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期末)第9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检测卷(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期末)第9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检测卷(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30 20: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期末)第9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检测卷(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根据下表,你认为( )最有可能当上班长。
王思雨 张一鸣 刘晓 合计
票数 11 14 40
A.王思雨 B.张一鸣 C.刘晓
2.小冬统计了本班男生的身高,从矮到高排,小冬排在第19个,他的身高可能是( )厘米。
身高/厘米 120~130 131~140 141~150
人数 9 11 7
A.129 B.135 C.141
3.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4.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如下面(单位:分),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有( )场。
A.20 B.21 C.22 D.24
5.为了了解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调查表( )。
A.
B.
C.
6.一根铁丝长508米,第一次用去361米,第二次用去129米。现在还剩多少米?正确的列式是( )。
A.508-361-129 B.508-(361-129) C.508-361+129
二、填空题
7.下面是二(2)班同学出生的季节情况。
(1)把统计的人数填在上表中。
春 夏 秋 冬
√√√√√√√ 〇〇〇〇〇 正正正 正一
( )人 ( )人 ( )人 ( )人
(2)二(2)班( )季出生的人数最多,( )季出生的人数最少。
8.在五月份“环保月”活动中,三(1)班同学回收空瓶子的情况如下:
第一小组:回收塑料瓶37个,易拉罐15个。
第二小组:回收塑料瓶28个,易拉罐30个。
第三小组:回收塑料瓶41个,易拉罐26个。
(1)按照小组进行统计,每个小组回收空瓶子的总数量是:
组别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总数量/个 ( ) ( ) ( )
(2)按照空瓶子的材质进行统计,每种空瓶子的总数量是:
类别 塑料瓶 易拉罐
总数量/个 ( ) ( )
(3)三个小组中,回收空瓶子总数量最多的是第( )小组。
(4)对于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一写: 。
9.小红记录了本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成绩,结果如表:
编号 成绩/次 编号 成绩/次 编号 成绩/次 编号 成绩/次
1 38 6 31 11 44 16 18
2 37 7 29 12 35 17 46
3 40 8 42 13 28 18 43
4 43 9 39 14 30 19 35
5 48 10 45 15 21 20 32
(1)如果成绩达到40次及以上算优秀,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成绩达到优秀等级的有( )人。
(2)如果成绩达到34 39次算良好,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成绩达到良好的有( )人。
10.王军收集了本班男生50米跑的成绩(单位:秒),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9.0 5 10.2 9 9.2 13 8.6 17 9.6
2 8.5 6 8.8 10 8.9 14 9.3 18 8.6
3 9.1 7 8.7 11 9.5 15 10.0 19 9.3
4 8.7 8 9.4 12 8.4 16 9.3 20 8.7
(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
(2)如果时间等于或少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
(3)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九,他达到优秀没有?( )
11.下表是三(3)班24名男生的体重情况统计表。
(1)根据题意,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体重/千克 合计 20~29 30~39 40~49
人数 ( ) 8 ( ) 5
(2)体重在( )千克的人数最多;体重小于40千克的有( )人。
12.下面是三年级2班女生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
(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表。
成绩 60~69 70~79 80~89 90~99
人数 ( ) ( ) ( ) ( )
(2)这次数学测试的最高分是( )分,最低分是( )分。
(3)这次参加数学测试的女生共有( )人,成绩在( )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三、判断题
1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
14.小军统计出全班四个组的人数分别是10人、12人、11人、11人,其中女生25人,男生20人。( )
15.分别调查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喜欢什么课外书,因为调查对象不同,所以调查的结果一定不同。( )
16.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比0大。( )
17.三(1)班4个小组中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那么,全班同学中有12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 )
四、解答题
18.三年级在大课间中每个班级只能选择下列活动中的一项活动,三(1)班选哪种活动合适呢?
