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解决问题 课时 第 4 课时
主备人 备课组 日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熟悉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会用克与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2.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不能靠肉眼观察得到,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才能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的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多多少少有些买东西称重的经验,对轻重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采用“重量”这个词,对“质量”“质量单位”这两种规范的表述很少接触,学生对此类词语理解能力有限。本单元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重点 掌握估测物体质量的方法,进一步建立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
难点 掌握估计物体质量的方法和估测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 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意义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课后布置大家调查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师:通过调查,同学们对物体的质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你们来猜猜老师这个袋子里藏了什么宝贝呢?打开袋子,学生发现是苹果。师:老师带这么多苹果来做什么呢?谁来掂一掂,感受一下?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新课学习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4例3。1.提出问题。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遇到的困难:没有告诉我们一个苹果有多重,怎么解答呢?生生互动,发现关键词“大约”,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估量?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2.解决问题。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估量的方法与结果。学生交流讨论。3.引发思考。师:1千克苹果一定是4个或5个吗?
三、拓展迁移 1.完成教科书P104“做一做”。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完成教科书P106“练习二十”第9题。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课前调查的500克鸡蛋有多少个。3.完成教科书P107“练习二十”第10题。独立完成,集体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你知道吗?”课堂小知识介绍。师:2克差不多跟日常生活中的哪个物体一样重?
作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20÷4=5(千克)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20÷5=4(千克)口答: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