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08: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抚顺期末)唐高祖即位后,下诏“别立小学,以教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武德七年(624年)下《兴学诏》,诏诸“州县及乡里,并令置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天下州县,每乡之内,各里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这些做法( )
A.提高了私学的地位
B.完善了官学教育体系
C.促进了理学世俗化
D.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
2.(2023·福建漳州期末)清代顺治前期,清廷将大部分书院改为义学,“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顺治后期,一些旧有书院被重新修葺加以利用,也设立了一些新书院。这些书院绝大多数都讲授程朱理学,宣扬儒家纲常伦理。清初书院的重建( )
A.完善了地方的教育体系
B.消除了满汉的民族矛盾
C.强化了社会的政治认同
D.提高了基层的治理能力
3.(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19世纪60年代,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这折射出当时德国( )
A.国家统一加速教育转型
B.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推动教育发展
D.教育发展影响民主进程
4.(2023·辽宁锦州期末)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谷登堡的这项发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
B.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
C.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D.促进了图书馆的诞生
5.(2023·黑龙江哈九中)17世纪末,英国的皇家图书馆是为国王提供寻求启迪的古典著作、教会文件以及神学政治等资料的大杂烩。18世纪,英格兰学术界的面貌发生变化,科学思想开始在大学校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大学需要稳定的图书供应,英国国家图书馆成立。据此可知,英国国家图书馆的成立( )
A.源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B.推动启蒙运动走向高潮
C.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阵地
D.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6.(2023·湖南郴州期末)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收藏在王宫中的大量欧洲艺术珍品转为国家所有,政府下令在卢浮宫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家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也相继开放,从而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近代博物馆的发展( )
A.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产生
B.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缓和
C.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D.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7.(2023·湖南联考)18、19世纪是英国图书馆成长的关键时期,英国颁布的《1850年公共图书馆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公共图书馆法,这是英国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地位的认可。这可用来说明,此时期英国( )
A.科技发展水平较高
B.政府重视文化传播
C.社会需要大量人才
D.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8.(2023·山东济宁邹城二中)明代是白鹿洞书院发展的兴盛时期,书院的建设工作由官方主导,书院洞主多由政府官员兼任,该书院还仿照府、州、县学设立生员名额。明代书院这一特点反映出( )
A.书院属性的弱化
B.官府大力支持民间教育
C.集权政治的发展
D.科举考试方式的革新
9.(2023·广东肇庆期末)唐中叶书院创建时只是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直到唐末五代,书院开始成为聚徒讲学之地,宋代书院教育成绩突出,培养了一批经世之才。这一变化( )
A.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B.强化了书院的文化传播功能
C.标志着私学占据了主导地位
D.有利于陆王心学的广泛传播
10.(2023·河南商丘期中)19世纪初,欧洲的君主们开始在尚不成熟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干预大学事务,大学逐渐隶属于行政当局,政府也将大学的管理视作国家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结果是,虽然为数众多的天主教神学院再度扩张,但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在公共教育中消失。上述变化表明,欧洲( )
A.政教合一的局面正缓慢消失
B.大学的世俗化趋向明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
D.二元政治格局濒于瓦解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私立书院一般由名儒乡士在其故乡所创立,所用教材以五经为主,旁及史学诗文。书院最重视做人的教育,一般以经师而兼人师,以言教而兼身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书院虽与朝廷发生关系,但不受其支配,讲习比较自由。宋代私立书院的典型代表是白鹿洞书院,宋孝宗淳熙六年,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奏请朝廷赐予“白鹿洞书院”敕额和监本《九经》,并亲自到书院讲学,还手定《白鹿洞学规》。白鹿洞书院复兴之后,私立书院逐渐遍于州郡。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 为了反对中世纪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首先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重要城市创办了宫廷学园,这种学园大多由王公贵族和地方统治者支持。在这些学园中,最有名的是维多利诺于1423年创办的“快乐之家”。在这里,学习内容丰富,其目的是使学生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以发展,为社会造就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维多利诺特别主张要学好古希腊罗马的著作,认为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文学、哲学等知识,可以使学生们获得自由思想,有益于开发智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全面地发展。另外,世俗政府为了满足公民学习民族语言、读写算知识和实用知识的需要,还开办了许多初等学校。