全班同学(有一名同学因病没来上学)通过举手调查(每人只选一种),统计结果如下:
体育活动 踢毽子 跳绳 打篮球 踢足球
喜欢的人数 10 18 8 9
观察上面的表格,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2)喜欢( )的人数最多,喜欢( )的人数最少。
(3)三(4)班选择( )活动合适。
(4)喜欢踢毽子的比喜欢打篮球的多( )人。
(5)如果生病的同学来了就会出现有两个体育活动喜欢的人数相等,你认为他有可能喜欢( )活动。
19.小东收集了自己班所有男生的50米短跑成绩,如下表:
序号 成绩/秒 序号 成绩/秒 序号 成绩/秒 序号 成绩/秒
1 8.9 7 10.8 13 8.4 19 10.2
2 9.6 8 12.5 14 11.3 20 12.5
3 10.5 9 11.7 15 12.5 21 9.7
4 9.4 10 8.6 16 13.1 22 8.9
5 11.3 11 9.3 17 11.5 23 10.5
6 12.6 12 9.7 18 9.8 24 11.6
(1)这个班男生一共有( )人。
(2)这个班男生50短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
(3)成绩在9.3秒及9.3秒以下的为优秀,成绩在11.5秒以上的为不合格,其余的为合格。请先数一数,再完成下表。
等级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人数
20.小明收集了班级部分同学今天锻炼所用的时间。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1 13 5 20 9 28 13 32
2 18 6 35 10 10 14 17
3 25 7 8 11 14 15 12
4 7 8 17 12 19 16 26
(1)请将上表中的数据整理到下表中。
时间 不足15分钟 15~30分钟 大于30分钟
人数
(2)小明今天跑步14分钟,根据表格可知,有( )人锻炼所用的时间比他多,小明今天跑步大约跑了( )。
A.10千米 B.2千米 C.100米
(3)王老师从这些学生中选出去参加体育比赛,王老师一共选了多少人?
21.下面是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的月份统计表。
最喜欢的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人数 1 2 1 5 7 4 3 4 3 5 2 1
(1)把上表中的数据按季度分类。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2)你还可以按哪个标准整理上面的数据?列表填一填。
22.小明收集了本班男生实心球投掷测试的成绩(单位:米),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7.8 5 6.8 9 5.6 13 4.8
2 6.5 6 8.8 10 7.0 14 9.3
3 6.1 7 6.4 11 6.9 15 6.3
4 5.7 8 7.2 12 6.4 16 10.2
(1)这个班男生实心球投掷的最好成绩是( )米,最差成绩是( )米。
(2)如果投掷成绩达到或超过7.0米为优秀,达到6.0~6.9米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
(3)将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小军成绩排名是第六,他有没有达到优秀?(在正确的□内打“√”)
有□ 没有□
23.学生曹小力收集了本班男生实心球投掷测试的成绩(单位:米),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① 7.5 ⑤ 5.3 ⑨ 9.2 5.8 9.6
② 6.8 ⑥ 6.3 ⑩ 6.6 8.7 6.2
③ 5.4 ⑦ 7.8 5.8 10.3 4.2
④ 9.7 ⑧ 9.4 8.4 6.7 8.8
(1)这个班男生实心球投掷的最好成绩是( )。最差成绩是( )米,最好的成绩与最差成绩相差( )米。
(2)如果达到或超过7.0米为优秀,6.0~6.9米为良好,那么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
(3)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十,他达到优秀没有?
