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3.14《黄河颂》说课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3.14《黄河颂》说课课件(3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7 16: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黄河颂》说课课件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黄河的地貌特征和汹涌气势没有感性的认识,对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也比较浅显;但同时,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在课堂上又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只要加以恰当引导和激发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
2.反复朗读,理清诗歌层次
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歌中体现的英雄气魄,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⑴朗读教学法:学习本诗,朗读是关键,诗歌内涵的把握、主旨的理解和学生情感的体验均可以在朗读中形成。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这既是诗歌教学的目标,也是提高学习诗歌、鉴赏诗歌能力的有效途径。
⑵学科交叉法:本课内容涉及抗日战争等历史背景,又是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词,还有黄河有关知识等,因此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应进行学科资源的整合,充分为教学服务。
⑶讨论分析法:对黄河精神的理解,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行驶,先分组进行讨论,再交流各自的理解。2、说学法:
⑴在课堂中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⑵尝试上网搜索、整理各种信息资料(如:黄河的知识,黄河的文明)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了解背景,介绍作者。
3、预习检测,掌握字词。
4、初读诗歌,自学质疑。
5、集体诵读,深入思考。
6、巩固深化,拓展练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黄河的基本走向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源头景观 黄河入海口 落日 芦花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创作背景、目的: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理清诗歌层次;
2、体会诗歌中体现的英雄气魄,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磅礴( )( )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páng bó péng pàipò  diānlán  b?zhuó  zhàng预习检测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魄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宛转:辗转。文中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九曲连环:文中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浩浩荡荡: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初读诗歌,自学质疑自由朗读诗歌:
1、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诵这首诗?
2、找出你认为的重音、停连。
如果把握不准,和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
3、本诗的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本诗的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颂”字是关键。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展示朗读朗读要求:
1、普通话正确流畅.
2、读出感情、气势(激昂、雄健、悲壮)。
3、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集体诵读、深入思考
1、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2、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小组展示,各抒己见1、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2、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历史贡献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是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是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是臂膀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强调了战斗的决心,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3、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黄河是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是屏障:侧重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理清课文结构,感悟作者情感:第一节 朗诵词第二节 歌词民族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赞歌 ①黄河的自然、
地理特点
②赞颂黄河的贡献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近镜头特写
俯瞰全景的总写
纵向描写黄河流向
黄河的动态保卫母亲河——黄河拓展练习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现况堪忧。请你根据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作业:每人搜集五句有关黄河的诗句,并列出作者、作品。黄河颂 诵词 歌词  点题、概括黄河
特点、提纲挈领,
引出下面的唱词。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 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描绘
形象
气势激励着中华民族
保卫着中华民族
养育了中华民族
保卫黄河
保卫祖国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