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9 15: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由此可见( )
A.东亚民族国家观念开始萌发 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传播 D.西方殖民扩张侵蚀朝贡体系
2.日本史书记载:“渤海国大使乌孝慎新贡《长庆宜明历经》,云是大唐新用经也”。历学家真野麻吕试用唐宣明历之后,建议推广使用。861年,日本宣布停旧历,改用宣明历。这体现了( )
A.中日文化交流的频繁 B.周边国家全盘吸收唐代文化
C.中华先进文化的辐射 D.日本大化改新推动历法变革
3.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逐渐传入中国。在同时期的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根据海外传教士的书简、札记、日记中的有关材料,编写成《中华帝国全志》一书,此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这说明该时期( )
A.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 B.基督教在华传播效果增强
C.文化活动依托于国家开辟的商业路线 D.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性
4.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自宋以来,其宫庙等信仰史迹逐渐遍及世界各地,如图是当代妈祖文化传播覆盖的国家。由此可知,妈祖信仰史迹的时空分布体现了( )
A.近代东南沿海居民移民进程 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持续繁盛
C.中国海洋文化的广泛影响力 D.全球化进程伴随文化多元化
5.印度门阀等级很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A.出现了本土化特色 B.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C.受到传统文化抵制 D.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6.有学者指出,中国儒学的核心是人学,所讲人性主要是探讨人类异于、优于禽兽的特殊属性。佛教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所以提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等,将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戒律、禅定、智慧)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中印文明具有兼收并蓄倾向 B.儒佛调和思潮推动中印间文化交流
C.佛教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之处
7.1583年,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在华期间,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并以儒家所言的“天”“上帝”来称呼天主教的天主。利玛窦上述行为旨在( )
A.打开中国市场 B.研究儒家思想 C.融入中华文化 D.减少传教阻力
8.魏晋时期,有人指责佛教沙门剃发,抛弃妻子,不讲孝道。对此,佛教回应“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认为僧尼出家并不是抛弃妻子,不忠不孝,而是用更大的荣光和成就使家族与国家得到好处。这反映了当时( )
A.思想界出现“三教合流” B.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C.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 D.佛教积极地融入本土文化
9.20世纪60—80年代,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经济奇迹。理论界有学者提出“儒家资本主义”的概念,认为韩国、新加坡的发展源于儒家文化的优点。这一理论( )
A.推动了东亚各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B.反映了东亚文化交流的加深
C.科学分析了东亚奇迹出现的原因 D.肯定了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
10.东亚中华文化圈是古代东亚地区以中国为地理中心、以中华文化为文化内核形成的包括日本、朝鲜、越南在内的儒家文化圈。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这反映了中华文明( )
A.强调多元包容 B.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C.凸显对外辐射 D.崇尚和平友好交往
11.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下列建筑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欧洲近代“中国热”的见证 B.典型的西欧中古时期的教堂风格
C.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D.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12.西方第一个将中国戏剧译介给欧洲人的是法国的来华传教士马若瑟。1735年,由他翻译的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巴黎出版,轰动一时。后伏尔泰也将其进行改编,其原因是( )
A.中国文化能为其提供部分精神资源 B.可推进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
C.中国传统思想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D.中国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重要来源
13.从晚明到清朝中期,有80名来华耶稣会士对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代数、几何、地理、艺术、建筑和音乐。如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李之藻、傅泛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将中华文明介绍到了欧洲。这说明( )
A.中西方文化实现全面融合 B.中国科技渐向近代的转型
C.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D.西学东渐拓宽了士人视野
14.罗汉观念源于印度,但印度佛教典籍中没有关于其形象的记载。魏晋以后,罗汉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壁画和绘画中。到了宋代,有的画家甚至将罗汉描绘为醉心于琴棋书画的文士形象。这反映了佛教( )
A.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B.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C.逐步融入本土文化 D.主导绘画发展方向
15.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二、材料分析题
16.【中法关系】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中国文化信息传入欧洲,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君主专制比较有节制,承认中国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设置谏官具有发展生产和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的态度,他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国国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陈宣良《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法为盟友,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但中法毕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促成它们建交的不止是二战时期的“浅薄缘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苏冷战”。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决裂,中苏形式严峻,中法两国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巩固政权,同时更需要结交其他国家来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当然戴高乐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并从越南战争中退出,是中法建交的又一原因。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1963年他派总理富尔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法国还是同意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外交关系,率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被外国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
——吕芳《漫谈中法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内容,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法建交的历史条件。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建交)精神”,请尝试概括“中法精神”的内涵。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
