运算.
  师:根据学生运算结果问:能说的值是2吗?
  学生活动:不能.须指出字母取值,即当 时 的值是2.
  【教法说明】一环紧扣一环的发问,使学生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分散了难点,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师:在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确定代数式的值,你能根据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找出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相互讨论,找出方法:一是代入,二是计算.
师:很好,下面实践一下,看P/110议一议
4.完成P/111随堂练习1~2
  5.当 时,求代数式 的值.
  学生活动:找一个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过程.
  [板书]
  解:当 时
  ?????
  注意:①代入数值后“乘号”要填上;②要按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教法说明】由学生探索方法大胆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养成善于思考总结规律的习惯.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练习
1.(1)当 时求代数式 的值.
(2)当 时,求代数式 的值.
  2.填表

18
12
30
?
?
?

  学生活动:写在练习本上,4个学生板演例2和练习1题.
  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并问:例2和练习1两题与练习2题在问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并回答.(例2和练习1题求的是当字母取不值时同一代数式的值;练习2题是两个字母分别取定某一数值时,不同代数式的值.)
  【教法说明】? 师在学生活动时注意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7.下题是某同学所做,你同意他的做法吗?若不同意请按你的想法写出过程:当 时,求代数式 的值.
  解:当 时,
  【教法说明】? 通过辨析,澄清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五)归纳小结
师:(1)什么叫代数式的值?它与代数式有什么不同?
  ??? 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代数式的值. (不向学生要求)
  (2)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先代入,后计算.运算时既要分清运算种类,又要注意运算顺序.
  (3)列代数式是从特殊到一般;求代数式的值是从一般到特殊,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五、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12页知识技能1、
学生
看书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观察
分析
总结
解答
小组展示,
用自己语
言描述计
图的特点
学生独立
完成
对照答案
分析错因
学生谈本节的收获与体会
微 型 板 书 设 计
课题

自学导航

板演 板演 板演
课 后 记
在学生看课本的时候可以发现,学生不会学习,看课本时不深入,只看表面现象,不能掌握题目的本质,模仿能力不强,解题格式还不能掌握。
第 13 周教案
2015年 11月 30日 第 1节 总第 52 课时
课题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 能力 思想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相对地存在.
2.在具体情境中分清变量与常量。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情境导入
二、自学探究
三、激情互动
四、巩固提高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阅读教材111页,112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常量?

2、什么是变量?

3、从量与量的关系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1)一种杂志每册定价5.80元,买3册应付款 元;买5册应付款 元;如果买x册,应付款y元,那么y用关于x的代数式 .
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
(2)如果活动窗扇拉开后的通风面积为y平方米,那么y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为y= .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
(3)112页问题(3)当输入的数值是8和10时,输出的数据分别是 当输入的数据用x表示时,输出的数据y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为
在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不变化的量是
(4)①根据这个关系式,计算当x取下列数值时对应的y值,并填写下表:
答对题的个数x
1
2
3
4
5
得分y
?
?
?
?

②在y=100+10x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
有效训练
1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梯形的面积S与上底a,下为b,高为h的关系式
S=1/2(a+b)h
圆的面积S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是S=∏R2
电费y(元)与用电量x(千瓦时)之间的关系为y=0.54x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行驶的路程S千米,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S=vt
拓展提升
物体由静止自由下落的垂直距离h米与下落时间t秒之间存在如下关系H=1/2 gt2(g取值0.98),试讨论当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10秒钟后共下落了多少高度?
四、小结:(本节学习了自变量、变量、常量等概念,会用一个量表示另一个量)请你说出本节课的收?
五、达标测试(8分钟)
1、在关系式3x+y=11中,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 。
2、在一次智力竞赛中,基础分为100分,然后每答对一题加20分,小亮共答对了x个题,它的总得分( )
A y=100+20x B y=100 C y=20x D y=100x+20
3、出租车的起步价是3.5元,当超过3公里每公里收费1.8元,某人乘车a公里(a>3),他应交的车费是y是多少元?
认真完成课本113页练习中的问题1、2、3
学生
看书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观察
分析
总结
小组展示,
用自己语
言描述计
图的特点
学生独立
完成
对照答案
分析错因
微 型 板 书 设 计
课题

