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30 08: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1949年,苏联组织了文艺界和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文章,揭露美国内政的真相。这些文章特别注重揭露美国民众的真实生活,如《美国外交官的真实故事》《美国生活方式》《注定要失败的阴谋》等。苏联此举(  )
A.利用文化对抗代替政治斗争
B.意在应对美国文化冷战策略
C.表明文学作品以反美为题材
D.着力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
2.1954年美国参联会的米勒德·扬将军在与加州大学戏剧学系的萨维奇教授会谈时提到“许多人只有通过戏剧媒介才能被‘打动’”。1956年6-7月间,参联会亦派出代表与好莱坞导演及演员们会面,共同商议“如何借助好莱坞电影传播‘战斗的自由’理念”。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好莱坞电影在海外的市场
B.提高好莱坞电影的产量质量
C.利用电影灌输冷战的意识形态
D.改变美国电影类型化的趋势
3.1959年,美国新闻署在世界多地利用书籍、小册子等纪念林肯总统诞辰150周年,把林肯塑造成自由、正义的象征,希望国际社会“正确看待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美国新闻署这一举措旨在(  )
A.抵消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B.赢得冷战宣传的优势地位
C.助推国内民主政治完善
D.彻底解决存在的种族问题
4.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指出:“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到1972年,联邦德国先后与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署条约,实现国家间关系正常化。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西方阵营加快分化    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德国统一条件成熟 D.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入
5.下表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时间 事件
1960—1973年 伊朗、伊拉克、沙特、科威特和委内瑞拉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达成产量和价格同盟,借以打破西方财团垄断。1973年,欧佩克阿拉伯成员国实施石油禁运,以遏制西方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
1961年 不结盟运动形成
1964年 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A.地区霸权主义走向衰落 B.联合国地位发生变化
C.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势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6.1973年9月,《人民日报》载:不结盟国家和人民在反帝反殖,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保卫民族资源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不结盟国家的队伍不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一报道旨在(  )
A.用和平演变代替冷战
B.肯定不结盟运动的现实意义
C.强调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D.批判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7.[2023·山东聊城高一下期末]下图是名为《撕裂》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C.美苏控制欧洲国家D.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8.[2023·山东威海高一下期末]1961年,东德在西柏林修建了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上述行为(  )
A.导致德国的正式分裂B.加速两极格局的形成
C.体现两大阵营的对抗D.反映战争冲突的加剧
9.[2023·山东滨州高一下期末]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广播电台“美国之音”所用语种达到了40余种。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说:“在广播宣传上花1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这表明美国当时(  )
A.舆论宣传方式不断创新
B.意图放弃“和平演变”战略
C.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攻势
D.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
10.[2023·湖南衡阳高一下期末]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可知,当时(  )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B.法国确立了欧洲霸主地位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11.[2023·重庆高一下期末]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讲话,他说:“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这表明(  )
A.美国开始走向衰落
B.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C.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冷战的发展,整个世界也正在发生着一些极为深刻的变化。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以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为基础,从经济上的欧洲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日本由于其经济的“起飞”而导致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要求建立日美对等关系的呼声高涨。1960年,美日签订《新日美安全条约》,恢复了日本的部分主权。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终于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原子武器的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形成的起点。随后产生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它们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继续冷战,但多个力量中心仍在发展。
——据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种宏观论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1949年,苏联组织了文艺界和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文章,揭露美国内政的真相。这些文章特别注重揭露美国民众的真实生活,如《美国外交官的真实故事》《美国生活方式》《注定要失败的阴谋》等。苏联此举(  )
A.利用文化对抗代替政治斗争
B.意在应对美国文化冷战策略
C.表明文学作品以反美为题材
D.着力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
解析:材料反映出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意识形态冲突加剧,苏联利用文学作品与美国对抗的情况,B项正确;文化对抗是为了辅助美苏政治斗争,而不是代替政治斗争,排除A 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与“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无关,排除D项。
2.1954年美国参联会的米勒德·扬将军在与加州大学戏剧学系的萨维奇教授会谈时提到“许多人只有通过戏剧媒介才能被‘打动’”。1956年6-7月间,参联会亦派出代表与好莱坞导演及演员们会面,共同商议“如何借助好莱坞电影传播‘战斗的自由’理念”。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好莱坞电影在海外的市场
B.提高好莱坞电影的产量质量
C.利用电影灌输冷战的意识形态
D.改变美国电影类型化的趋势
解析:结合材料中“1954年美国参联会”“借助好莱坞电影传播‘战斗的自由’理念”等信息可知,美国政府利用好莱坞电影来渗透“战斗的自由”思想成为一重要灌输手段,有助于电影受众反共意识形态的整体确立,C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不是美国政府及军方的目的,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1959年,美国新闻署在世界多地利用书籍、小册子等纪念林肯总统诞辰150周年,把林肯塑造成自由、正义的象征,希望国际社会“正确看待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美国新闻署这一举措旨在(  )
A.抵消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B.赢得冷战宣传的优势地位
C.助推国内民主政治完善
D.彻底解决存在的种族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59年”和“把林肯塑造成自由、正义的象征”“正确看待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结合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期间,可知美国新闻署这一举措旨在宣扬美国的新形象,从而赢得冷战宣传的优势地位,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国新闻署这一举措旨在赢得冷战宣传的优势地位,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中“彻底”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4.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指出:“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到1972年,联邦德国先后与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署条约,实现国家间关系正常化。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西方阵营加快分化    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德国统一条件成熟 D.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入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联邦德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冲击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战略限制,西方阵营分化趋势加快,A项正确;联邦德国政策调整冲击了两极格局,但材料无法佐证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排除B项;两德统一是在1990年,“成熟”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联邦德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关系缓和,不能反映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D项。
5.下表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时间 事件
1960—1973年 伊朗、伊拉克、沙特、科威特和委内瑞拉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达成产量和价格同盟,借以打破西方财团垄断。1973年,欧佩克阿拉伯成员国实施石油禁运,以遏制西方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
