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
1.现行美国亲属移民体系,允许公民为其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这些兄弟姐妹的配偶、21岁以下未婚子女申请绿卡。为此,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指出:“链式移民是一场灾难,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这表明特朗普( )
A.鼓吹亲属移民制度 B.废除绿卡制度
C.抨击绿卡抽签制度 D.阻挠国会移民改革
2.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移民约有1.75亿,其中5600万在欧洲;据联合国人口司推断,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约在1.85亿至1.92亿之间,其中欧洲是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 )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劳动力的流入方向是( )
A.亚洲、北美洲、欧洲 B.西欧、北美、大洋洲
C.中东、南欧、东亚 D.大洋洲、南欧、中东
4.电影《生命的火车》讲述了二战前夕,一群难民为了逃生,竟然搞来火车,扮成车上的德军军官和俘虏。而这列假装开往集中营的火车的目的地是以色列。影片上映7年后,导演在影片续集里接着讲这群移民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他们生活得并不如意。一个本来信仰基督教的孩子,为了生存却不承认自己的真正身世。“这群移民”是( )
A.法兰西人 B.犹太人 C.日耳曼人 D.斯拉夫人
5.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 )
①战争和地区冲突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
③自然灾害、经济恶化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以色列总统赫尔佐克曾说“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不会忘记”。造成“最黑暗”时期的原因是( )
A.严重的经济困境 B.突发的自然灾难
C.纳粹的残酷迫害 D.尖锐的民族矛盾
7.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160万,到1993年已经有1890万。这说明( )
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
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
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8.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
大气污染艾滋病祸及儿童南斯拉夫难民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D.消灭霸权主义
9.新加坡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分别主要对应新加坡的四大移民族群:欧洲裔、华裔、马来裔、印度裔。这说明新加坡( )
A.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
C.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D.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
10.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一股从不发达地方向发达地方移民的浪潮。欧洲人最初将这些移民当作“客籍工人”加以欢迎。然而,当战后经济繁荣期结束后,欧洲人渐渐的,也是不情愿地被迫认识到,他们面临的不是一个外来少数民族的暂时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新的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大陆的永久性的事实。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 )
A.移民激化了欧洲各民族间的矛盾 B.移民文化在欧洲开始占据主导
C.移民正在创造欧洲发展的新生态 D.移民强化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
11.“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全球化使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B.全球化造成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
C.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已经建立起来
D.全球化使各国劳工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12.下面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材料二: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
——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说明海外移民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并简析战后欧洲移民的积极影响。
14.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一:下表历史上客家迁移及动因
迁移时间 迁移动因 迁出地域 迁入地域
317—879年 中原旧地 江淮流域
880—1126年 黄巢起义 皖、豫、鄂、赣等 皖南、赣东南、闵西南、粤东北
1127—1644年 宋高宗南渡金人、蒙古人南下入主中原 闽西、赣南 粤东北
1645—1867年 满人南下入主中原 闽西南、赣南、粤东北 及中部 粤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
材料二:如果人口的分布是天定的,那么人口流动便是历史的发动机。1750年,欧洲人口约14000万,到1850年,欧洲人口迅速上升到26600万。在19世纪,欧洲人是人口向外扩张的主要种族。1821至1924年间,大约有5500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其中3400万到了美国。西方人征服、有时甚至消灭了其他民族,开发了人口密度较低的土地并定居下来。人口输出可能是近代西方崛起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战后,欧洲国家鼓励移民的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植缺,移民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1965年,英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相关法律,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移民大量流入,其中大约35%来自亚洲、45%来自拉丁关洲。欧洲和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而移民的生殖率高,因此,西方人日益担心,他们现在不是在遭到军队和坦克的入侵,而是遭到了讲着其他语言、信奉其他神和属于其他文化的移民的入侵。他们还担心,移民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占据他们的土地,享受他们的福利制度,并且威胁他们的生活方式。
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有将近1亿人,难民约1900万,处境十分艰难。
——摘编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上表空白处的迁移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客家民系形成过程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对19世纪以来的三次移民浪潮进行解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特朗普反对以亲属关系维系的“链式移民”,他认为“链式移民”对美国来说是“不公平”的,题旨是特朗普对绿卡抽签制度的抨击,C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鼓吹”;B项中“废除”不正确,且题干材料未体现该信息;D项不符题意,题干体现不出美国国会要进行移民改革。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移民趋势是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其中欧洲是主要接收地之一,这其中既有欧洲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较好的福利制度等因素,也与中东和巴尔干地区的动荡等有关,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全球范围内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事实上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失衡,故A项正确。虽然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民,但不是根源,排除B项;材料中的移民现象与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关系不大,排除C项;人口政策只是主观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政策,与题干设问中的“根源”不符,排除D项。
3.答案:B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纳粹德国在二战前夕曾疯狂迫害犹太人。据材料中的“二战前夕”“扮成车上的德军”“目的地是以色列“本来信仰基督教……却不承认自己的真正身世”等信息综合来看,此处的移民应指犹太人,B项正确。A、C、D项所处的位置与以色列不符合,故排除。故选:B。
5.答案:A
解析:欧洲难民问题是近年来的时政问题,冷战政策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伴随苏联解体已经结束,所以④不正确;欧洲难民危机是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的结果,①②③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犹太人在二战中遭到德国纳粹的迫害,许多人曾到上海避难,这是其“最黑暗”的时期,故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排除ABD。故选: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新加坡的不同移民族群仍然分别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而且新加坡将四大语言均定为官方语言,这是对各族群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现象说明新加坡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故A项正确。
10.答案:C
11.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劳务市场的全球化特征,即全球化使各国劳工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
12.答案:B
13.答案:(1)特点:移民数量增加;移民迁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向发达国家为主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大陆移民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2)特点: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
积极影响:促进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4.答案:(1)迁出动因: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安史之乱。特点:历时长;涉及空间广;随多波次北民南迁而逐渐形成;与经济重心南移关联互动;受王朝更替、政局动荡影响较大;是古代南北民族交融的重要体现。
(2)示例: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十九世纪欧洲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人口压力;铁路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展、移民扩张和对殖民地的开发,引发大规模移民浪潮。此次移民主要是欧洲人流向美洲和大洋洲。移民浪潮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的当地文化。与此同时,移民对殖民地的开发,使欧洲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进一步扩展。
二战后,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因此普遍赞同移民,引发新的移民浪潮。此时移民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流向欧美发达国家,而美国成为典型的移民国家。大量移民流向美国,既促成美国经济发展和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也带来高失业率、竞争和种族冲突、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等问题。
二十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改进,全球劳动力市场形成出现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且更具全球性。移民浪潮进一步推动全球劳动力流动。由于战争和灾难造成大量难民出现。移民问题、难民问题成为现代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
综上所述,人口流动是历史的发展的发动机,在推动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文化冲突、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