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必刷好题)第6单元运算律检测卷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必刷好题)第6单元运算律检测卷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30 21: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必刷好题)第6单元运算律检测卷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78×49+78×51=( )。
A.(78×78)×(49×51) B.78×(49+51) C.78×49×51
2.课桌每张120元,椅子每把80元,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配成一套,买50套要付多少元?正确的列式是( )。
A.120+80×50 B.120×50+80 C.(120+80)×50
3.327+328+329+330+331+332+333=( )。
A.331×7 B.329×7 C.330×7
4.下面哪道算式的得数与“720÷(15×4)”相等?( )
A.720÷15×4 B.720÷15÷4 C.720÷4×15
5.等式12+(m+88)=(12+88)+m应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6.小明在计算4×(○+△)时,看成了4×○十△,结果比原来小了12。将12表示的含义在图上圈出来,下面正确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7.在( )里填上“>”“<”或“=”。
( ) ( )
39亿( )3899000000 200140( )210040
8.“一条羊毛围巾标价为168元,学校买了23条,一共需要付多少元?”可以列下图的竖式计算。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求的是买( )条羊毛围巾的价钱。观察竖式计算过程,其中运用到的运算律是( )。

9.小刚的计算器上数字键“3”坏了。你能用小刚的计算器算出“125×32”的得数吗?请将你的计算过程用综合算式表示出来:( )。
10.如果,那么m是( )。
11.根据a×b=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5)×(b×5)=( )
(a×5)×(b×5)=( )
12.如果□×○=30,那么630÷□÷○=( )。
三、判断题
13.412+78+22=412+(78+22)。( )
14.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为a×b+a×c=a×(b+c)。( )
15.几个数相加,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和不变。( )
16.99×97+3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写成99×(97+3),可以使计算简便。( )
17.(A+B-C)÷2=A÷2+B÷2-C÷2。(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2+(149+68) 125×32 23×27+27×77
300-146-54 35×98+70 101×79-79
五、解答题
20.老师常说,计算器是一种工具,不能替代我们的思考。
你知道男孩算得比计算器还快的窍门在哪里吗?写写。
21.体育强国,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小强和小军在学校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们从同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强的速度是4米/秒,小军的速度是6米/秒,经过40秒两人相遇。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22.光明小学新建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8个教室,每个教室需要5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
23.幼儿园张阿姨买了纯牛奶和酸牛奶各15箱,纯牛奶每箱24盒,酸牛奶每箱16盒。买的纯牛奶和酸牛奶一共有多少盒?
24.如下图所示的单人课桌椅,每个班需要48套。
(1)为一个班配置这种单人课桌椅共需要多少元?
(2)希望小学一到六年级都有4个班,全校一共需要配置多少套这种单人课桌椅?
参考答案:
1.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乘法分配律也可以逆运用。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78×49+78×51=78×(49+51)。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第一种方法,用每张课桌的价钱加上每把椅子的价钱,求出每套桌椅的价钱,再乘购买套数,求出花费的钱数。
第二种方法:买50套桌椅就是买50张课桌和50把椅子。用每张课桌的价钱乘购买课桌数量,求出购买课桌花费的钱数。用每把椅子的价钱乘购买椅子数量,求出购买椅子花费的钱数。再将两个钱数相加,求出花费的钱数。
【详解】要求买50套要付的钱数,可以列式为120×50+80×50,或者列式为(120+80)×5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3.C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知,这个算式等于(327+333)+(328+332)+(329+331)+330,其中,327=330-3,333=330+3,则327+333=330+330,依次类推可知,算式就等于7个330相加的和,也就是330×7。
【详解】327+328+329+330+331+332+333
=(327+333)+(328+332)+(329+331)+330
=(330+330)+(330+330)+(330+330)+330
=330×7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掌握和应用,单数个相邻的数相加的和,等于中间的数与数字个数的乘积。
4.B
【分析】根据除法性质可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除法的性质可知:
720÷(15×4)=720÷15÷4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具体的算式检验对除法性质的灵活掌握情况。
5.C
【分析】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就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详解】12+(m+88)先交换m、88的位置,变成12+(88+m),再去掉小括号,先算12加88的和;等式12+(m+88)=(12+88)+m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
6.A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4×(○+△)这个式子表示4个○与4个△的和,而把式子看成4×○十△时,只算了1个△,即少算了3个△,据此解答。
【详解】依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及具体题意可得:12表示比原来少算了3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根据乘法分配律来解答,考查学生是否细心,以及准确计算的能力。
7. = > > <
【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比较43×520和430×52的大小;
分别算出8×4×25和(8+4)×25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把39亿改写成用一作单位的数,再与3899000000比较大小;
比较整数的大小,先看整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看次高位,次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据此比较200140和210040的大小。
【详解】43×520=430×52;
8×4×25=8×(4×25)=8×100=800,(8+4)×25=8×25+4×25=200+100=300,800>300,8×4×25>(8+4)×25;
39亿=3900000000,3900000000>3899000000,39亿>3899000000;
200140<210040
43×520(=)430×52 8×4×25(>)(8+4)×25