1961年 不结盟运动形成
1964年 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A.地区霸权主义走向衰落 B.联合国地位发生变化
C.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势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解析:依据材料“伊朗、伊拉克、沙特、科威特和委内瑞拉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不结盟运动形成”“77国集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可以看出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多个政治力量中心,这说明多极化趋势出现,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表格信息不是“地区霸权主义”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没有涉及联合国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C项是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的特征,排除。
6.1973年9月,《人民日报》载:不结盟国家和人民在反帝反殖,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保卫民族资源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不结盟国家的队伍不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一报道旨在(  )
A.用和平演变代替冷战
B.肯定不结盟运动的现实意义
C.强调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D.批判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解析:根据“不结盟国家和人民在反帝反殖,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保卫民族资源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报道内容可得出,材料肯定了不结盟运动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反对霸权主义与争取民族独立方面有着现实的意义,B项正确;中国政府并没有用和平演变代替冷战的想法,排除A项;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的现实意义,而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排除C项;当时中美关系已经缓和,因此不会公开批判美国,排除D项。
7.[2023·山东聊城高一下期末]下图是名为《撕裂》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C.美苏控制欧洲国家D.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解析:根据漫画内容可知,美国牛与苏联熊将欧洲撕裂,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苏联推出经济互助委员会,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东欧,故选C项;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材料中展现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此时资本主义阵营尚未分化,排除B项;材料所示为二战结束后,冷战时期的对峙,排除D项。
8.[2023·山东威海高一下期末]1961年,东德在西柏林修建了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上述行为(  )
A.导致德国的正式分裂B.加速两极格局的形成
C.体现两大阵营的对抗D.反映战争冲突的加剧
解析:东德在西柏林修建了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这体现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故选C项;德国正式分裂于1949年,而不是1961年,排除A项;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仅体现了两国的对峙,是冷战的表现,而不是战争冲突加剧,排除D项。
9.[2023·山东滨州高一下期末]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广播电台“美国之音”所用语种达到了40余种。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说:“在广播宣传上花1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这表明美国当时(  )
A.舆论宣传方式不断创新
B.意图放弃“和平演变”战略
C.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攻势
D.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
解析:材料“在广播宣传上花1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旨在说明广播起到了用军事才能起到的作用,且花费较少,这表明在冷战期间美国不仅采用军备竞赛的手段,还通过广播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攻势,故选C项;题干并未将广播宣传与其他舆论宣传的方式进行比较,所以不能得出舆论宣传方式不断创新的结论,排除A项;通过广播方式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本身就是“和平演变”的一部分,所以不能说美国意图放弃“和平演变”战略,排除B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排除D项。
10.[2023·湖南衡阳高一下期末]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可知,当时(  )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B.法国确立了欧洲霸主地位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解析:据材料“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知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部分欧洲国家开始反对美国的霸权和干预,故选C项;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A项;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并未体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且欧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排除D项。
11.[2023·重庆高一下期末]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讲话,他说:“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这表明(  )
A.美国开始走向衰落
B.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C.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解析:据材料“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可知美国认为其不再是唯一的力量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故选B项;“开始走向衰落”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两极格局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两极格局中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冷战的发展,整个世界也正在发生着一些极为深刻的变化。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以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为基础,从经济上的欧洲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日本由于其经济的“起飞”而导致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要求建立日美对等关系的呼声高涨。1960年,美日签订《新日美安全条约》,恢复了日本的部分主权。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终于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原子武器的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形成的起点。随后产生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它们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继续冷战,但多个力量中心仍在发展。
——据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种宏观论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以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为基础,从经济上的欧洲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日本由于其经济的‘起飞’而导致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要求建立日美对等关系的呼声高涨”可知,西欧联合、日本崛起,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终于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原子武器的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形成的起点。随后产生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它们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可知,第三世界兴起、中国振兴,冲击两极格局;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继续冷战,但多个力量中心仍在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苏联实力相对削弱,动摇两极格局的基础。
(2)影响:根据材料“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形成的起点。随后产生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它们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有利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根据材料“随着冷战的发展,整个世界也正在发生着一些极为深刻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继续冷战,但多个力量中心仍在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苏联处于攻势,中苏关系继续恶化;美国处于守势,有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等等。
答案:(1)因素:西欧联合、日本崛起,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第三世界兴起、中国振兴,冲击两极格局;美国、苏联实力相对削弱,动摇两极格局的基础。
(2)影响:美苏争霸,苏联处于攻势,中苏关系继续恶化;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有利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美国处于守势,有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化;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