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运动
相互联系的水体
(2024·山东济宁·二模)石冰川是一种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广泛分布于高海拔和高纬度冰缘区。乌连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流域内石冰川导致的泥石流灾害多发。下图为乌连沟流域基岩、石冰川、泥石流活动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乌连沟流域石冰川中岩石碎屑物质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冻融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重力崩塌
2.推测乌连沟流域泥石流的触发条件是( )
A.热融凹陷积水外泄 B.地震导致坡度变陡
C.年降水量明显增加 D.冰岩物质增多下滑
3.推测乌连沟流域泥石流最为多发的时段为( )
A.3—4月 B.5—6月 C.9—10月 D.12—1月
【答案】1.A 2.A 3.B
【解析】1.石冰川中岩石碎屑物质形成于高山地区,主要受冻融风化影响,岩石崩解破碎,A正确;高山地区受风力、流水作用小,BC错误;重力崩塌不是碎屑形成的原因,D错误。故选A。
2.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大量碎屑物、流水,全球气候变暖,热融凹陷积水外泄,形成大量流水,混合碎屑物,形成泥石流,A正确;该地坡度陡峭,不是由于地震造成的,B错误;乌连沟流域处,大量流水主要是冰川消融带来,而非年降水量明显增加,C错误;冰岩物质增多下滑,不是促发泥石流的形成最重要条件,D错误。故选A。
3.乌连沟流域泥石流形成主要是冰川消融,大量流水促发形成泥石流,5—6月温度升高冰川消融明显,泥石流数量增多,B正确,其余季节冰川消融量较小,ACD错误。故选B。
(2024·山东日照·二模)洞里萨湖(13°N,104°E)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云量、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若某因素的标准化值为正值,则表示该月份高于该年平均值;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年平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4.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 )
A.与云量同步变化 B.春季全年最高
C.与风速同步变化 D.夏季全年最高
5.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最高的月份( )
①太阳直射该区域,白昼时间最长②总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③湖水浅,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④风速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4.B 5.D
【解析】4.由图可知,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春季全年最高,B正确;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与云量不同步变化,尤其在夏季表现最明显,A错误;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与风速差异明显,不同步变化,C错误;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夏季较低,D错误。故选B。
5.由图可知,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最高月份出现在5月,此时,该区域白昼时间未达到最长,夏至日时该区域昼最长,①错误;此时,该区域处于旱季,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表层水温高,②正确;由于处于旱季,气温高,降水少,湖泊水位低,水量少,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表层水温高,③正确;此时,夏季盛行风和台风未到,风力较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4·山东淄博·二模)尼罗河主要支流包括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各支流水文特征差异显著。尼罗河全年径流量的60%来自青尼罗河,32%来自白尼罗河。如图为尼罗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尼罗河三条支流流量季节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B.阿特巴拉河 青尼罗河 白尼罗河
C.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白尼罗河 D.阿特巴拉河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7.白尼罗河从喀土穆注入尼罗河干流水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形态狭长且总面积较小,汇水量小 B.朱巴上游河段湖泊较多,截留量大
C.朱巴—喀土穆河段水流缓慢,蒸发量大 D.朱巴—喀土穆河段流经荒漠,渗漏量大
8.6—9月受青尼罗河影响,朱巴—喀土穆河段、喀土穆下游河段的水位变化分别是( )
A.上涨 上涨 B.回落 回落 C.回落 上涨 D.上涨 回落
【答案】6.B 7.C 8.A
【解析】6.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阿特巴拉河是尼罗河最北支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高原山地气候区,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最为明显,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所以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也最大;青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但是位于三条支流的中间位置,其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没有阿特巴拉河明显,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于阿特巴拉河;白尼罗河源头位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区域,受湖泊调节作用强,虽然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但是其纬度位置最低,最靠近赤道,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于青尼罗河,所以尼罗河三条支流流量季节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阿特巴拉河、青尼罗河、白尼罗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流域形态狭长且总面积较小,汇水面积小,但是临近赤道地区降水量较多,汇水量也较多,A错误;白尼罗河发源于湖泊,湖泊补给河流水,B错误;朱巴—喀土穆河段为地势低平的湿地,水域面积变广,水流缓慢,蒸发量大,输送至喀土穆时水量大大缩减,C正确;朱巴—喀土穆河段流经的是湿地,不是荒漠,D错误。故选C。
