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提高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3-24九年级上·四川自贡·阶段练习)若一元二次方程(为常数),化成一般形式为,则的值分别是( )
A. B. C. D.
2.(23-24九年级上·山东青岛·期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为4,则m的值为( )
A.3 B.0 C.3或-3 D.0或3
3.(23-24九年级上·广东惠州·阶段练习)若a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数根,则的值是( ).
A. B. C.0 D.
4.(23-24九年级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a,m,b均为常数,),则方程的解是( )
A.或 B.或1 C.1或3 D.或
5.(2023·江西赣州·一模)设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则p,q的值分别等于( )
A.1, B.1,3 C., D.,3
6.(23-24九年级上·四川内江·阶段练习)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3,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m的值为( )
A.15 B.16 C.15或16 D.16或17
7.(2023·浙江·模拟预测)若a,b,c是三个非零实数,且,求的最小值为( )
A.13 B.10 C.9 D.8
8.(2023·重庆渝中·模拟预测)已知整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a为常数且,则
②若,则
③不存在这样的示数x,使得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9.(23-24九年级上·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下列说法:①若,则;②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一定有成立;④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其中正确的(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
10.(23-24九年级上·云南昆明·期中)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250年前后)在《算术》中就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不过当时古希腊人还没有寻求到它的求根公式,只能用图解等方法来求解.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形如的方程的图解法是:如图1,以和为两直角边作,再在斜边上截取,则的长就是所求方程的正根.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按照图1,构造图2,在中,,连接,若,则的值为( )
A.3 B.4 C.6 D.8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2023·广东汕头·二模)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 .
12.(2023·四川雅安·模拟预测)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则k的值为
13.(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平行四边形的两边,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当四边形是菱形,这时菱形的边长为 .
14.(2023·贵州黔东南·一模)若a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为 .
15.(2023·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大数学家欧拉在《代数论》里有一个关于农妇卖鸡蛋的题目:两农妇一共带了个鸡蛋去集市,两人所带鸡蛋数不同,但卖得的钱数一样.于是第一个农妇对第二个农妇说:“如果你的鸡蛋换给我,我可以卖得个铜板.”第二个农妇回答:“但是你的鸡蛋换给我,我只能卖得个铜板.”请问第一个农妇有 个鸡蛋.
三、解答题(16-18题每题4分,19题6分,20题7分,21、22题每题8分,23题9分,共50分)
16.(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阶段练习)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的值和方程的解.
17.(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
老师出了一道家庭作业题,题目是: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为,且,求正数m的值.
小玉的解法如下:
解:∵,,又∵,∴,解得,.
问题:小玉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她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
18.(22-23九年级上·黑龙江七台河·期末)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数根.
(1)若,求的值;
(2)已知等腰的一边长为7,若,恰好是另外两边的边长,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19.(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某商店准备销售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计划从厂家以每个30元的价格进货,经过市场发现当每个背包的售价为 40元时,月均销量为280个,售价每增长2元,月均销量就相应减少20个.
(1)若使这种背包的月均销量不低于130 个,每个背包售价应不高于多少元?
(2)在(1)的条件下,当这种背包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销售利润是3120 元?
(3)这种背包的销售利润有可能达到3700 元吗?若能,请求出此时的销售单价;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阶段练习)观察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并回答问题:
第1个方程:;
第2个方程:;
第3个方程:;
第4个方程:;
(1)第2015个方程是_______;
(2)直接写出第n个方程,并求出第n个方程的解;
(3)说出这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一个共同特点.
21.(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阶段练习)解方程时,我们可以将视为一个整体,设,则,原方程化为,解此方程,得,,
当时,,,∴;
当时,,,∴.
∴原方程的解为,,,.
以上方法就叫换元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运用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
(2).
22.(23-24九年级上·四川内江·阶段练习)已知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特别地,当a、b都为正数时,有.