自学导航

板演 板演 板
课 后 记
在学生看课本的时候可以发现,学生不会学习,看课本时不深入,只看表面现象,不能掌握题目的本质,模仿能力不强,解题格式还不能掌握。
第 13周教案
2015年12 月 3日 第 3节 总第54课时 2
课题
函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 能力 思想
教 学 目 标
1.初步了解函数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分清哪个变量是自变量,谁是谁的
函数,回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函数值
2.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函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感悟运动变化的观点。
3.通过具体情境中对函数关系式的建立,提高认识变化规律、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激情引入
二、例题讲解
三、交流讨论: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问题一]:一台彩色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长度是34英寸,它合多少厘米?
[问题二]:如果某种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长是x英尺,换算为公制是y厘米,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问题三]:在y与x的关系式中,哪写是常量?哪些是变量?y的值是由x的取值确定的;当x=34英寸时,y=2.54*34=86.36(厘米)
[问题四];说一说,你家的电视机是多少英寸的,合多少厘米?
[问题五]:研究5.3节、5.4节中的例子,你会发现变量y与x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函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
(2)y的取值由x的取值 “惟一”确定,
人行道由小正方形水泥地转铺设而成,如图
(1)按照图的 次序这样铺下去,下个图形中有多少块小正方形水泥地砖?
(2)如果用n表示上述图形中的序号,S表示相应图中小正方形水泥地砖的块数,写出S与n之间的
关系式。指出在这个问题中哪些量是常量,哪些量是变量,哪个量是哪个量的函数。
(3)在序号为100的 图形中,一共有多少块小正方形水泥地砖?
如果三角形一边的长为x厘米,这条边上的高为6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y=_________平方厘米;当x=4厘米时,y=________平方厘米
某种型号的计算器单价为40元,商家为了扩大销售量,现按八折销售,如果卖出x台这种计算器,共卖得y 元请写出用 x表示y的关系试,在这个问题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
已知1立方米的质量是7.8克,写出一个立方体的钢块的质量y(克)与着个立方体的棱长x(厘米)之间的关系式。
1、面积是S (cm2)的正方形地砖边长a cm ,则S与a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的函数。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24厘米,它的长为x 厘米,宽为y厘米,则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当x=3时,y=__________;当x=10时,y=___________
3、设地面(海拔为0千米)气温是20。C,如果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C,则某地的气温t(。C)与高度h(千米)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__________的函数
4、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钟增加2米,到达坡底时,小球速度达到40米/秒,求:
(1)小球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
(2)3.5秒时小球的速度;
(3)几秒时小球的速度达到16米/秒?
课本118页4 B 组1 、2

学生
看书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观察
分析
小组展示,
用自己语
言描述计
图的特点
微 型 板 书 设 计
课题

自学导航

板演 板演 板演
课 后 记
本节课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好,再加上以前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差,求函数的值,又成了一个新的难点。学生解题格式掌握的不是很好。今后应加强练习。
第 10周教案
2015年11 月24 日 第 1节 总第48 课时
课题
期中测试题讲评
课型
讲评
课时
1
知识 能力 思想
教 学 目 标
通过讲解题目,归纳系统知识。
通过学生做题,复习前四章的知识,找出知识的遗漏点。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创设情境、
二、自学探究
三、激情互动
四、巩固提高
五、回顾小结
六、作业
师给出选择题的答案:
一:选择题
1——5BDBAC
6——10 DCDDD
11___12DB
二:填空题
13:-2
14:百 万
15:-1
16:500
17:1/99 1/143
三:师分配给学生任务:
一组:18题
二组:19题
三组:20题
四组:21题
五组:22题
六组:23题
七组:24题
八组:24题
师在下面巡回指导,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学生讲解,师生共同评价。
师点拨,总结、拓展。
学生有师给出的答
案,结合自己的做题
订正,并标出做错的
题目。
思考师提出的问题并
总结
学生由师分配得
组内派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解题步骤,其他同学在下面交流讨论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提出质疑
辩论
归纳总结
微 型 板 书 设 计
课题

自学导航

板演 板演 板演
课 后 记
通过这次考试可以发现平时学生不认真,不细心。做过,讲过的题目学生也做不对,今后学生还应该加强练习多做题,多练习,加强基本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