39亿(>)3899000000 200140(<)210040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8. 20 乘法分配律
【分析】箭头指的336表示336个十,这个数字是168与23的十位数字2的积,所以求的是20条围巾的价格,在竖式计算中,先求168与3的积,再求168与20的积,相当于把23分解为20与3的和,此处用到的是乘法分配律。
【详解】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求的是买20条羊毛围巾的价钱。观察竖式计算过程,其中运用到的运算律是乘法分配律。
【点睛】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每一步计算意义的理解。
9.125×32=125×8×4=4000
【分析】数字键“3”坏了不能按出32,可以将32看成8×4,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125×8,再用积乘4。
【详解】125×32
=125×(8×4)
=125×8×4
=1000×4
=4000
请将你的计算过程用综合算式表示出来:125×32=125×8×4=4000。
【点睛】本题考查计算器的使用,当某个数字不能按出时,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10.44
【分析】运用乘法分配律把56×32+m×32=3200改写成(56+m)×32=3200,用3200除以32,即可算出56+m的和,再用56+m的和减去56,即可算出m是几。
【详解】3200÷32-56
=100-56
=44
如果56×32+m×32=3200,那么m是44。
【点睛】熟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11. 10 250
【分析】已知a×b=10,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将算式变化出a×b,再将10代入到算式中,就能算出结果。
【详解】已知a×b=10:
(a÷5)×(b×5)
=a÷5×b×5
=a×b
=10
(a×5)×(b×5)
=a×5×b×5
=(a×b)×5×5
=10×25
=250
【点睛】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几倍,那么积扩大的倍数是两个乘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积不变,据此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12.21
【分析】根据除法的性质,计算630÷□÷○时,先计算□×○,再用630除以这个积。据此计算。
【详解】630÷□÷○
=630÷(□×○)
=630÷30
=21
所以630÷□÷○=21
【点睛】熟练掌握除法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是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加法结合律,412+78+22=412+(78+2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法结合律,使用运算定律会让计算变简便,要熟练掌握。
14.×
【分析】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为:a×(b+c)=a×b+a×c,因为算式左边有相同因数,所以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b+a×c的逆用:a×b+a×c=a×(b+c)。此题符合乘法分配律。
【详解】因为a×b+a×c=a×(b+c)是乘法分配律,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此题关键是对运算定律的掌握。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
【分析】假设A=36,B=12,C=14,分别求出算式(36+12-14)÷2以及36÷2+12÷2-14÷2的得数,再看两个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
【详解】假设A=36,B=12,C=14。
(36+12-14)÷2
=34÷2
=17
36÷2+12÷2-14÷2
=18+6-7
=24-7
=17
则(36+12-14)÷2=36÷2+12÷2-14÷2,也就是(A+B-C)÷2=A÷2+B÷2-C÷2。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时,分别将ABC三个数赋值,再正确求出算式得数,进而得出结论。
18.2400;6600;0;7;300
6;90;6400;30000;9
【详解】略
19.249;4000;2700;
100;3500;7900
【分析】(1)先去掉小括号,再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149与68的位置,最后根据加法结合律先求32与68的和,再加149即可;
(2)把32分解为8与4的积,,根据乘法结合律先求出125与8的积,再乘4即可;
(3)运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23与77的和,再给所得和乘27即可;
(4)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计算简算;
(5)把70变成35×2,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98与2的和,再给所得和乘35即可;
(6)运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101与1的差,再给所得差乘79即可。
【详解】(1)32+(149+68)
=32+68+149
=100+149
=249
(2)125×32
=125×8×4
=1000×4
=4000
(3)23×27+27×77
=(23+77)×27
=100×27
=2700
(4)300-146-54
=300-(146+54)
=300-200
=100
(5)35×98+70
=35×98+35×2
=35×(98+2)
=35×100
=3500
(6)101×79-79
=(101-1)×79
=100×79
=7900
20.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分析】观察算式397+398+399+400+401+402+403,397比400少3,403比400多3,则397+403=400+400,据此可知,397+398+399+400+401+402+403等于7个400的和,也就是400×7。
【详解】397+398+399+400+401+402+403
=(397+403)+(398+402)+(399+401)+400
=400+400+400+400+400+400+400
=400×7
=2800
男孩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算式中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1.400米
【分析】两人的速度和乘相遇的时间等于环形跑道的长度。
【详解】(4+6)×40
=10×40
=400(米)
答:环形跑道长400米。
【点睛】本题是相遇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160张
【分析】先用层数乘每层的教室个数求出有多少个教室,再乘每个教室的课桌数量,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
【详解】5×8×54
=40×54
=2160(张)
答:一共需要2160张课桌。
【点睛】本题考查连乘的实际应用,连乘的每一步都要有意义。
23.600盒
【分析】用每箱纯牛奶的盒数乘纯牛奶箱数,求出纯牛奶的盒数。用每箱酸牛奶的盒数乘酸牛奶的箱数,求出酸牛奶的盒数。再将两种牛奶的盒数加起来,求出纯牛奶和酸牛奶的总盒数。
【详解】24×15+16×15
=(24+16)×15
=40×15
=600(盒)
答:买的纯牛奶和酸牛奶一共有600盒。
【点睛】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后,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4.(1)100元;(2)1152套。
【分析】第(1)问,求出一套桌椅的价钱,乘数量,得到总价;
第(2)问,每个班需要的数量乘4,得到全校需要的数量。
【详解】(1)(63+37)×48
=100×48
=4800(元)
答:为一个班配置这种单人课桌椅共需要100元。
(2)48×4×6=1152(套)
答:全校一共需要1152套这种单人课桌椅。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的乘法应用题,在列式计算的时候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