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大通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信息资料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水果店卖出各种水果的数量 B.小夏一天摄入的营养占比情况
C.水库某天水位的涨落变化情况 D.某工厂各车间完成的产品数量
2.在一幅折线统计图中,用2厘米的长度表示30万元,则90万元应用( )厘米表示。
A.180 B.60 C.18 D.6
3.小明吃过晚饭后去散步,走了一段路后遇到一个同学,和同学说了一会儿话。分开后,妈妈打电话叫他回去,他便直接回家了。下面( )图能表示小明这段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
A. B. C. D.
4.小华向花瓶中匀速注水,描述水面高度随注水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图,则这个花瓶是( )。
A. B. C. D.
5.《龟兔赛跑》的故事说的是:一开始兔子跑步就遥遥领先,后来兔子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虽然爬得慢,但始终不停歇地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胜利。下面能反应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 )。
A. B.
C. D.
6.与“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对应的某日早、午、晚三个时刻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小明和爸爸去某山游玩。下图是他们两人登山比赛情况的统计图。
(1)10分钟时小明行了300米,爸爸行了( )米。
(2)小明在途中休息了( )分钟。
(3)( )早到达终点,早( )分钟。
(4)爸爸登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米。
8.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9.如图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图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
(2)火车停站时间是( )分钟。
(3)火车停站前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
(4)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得数用最简分数表示)
10.星期天,小军从家骑车到3千米远的图书馆借书。
(1)小军从家到图书馆用了( )小时。
(2)如果不休息,小军到图书馆只需要( )小时。
(3)小军借书用了( )小时。
(4)从图书馆回家,小军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11.有一个500人参与的20千米骑自行车爱心公益赞助活动,下面显示是他们骑车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1)行驶到( )千米时,还剩下一半的人在坚持。
(2)请估计一下,有( )人能坚持骑完20千米的路程。
12.某出租车公司收费标准如图所示,如果李老师乘此公司出租车去展览馆花了44元钱,那么展览馆距他上车点最远可达( )千米。
13.笑笑从家里去书店买书,在半路上想起忘记带钱了,赶紧回家取了钱再去书店,选好书付钱后回家。下面的图( )反映出了笑笑的这些情况。
14.在弹簧秤上挂物品时,所挂物品的质量与弹簧长度的变化如图。
(1)没有挂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 )厘米。
(2)挂3千克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 )厘米。
(3)弹簧的长度增加8厘米后,所挂物品的质量是( )千克。
三、判断题
15.要比较两个超市的销售情况及发展趋势,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16.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更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
17.栾川气象局用折线统计图统计本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比较合理。( )
18.为了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适合选用条形统计图。( )
19.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
四、解答题
20.小新的妈妈开了一家鞋店,小新把过去一年售出的凉鞋数量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销售量/双 20 20 60 70 150 300 350 220 180 80 30 10
你能帮助小新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销售量的变化情况,想一想变化的原因.
(2)如果每月卖出60双凉鞋便能收回成本,那么去年有哪几个月盈利 哪几个月亏本 哪几个月不亏不盈
(3)你认为去年销售量的统计对以后鞋店确定进货数量有什么帮助
21.如图是某超市2019年3-8月份甲、乙两种饮料的销量统计图。
(1)乙种饮料销量最多的是几月份?最少呢?
(2)甲、乙两种饮料销量相差最多的是几月份?最少呢?
(3)根据统计,如果你是超市经理,对甲、乙两种饮料该如何进货?
22.表是某公司在A,B两地所开的分公司近几年利润情况的统计表。
年份 利润/万元 名称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A分公司 180 170 170 152 141 130
B分公司 75 90 100 110 115 125
(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 )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距最大,( )年最小。
(3)由于产业转型,总公司打算关闭一家分公司,你认为关闭哪一家最合适?为什么?
23.下面是李强7~11岁每年体检时的体重与全校同龄学生平均体重的对照图.