材料二:
隋唐时期,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政治上建设“律令制国家”,文化上以唐朝为荣,史称“唐风文化”时代。日本自主加入东亚文化圈,形成唐朝、新罗、日本为主要成员的东亚世界文化格局。以唐朝为中心,中国、日本、朝鲜、越南乃至从蒙古草原到西藏高原中间地带的西北走廊地区,构成一个完整、独立、自律的“东亚世界”。在东亚世界中,各国的历史是在同中国的紧密联系中展开的,此文化圈内的各种文化皆源于中国,或者受中国的影响而成长。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简要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东亚文化格局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茶叶的起源在中国有“神农说”“吴理真说”“诸葛亮说”“葛玄说”等。在西方广为流传的是,公元519年,印度人达摩在中国苦修期间,将眉毛变成了“茶”的故事。然而,在中国传世的文献典籍中没有这个故事的记载。18世纪,达摩眉毛变茶的故事在西方有了早期传播,基本保持本初面貌。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学界通过多种手法将其篡改为一个印度故事,炮制出“茶叶印度起源说”,各种典籍、报纸、杂志加以记录。英国人推崇一时的中国武夷红茶被印度阿萨姆茶取代,在西方科学话语中被价值重构和污名化。茶叶起源于中国这一原本在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
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学家吴觉农发表了《茶树原产地考》等重要文章,举出各种有力证据,系统驳斥茶叶起源于印度这一无稽之谈。他通过考证,认为茶叶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早在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中国茶业在周秦以后,已当食用,至汉晋已渐盛,到唐宋则为极盛之时代”。改革开放后,吴觉农等人继续深入开展中国西南地区才是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的论证研究。科学界还发现云南、四川一带有生长两三千年的野生大茶树。
——摘编自宋时磊《达摩的眼皮:一个茶叶起源故事的由来、传播与变异》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学界篡改达摩故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茶叶起源于中国的依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学界论证茶叶起源于中国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一直保有自身的文化自信,敢于接受冲击,吸纳异域文化。异域文化进入中华文化圈后,其身为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必然会呈现出“刺激一反应一调试”的过程,而中华文化则呈现出“输入一吸收一输出”的过程。异域文化不可能改变中华文化话语权力的构成,于是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就会产生异域文化的调试和中华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吸收并存。
请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的亚洲。根据材料“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和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朝鲜和越南在臣服明朝的前提下,也接受了部分周边势力的朝贡称臣,形成了以各自为核心的小型秩序圈。在以明朝为核心的秩序圈中,朝鲜、越南处于“夷”的地位,而在小型秩序圈中,则摇身一变为“华”的地位,可以接受他国朝贡,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内部的一些国家传播,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非民族国家观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界各国”,且材料主旨不是“联系紧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方殖民扩张对朝贡体系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渤海国大使乌孝慎新贡《长庆宜明历经》,云是大唐新用经也”“历学家真野麻吕试用唐宣明历之后,建议推广使用。861年,日本宣布停旧历,改用宣明历。”可知,渤海国和日本采用了唐朝的历法,这体现了中华先进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无法得出中日文化交流频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唐朝历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无法得出“全盘吸收唐代文化”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B项;日本大化改新发生于646年,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此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在该时期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同时,中华文化也相应地传入了西方,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D项正确;该时期法国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尚未开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喜哪个行,B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C项夸大了商业路线的作用,且材料并未强调商业路线在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妈祖信仰起源于中国,并通过人们的海外活动带出国,自宋以来,其宫庙等信仰史迹逐渐遍及世界各地,可见中国海洋文化影响力广泛,C项正确;妈祖信仰传播并不一定都是靠移民传播的,也有经济文化联系过程中传播的,排除A项;由题意可知,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持续繁盛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全球化进程伴随文化多元化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佛教流传到中国后,中国人在传播佛学时明显加入了中国思想倾向,使佛教思想近于老庄,颇容易被接受,这体现了佛教本土化发展的特色,A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民众完全接受佛教,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佛学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不是抵制,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论述佛学发展动摇儒家地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人性主要是探讨人类异于、优于禽兽的特殊属性”“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所讲人性主要是探讨人类异于、优于禽兽的特殊属性;佛教所讲佛性主要是探讨众生成佛的根据、条件。两者异中有同,人性论讲人性的善恶,佛性论也讲本性的善恶,在内涵上有相似之处。同时,佛教“六度”体现了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念,与中国儒学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存在相似之处,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指出,没有体现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互相影响,不能得知中印文明的“兼收并蓄”,也不能体现中印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AB项;材料只涉及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相同之处,没有涉及佛教对儒学的冲击,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58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利玛窦到中国传教,为了减少在传教过程中的阻力,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D项正确;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是传播宗教,而非推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项;“研究儒家思想”是传播天主教的手段,排除B项;“融入中华文化”也是传播天主教的手段,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冲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逐渐同儒家文化相融合,D项正确;A项中“三教合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B项中颠覆说法错误,排除B项;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