参考答案:
1.B
【分析】总票数是40票,王思雨和刘晓分别得到11票和14票,所以张一鸣的票数是40-11-14=15(票),然后再比较,找出最多、最少的,最多的最有可能当上班长。
【详解】40-11-14
=29-14
=15(票)
15>14>11
所以张一鸣最有可能当上班长。
故答案为:B
2.B
【分析】身高在120~130厘米的有9人,9<19;身高在120~130厘米和131~140厘米的共有9+11=20(人),19<20;则小冬的身高在131~140厘米之间;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小冬的身高在131~140厘米之间。
A.129<131,不符合题意;
B.131<135<140,符合题意;
C.141>14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小冬的身高范围,再进一步解答。
3.C
【分析】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统计该校所有的学生工作量会比较大,不适合采用普查,也不适合调查某一类的个体,可以随机选择该校的一个班级,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各种爱好的都有,对这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运动量统计,据此解答。
【详解】A.属于整体的某一类个体,不合适;
B.书法小组也属于某一类的个体,不适合;
C.调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比较适合;
故答案为:C
【点睛】选择的调查对象不能局限为爱好某一类运动的学生。
4.B
【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情况,数出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场次即可。
【详解】根据记录表可知:得分在20分以上(含20分)的有21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表中获取信息,关键根据所给信息准确数出数据。
5.B
【分析】判断各选项调查表调查的内容与题目要调查的内容是否一样,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 ,调查的是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与题目要调查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一致,不能选择此表。
B.,调查的是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与题目要调查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致,可以选择此表。
C.,调查的是在家会不会运动,与题目要调查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一致,不能选择此表。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要调查的主题据此选择合适的调查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A
【分析】由题意可得,用总长度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剩下的长度为:508-361-129(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减法的性质,关键是明确求剩下的长度=总长度-用去的长度即可。
7.(1) 7 5 15 6
(2) 秋 夏
【分析】(1)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
(2)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二(2)班秋季出生的人数最多,夏季出生的人数最少。据此解答即可。
(1)
春 夏 秋 冬
√√√√√√√ 〇〇〇〇〇 正正正 正一
7人 5人 15人 6人
(2)
二(2)班秋季出生的人数最多,夏季出生的人数最少。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1) 52 58 67
(2) 106 71
(3)三
(4)不要乱丢塑料瓶和易拉罐,把它们放进可回收垃圾箱。
【分析】(1)分别计算出每个小组回收塑料瓶与易拉罐的数量之和,即每个小组回收空瓶子的总数量。
(2)回收塑料瓶的总数量:(37+28+41)个;回收易拉罐的总数量:(15+30+26)个。
(3)根据(1)表格中的数据,数量最大的为回收空瓶子总数量最多的那个小组。
(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详解】(1)第一小组:37+15=52(个);第二小组:28+30=58(个);第三小组:41+26=67(个)
组别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总数量/个 52 58 67
(2)回收塑料瓶的总数量:37+28+41=106(个);回收易拉罐的总数量:15+30+26=71(个)
类别 塑料瓶 易拉罐
总数量/个 106 71
(3)52个<58个<67个
则三个小组中,回收空瓶子总数量最多的是第三小组。
(4)对于保护环境,我的建议是不要乱丢塑料瓶和易拉罐,把它们放进可回收垃圾箱。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9.(1)8
(2)5
【分析】(1)根据成绩记录表,认真数出成绩达到40次及以上的人数,即是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成绩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
(2)根据成绩记录表,认真数出成绩达到34 39次的人数,即是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成绩达到良好的的人数。
【详解】(1)如果成绩达到40次及以上算优秀,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成绩达到优秀等级的有8人。
(2)如果成绩达到34 39次算良好,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成绩达到良好的有5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0.(1) 8.4 10.2
(2) 7 8