(1)( )岁时李强的体重与全校同龄学生平均体重相差最少.
(2)9岁时李强的体重与全校同龄学生平均体重相差( )千克.
(3)11岁时李强的体重是全校同龄学生平均体重的.
24.下面是某市十一中学和十四中学篮球队的五场比赛的得分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市十一中学和十四中学篮球队的五场比赛的得分情况统计图
(1)两队在第一场比赛中成绩相差多少 第五场呢
(2)两队的成绩分别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3)下一场比赛哪个中学赢得比赛的机会大一些
25.下面是某城市2023年4月10日——16日每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统计表:
日期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最高气温/℃ 20 20 14 20 28 27 26
最低气温/℃ 11 9 10 7 11 15 19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判断:最高气温上升最快的是( )日到( )日,最低气温下降最快的是( )日到( )日。
(3)这7日中,( )日的温差最大。
参考答案: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反映并记录数据,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反映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情况。据此解题。
【详解】A.水果店卖出各种水果的数量,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B.小夏一天摄入的营养占比情况,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C.水库某天水位的涨落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D.某工厂各车间完成的产品数量,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C
2.D
【分析】已知2厘米的长度表示30万元,求90万元表示的长度,先用除法求出90万元里面有几个30万元,再乘2即可。
【详解】90÷30×2
=3×2
=6(厘米)
则90万元应用6厘米表示。
故答案为:D
3.C
【分析】小明吃过晚饭后去散步,离家的距离与时间都在增加;走了一段路后遇到一个同学,和同学说了一会儿话,这时的时间在增加,离家距离不变;分开后,妈妈打电话叫他回去,他便直接回家了,时间仍在增加,但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最终回到家。据此解答。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能表示小明这段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
故答案为:C
4.A
【分析】由图像可知,向容器中匀速注水时,随时间的增加,水面高度也增加,先是缓慢上升,然后很快上升,最后处趋于平缓。据此解答。
【详解】A.,该容器水面上升缓慢,较快,趋于平稳,与图形相符,符合题意;
B.该容器水面上升较快,较慢,趋于平稳,与图形不符,不符合题意;
C.,该容器水面上升较快,趋于平稳,与图形不符,不符合题意;
D.,该容器水面上升较慢,较快,与图形不符,不符合题意。
小华向花瓶中匀速注水,描述水面高度随注水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图,则这个花瓶。
故答案为:A
【点睛】简单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D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乌龟没有休息,则乌龟一直是一个速度往终点走,兔子最开始比乌龟的速度快,走到一定的路程时候,兔子睡觉了,睡觉的时候兔子没有行走,此时兔子离起点的距离不变,是一条水平的直线,由于乌龟获胜,那么乌龟走到终点的时间比兔子要短,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兔子休息后往起点跑,离终点更远了,不符合题意;
B.这个最后兔子和乌龟是一起到达终点,不符合题意;
C.这个表示兔子追上了乌龟,然后再领先乌龟,不符合题意;
D.表示当走一样的路程时候,乌龟比兔子用的时间少,乌龟先到终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考查图像的分析,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6.B
【分析】“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这句话的意思是早晨和晚上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也就是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比较大。据此找出能表示某日早、午、晚三个时刻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即可。
【详解】“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就是说:所以
根据分析可知,
A.,早晨气温较低,中午、晚上气温持续升高,不符合题意;
B.,早晨和晚上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并且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比较大,符合题意;
C.,早晨、中午和晚上气温都较高,中午气温略微上升,并且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较小,不符合题意;
D. ,早晨、中午和晚上气温都较低,中午气温略微上升,并且早晨和晚上与中午的温差较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理解“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的意义,读懂各个折线统计图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1)200
(2)5
(3) 爸爸 2.5
(4)20
【分析】(1)实线表示爸爸的爬山数据,找到10分钟爸爸对应的路程即可;
(2)折线平稳无变化表示静止不动在休息,用终点时间-起点时间,即可求出休息时间;
(3)观察统计图,最先到达500米最高点数据表示早到达终点,求出时间差即可;
(4)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10分钟时小明行了300米,爸爸行了200米。
(2)15-10=5(分钟)
(3)27.5-25=2.5(分钟)
爸爸早到达终点,早2.5分钟。
(4)500÷25=20(米)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8. 条形 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1)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条形统计图;
(2)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折线统计图。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9.(1)0.6/
(2)10
(3)1
(4)
【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完成填空:
(1)从7:55到8:20一共用了25分钟,行驶了15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则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