儒家资本主义”这一理论主要是指出儒家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如重视教育、勤奋工作、尊重家族和社会和谐等,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理论肯定了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D项正确;“推动了东亚各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说法夸大了儒家文化的作用,排除A项;“东亚文化交流的加深”表现为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但是材料主要表现“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排除B项;材料主旨“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而“东亚奇迹出现的原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积极向周边国家传播农耕文明,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使得文化上中国的范围大于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崇尚和平交往,D项正确;多元包容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崇尚和平交往,并未涉及中华文明的凝聚性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崇尚和平交往,影响到了周边国家的文化,打造出中华文化圈,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在凸显中华文明的对外辐射,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A是瑞典的中国宫,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A项正确;B项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是东正教的象征,属于东欧地区的特征,排除B项;C项是罗马万神殿,是古罗马文明的成就,排除C项;D项是玛雅文明的羽蛇神金字塔,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西方传教士马诺瑟将中国戏剧《赵氏孤儿》翻译并出版,引起了法国巴黎社会轰动,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儒家文化和科举制传播到法国,助力于启蒙运动,因此,中国文化能为其提供了部分精神资源,A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国文化传播到法国,不能得出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文化影响到法国的启蒙运动,排除C项;中国儒家思想传播到法国,法国启蒙思想的重要来源是欧洲是人文主义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明到清朝中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促进了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拓宽了士人视野,D项正确;“全面融合”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科技在明清时期并未向近代转型,排除B项;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属于明清的对外政策,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魏晋以后,罗汉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壁画和绘画中。到了宋代,有的画家甚至将罗汉描绘为醉心于琴棋书画的文士形象”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佛教罗汉形象描绘为文士形象,说明佛教逐步融入本土文化,C项正确;“佛教世俗化”指的是佛教文化逐步与社会生活的融合过程,这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佛教罗汉形象的变化,无法说明与儒家思想的融合,排除B项;佛教并未主导绘画发展方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中国)。据材料“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佛教传入中国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逐渐融合吸收,渐趋本土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本土化,与封建礼教受到冲击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佛教的本土化,未涉及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得到传播,非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排除D项。故选C项。
16.(1)表现:开明君主制;重农;儒家思想;科举制。
原因:反对法国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需要(法国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封建专制统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儒家伦理道德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内省和克制的理性精神,符合启蒙思想家的精神追求;借助宣传中国文化,弘扬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社会的资产阶级政治理念。
(2)条件:深厚的革命友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相似的国际关系背景(冷战);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变化(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
中法精神: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君主专制比较有节制,承认中国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设置谏官具有发展生产和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的态度,他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国国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得出开明君主制;重农;儒家思想;科举制。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启蒙思想家推崇的内容结合所学,从反封建、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角度回答。如反对法国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需要(法国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封建专制统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儒家伦理道德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内省和克制的理性精神,符合启蒙思想家的精神追求;借助宣传中国文化,弘扬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社会的资产阶级政治理念。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和法国。第一小问条件:根据材料“二战时期,中法为盟友,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得出深厚的革命友谊;根据材料“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得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成它们建交的不止是二战时期的‘浅薄缘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苏冷战’”得出相似的国际关系背景(冷战);根据所学可得出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变化(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据材料“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得出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
第二小问中法精神:根据材料“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1963年他派总理富尔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法国还是同意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外交关系,率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结合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所学知识,得出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
17.(1)涵义:自强不息;注重道德;注重民族气节;主张和而不同;关注民生,具有民本思想;强调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特点: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独立起源,具有本土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具有延续性。