(1)已知,y的最小值为______;
(2)已知,的最大值为______;
(3)x,y都是正数,,求的最小值.
23.(2023·江西新余·一模)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m,n分别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当k为何值时,四边形是菱形;
(3)当k为何值时,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相等,且都等于,求出这时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测试(提高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3-24九年级上·四川自贡·阶段练习)若一元二次方程(为常数),化成一般形式为,则的值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要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移项法则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详解】解:,
则,
∴,
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
2.(23-24九年级上·山东青岛·期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为4,则m的值为( )
A.3 B.0 C.3或-3 D.0或3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以及题干中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确定,另外一次项系数等于4,确定,据此解答.
【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次项系数等于4,
∴
即,
∴或.
又∵二次项系数不为0,
∴,
解得,
∴.
故选:A.
3.(23-24九年级上·广东惠州·阶段练习)若a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数根,则的值是( ).
A. B. C.0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整体代入是解题的关键.
由题意知,,即,根据,代值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知,,
∴,
∴,
故选:B.
4.(23-24九年级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a,m,b均为常数,),则方程的解是( )
A.或 B.或1 C.1或3 D.或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方程的解.
把方程中的看成整体,根据关于x的方程的解可得或,求解即可.
【详解】∵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
∴方程变形为,
此方程的中或,
解得,,
∴方程的解为:,.
故选:D
5.(2023·江西赣州·一模)设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则p,q的值分别等于( )
A.1, B.1,3 C., D.,3
【答案】C
【分析】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整理可得关于p,q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详解】解: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
,
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
,,即,
将代入整理得,
,解得,
故选:.
6.(23-24九年级上·四川内江·阶段练习)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3,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m的值为( )
A.15 B.16 C.15或16 D.16或17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底是4时,②当腰为4时,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解,分3为底边长或腰长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当3为底边长时,则,
∴,
∵4,4,3能围成三角形,
∴,
解得:;
当3为腰长时,a、b中有一个为3,假定,
∴
∴
∴另一个边长为5,
∵5,3,3能围成三角形,
∴,
解得:;
∴m的值为17或16,
故选:D.
7.(2023·浙江·模拟预测)若a,b,c是三个非零实数,且,求的最小值为( )
A.13 B.10 C.9 D.8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因式分解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将待求代数式,用一个字母进行表示,构造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得到,,将转化为用表示的式子,构造一个以为两个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再转化为含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有两个根,得到,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得解.
【详解】解:∵a,b,c均为非零实数,且,
∴,,
∴,
∵b,c是方程的两根,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则,即
∵,
∴,即,
∵,
∴,即,
∴,
即的最小值为9;
故选:C.
8.(2023·重庆渝中·模拟预测)已知整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a为常数且,则
②若,则
③不存在这样的示数x,使得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多项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整体思想的应用,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清楚题意.把相应的整式代入,再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解:由,得,
,,
∴,故①符合题意;
∵,,
∴,
∴,
∵,
∴,故②不符合题意;
∵,,
∴,
∴,
∴,
∵,
∴方程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这样的实数,使得,故③符合题意;
∴有个正确,
故选:C.
9.(23-24九年级上·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下列说法:①若,则;②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一定有成立;④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其中正确的(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利用根的判别式,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若,则方程有一个根为,则;故①正确;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
则:的判别式为,
∴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故②正确;
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
当时,,故③错误;
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
∴,
∴;故④正确;
故选B.
10.(23-24九年级上·云南昆明·期中)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250年前后)在《算术》中就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不过当时古希腊人还没有寻求到它的求根公式,只能用图解等方法来求解.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形如的方程的图解法是:如图1,以和为两直角边作,再在斜边上截取,则的长就是所求方程的正根.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按照图1,构造图2,在中,,连接,若,则的值为()
A.3 B.4 C.6 D.8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的长, 再求的长,根据可得列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
,
即
即
解得:或(舍),
故选: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2023·广东汕头·二模)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且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与根的情况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有如下关系:当时,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无实数根;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则且求解即可;
【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且,
且;
故答案为:且.