(2)从图中看出:8:00到8:10火车的路程没有变化,即停站10分钟;
(3)火车停站前从7:55到8:00,5分钟行驶5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则速度=路程÷时间,据此求出速度;
(4)火车停站后的8:10到8:25,15分钟行驶了15-5=1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则速度=路程÷时间,据此求出速度。
【详解】(1)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7:55到8:20一共用了25分钟
15÷25=0.6(千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0.6千米。
(2)从图中看出:8;00到8:10火车的路程没有变化
8:10-8:00=10(分钟)
火车停站时间是10分钟。
(3)5÷5=1(千米)
火车停站前速度是每分钟1千米。
(4)8:25-8:10=15(分钟)
(15-5)÷15
=10÷15
=
=(千米)
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是每分钟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
10. 0.6 0.4 0.4 15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路程,由此可看出从家出发,到图书馆共0.6小时;
(2)通过观察折线图可知,在去图书馆的途中,小军共休息了0.2小时,然后用0.6-0.2=0.4(小时)即可解答;
(3)通过观察折线图可知,从0.6到1.0小时之间一共是0.4小时;
(4)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3÷(1.2-1.0)即可解答。
【详解】(1)通过观察折线图可知,小军从家到图书馆用了0.6小时;
(2)0.6-0.2=0.4(小时)
(3)1.0-0.6=0.4(小时)
(4)3÷(1.2-1.0)
=3÷0.2
=15(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行走时间和行走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践行分析、计算。
11.(1)16
(2)180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代表距离,纵轴代表人数,剩下一半的人在坚持即找到500÷2=250人所对应的距离即可;
(2)找到20千米的路程所对应的人数即可,纵轴每小格代表50人,走完20千米对应的人数在150-200人数之间。
【详解】(1)500÷2=250(人)
250人所对应的距离是16千米
所以行驶到16千米时,还剩下一半的人在坚持。
(2)请估计一下,有180人能坚持骑完20千米的路程。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2.17
【分析】从图中可知出租车的收费标准:3千米及3千米以内收费9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行驶(9-3)千米收费(24-9)元,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这部分每千米收费2.5元。
已知李老师乘出租车共花费44元,44元>9元,所以分两段收费:
第一段:行驶3千米,收费9元;
第二段:超过3千米部分收费(44-9)元,每千米收费2.5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这一段行驶的路程;
最后把这两段行驶的路程相加,即是展览馆距他上车点最远可达的距离。
【详解】超过3千米的路程,每千米收费:
(24-9)÷(9-3)
=15÷6
=2.5(元)
最远可行驶:
3+(44-9)÷2.5
=3+35÷2.5
=3+14
=17(千米)
展览馆距他上车点最远可达17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段计费问题,结合图中的已知信息,弄清楚每段的临界点和每段的收费标准,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
13.②
【分析】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找准出发点,折线水平的部分表示在书店停留的时间,由此判断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
【详解】图①中没有表示停留,是错误的。
只有选项②比较准确的反映了笑笑的这些情况。
图③表示走到半路有停留的时间且没有表示返回家取钱,是错误的。
所以图②反映出了笑笑的这些情况。
14.(1)10
(2)16
(3)4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当质量为0时,弹簧长度是10厘米,故没有挂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10厘米。
(2)观察挂物品后弹簧长度的变化,可知挂1千克物品弹簧长度增加2厘米,挂3千克物品长度即可求。
(3)长度增加8厘米,求得增加了几个2厘米,所挂物品就是几个1千克。
【详解】(1)没有挂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10厘米。
(2)2×3+10
=6+10
=16(厘米)
因此挂3千克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16厘米。
(2)8÷2=4(千克)
故弹簧的长度增加8厘米后,所挂物品的质量是4千克。
15.√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要比较两个超市的销售情况及发展趋势,需选择复式统计图。
【详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要比较两个超市的销售情况及发展趋势,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表的特点是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简明清晰,便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对比分析;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更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折线统计图、统计表的特点进行解答。
17.√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栾川气象局用折线统计图统计本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比较合理。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8.×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据的变化情况,据此选择。
【详解】为了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9.×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熟练的增减变化的趋势。据此判断。
【详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两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图才能合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因此,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0.(1)季节的变化,6、7月份是夏季,销量好.
