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2023·安徽合肥)1896年,梁启超认为文化发达、科学普及,“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多为歌谣”,“多为俗语”。他主张要用民间俗语写文著书,还可以用民间俗语介绍西方科学,学习先进文化。梁启超旨在( )
A.宣传科学知识
B.推动戊戌维新运动
C.倡导文学革命
D.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2.(2023·山东聊城)梁启超在 1897 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 )
A.批判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
C.深刻认识西方政治的片面性
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
3.(2023·湖南益阳)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
A.大大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缘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4.(2023·福建福州)下图是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
1.惩办“首祸诸臣”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3.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派军队驻扎 4.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西方列强转变侵华策略
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转变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5.(2023·陕西西安)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B.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呈现式微
C.地方督抚奉行卖国求荣政策
D.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
6.(2023·广东期末)1902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史学》问世。在他看来,“新史学”当务之急,就是要效法“泰西之良史”,以“民统”代替“君统”,以“国史”代替“朝史”,以“民史”代替“君史”。梁启超此举旨在( )
A.否定传统史学的现实价值
B.为维新变法失败辩护
C.激发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
D.支持清末的立宪改革
7.(2023·广东汕头)19世纪末外国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并试图瓜分中国。但不久之后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由于( )
A.洋务运动提高了中国军事实力
B.戊戌政变后中外矛盾有所缓和
C.义和团运动中中国人民的抗争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
8.(2023·陕西榆林)1900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等六国驻福州领事签订了《福建互保协定》,并宣布无论其他地方发生何种骚乱,双方必须遵守各款规定。这一协定( )
A.阻遏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B.体现了清廷统治危机的加深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表明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9.(2023·河北联考)康有为称“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梁启超亦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出的73条改革谕旨中有36条涉及教育改革。这说明( )
A.维新派重视发展新式教育
B.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功绩甚大
C.培养人才是国家当务之急
D.废除科举制成为时代的呼声
10.(2023·陕西榆林)1902年,《字林西报》中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在1842年、1860年、1884年、1895年和1900年的逐渐衰落,而“新中国”话语的使用扩展到诸多领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
A.社会性质开始转变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清廷政治统治腐败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有为)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1 300名举人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田澍中、贾承健《梦回沁水》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上书”的特点。概述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2023·安徽合肥)1896年,梁启超认为文化发达、科学普及,“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多为歌谣”,“多为俗语”。他主张要用民间俗语写文著书,还可以用民间俗语介绍西方科学,学习先进文化。梁启超旨在( D )
A.宣传科学知识
B.推动戊戌维新运动
C.倡导文学革命
D.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主张通过民间俗语写文著书,这样可以明显降低文化普及的门槛,促进文化的普及,从而起到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作用,D项正确;梁启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而非宣传科学知识,排除A项;材料所述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戊戌维新运动,但这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排除B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山东聊城)梁启超在 1897 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 D )
A.批判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
C.深刻认识西方政治的片面性
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
[解析] 材料中梁启超“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但“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说明梁启超虽然反对“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又不得不为之,旨在说明利用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是策略,D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严复是维新思想的代表,排除A项;“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说明梁启超反对的思想正是“西学中源”,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梁启超反对西学中源说,认同西方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湖南益阳)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B )
A.大大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缘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解析] 根据“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可得出,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排外,排除A项;列强放松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未能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福建福州)下图是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B )
1.惩办“首祸诸臣”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3.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派军队驻扎 4.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西方列强转变侵华策略
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转变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解析] 依据材料“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禁止华北科考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列强由瓜分中国转变为扶植代理人,B项正确;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排除A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陕西西安)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B )
A.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B.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呈现式微
C.地方督抚奉行卖国求荣政策
D.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
[解析] 根据材料“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等信息可知,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制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反映了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式微,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方督抚依然属于封建地主官僚,没有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央统治的式微,并且“东南互保协议”并不是为卖国求荣,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央统治的式微,而“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是直接目的,不是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广东期末)1902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史学》问世。在他看来,“新史学”当务之急,就是要效法“泰西之良史”,以“民统”代替“君统”,以“国史”代替“朝史”,以“民史”代替“君史”。梁启超此举旨在( C )
A.否定传统史学的现实价值
B.为维新变法失败辩护
C.激发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
D.支持清末的立宪改革
[解析] 根据“效法‘泰西之良史’,以‘民统’代替‘君统’,以‘国史’代替‘朝史’,以‘民史’代替‘君史’”可知,梁启超的观点是构建新的史学体系,以人民的、民族的历史取代君主的、封建的历史,说明是要激发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C项正确;梁启超并没有否定传统史学的现实价值,也不是在为维新变法失败辩护,排除A、B两项;梁启超提出新史学观,并不是在支持清末的立宪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广东汕头)19世纪末外国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并试图瓜分中国。但不久之后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由于( C )
A.洋务运动提高了中国军事实力
B.戊戌政变后中外矛盾有所缓和
C.义和团运动中中国人民的抗争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
[解析] 根据材料“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集中表现为义和团运动,最终使得列强意识到瓜分中国并不可取,C项正确;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排除A项;戊戌政变后中外矛盾并未缓解,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陕西榆林)1900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等六国驻福州领事签订了《福建互保协定》,并宣布无论其他地方发生何种骚乱,双方必须遵守各款规定。这一协定( B )
A.阻遏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B.体现了清廷统治危机的加深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表明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属于“东南互保”的内容,说明地方势力兴起,清政府的权威削弱,统治危机加深,B项正确;1900年义和团运动已经兴起,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河北联考)康有为称“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梁启超亦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出的73条改革谕旨中有36条涉及教育改革。这说明( A )
A.维新派重视发展新式教育
B.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功绩甚大
C.培养人才是国家当务之急
D.废除科举制成为时代的呼声
[解析] 根据“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可得出,维新派重视近代教育的发展,这也是维新变法的内容之一,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育,不是思想启蒙,排除B项;材料从总体上谈教育的变革,并不是只针对人才的培养,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项。
10.(2023·陕西榆林)1902年,《字林西报》中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在1842年、1860年、1884年、1895年和1900年的逐渐衰落,而“新中国”话语的使用扩展到诸多领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D )
A.社会性质开始转变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清廷政治统治腐败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解析] 材料中提到的几个时间都曾签订过不平等条约,说明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旧中国的秩序已遭到了根本破坏,需要建设一个“新中国”,进而“新中国”话语的使用扩展到诸多领域,D项正确;社会性质开始改变始于鸦片战争,排除A项;逐渐卷入世界市场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定义的,而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方面,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的时间主要体现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不是统治的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有为)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1 300名举人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田澍中、贾承健《梦回沁水》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上书”的特点。概述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
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原因: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反对变法。原因: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①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②上书时间长,次数多;③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