12.(2023·四川雅安·模拟预测)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则k的值为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计算根的判别式,由题意得关于的不等式,求解得出的取值范围;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出两根的和与积,代入关系式得关于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解得.
,,
,
即,
,,
∵,
,
故答案为:.
13.(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平行四边形的两边,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当四边形是菱形,这时菱形的边长为 .
【答案】/
【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性质.
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则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到△,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然后解方程得到的值,从而得到的长.
【详解】
解:四边形是菱形,
,
,的长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
解得,
,
即菱形的边长为.
故答案为:.
14.(2023·贵州黔东南·一模)若a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为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整体思想进行代数式的求解.根据a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得到与a有关的代数式,利用整体代入的思想进行求值.
【详解】解:∵a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
∴,
∴,,
∴
.
故答案是:.
15.(2023·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大数学家欧拉在《代数论》里有一个关于农妇卖鸡蛋的题目:两农妇一共带了个鸡蛋去集市,两人所带鸡蛋数不同,但卖得的钱数一样.于是第一个农妇对第二个农妇说:“如果你的鸡蛋换给我,我可以卖得个铜板.”第二个农妇回答:“但是你的鸡蛋换给我,我只能卖得个铜板.”请问第一个农妇有 个鸡蛋.
【答案】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设第一个农妇有个鸡蛋,则第二个农妇有个鸡蛋,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找到关键描述语,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
解:设第一个农妇有个鸡蛋,则第二个农妇有个鸡蛋,则第一个农妇卖鸡蛋能得到 个铜板,第二个农妇卖鸡蛋能得到 个铜板,依题意可得:
,
整理,得,
解得(舍去),
经检验,是方程的解,
∴第一个农妇有个鸡蛋.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16-18题每题4分,19题6分,20题7分,21、22题每题8分,23题9分,共50分)
16.(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阶段练习)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的值和方程的解.
【答案】,方程解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即可求得n的值;再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
∴两根的和为零,即,
∴,
解得:;
当时,方程为,即,
解得:.
17.(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
老师出了一道家庭作业题,题目是: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为,且,求正数m的值.
小玉的解法如下:
解:∵,,又∵,∴,解得,.
问题:小玉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她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
【答案】小玉的解法不对,没有对m的值进行验证,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的意义;
对m进行验证,当时,求出,可得应舍去;根据m是正数可知也应舍去.
【详解】解:小玉的解法不对,没有对m的值进行验证;
解得,
当时,方程为,
,
∴应舍去;
当时,
∵m是正数,
∴也应舍去,
综上,m的值不存在.
18.(22-23九年级上·黑龙江七台河·期末)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数根.
(1)若,求的值;
(2)已知等腰的一边长为7,若,恰好是另外两边的边长,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1)m的值为6
(2)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7
【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时,,.也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可得,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接着利用得到,解得,,于是可得的值为6;
(2)分类讨论:若时,把代入方程,解得,,当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得,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舍去;当时,,解得,则三角形周长为;若,则,方程化为,解得,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舍去.
【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判别式,解得,
,,
,即,
,
整理得,解得,,
而,
的值为6;
(2)解:当腰长为7时,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
把代入方程得,
整理得,解得,,
当时,,解得,而,故舍去;
当时,,解得,则三角形周长为;
当7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则,所以,方程化为,解得,则,故舍去,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7.
19.(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某商店准备销售一种多功能旅行背包,计划从厂家以每个30元的价格进货,经过市场发现当每个背包的售价为 40元时,月均销量为280个,售价每增长2元,月均销量就相应减少20个.
(1)若使这种背包的月均销量不低于130 个,每个背包售价应不高于多少元?
(2)在(1)的条件下,当这种背包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销售利润是3120 元?