——摘编自冯英《教育的解放——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私立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发展的表现。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抚顺期末)唐高祖即位后,下诏“别立小学,以教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武德七年(624年)下《兴学诏》,诏诸“州县及乡里,并令置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天下州县,每乡之内,各里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这些做法( )
A.提高了私学的地位
B.完善了官学教育体系
C.促进了理学世俗化
D.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
解析: 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先后三次下诏关于设立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的小学、州县及乡里的学校及乡学师资问题,这说明当时官学教育体系在完善,B项正确;材料讲的是统治者要求中央至地方设立学校,不涉及私学的地位提高,排除A项;理学世俗化、官员选拔范围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2.(2023·福建漳州期末)清代顺治前期,清廷将大部分书院改为义学,“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顺治后期,一些旧有书院被重新修葺加以利用,也设立了一些新书院。这些书院绝大多数都讲授程朱理学,宣扬儒家纲常伦理。清初书院的重建( )
A.完善了地方的教育体系
B.消除了满汉的民族矛盾
C.强化了社会的政治认同
D.提高了基层的治理能力
解析: 根据材料“清代顺治前期,清廷将大部分书院改为义学……顺治后期,一些旧有书院被重新修葺加以利用,也设立了一些新书院。这些书院绝大多数都讲授程朱理学,宣扬儒家纲常伦理”可知,清朝顺治前期严禁书院发展,而后期则开始重视书院,宣传儒家纲常伦理,这些变化的出现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其目的都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强化政治的认同,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书院的变化,而非整个地方教育体系,排除A项;“消除了满汉的民族矛盾”中“消除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书院,没有体现基层治理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19世纪60年代,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这折射出当时德国( )
A.国家统一加速教育转型
B.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推动教育发展
D.教育发展影响民主进程
解析: 根据材料“1825年”“19世纪60年代”“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了给工业建设提供符合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德意志各邦对教育进行改革,从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项正确;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材料所述时间是在德国完成统一之前,排除A项;德国完成统一之前,并非是欧洲的科技中心,无法得出德国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民主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辽宁锦州期末)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这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谷登堡的这项发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
B.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
C.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D.促进了图书馆的诞生
解析: 根据材料“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A项正确;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分科教育无关,排除C项;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术会促进图书馆诞生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黑龙江哈九中)17世纪末,英国的皇家图书馆是为国王提供寻求启迪的古典著作、教会文件以及神学政治等资料的大杂烩。18世纪,英格兰学术界的面貌发生变化,科学思想开始在大学校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大学需要稳定的图书供应,英国国家图书馆成立。据此可知,英国国家图书馆的成立( )
A.源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B.推动启蒙运动走向高潮
C.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阵地
D.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科学思想开始在大学校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大学需要稳定的图书供应,英国国家图书馆成立”可知,国家图书馆的成立受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D项正确;18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已完成,排除A项;题干中看不出英国国家图书馆的成立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17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湖南郴州期末)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收藏在王宫中的大量欧洲艺术珍品转为国家所有,政府下令在卢浮宫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家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也相继开放,从而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近代博物馆的发展( )
A.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产生
B.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缓和
C.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D.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博物馆是文化机构,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国家、私人博物馆相继向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这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C项正确;现实主义文艺的产生根源于社会现实的变化,而非文化机构的普及,排除A项;文化机构的普及推广不代表“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排除B项;博物馆是文化机构,文化机构的普及与“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湖南联考)18、19世纪是英国图书馆成长的关键时期,英国颁布的《1850年公共图书馆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公共图书馆法,这是英国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地位的认可。这可用来说明,此时期英国( )