(2)4~10月份盈利;1、2、11、12月份亏本;3月不亏不盈.
(3)要随季节的变化情况来确定进货的数量.
【详解】略
21.(1)5月份;8月份
(2)8月份;3月份
(3)如果我是超市经理,在进货时多进甲种饮料,少进乙种饮料。
【分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
(1)乙种饮料销售量最多的是5月份,最少是8月份。
(2)甲、乙两种饮料销量相差最多的是8月份,最少是3月份。
(3)如果我是超市经理,在进货时多进甲种饮料,少进乙种饮料。据此解答。
【详解】解:(1)乙种饮料销售量最多的是5月份,最少是8月份。
(2)甲、乙两种饮料销量相差最多的是8月份,最少是3月份。
(3)如果我是超市经理,在进货时多进甲种饮料,少进乙种饮料。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2.(1)见详解
(2)2013;2018
(3)我认为关闭A分公司,因为到2018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不多,可是A分公司利润呈下降趋势,B分公司利润呈上升趋势。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先按照统计表中的数据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完成统计图。
(2)通过观察统计图表可知,2013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最大,2018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最小。
(3)我认为关闭A分公司,因为到2018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不多,可是A分公司利润呈下降趋势,B分公司利润呈上升趋势。据此解答。
【详解】(1)作图如下:
某公司在A,B两地所开的分公司近几年利润情况的统计图
(2)2013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最大,2018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最小。
(3)我认为关闭A分公司,因为到2018年,两家分公司利润差不多,可是A分公司利润呈下降趋势,B分公司利润呈上升趋势。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1)7 (2)20 (3)
【详解】略
24.(1)4分,5分
(2)十一中学的成绩不稳定,十四中学的成绩越来越好。
(3)下一场比赛十四中学赢得比赛的机会大一些。
【详解】(1)50-46=4(分)
56-51=5(分)
25.(1)见详解;
(2)13;14;12;13;
(3)14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统计图如下;
(2)观察统计图可知,每相邻两天中,最高气温上升的有12日到13日、13日到14日,分别用相邻两天中,后面一天的最高气温减去前面一天的最高气温,再比较即可找出最高气温上升最快的是几日到几日;观察统计图可知,每相邻两天中,最低气温下降的有10日到11日、12日到13日,分别用相邻两天中,前面一天的最低气温减去后面一天的最底气温,再比较即可找出最低气温下降最快的是几日到几日。
(3)分别求出每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再比较即可。
【详解】(1)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下:
(2)20-14=6(℃)
28-20=8(℃)
8>6
11-9=2(℃)
10-7=3(℃)
3>2
最高气温上升最快的是13日到14日,最低气温下降最快的是12日到13日。
(3)20-11=9(℃)
20-9=11(℃)
14-10=4(℃)
20-7=13(℃)
28-11=17(℃)
27-15=12(℃)
26-19=7(℃)
17>13>12>11>9>7>4
所以,这7日中,14日的温差最大。
【点睛】熟练掌握从统计表的数据中获取信息的方法,正确绘制统计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