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1.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如图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鼻祖
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古罗马 D.埃及文化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借鉴
2.古希腊用于支撑房顶的柱子通常雕有女性塑像,因而被称为女像柱。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希腊人对女性所持的观念,即良好的妇女应待在家庭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古代希腊( )
A.古代希腊崇尚家庭观念 B.城邦体制影响社会文化
C.雕塑艺术体现人文精神 D.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突出
3.有学者认为:“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公元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它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又将其再度传回欧洲。”据此可知巴格达翻译运动( )
A.推动了阿拉伯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B.为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创造条件
C.体现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碰撞 D.造就了拜占庭帝国文化繁荣局面
4.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 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5.老彼得·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最杰出的画家,其作品多反映农村生活和社会习俗,乡土气息浓郁。下图是他的画作《农民的舞蹈》,对此画正确的认识是( )
《农民的舞蹈》
A.表达了画家的人文关怀 B.颂扬乡村摆脱宗教束缚
C.隐含对城市文明的反思 D.技法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6.我国一些学者发现,印第安的医学、历法、习俗等与古代中国十分相似,墨西哥瓦哈卡地区印第安人“我”“你”“他”的发音及玛雅人“人”“镇”“银”等发音与汉语发音相同;美国考古学家也宣称在美国海岸海底发现了3000年前古代中国的石锚,在加州的岩壁上发现了中国古文字。对此合理的推论可能是( )
A.中国和美洲较早已有交流 B.中华古代文明领先于世界
C.世界各地文化具有同质性 D.美洲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
7.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③发明数字符号“0”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波斯王大流士改革,将全国划分为五大军区,每个军区长官统辖几个行省的驻军,并直接对国王负责;被称为“不死队”精锐常备军是波斯军队的核心,由皇帝亲自指定将领,直接控制。这有利于
A.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封建制度的建立
9.12世纪初,欧洲市民文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市民文学兴起的背景是
A.商品经济复兴繁荣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基督教会统治崩溃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0.苏格拉底在赴刑前夕,还在劝导年轻人首先要“关心自己的灵魂”,而不是相信纯粹的心智或理性能让自己的人生圆满,这意味着灵魂的德性比灵魂的自由更重要。苏格拉底此举是因为
A.苏格拉底反对民主政治 B.民主制下的雅典道德沦丧
C.苏格拉底是唯心主义者 D.雅典年轻人可以参与政治
11.古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因为奴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他不占有主人不能夺取的任何所有物。”这表明( )
A.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B.财产多寡是划分种姓的依据
C.法律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D.婆罗门掌握古印度经济大权
1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华古文明与美洲古文明遗存的相似点
A.文字 B.岩画 C.遗迹 D.农作物
13.下列关于古代文明成就与文明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神话、60进制——两河流域文明
B.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发明了0——古代埃及文明
C.佛教、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1到9的数字——古印度文明
D.方舟传说、悲剧和喜剧、首创“历史”一词、修昔底德——古希腊文明
14.公元前5世纪,雅典暴发瘟疫,且出现饥荒,造成大量死亡。时人认为这是神灵对人类的惩罚,修昔底德则认为瘟疫源于埃塞俄比亚,是通过海洋传播而来的,而伯利克里的错误政策又使雅典城内人满为患,空气污染严重,导致瘟疫大规模暴发。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
A.强调个性自由 B.具有理性精神
C.反对直接民主 D.集文化之大成
15.图1、图2、图3可用来说明( )
A.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B.农牧文明的交融性
C.各国重视文化传承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6.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画像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二、材料分析题
17.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
(1)将下列图片所示文明成果填入示意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朝代 北京当时名称
唐 幽州
辽 南京幽都府
金 中都大兴府
元 ①_____
②_____ 1368年,改名北平府,1403年改名京师(北京)顺天府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6_______7_______
(2)古代文明成果可以帮助后人研究相关历史问题,如:利用图A、图D和图F可以研究古代建筑;利用图C、图____和图____可以研究________;利用图____和图____可以研究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世界古代文明有哪些特征?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探究:依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概括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A
6.A
7.A
8.A
9.A
10.B
11.A
12.B
13.C
14.B
15.D
16.C
17.(1) F G DE H B C A
(2) C H 文字语言 B G 文学
(3)特征:起源于河流或海洋;多元化;独立性;不平衡性
18.变化:①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隋唐时两国互派使节;②内容上,隋唐之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日本以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特点:善于学习,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