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流域内协调发展
1.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
(1)建立 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制订负面清单,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责制度。
(2)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①建立 制和 制。②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
(3)建立长江生态保护 机制
①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 建设,实行分级分类的补偿政策。
②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上中下游 、 与 进行 生态补偿。
(4)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 建设为核心任务,以 为基本要求,全面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
【答案】(1)负面清单
(2) 河长 湖长
(3) 补偿 生态补偿示范区 开发地区 受益地区 生态保护地区 橫向
(4) 制度 可复制可推广
【详解】(1)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应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制订负面清单,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责制度。
(2)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应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①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②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
(3)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应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实行分级分类的补偿政策。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上中下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区进行横向生态补偿。
(4)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应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
2.水污染治理
(1)长江水质的总体状况:水质整体良好,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 问题突出。
(2)造成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 。
(3)水污染的综合整治
①流域内企业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 。
②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答案】(1)富营养化
(2)排污
(3)综合整治
【详解】(1)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是排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流域内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
(3)目前,长江流域内的许多企业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长江流域的水质改善,还需要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3.长江经济带建设
(1)依托 、 、 三大城市群。
(2)做大 、 、 三大航运中心。
(3)推进 开发。
(4)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 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答案】(1)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游 成渝
(2) 上海 武汉 重庆
(3)长江中上游腹地
(4)上海
【详解】(1)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
(2)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
(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
(4)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4.黄河下游断流的具体影响
空间范围 主要影响
主河道 ①河道萎缩,降低了 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 ②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 的可能性
河流沿岸 ①影响工业供水和城乡居民 供水; ②影响农田的 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 ③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 ; ④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
河口三角洲 ①海岸侵蚀后退,海水 ; ②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
海域 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 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 生存
【答案】 防洪 沙化 生活 灌溉 水污染 下降 倒灌 减少 饵料 繁衍
【详解】黄河下游断流的具体影响,对主河道来说,河流断流,河道萎缩,降低了防洪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河道沙化的可能性。
对河流沿岸沿岸的影响:水资源减少,影响工业供水和城乡居民生活供水;影响农田的灌溉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河流的自净能力减弱,加剧了黄河水污染;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对河口三角洲的影响:入海水量减少,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海域的影响:入海泥沙减少,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真题点兵练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流域及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梯级开发 B.中游河段兴修防洪水堤
C.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D.下游注意水土保持
2.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开垦陡坡,发展立体农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
C.封山育林,栽种热带果树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1.C 2.D
【解析】1.梯级开发适合在地势落差较大的中上游进行。黄河流域的下游地势落差小,不利于梯级开发,A错;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的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由于地势地平,泥沙