(3)没有
【分析】(1)时间越短,成绩越好,由此找出时间最短的和时间最长的即为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
(2)依次数出等于或少于8.7秒和8.8~9.3秒的人数即可;
(3)根据优秀的人数,与9进行比较,优秀人数少于9人则没有达到优秀等级,是良好等级;优秀人数大于或等于9人,则达到优秀等级。
【详解】(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8.4秒,最差成绩是10.2秒。
(2)如果时间等于或少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7人,达到良好的有8人。
(3)达到优秀的有7人,7<9,则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九,他没有达到优秀。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1.(1) 24 11
(2) 30~39 19
【分析】(1)根据题意,共有24名男生,即合计是24;用24减去8再减去5,求出30~39千克的人数;
(2)比较20~29千克、30~39千克、40~49千克的人数,即可知道体重在什么千克的人数最多;用24减去40~49千克的人数,即可求出体重小于40千克的有多少人。
【详解】(1)24-8-5=11(人),表格如下:
体重/千克 合计 20~29 30~39 40~49
人数 24 8 11 5
(2)11人>8人>5人
24-5=19(人)
则体重在30~39千克的人数最多;体重小于40千克的有19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2.(1) 2 3 7 6
(2) 99 66
(3) 18 80~89
【分析】(1)从数学成绩记录表中数出每个分数段的人数,把表格补充完整即可;
(2)从数学成绩记录表中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是多少;
(3)把(1)表格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相加,求出这次参加数学测试的女生共有多少人;再比较每个分数段的人数,找出成绩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详解】(1)
成绩 60~69 70~79 80~89 90~99
人数 2 3 7 6
(2)这次数学测试的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66分。
(3)2+3+7+6=18(人)
7>6>3>2
这次参加数学测试的女生共有18人,成绩在80~8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
【分析】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较多,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比如将全班身高可以按照身高在110 120厘米、121 130厘米、131 140厘米、141 150厘米和超过150厘米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身高范围的人数,再绘制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进行整理分析。
【详解】由分析得:
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根据我们平时统计数据的方法,在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然后再汇总。
14.×
【分析】比较按组统计的人数与按性别统计的人数是否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按组统计:
10+12+11+11
=22+22
=44(人)
按性别统计:25+20=45(人)
按组统计的全班人数和按性别统计的人数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统计标准不一样,但统计的人数是不变的,也就是应该相等。
15.×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调查一项事情,调查的对象不同,调查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所以分别调查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喜欢什么课外书,调查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判断错误。
16.×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所有的小数不一定都比0大,比1小,也有可能比1大或者等于1,并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所有的小数不一定都比0大,比1小,也有可能比1大或者等于1。例如:0.5<1,2.5>1,1.0=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当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小数比1小。
17.×
【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分析,是不是4个小组都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三(1)班4个小组中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可知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不知道其他小组有几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所以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有12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4个小组中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并不代表另外3个小组也都有3人参加啊了舞蹈兴趣小组。
18.(1)46
(2) 跳绳 打篮球
(3)跳绳
(4)2
(5)打篮球或踢足球
【分析】(1)根据图表数据加法计算总人数。
(2)表中各种活动人数比较大小后即可解答。