(2)成因:隋唐时期国力强盛、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政策相对开明;对东亚国家具有吸引力;古代交通相对通畅。
意义: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国先进的制度和经济文化促进东亚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3)传统文化的“仁”、“和”的思想,推动中国“亲诚惠容”外交理念的建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兼爱”“非攻”等也助推中国的大国外交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涵义:根据材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得出自强不息;根据材料“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得出注重道德;根据材料“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得出注重民族气节;根据材料“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得出主张和而不同;根据材料“《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可得出关注民生,具有民本思想;根据材料“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得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特点:根据材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独立起源,具有本土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具有延续性。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东亚地区。第一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一“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得出对外政策开明开放;根据材料一“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得出对相对落后的东亚国家具有吸引力。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力、制度等方面可归纳为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在东亚世界中,各国的历史是在同中国的紧密联系中展开的,此文化圈内的各种文化皆源于中国,或者受中国的影响而成长”,可得出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根据材料“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可得出中国先进的制度和经济文化促进东亚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材料“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可得出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现代中国。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传统思想的内涵与现代思想文明的结合角度进行分析,如:传统文化的“仁”、“和”的思想,推动中国“亲诚惠容”外交理念的建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兼爱”“非攻”等也助推中国的大国外交的发展。
18.(1)原因:英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摆脱对于中国茶的依赖;为提升印度茶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作舆论宣传;19世纪的欧洲学术界普遍存在着对东方文化和知识的误解和偏见
(2)依据:中国的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记载;中国西南地区发现了生长两三千年的野生大茶树,这为茶的原产地提供了直接的物证;中国茶业的发展历程。
(3)意义:对于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中国茶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学界通过多种手法将其篡改为一个印度故事,炮制出‘茶叶印度起源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摆脱对于中国茶的依赖;根据材料“英国人推崇一时的中国武夷红茶被印度阿萨姆茶取代,在西方科学话语中被价值重构和污名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提升印度茶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作舆论宣传;根据材料“茶叶起源于中国这一原本在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结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的欧洲学术界普遍存在着对东方文化和知识的误解和偏见。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早在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记载;根据材料“科学界还发现云南、四川一带有生长两三千年的野生大茶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西南地区发现了生长两三千年的野生大茶树,这为茶的原产地提供了直接的物证;根据材料“中国茶业在周秦以后,已当食用,至汉晋已渐盛,到唐宋则为极盛之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茶业的发展历程。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茶叶起源于中国这一原本在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后,吴觉农等人继续深入开展中国西南地区才是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的论证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推动中国茶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学家吴觉农发表了《茶树原产地考》等重要文章,举出各种有力证据,系统驳斥茶叶起源于印度这一无稽之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19.观点: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流中,吸收异域文化,推动自身发展。
中华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 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 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 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 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 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 了深刻影响。综上所述,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流中,吸收异域文化,推动自身发展。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设问要求请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据材料“异域文化不可能改变中华文化话语权力的构成,于是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就会产生异域文化的调试和中华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吸收并存”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中,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并将这些其他文化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据此可概括观点:中华文明在吸收异域文化中不断发展。在进行阐释时,主要结合中国古代中华文化吸收其他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史实进行阐述。可进行阐述如下:中华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 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 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 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 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 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 了深刻影响。最后进行总结: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流中,吸收异域文化,推动自身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