淤积严重,河床抬高,部分地区形成地上悬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应加固防洪水堤,综上可知,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大,导致了相关问题的产生,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C对,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旱严重,应注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D正确;陡坡开垦,会加重水土流失,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A错;本地水资源不足,不利于大规模水稻种植,B错;本地是温带气候,不利于热带作物种植,C错。故选D。
【点睛】黄河治理的关键在于治沙。治理黄河的关键措施包括在上中游,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这可以通过种植草木、实施退耕还林还牧、修建梯田和拦沙坝等措施来实现。在黄河下游,通过修筑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建立分洪蓄洪工程等措施来防止洪水灾害,确保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上游地区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调节洪水,减少下游的洪水威胁。这些水库不仅可以用于发电,还可以用于防洪、灌溉、养殖等多重目的。
太湖南岸平原面积狭小,水流较急。古人结合当地环境筑起了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沟),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如图),逐级调蓄流水后入太湖。该系统连接了农户并使得当地“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完成下面小题。
3.“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造成该地区( )
A.旱涝灾害减轻 B.聚落趋于聚集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航运价值降低
4.在溇港中水流由南向北流且水量最大的时节( )
A.鄱阳湖水域面积最大 B.祁连山雪线最低 C.三峡红叶景色秀丽 D.华北沙尘暴多发
5.近年来,有专家提出“退圩还湖”,以下说法中与其相关性最弱的是( )
A.增强湖泊调蓄功能 B.提升旅游观赏性 C.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D.维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3.A 4.A 5.B
【解析】3.横塘、纵溇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增大了水域面积和水流通道,有利于行船,从而促进河运发
展,D错;增加的众多河沟,有利于雨季行洪排涝,旱季引水灌溉,A对;横塘、纵溇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对聚落形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BC错。因此选A。
4.溇港中水流由南向北流,汇入太湖,圩田正在排涝,此时为夏季,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域面积最大,A符合题意;祁连山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最高的夏季山上0°C等温线上移,排除B;三峡红叶的季节是秋季,排除C;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春季,排除D。故选A。
5.退圩还湖扩大了湖域面积,湖泊调蓄功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增强,湿地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增加,ACD均为退圩还湖的好处,相关性强。溇港圩田作为当地特色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退圩后其观赏性会降低,故选B。
【点睛】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汊纵横,地势低平,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不利于发电;“横塘纵溇”可以雨季行洪排涝,旱季引水灌溉;地势平坦,利于发展水运。
南欧江源于中老边境,全长475千米,是老挝境内湄公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地势险峻,河谷曲折,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为了缓解能源不足,老挝决定开发南欧江。目前,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项目一期已全部投产发电,二期正在稳步建设中,计划于2020年内全部投产发电。图为南欧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南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茂盛,开发难度大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人口较稠密,搬迁困难 D.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7.老挝对南欧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灌溉水源 B.改善航运状况 C.推动工业发展 D.提高防洪效益
【答案】6.B 7.C
【解析】6.南欧江流域地势险峻,河谷曲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B
正确;流域植被茂盛,与水能开发程度低关系不大,A错误;流域内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较少,C错误;地处热带,气温较高,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误。故选B。
7.据材料分析可知,老挝开发南欧江主要是为了缓解能源不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工业发展,C正确;梯级开发可以提供灌溉用水、改善航运条件、提供防洪效益,但不是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
【点睛】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澜湄合作”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电建在海外首个全流域整体规划和BOT投资开发的项目,对老挝打造“东南亚蓄电池”和改善老挝北部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19世纪40年代开始对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叉、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梯级开发、20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河曲及河道分叉。图为罗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罗讷河北部支流索恩河与地中海沿岸支流相比,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
A.夏汛期长 B.流速湍急 C.结冰期长 D.流量稳定
9.19世纪以来的三次河流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分别是( )
①防洪②灌溉③发电④大力发展淡水养殖
⑤恢复河流生态系统⑥打造河流原生环境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答案】8.D 9.A
【解析】8.结合所学知识,罗讷河北部支流索恩河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全年降水均匀,因此河流全年流量稳定;地中海沿岸支流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全年流量不稳定,D正确;罗讷河北部支流索恩河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河流无明显汛期,A错误;罗讷河北部支流索恩河位于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为平稳,B错误;罗讷河北部支流索恩河与地中海沿岸支流所在地区最低温度高于0℃,无结冰期,C错误。故选D。