8.6—9月,青尼罗河进入雨季,青尼罗河由东侧高原自东南向西北经喀土穆注入尼罗河干流,但是因为此时青尼罗河水量大、水位高,一部分河水经喀土穆上溯白尼罗河,使朱巴—喀土穆河段水位上涨,一部分河水注入喀土穆下游河段,致使水位上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9.(2024·山东菏泽·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什库尔干谷地(下图)位于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处,两侧山体岩石较坚硬,松散沉积物少。塔什库尔干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主要流经塔什库尔干谷地,该河曾发育古堰塞湖。现如今,古堰塞湖已消失,古湖床仍有高大的湖相沉积物残留,古湖附近河段落差较大。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该古堰塞湖的堰塞坝。
(2)地质专家认为,该古堰塞湖为强烈地震触发滑坡所形成。请说明理由。
(3)分析该古堰塞湖附近河段落差较大的原因。
【答案】(1)
(2)塔什库尔干谷地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具有强烈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两侧山体岩石坚硬,松散沉积物少,外力作用触发滑坡的可能性小;高大的湖相沉积物残留说明堰塞坝很高,触发该滑坡的能量巨大。
(3)堰塞湖形成后由于坝体高大稳定,堵塞河道时间较长,上游河道堆积作用强,河床抬高;而当堰塞湖溃决后,产生洪水规模较大,对下游河道的侵蚀作用剧烈,河床降低。
【详解】(1)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读等高线图可知,古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的,根据古堰塞湖的位置可以知道,古堰塞湖应是河流上游被堵塞形成的,如图所示的位置为堰塞坝。
(2)塔什库尔干谷位于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处,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地震;两侧山体岩石坚硬,松散沉积物少,说明外力作用触发滑坡的可能性小;“现如今,古堰塞湖已消失,古湖床仍有高大的湖相沉积物残留”说明堰塞坝很高,所以触发滑坡的能量巨大,可以推测是地震造成的滑坡。
(3)堰塞湖湖区主要接受沉积作用,由于堵塞河道的坝体高大,堵塞河道时间较长,堰塞湖形成后,上游沉积加强,泥沙淤积导致河床变平缓,河床抬高;而当堰塞湖溃决后,形成洪水,洪水下泄夹杂着大量砂石,对下游河段侵蚀作用强,导致河床加深,坡度加大,河道变得更陡峭,下游河床降低,从而造成古堰塞湖附近河段落差较大。
10.(2024·山东滨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十余条河流汇集于罗布泊洼地,形成古水系,并在山脉北麓发育巨厚洪积扇。随着洪积扇不断发育,以及古水系东部系列低矮山地(大、小红山等)影响,古水系区域地势格局改变,使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如今大部分洪积扇已被沙漠所覆盖。调研发现:洪积扇北缘分布有一条海拔约为840m的细条状湖相沉积带,自西向东延续至92°39'E附近后被流沙覆盖。下图示意阿尔金山北麓现代水系及其相关地理要素分布。
(1)说明自第四纪以来古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的原因。
(2)研究发现:罗布泊、阿奇克谷地、哈拉齐在第四纪早期曾经通过水体连通。请基于调研资料,说明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答案】(1)阿尔金山强烈抬升,其北侧发育自南向北流的古水系,河流携带大量砂石在北麓堆积;古水系东部受低矮山地阻挡,其北侧洪积物较少,保待低海拔状态;古水系西部缺少山地阻挡,大 量洪积物向北延伸堆积,海拔逐渐升高,古水系所在区域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古水系西部不断堆积导致河流南北高差减小,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
(2)沿840m等高线左右为湖相沉积,自罗布泊延伸到阿奇克谷地,说明罗布泊与阿奇谷底曾经水体相连;840m等高线从阿奇克谷地贯通至哈拉齐,说明两者之间有水体连通的地形条件,因此第四纪早期三者曾是通过水体连通的。
【详解】(1)由材料“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十余条河流汇集于罗布泊洼地,形成古水系,并在山脉北麓发育巨厚洪积扇”可知,南侧的阿尔金山强烈抬升,其北侧发育自南向北流的古水系,河流带来的泥沙和砾石在北部堆积形成洪积扇;由于东侧的低山阻挡,沉积物在低山的北侧堆积较少,使洪积扇的东西海拔高度出现差异,西侧高,东侧低;古水系西部缺少山地阻挡,大量洪积物向北延伸堆积,海拔逐渐升高,古水系所在区域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古水系的南北高差在西部洪积扇不断堆积过程缩小,而洪积扇的东西向高差增大,使河流逐渐偏向东侧。
(2)由材料“调研发现:洪积扇北缘分布有一条海拔约为840m的细条状湖相沉积带,自西向东延续至92°39'E附近后被流沙覆盖”可知,这条湖相沉积带原来是湖泊,自罗布泊延伸到阿奇克谷地,说明罗布泊与阿奇谷底曾经水体相连;840m等高线从阿奇克谷地贯通至哈拉齐,说明两者之间有水体连通的地形条件,因此第四纪早期三者曾是通过水体连通的。
海水的性质
(2024·山东聊城·二模)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联通,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白令海海冰为显著的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影响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分布。阿留申低压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其位置的变化对海冰范围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11、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令海峡常年性稳定的海流,其流向与成因是( )
A.自南向北海水密度差异 B.自北向南海水深度差异
C.自南向北海底地形差异 D.自北向南海水温度差异
2.关于近十年白令海海冰面积大小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年海冰面积较小阿留申低压位置偏东
B.2018年海冰面积较小阿留申低压位置偏西
C.2012年海冰面积较大阿留申低压位置偏南
D.2012年海冰面积较大阿留申低压位置偏北
3.白令海海冰面积减小,对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影响有( )
①浮游生物增多②浮游生物减少③深海鱼类增多④深海鱼类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B 3.D
【解析】1.由材料与所需知识可知,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联通,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白令海峡南侧密度小,北侧北冰洋区域密度大,两区域存在水位差,故海水由密度小的南侧流向密度大的北侧,故选A。
