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经世致用推动阶层流动
B.弃儒从商成为主流趋势
C.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结构
D.资本主义萌芽加速发展
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卷猜题卷
6.19世纪70年代中叶,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只有80余种,1894年增至200余种。其中生丝、茶
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反映了()。
A.清末新政扭转了贸易逆差
B.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历史
C.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
D.实业救国带动民族工业发展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7.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如福建省蛟洋农
民银行、江西省东固平民银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等。这些机构的设置()。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
A.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C.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D.促进革命根据地建设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
8.1948年,公粮占东北解放区全年财政收入的37.04%,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到1949年,来
自公粮的收入占比下降至23.32%,而来自工业的收入占比增长至30.41%。导致这一变化的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主要原因是()。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A.土地改革的推进
B,革命形势的发展
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C.工业建设的进行
D.苏联模式的影响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9.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期,农村集市贸易的传统基本上被保留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得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到了恢复和发展。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内,国营商业、合作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社商业和集市贸易三条商品流通渠道并存,并各自发挥作用。这表明当时我国()。
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
A.创新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多处,且分布广泛。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禽。这体现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积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
尽
了()。
10.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走向未来丛书”,内容涉及国内外经济、哲学、文学、艺
A,中国已经迈人阶级社会大门
B.中华文明多元多样的特点
术、历史、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由一批当时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参与编写与翻
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
D.陶器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
译,上市后迅速一售而空,一年后再版增印发行。该丛书的出版()。
2.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汉武帝则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
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开始
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这表明
C.呼应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浪潮
D.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汉武帝时期()。
11.在耶路撒冷一个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在腓尼
A.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基,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狮身人面像等制品;在埃及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个亚细
C.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D.商人社会地位大幅提升
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这可以佐证()。
3.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
A.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
B.地中海沿岸文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
C,地中海沿岸各地区之间贸易较发达
D.经贸交流促进古埃及文明融合创新
这些现象反映了唐代(
1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均强
A.民族文化的交融
B.审美标准的趋同
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
C.戏曲艺术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
民。据此可推断,当时欧洲(
4.北宋时,哲宗下诏:“初除转运判官、提举官须实历知县以上亲民人,提点刑狱以上须实历
A.人文主义开始兴起
B.享乐主义渐成风尚
知州或通判人。”意即监司的官员必须有出任知县、知州或通判的经验。该项措施(
)。
C.现世主义日益流行
D.公民意识逐渐兴起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致使官僚队伍不断的膨胀
13.据统计,1882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为30.8%,到1907年增加到46.5%:在工
C.有效遏制了地方割据势力
D.有助于提升监察官员素质
业和采矿业中,1882年女性劳动力的数量约是113万人,到1907年则超过了210万。上述变化
5.明清时期,苏州涉及商人呈文、政府批文的碑刻共126通。1802年前的40通中多以铺户、商
()。
民称呼商人。1802年后的86通中,有35通称科举或捐纳功名的商人为职,18通称会馆的
A.表明妇女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
B.源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管理者为司事、董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
C.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结果
D.为德国的统一奠定基础
历史第1页(共4页)
历史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