9.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提到罗讷河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因此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治理主要是针对洪水,对应①;20世纪20年代梯级开发,目的是发电,对应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河曲及河道分叉,主要目的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对应⑤;在河流开发过程中会起到便于灌溉、利于淡水养殖、打造河流原生环境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个阶段河流综合整治的主要目的,②④⑥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该类型小流域内( )
A.上游人口稀疏,小城镇较少 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下游多湿地,中心城镇分布少 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
11.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泥沙淤积严重 B.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C.滨海滩涂湿地锐减 D.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答案】10.A 11.C
【解析】10.上游以生态景观和农业景观为主,主要是丘陵山区,人口稀疏,小城镇分布数量较少,A正确;中游城镇部分是河运集散地,并不是全部,B错误;读图分析,下游地势平坦,水运交通便利,中心城镇分布较多,C错误;滨海城镇多沙地,商业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A。
11.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泥沙淤积并不严重,A错误;河流下游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水体污染有所缓解,B错误;随着围垦养殖,滩涂生态环境恶化,滨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C正确;中游地区多为河运集散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流域的开发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上游河段注意水土流失情况,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发展旅游业;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侧重水力资源的开发,可布局高耗能产业;中游河段同样保持水土,兴建水库,防洪;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流量稳定,侧重发展航运,灌溉农业、养殖业的开发,注意水污染问题。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种类型。我国自古以来为了治理黄河,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术。近年来,又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采用“束水攻沙”和“宽河固堤”治理措施的对应河段类型分别是( )
A.顺直微弯河段、游荡型河段 B.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
C.过渡型河段、河口型河段 D.顺直微弯河段、河口型河段
13.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积极影响是( )
A.利于小浪底枢纽泥沙的沉积 B.为小浪底枢纽发电提供足够的水量
C.为小浪底枢纽排沙出库提供动力 D.利于小浪底枢纽蓄水拦沙
【答案】12.A 13.C
【解析】1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顺直微弯河段,可以采取束水攻沙,修筑堤坝控制河流宽度,可以增加河水流速;增强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泥沙沉积;流速增大,对河床侵蚀作用增强,可以冲刷搬运河床淤积的泥沙,加深河床。对游荡型的河段,河道断面宽浅,下切侵蚀明显减弱,侧蚀增强,堤坝易被侵蚀,为了防洪,采取“宽河固堤”。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黄河属于高含沙量河流,与其他河流或与黄河上游河段明显不同,黄河高含沙量河道上的水库具备蓄水拦沙和调水调沙特殊功能。具体调沙原理是汛期浑水空库迎沙排沙,水清后蓄水。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可以形成急流,形成强大的冲刷力,冲刷、搅动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一旦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开始调沙泄洪,可为小浪底枢纽排沙出库提供动力,可以最大量的将库区的泥沙排入下流入海,减少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沉积,C正确,AD错误;先行泄洪会降低水库水位,不利为小浪底枢纽发电提供足够的水量,B错误。故选C。
【点睛】游荡型河道,又称辫状河道或辫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河流地貌。它的形成与多种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地势、气候、河流流量以及河流含沙量等。
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前沿,暗物质探测需要在极深的地下、近零宇宙射线条件下进行。我国某水库有两个库区,中间建有隧道相连(隧道两侧高差310米),科学家在隧道中间位置建成暗物质探测实验室。下图示意暗物质探测实验室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实验室选址库区隧道中间位置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库区水体 B.便于接收宇宙辐射 C.减少开挖工程量 D.利用水电开展实验
15.该水库上下游两个库区借助引水隧道发电的优势是( )
A.增加开发规模 B.增大水位落差 C.降低建设成本 D.便于统一管理
【答案】14.C 15.B
【解析】14.材料指出“暗物质探测需要在极深的地下、近零宇宙射线条件下进行”,实验室选址库区隧道中间位置可以利用山体高度,达到极深地下的效果,减少开挖工程量,C正确;实验室选址与库区水体无关,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实验室需要阻挡宇宙辐射,而不是接收宇宙辐射,B错误;利用水电为实验室提供能源不是实验室选址库区隧道中间位置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C。
15.依据材料“隧道两侧高差310米”说明该水库上下游借助引水隧道发电是由于隧道可以增大水位落差,实现更优的发电效果,B正确;暗物质探测实验室建设的地区已存在水库,可以进行发电设施组装,无须引水隧道也可以利用原有设施降低建设成本来满足用电需求,因此与“开发规模”“建设成本”关系较小,与“统一管理”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需要借助岩石阻挡作用获得近零宇宙射线条件,而不是接收宇宙辐射。
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源头到入海口全长4000千米,落差约5000米,水能资源丰富,且60%以上蕴藏在老挝的崇山峻岭之间。老挝地处湄公河流域,降水丰沛,河流众多。为开发水能资源,老挝在境内修建了数十座水坝,90%的电力销往下游国家。下图示意老挝水系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6.老挝水力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
