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深圳)宋代地方“路州县”三级体制中的“路”是虚设的,没有单一的行政区划和统一的行政机构及长官,州可以直接越级向中央奏事。这一制度设计( )
A.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使监察区转变为行政区
C.提高了州的政治地位
D.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2.(2023·山东枣庄)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3.(2023·山东淄博)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宣布“今兵权归朝廷,朕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派遣)文臣无异也”。这一举措( )
A.提升了宋朝军队战斗力
B.意在防范武将专权
C.导致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D.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4.(2023·辽宁葫芦岛)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变北宋“积贫”的现象。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哪项措施(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将兵法 D.保甲法
5.(2023·广东惠州)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
B.南宋面临的战争较多
C.北宋存在冗官问题
D.二府三司制威胁皇权
6.(2023·江苏镇江)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重文轻武,三衙分权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7.(2023·山东菏泽)南宋初,监察御史方廷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反对议和。这主要体现出当时( )
A.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C.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
D.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行
8.(2020·山东高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9.(2023·黑龙江期末)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翰林学士李畴知贡举,仅取宋准等20余人,太祖不悦,令下第士人及宋准等再试,最终进士等诸科共取士127人,皆赐及第。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取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并赐及第。上述现象( )
A.表明宋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B.体现了宋代文治社会的现实需要
C.说明宋代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D.直接导致了宋代“冗费”局面形成
10.(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材料二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基本特点,并概述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王安石针对“兵农”的改革措施各一项。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深圳)宋代地方“路州县”三级体制中的“路”是虚设的,没有单一的行政区划和统一的行政机构及长官,州可以直接越级向中央奏事。这一制度设计( )
A.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使监察区转变为行政区
C.提高了州的政治地位
D.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宋代地方‘路州县’三级体制中的‘路’是虚设的,没有单一的行政区划和统一的行政机构及长官,州可以直接越级向中央奏事”并结合所学可知,“路州县”是北宋管理地方的机制,从“军、民、财、刑”等方面加强了对于地方的管理,且根据材料信息,“路”为虚设,州可以直接越级向中央奏事,这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强调“路州县”三级体制中“路”的虚设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非使监察区转变为行政区,排除B项;宋代设置三级管理体制是为了分化事权,吸取地方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州的政治地位并未提高,排除C项;材料所述与决策效率提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山东枣庄)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地方割据的教训,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包括设置转运司对地方财政进行监控,D项正确;枢密使是中央掌管军事的官员,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直属中央政府的管理佛教事宜和吐蕃地区的机构,排除B项;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是为分割宰相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山东淄博)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宣布“今兵权归朝廷,朕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派遣)文臣无异也”。这一举措( )
A.提升了宋朝军队战斗力
B.意在防范武将专权
C.导致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D.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解析] 根据“今兵权归朝廷,朕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派遣)文臣无异也”可得出,宋代收将领的兵权,同时派文臣节制,意在防范武将专权,B项正确;两宋崇文抑武的政策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排除A项;C、D两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项。
4.(2023·辽宁葫芦岛)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变北宋“积贫”的现象。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哪项措施(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将兵法 D.保甲法
[解析] 根据材料“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变北宋‘积贫’的现象”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募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的人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以提高军队素质,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保甲法顾名思义就是寓兵于农,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广东惠州)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
B.南宋面临的战争较多
C.北宋存在冗官问题
D.二府三司制威胁皇权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宋朝时期,只有当战争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但是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说明南宋面临的国防压力增大,战事频发,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宰相权力是否增强,排除A项;材料与北宋冗官问题无关,排除C项;北宋实行的二府三司制有利于加强皇权,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项。
6.(2023·江苏镇江)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重文轻武,三衙分权
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
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张以宁用“英雄已尽中原泪”来纪念他;而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统一,所以张以宁用“臣主元无北渡心”来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安,C项正确;重文轻武、三衙分权属于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项;澶渊之盟、辽宋和议为北宋与辽关系,排除B项;南宋灭亡、国家一统,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山东菏泽)南宋初,监察御史方廷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反对议和。这主要体现出当时( )
A.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C.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
D.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行
[解析] 根据材料“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方廷实决意抗争、正气凛然的铮铮铁骨,这也正是当时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排除A项;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行,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0·山东高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解析] 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C项正确;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项;“煮粥赈灾”“开仓放粮”也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项;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黑龙江期末)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翰林学士李畴知贡举,仅取宋准等20余人,太祖不悦,令下第士人及宋准等再试,最终进士等诸科共取士127人,皆赐及第。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取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并赐及第。上述现象( )
A.表明宋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B.体现了宋代文治社会的现实需要
C.说明宋代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D.直接导致了宋代“冗费”局面形成
[解析] 根据材料,“仅取宋准等20余人,太祖不悦……最终进士等诸科共取士127人”可以得出,宋朝科举取士录取的人数大量增加,这主要因为宋朝是重文轻武的社会,需要大量的文官,B项正确;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并不能代表选拔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宋代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C项;科举取士的数量增加造成冗官,只是导致“冗费”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解析] 据材料“宋朝在州府设通判……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可知,通判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武官专权,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据材料“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可知,武人是可以参政,但是不能专政,说明通判设置是为了规范行政,而非防止武人干政,排除B项;据材料“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可知,通判只是战时负责筹集钱粮,不是平常之主责,且不负责行军打仗,不能体现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据材料“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可知,州府权力的总量未变,通判只是分割了知州的权力,并不是削弱了州府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A项。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材料二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基本特点,并概述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王安石针对“兵农”的改革措施各一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得出以人丁、资产及田亩缴纳税赋;根据材料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得出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两税法征收的标准,可以得出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从材料一两税法所征收的范围来看,可以得出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第(2)问,题干中要求作答关于“兵农”的改革措施,即关于农民方面的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举出以下2个例子: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追求兵农合一;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答案:(1)特点:以人丁、资产及田亩缴纳税赋;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历史意义: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
(2)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追求兵农合一;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