(3)这种背包的销售利润有可能达到3700 元吗?若能,请求出此时的销售单价;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55元;
(2)42元;
(3)不能,详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根的判别式,
(1)设每个背包售价为x元,根据这种背包的月均销量不低于130个,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
(2)利用总利润=每个的销售利润×月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符合题意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3)这种书包的销售利润不能达到3700元,利用总利润=每个的销售利润×月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该方程没有实数根,即这种书包的销售利润不能达到3700元;
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3)牢记“当时,方程无实数根”.
【详解】(1)设每个背包售价为x元,
依题意得:,
解得:,
∴x的最大值为55,
∴每个背包售价应不高于55元.
(2)依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该这种书包销售单价为42元时,销售利润是3120元.
(3)这种书包的销售利润不能达到3700元,理由如下:
依题意得:,
整理得:,
∵,
∴该方程没有实数根,
∴这种书包的销售利润不能达到3700元.
20.(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阶段练习)观察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并回答问题:
第1个方程:;
第2个方程:;
第3个方程:;
第4个方程:;
(1)第2015个方程是_______;
(2)直接写出第n个方程,并求出第n个方程的解;
(3)说出这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一个共同特点.
【答案】(1)
(2);,
(3)这列一元二次方程都有一个解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字规律的探究,解一元二次方程;
(1)利用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特征可确定第个方程,即可求解;
(2)利用(1)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特征可确定第n个方程,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求解;
(3)利用(2)方程的解即可求解.
找出规律,解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第1个方程:;
第2个方程:;
第3个方程:;
第4个方程:;
……
第个方程:;
整理得:;
故答案:;
(2)解:由(1)得
第n个方程:,
,
解得:,;
(3)解:由(2)得
这列一元二次方程都有一个解为.
21.(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阶段练习)解方程时,我们可以将视为一个整体,设,则,原方程化为,解此方程,得,,
当时,,,∴;
当时,,,∴.
∴原方程的解为,,,.
以上方法就叫换元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运用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
(2).
【答案】(1),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等知识,利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关键.
(1)先把要求的式子变形为,再进行因式分解,求出符合条件的的值,从而得出的值;
(2)根据已知条件设求出的值,即可获得答案.
【详解】(1)解:,
设,则原方程化为,
∴,
∴或(舍去),
即,
∴,;
(2)解:,
设,则原方程化为,
∴,
∴或,
当时,可有,解得,,
当时,可有,
∵,
∴该方程无解,
∴原方程的解为,.
22.(23-24九年级上·四川内江·阶段练习)已知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特别地,当a、b都为正数时,有.
(1)已知,y的最小值为______;
(2)已知,的最大值为______;
(3)x,y都是正数,,求的最小值.
【答案】(1)7
(2)3
(3)的最小值为11
【分析】(1)把原式变形为,再利用题干所给不等式变形即可;
(2)由得,代入,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3)设,则,代入并整理得:,利用根的判别式得,然后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1),
∵,则,
∴,
故答案为:7;
(2)∵,则,
则,
故答案为:3;
(3)设,则,
将y的表达式代入并整理得:,
则,
整理得,,
∴,
∴或,
解得:(舍去)或,
故的最小值为11.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配方法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2023·江西新余·一模)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m,n分别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当k为何值时,四边形是菱形;
(3)当k为何值时,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相等,且都等于,求出这时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1)
(2)
(3)四边形的周长是4,面积是.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应用;
(1)根据题意求出且,,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2)由菱形的性质可得,可得,再检验即可;
(3)先得出四边形是矩形,根据勾股定理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k,求出方程的解,即可求出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详解】(1)解:∵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长m,n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且,,
解得:,
即k的取值范围是;
(2)∵四边形是菱形,
∴,
∴,
解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3)∵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矩形,
∴,
由勾股定理得:,
即,
∵,,
∴,
解得:,(舍去),
把代入方程得:,
解方程得:,或,,
∴矩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即此时四边形的周长是4,面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