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29 20: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 课时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备课组 二年级数学组 日期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感受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现象的支撑,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难点 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意义导入 一、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28的主题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看到的现象。师:春天是个适合出游的季节,我们一起到游乐园里看看吧。你喜欢哪项活动?它是怎么运动的呢?【学情预设】风筝,有风就可以飞到天上;风车,会不停地转动;观光电梯,能够上下运动;滑滑梯,人会斜着滑下来等等。2.学生借助肢体语言表演模仿实例的运动。3.选择燕子风筝,让学生再次认真观察,说一说它的特点。【学情预设】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左右一样是为了保持平衡,才好飞上天。4.仔细观察主题图,找同种类型的物体。师:像这样左右一样的事物在图中你还能找到哪些?5.引入新课。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像这样的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学习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1.揭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出示课件)【学情预设】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大致可以感受到这些图案的共同特征。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不会很流畅,教师应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描述。伴随学生的描述,课件动画演示树叶等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过程。师:像这样对折后两侧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教师板书)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轴对称图形?举例说一说。2.动手操作,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小组合作:拿出剪刀动手试一试,组内评议作品。课件出示剪衣服的步骤。师: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剪出其他图案吗?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学生尝试剪各种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全班展示。3.分析学生作品,引出对称轴。师:这些作品都出自同学们灵巧的双手,很好!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剪纸,但剪下来的图形和剪剩下的纸边并不对应,你能说说这些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吗?师:这些展示的作品,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相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都是经过对折后剪出来的,所以图形的两边完全相同。小结:像这样经过对折,再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师:轴对称图形对折的两边图形是对称的,大家对折的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板书)教师指导学生在剪出来的图形上描出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三、拓展迁移 三、知识应用,辨认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1.完成教科书P2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判断依据。2.完成教科书P33“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哪些数字图案是轴对称的。
四、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对称现象给我们带来的美吧!教师呈现课前准备的实物图片。
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侧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