(3)喜欢项目最多的人数即为最合适的活动。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5)哪个种体育活动项目相差1,即可找到生病孩子可能喜欢的活动。
【详解】(1)10+18+8+9=28+8+9=36+9=45(人)
45+1=46(人)
答:全班共有46人。
(2)18>10>9>8
答:喜欢跳绳人最多,打篮球人最少。
(3)喜欢跳绳人最多,所以三(4)班选择跳绳活动合适。
(4)10-8=2(人)
答:喜欢踢毽子的比喜欢打篮球的多2人。
(5)表格中打篮球和踢毽子人数相差1,踢足球人数和踢毽子人数相差1,所以如果生病的同学来了就会出现有两个体育活动喜欢的人数相等,他可能喜欢打篮球或踢足球。
19.(1)24
(2)8.4;13.1
(3)5;12;7
【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第一个序号是1,最后一个序号是24,则这个班男生一共有24人。
(2)路程相等,用时越短代表速度越快,再根据小数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越大的小数越大,再依次比较十分位,选出最小的小数即最好的成绩是多少秒,最大的小数即最差的成绩是多少秒。
(3)小于或等于9.3的小数,有多少个即代表优秀的人数;大于11.5的小数,有多少个即代表不合格的人数,剩下的即为合格的人数。
【详解】(1)这个班男生一共有24人。
(2)8<9<10<11<12<13
整数部分为8的小数最小,其中8.4<8.6<8.9,最小的是8.4;
整数部分为13的小数最大,最大的是13.1。
这个班男生50短跑的最好成绩是8.4秒,最差成绩是13.1秒。
(3)整数部分为8的小数都小于9.3,一共有4个,9.3有1个,则成绩在9.3秒及9.3秒以下的有4+1=5(个),成绩为优秀的人数有5人;
整数部分为12或13的小数都大于11.5,整数部分为12的小数有4个,整数部分为13的小数有1个,整数部分为11且大于11.5的小数有2个,则成绩在11.5秒以上的有4+1+2=5+2=7(个),成绩为不合格的人数有7人;
24-5-7=19-7=12(个),成绩为合格的人数有12人。
等级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人数 5 12 7
20.(1)6;8;2
(2)10;B
(3)6人
【分析】
(1)分别数出各个时间段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
(2)小明今天跑步14分钟,求锻炼所用的时间比他多人数,就是求锻炼时间在15~30分钟以及大于30分钟的人数和。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认识可知,14分钟大约跑2000米。1千米=1000米,则14分钟大约跑2千米。
(3)将这些总人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3份占这些人的,用总人数除以8,再乘3,即可求出选出的人数。
【详解】
(1)
时间 不足15分钟 15~30分钟 大于30分钟
人数 6 8 2
(2)8+2=10(人)
2000米=2千米
小明今天跑步14分钟,根据表格可知,有10人锻炼所用的时间比他多,小明今天跑步大约跑了(B)。
(3)16÷8×3
=2×3
=6(人)
答:王老师一共选了6人。
21.(1)4;16;10;8
(2)见详解
【分析】
(1)1月、2月、3月的人数相加为第一季度的人数;4月、5月、6月的人数相加为第二季度的人数;7月、8月、9月的人数相加为第三季度的人数;10月、11月、12月的人数相加为第四季度的人数;计算即可解答。
(2)可以按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统计,即1月至6月的人数相加为上半年的人数;7月至12月的人数相加为上下年的人数;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1)第一季度的人数:1+2+1=4(人)
第二季度的人数:5+7+4=16(人)
第三季度的人数:3+4+3=10(人)
第四季度的人数:5+2+1=8(人)
(2)按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统计,填表如下(答案不唯一)
上半年 下半年
人数 20 18
22.(1)10.2;4.8;(2)6;7;(3)有√
【分析】(1)比较各个成绩的大小即可知道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是多少米。
(2)7.0米及以上学生数为优秀人数,成绩在6.0~6.9米的学生数为良好人数。
(3)把各个人的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第六名的成绩达到或超过7.0米则为优秀,否则没有达到优秀。
【详解】(1)10.2>9.3>8.8>7.8>7.2>7.0>6.9>6.8>6.5>6.4=6.4>6.3>6.1>5.7>5.6>4.8
这个班男生实心球投掷的最好成绩是10.2米,最差成绩是4.8米。
(2)如果投掷成绩达到或超过7.0米为优秀,达到6.0~6.9米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6人,达到良好的有7人。
(3)10.2>9.3>8.8>7.8>7.2>7.0>6.9>6.8>6.5>6.4=6.4>6.3>6.1>5.7>5.6>4.8
第六名的的成绩为7.0米,小军达到了优秀。
有√ 没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根据统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3.(1)10.3;4.2;6.1
(2)10;5
(3)达到
【分析】(1)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找到统计表中的最大和最小的数,求两数之差,用减法计算;
(2)分别数一数达到优秀和良好的人数即可;
(3)根据(2)所得结果,看优秀人数是否有十人即可。
【详解】(1)根据统计表可得,这个班男生实心球投掷的最好成绩是10.3,最差成绩是4.2米。
10.3-4.2=6.1(米)
则最好的成绩与最差成绩相差6.1米。
(2)7.0米以上的有:①④⑦⑧⑨ ,共10人,
6.0~6.9米的有:②⑥⑩ ,共5人。
则达到优秀的有10人,达到良好的有5人。
(3)因为优秀的人数有10人,所以第十名一定达到优秀,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十,他达到优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解答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