2.读图可知,2018年白令海海冰边缘线靠近白令海峡,说明海冰面积较小;2012年白令海海冰边缘线距离白令海峡较远,说明海冰面积较大,阿留申低压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阿留申低压强盛时,温度高,海冰面积小,故2018年阿留申低压位置偏西,接近白令海峡区域,A错误,B正确;2012年阿留申低压位置偏东,CD错误;故选B。
3.由材料可知,白令海海冰为显著的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白令海海冰面积减小,使得析盐过程减弱,冷水下沉减少,浮游生物减少,深海鱼类减少,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水体运动
相互联系的水体
(2024·山东济宁·二模)石冰川是一种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广泛分布于高海拔和高纬度冰缘区。乌连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流域内石冰川导致的泥石流灾害多发。下图为乌连沟流域基岩、石冰川、泥石流活动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乌连沟流域石冰川中岩石碎屑物质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冻融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重力崩塌
2.推测乌连沟流域泥石流的触发条件是( )
A.热融凹陷积水外泄 B.地震导致坡度变陡
C.年降水量明显增加 D.冰岩物质增多下滑
3.推测乌连沟流域泥石流最为多发的时段为( )
A.3—4月 B.5—6月 C.9—10月 D.12—1月
(2024·山东日照·二模)洞里萨湖(13°N,104°E)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云量、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若某因素的标准化值为正值,则表示该月份高于该年平均值;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年平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4.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 )
A.与云量同步变化 B.春季全年最高
C.与风速同步变化 D.夏季全年最高
5.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最高的月份( )
①太阳直射该区域,白昼时间最长②总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③湖水浅,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④风速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4·山东淄博·二模)尼罗河主要支流包括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各支流水文特征差异显著。尼罗河全年径流量的60%来自青尼罗河,32%来自白尼罗河。如图为尼罗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尼罗河三条支流流量季节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B.阿特巴拉河 青尼罗河 白尼罗河
C.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白尼罗河 D.阿特巴拉河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7.白尼罗河从喀土穆注入尼罗河干流水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形态狭长且总面积较小,汇水量小 B.朱巴上游河段湖泊较多,截留量大
C.朱巴—喀土穆河段水流缓慢,蒸发量大 D.朱巴—喀土穆河段流经荒漠,渗漏量大
8.6—9月受青尼罗河影响,朱巴—喀土穆河段、喀土穆下游河段的水位变化分别是( )
A.上涨 上涨 B.回落 回落 C.回落 上涨 D.上涨 回落
二、综合题
9.(2024·山东菏泽·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什库尔干谷地(下图)位于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处,两侧山体岩石较坚硬,松散沉积物少。塔什库尔干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主要流经塔什库尔干谷地,该河曾发育古堰塞湖。现如今,古堰塞湖已消失,古湖床仍有高大的湖相沉积物残留,古湖附近河段落差较大。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该古堰塞湖的堰塞坝。
(2)地质专家认为,该古堰塞湖为强烈地震触发滑坡所形成。请说明理由。
(3)分析该古堰塞湖附近河段落差较大的原因。
10.(2024·山东滨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十余条河流汇集于罗布泊洼地,形成古水系,并在山脉北麓发育巨厚洪积扇。随着洪积扇不断发育,以及古水系东部系列低矮山地(大、小红山等)影响,古水系区域地势格局改变,使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如今大部分洪积扇已被沙漠所覆盖。调研发现:洪积扇北缘分布有一条海拔约为840m的细条状湖相沉积带,自西向东延续至92°39'E附近后被流沙覆盖。下图示意阿尔金山北麓现代水系及其相关地理要素分布。
(1)说明自第四纪以来古水系逐渐向东侧偏转迁移的原因。
(2)研究发现:罗布泊、阿奇克谷地、哈拉齐在第四纪早期曾经通过水体连通。请基于调研资料,说明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海水的性质
(2024·山东聊城·二模)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联通,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白令海海冰为显著的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影响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分布。阿留申低压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其位置的变化对海冰范围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11、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令海峡常年性稳定的海流,其流向与成因是( )
A.自南向北海水密度差异 B.自北向南海水深度差异
C.自南向北海底地形差异 D.自北向南海水温度差异
2.关于近十年白令海海冰面积大小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年海冰面积较小阿留申低压位置偏东
B.2018年海冰面积较小阿留申低压位置偏西
C.2012年海冰面积较大阿留申低压位置偏南
D.2012年海冰面积较大阿留申低压位置偏北
3.白令海海冰面积减小,对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影响有( )
①浮游生物增多②浮游生物减少③深海鱼类增多④深海鱼类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