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被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 )
A.苔藓体内无输导组织
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苔藓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苔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月球环境恶劣,是生命的禁区。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叶”的桂冠,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 )
A.适量的土壤 B.适宜的温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植物通过根尖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B.植物通过筛管将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
C.叶片中的绝大部分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D.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落入土壤供植物吸收
5.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进行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C.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D.该实验说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6.狗是十二生肖之一,植物中名字带“狗”的有很多,如狗枣猕猴桃、狗尾草等,从结构层次上看,狗尾草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7.图所示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大豆只进行光合作用
B.AB段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始终大于呼吸作用
D.BC段大豆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
8.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又到左心室,用箭头表示血滴的旅行方向。在这段旅途中,不可能出现的两个相邻站点是( )
A.小肠动脉→毛细血管 B.左心室→左心房
C.毛细血管→肺静脉 D.右心室→肺动脉
9.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②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C.④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①③④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B.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的特定区域
C.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连通
D.胰腺和性腺都是内分泌腺
11.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人体的通道
B.经过鼻腔后的空气能够变得温暖、清洁
C.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D.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1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螳螂捕蝉、小鸟喂鱼、鹦鹉学舌
B.蚂蚁搬家、作茧自缚、蜻蜓点水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蜜蜂采蜜
13.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有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变异
B.生物遗传原有的特征不利于生存
C.有一些种类的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有一些种类的生物则不需要
D.夏天时,苍蝇比蚊子更不容易打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15.如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1→2→3→4→5
B.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用小锤敲击5所示的部位
C.膝跳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D.膝跳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
16、农民为农作物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A.糖类 B.蛋白质 C.无机盐 D.土壤微生物
17.夏日,当你走进翠绿的果园,顿感空气清新湿润,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
18.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19.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茎的形成层 B.马铃薯块茎 C.一个草履虫 D.一只小白鼠
20.图示东昌湖内某些生物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你认为该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丁→乙→甲 D.甲→乙→丁→丙
2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黑猩猩用树枝取食白蚁
C.孔雀开屏 D.黄蜂筑巢
22.如图是李阳同学画的昆虫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关于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为受精卵,③为成虫
B.蝗虫的生殖过程可表示为①②③
C.如果此图表示家蚕,为提高产量可延长②的生长期
D.如果此题表示害虫,则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一定是④
23.下列有关健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得不得癌症都是先天决定的,跟平时的饮食、作息、生活环境无关
B.被狗咬了,只要狗几天内不死亡,被咬的人是不用注射狂犬疫苗的
C.吃素有利于健康,所以我们平时不应吃含蛋白质、脂肪较多的肉类
D.饭前便后洗手这一措施属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4.图中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扦插②是嫁接,都是营养生殖
B.③中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④是组织培养,可以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D.①②④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25.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
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二、非选择题
2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这是生物 环境的表现。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3)“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4)用显微镜观察红杏叶制成的临时装片,发现红杏叶是由许多 构成。
(5)从杏树反应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部分。
27.资料分析
资料一:上古时,山西森林广袤,气候宜人,在这里有鸟类上百种,兽类几十种之多。后来,由于人们滥伐森林、过度开采煤矿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大量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
资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牛羊,对牧业发展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畜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1)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杀灭某种动物? ,因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 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 。
(2)森林中鸟兽繁多,这体现了 的多样性。
(3)由以上资料可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狼与兔的关系是 关系,兔与牛羊的关系是 关系。
(5)利用资料二中出现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6)人们滥伐森林、过度开采煤矿资源等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
28.如图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目的是为了 。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你认为[3]是 血管;[2]是 血管,判断依据是 。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 的数量会增多,A是 ,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 ,D的作用是 。
29.武威市民勤县盛产黄河蜜,皮色黄亮似金,瓜瓤碧翠如玉,瓜味甘甜如蜜。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蜜叶肉细胞中的 利用光能,吸收空气中的 ,进行 作用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2)黄河蜜的根尖结构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根系吸收的水分可通过体内的 运输至叶片。
(3)黄河蜜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 发育而成的。
答案
1-5CCABB 6-10DABDD 11-15DBDDA 16-20CCDBC 21-25BCDBA
(1)适应;(2)繁殖;(3)遗传;(4)细胞;(5)生物。
27、(1)不能;相互制约;生态平衡
(2)生物种类
(3)维持生态平衡
(4)捕食;竞争
(5)草→兔→狼
(6)建立自然保护区
28、(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低(倍)
(2)静脉;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C白细胞;红细胞;细胞核;促进止血,加速凝血(或者止血,凝血)
29、(1)叶绿体;二氧化碳;光合
(2)成熟区; 导管
(3)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