A.科技发展水平较高
B.政府重视文化传播
C.社会需要大量人才
D.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解析: 根据材料“18、19世纪是英国图书馆成长的关键时期,英国颁布的《1850年公共图书馆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公共图书馆法……”可知,图书馆有利于国民教育,18、19世纪时英国图书馆成长且颁布第一部国家公共图书馆法,这说明英国政府重视文化知识传播,B项正确;材料显示的是英国图书馆的成长而不是科技发展,排除A项;建立图书馆并不代表社会需要大量人才,排除C项;建立图书馆不是城市人口膨胀的必然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山东济宁邹城二中)明代是白鹿洞书院发展的兴盛时期,书院的建设工作由官方主导,书院洞主多由政府官员兼任,该书院还仿照府、州、县学设立生员名额。明代书院这一特点反映出( )
A.书院属性的弱化
B.官府大力支持民间教育
C.集权政治的发展
D.科举考试方式的革新
解析: 材料“书院的建设工作由官方主导,书院洞主多由政府官员兼任,该书院还仿照府、州、县学设立生员名额”反映了明代白鹿洞书院的官学化,官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这是集权政治发展的表现,C项正确;书院的教育属性未变,排除A项;根据材料“书院的建设工作由官方主导”,不是支持民间教育,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书院官方化,不是科举考试,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广东肇庆期末)唐中叶书院创建时只是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直到唐末五代,书院开始成为聚徒讲学之地,宋代书院教育成绩突出,培养了一批经世之才。这一变化( )
A.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B.强化了书院的文化传播功能
C.标志着私学占据了主导地位
D.有利于陆王心学的广泛传播
解析: 根据材料“直到唐末五代,书院开始成为聚徒讲学之地,宋代书院教育成绩突出,培养了一批经世之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书院突出藏书功能,人才培养功能较弱,发展到宋代,书院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增强,教育成绩突出,说明强化了书院的文化传播功能,B项正确;孔子创办私学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史实可以证明唐宋时期私学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陆王心学无关,陆王心学逐渐发展是在南宋,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3·河南商丘期中)19世纪初,欧洲的君主们开始在尚不成熟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干预大学事务,大学逐渐隶属于行政当局,政府也将大学的管理视作国家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结果是,虽然为数众多的天主教神学院再度扩张,但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在公共教育中消失。上述变化表明,欧洲( )
A.政教合一的局面正缓慢消失
B.大学的世俗化趋向明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
D.二元政治格局濒于瓦解
解析: 根据材料“19世纪初,欧洲的君主们开始在尚不成熟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干预大学事务,……虽然为数众多的天主教神学院再度扩张,但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在公共教育中消失”可知,19世纪初,欧洲的大学逐渐取代了天主教神学院在公共教育中的地位,这说明欧洲大学的世俗化趋向明显,B项正确;“政教合一的局面正缓慢消失”发生在宗教改革之后,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排除C项;“二元政治格局濒于瓦解”属于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私立书院一般由名儒乡士在其故乡所创立,所用教材以五经为主,旁及史学诗文。书院最重视做人的教育,一般以经师而兼人师,以言教而兼身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书院虽与朝廷发生关系,但不受其支配,讲习比较自由。宋代私立书院的典型代表是白鹿洞书院,宋孝宗淳熙六年,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奏请朝廷赐予“白鹿洞书院”敕额和监本《九经》,并亲自到书院讲学,还手定《白鹿洞学规》。白鹿洞书院复兴之后,私立书院逐渐遍于州郡。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 为了反对中世纪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首先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重要城市创办了宫廷学园,这种学园大多由王公贵族和地方统治者支持。在这些学园中,最有名的是维多利诺于1423年创办的“快乐之家”。在这里,学习内容丰富,其目的是使学生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以发展,为社会造就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维多利诺特别主张要学好古希腊罗马的著作,认为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文学、哲学等知识,可以使学生们获得自由思想,有益于开发智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全面地发展。另外,世俗政府为了满足公民学习民族语言、读写算知识和实用知识的需要,还开办了许多初等学校。
——摘编自冯英《教育的解放——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私立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发展的表现。
答案:(1)特点:学者参与,课程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道德修养;具有独立性;以讲学为主,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发展较快。
有利条件:政府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科举制度的完善;理学的发展和理学家的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了局部统一等。
(2)表现:创办了宫廷学园;学习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办了初等学校。
(3)影响:有利于培养人才,促进了教育和学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重学风气的形成;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