①山地、峡谷众多,便于筑坝 ②河床落差较大,水能丰富
③国际市场广阔,距离较近 ④河流水量较大,径流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老挝电力跨国输出对本国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减少电力建设投资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增加外汇储备规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6.A 17.B
【解析】16.老挝位于东南亚,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因降水季节变化大,故水量不稳定,④错误;多山地、峡谷,便于筑坝拦水,①正确;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②正确;周边国家是人口密集区,电力需求旺盛,③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老挝电力跨国输出对本国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水电站建设及输电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电力输出会增加外汇储备规模,③④正确;老挝电力跨国输出可以优化国外能源消费结构,而不是本国,①错误;老挝电力跨国输出需要完善输电设施,会增加电力建设投资,②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水能开发条件有自然条件: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地形多峡谷有利于筑坝;地质稳定。
浙赣粤运河连接江西、浙江、广东三省,由赣粤、浙赣两条运河线路构成,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全长近1988千米,为1000吨级标准航道,2021年被列入《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江西段境内前期工程已开工,沿线规划、建设了数十座船闸或水坝,预计主体工程在2030年完工。图为该区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国家规划该条运河主要是为了( )
A.打造旅游专线,发展第三产业 B.促进省际交流,打破行政壁垒
C.完善水运网络,增加出海通道 D.促进要素流动,加强产业联系
19.与浙赣运河相比,赣粤运河的规划建设船闸数量明显居多,主要是由于( )
A.线路相对较长 B.沿途货运量更大
C.地形更为起伏 D.降水变率更明显
20.在众多规划建设的水坝、船闸中,鄱阳湖口水坝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 )
A.底部淤泥多,施工要求高 B.拆迁范围广,需求资金多
C.涉及流域广,生态影响大 D.水位上升快,洪涝风险大
【答案】18.D 19.C 20.C
【解析】18.浙赣粤运河连接江西、浙江、广东三省,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全长近1988千米,为1000吨级标准航道,运河建成后,能够促进要素的流动,加强沿线地区的产业联系,D正确;虽然运河的连通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省际交流、完善水运网络、增加出海通道,但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19.受南岭等山脉的影响,赣粤运河地势起伏更大,船闸数量较多,C正确;线路相对较长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无法判断沿途货运量大小,降水变率大小,BD错误。故选C。
20.鄱阳湖流域广,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建设大坝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大,C正确;底部淤泥多,施工要求高、拆迁范围广,需求资金多、水位上升快,洪涝风险大均会影响建坝,但不是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浙赣粤运河由赣粤运河、浙赣运河组成,全长约1988公里,在江西境内1168公里,约占60%。
其中,赣粤运河规划全长约1228公里(江西境内全长758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500亿元;浙赣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江西境内全长410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700亿元。2023-2024学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流域内协调发展
1.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
(1)建立 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制订负面清单,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责制度。
(2)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①建立 制和 制。②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
(3)建立长江生态保护 机制
①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 建设,实行分级分类的补偿政策。
②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上中下游 、 与 进行 生态补偿。
(4)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 建设为核心任务,以 为基本要求,全面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
2.水污染治理
(1)长江水质的总体状况:水质整体良好,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 问题突出。
(2)造成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 。
(3)水污染的综合整治
①流域内企业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 。
②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3.长江经济带建设
(1)依托 、 、 三大城市群。
(2)做大 、 、 三大航运中心。
(3)推进 开发。
(4)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 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4.黄河下游断流的具体影响
空间范围 主要影响
主河道 ①河道萎缩,降低了 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 ②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 的可能性
河流沿岸 ①影响工业供水和城乡居民 供水; ②影响农田的 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 ③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 ;
④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
河口三角洲 ①海岸侵蚀后退,海水 ; ②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
海域 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 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 生存
真题点兵练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流域及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梯级开发 B.中游河段兴修防洪水堤
C.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D.下游注意水土保持
