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解决问题 课时 第 3 课时
主备人 备课组 二年级数学组 日期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有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经历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不同之处是数目大了些。借助已有的经验基础,让学生再次深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建立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同时从计算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理解,而且要求熟练掌握。低年级学生接受知识快,但遗忘得也快。本单元是对表内除法学习的收尾工作,在掌握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也需要对表内乘除法进行汇总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重点 会选择有用的信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意义导入
二、新课学习 1.创设情境。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42例3。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4.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想一想”5.归类整理。5.归类整理。
三、拓展迁移 1.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4题。(1)学生观察此题主题图后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2)独立思考解决第(1)、(2)问分别需要哪些信息,应该如何解答。(3)在小组内探讨根据所知道的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6题。(1)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2)要求“18人要坐几辆碰碰车”,需要哪些信息?(3)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呢?说一说,算一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想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作业 小状元第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