2.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开垦陡坡,发展立体农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
C.封山育林,栽种热带果树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太湖南岸平原面积狭小,水流较急。古人结合当地环境筑起了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沟),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如图),逐级调蓄流水后入太湖。该系统连接了农户并使得当地“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完成下面小题。
3.“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造成该地区( )
A.旱涝灾害减轻 B.聚落趋于聚集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航运价值降低
4.在溇港中水流由南向北流且水量最大的时节( )
A.鄱阳湖水域面积最大 B.祁连山雪线最低 C.三峡红叶景色秀丽 D.华北沙尘暴多发
5.近年来,有专家提出“退圩还湖”,以下说法中与其相关性最弱的是( )
A.增强湖泊调蓄功能 B.提升旅游观赏性 C.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D.维护生物多样性
南欧江源于中老边境,全长475千米,是老挝境内湄公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地势险峻,河谷曲折,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为了缓解能源不足,老挝决定开发南欧江。目前,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项目一期已全部投产发电,二期正在稳步建设中,计划于2020年内全部投产发电。图为南欧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南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茂盛,开发难度大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人口较稠密,搬迁困难 D.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7.老挝对南欧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灌溉水源 B.改善航运状况 C.推动工业发展 D.提高防洪效益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19世纪40年代开始对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叉、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梯级开发、20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河曲及河道分叉。图为罗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罗讷河北部支流索恩河与地中海沿岸支流相比,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
A.夏汛期长 B.流速湍急 C.结冰期长 D.流量稳定
9.19世纪以来的三次河流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分别是( )
①防洪②灌溉③发电④大力发展淡水养殖
⑤恢复河流生态系统⑥打造河流原生环境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该类型小流域内( )
A.上游人口稀疏,小城镇较少 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下游多湿地,中心城镇分布少 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
11.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泥沙淤积严重 B.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C.滨海滩涂湿地锐减 D.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种类型。我国自古以来为了治理黄河,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术。近年来,又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采用“束水攻沙”和“宽河固堤”治理措施的对应河段类型分别是( )
A.顺直微弯河段、游荡型河段 B.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
C.过渡型河段、河口型河段 D.顺直微弯河段、河口型河段
13.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积极影响是( )
A.利于小浪底枢纽泥沙的沉积 B.为小浪底枢纽发电提供足够的水量
C.为小浪底枢纽排沙出库提供动力 D.利于小浪底枢纽蓄水拦沙
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前沿,暗物质探测需要在极深的地下、近零宇宙射线条件下
进行。我国某水库有两个库区,中间建有隧道相连(隧道两侧高差310米),科学家在隧道中间位置建成暗物质探测实验室。下图示意暗物质探测实验室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实验室选址库区隧道中间位置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库区水体 B.便于接收宇宙辐射 C.减少开挖工程量 D.利用水电开展实验
15.该水库上下游两个库区借助引水隧道发电的优势是( )
A.增加开发规模 B.增大水位落差 C.降低建设成本 D.便于统一管理
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源头到入海口全长4000千米,落差约5000米,水能资源丰富,且60%以上蕴藏在老挝的崇山峻岭之间。老挝地处湄公河流域,降水丰沛,河流众多。为开发水能资源,老挝在境内修建了数十座水坝,90%的电力销往下游国家。下图示意老挝水系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6.老挝水力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 )
①山地、峡谷众多,便于筑坝 ②河床落差较大,水能丰富
③国际市场广阔,距离较近 ④河流水量较大,径流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老挝电力跨国输出对本国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减少电力建设投资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增加外汇储备规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浙赣粤运河连接江西、浙江、广东三省,由赣粤、浙赣两条运河线路构成,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全长近1988千米,为1000吨级标准航道,2021年被列入《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江西段境内前期工程已开工,沿线规划、建设了数十座船闸或水坝,预计主体工程在2030年完工。图为该区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国家规划该条运河主要是为了( )
A.打造旅游专线,发展第三产业 B.促进省际交流,打破行政壁垒
C.完善水运网络,增加出海通道 D.促进要素流动,加强产业联系
19.与浙赣运河相比,赣粤运河的规划建设船闸数量明显居多,主要是由于( )
A.线路相对较长 B.沿途货运量更大
C.地形更为起伏 D.降水变率更明显
20.在众多规划建设的水坝、船闸中,鄱阳湖口水坝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 )
A.底部淤泥多,施工要求高 B.拆迁范围广,需求资金多
C.涉及流域广,生态影响大 D.水位上升快,洪涝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