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枉直乖错”;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范仲淹创立“义庄”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
B.通过克服私欲、恢复良知成为圣贤
C.进行内心反省以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D.注重气节、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
2.1923年前后,汪鸾翔先生创作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电影的名字。“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
A.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B.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
C.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D.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
3.下图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编磬,其形制属于春秋以来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磬,这反映了( )
A.华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B.岭南文化的优越性和包容性
C.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
4.董仲舒强调儒家大一统思想,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这一思想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下列对这一现象形成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B.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C.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了战国时期各家学说
5.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
A.儒学正统地位的削弱
B.道教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6.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向西方学习,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等人兴办洋务,主张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动维新运动。这说明近代中国( )
A.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实现救亡图存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向西方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7.“个人”一词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时“多引以为诟”,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却大行其道,广为流传。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
B.民众的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8.“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9.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
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
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10.“中和”理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B.“柔弱胜刚强”
C.“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D.“一同天下之义”
11.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12.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这句话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这说明( )
A.法国人对儒家思想非常崇拜
B.知识分子希望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C.启蒙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
D.先秦时期的思想在近代西方得以传播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学东渐” “中学西传”
耶稣会士是16世纪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耶稣会士将传教与传播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主要有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火器制造等,还将天主教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功。约1632年浙江鄞县人朱宗光感慨道:“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土地肥沃,百物繁衍,又遍贾万国,五金山积,我中土之富饶不如也”。 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伏尔泰、莱布尼茨、巴尔扎克、歌德等人都饶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化。伏尔泰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莱布尼茨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文明,即大陆两极端的二国,欧洲及远东海岸的中国,现在是集合在一起了。”“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大觉醒。”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枉直乖错”;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范仲淹创立“义庄”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
B.通过克服私欲、恢复良知成为圣贤
C.进行内心反省以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D.注重气节、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
解析:“以礼化俗”和建立“乡约”均侧重于外在的约束,而非内在的道德自觉,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私欲、良知等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强调内心反省、理想人格,故C项错误;“以礼化俗”、建立“乡约”均强调用普遍的规则(理)来约束人,“义庄”则体现了人性关怀,故D项正确。
2.1923年前后,汪鸾翔先生创作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电影的名字。“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
A.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B.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
C.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D.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无问西东”是指不管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只要能够有利于立德立言,都要吸取,这体现了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A项正确;B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题干材料不只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教育转型的信息,排除D项。
3.下图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编磬,其形制属于春秋以来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磬,这反映了( )
A.华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B.岭南文化的优越性和包容性
C.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磬在西汉时期的南越王墓中也有发现,说明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南越地区,体现了华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而非岭南文化的优越性,故选A项,排除B项;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编磬属于礼器,不能说明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排除C项;西汉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开始南移,排除D项。
4.董仲舒强调儒家大一统思想,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这一思想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下列对这一现象形成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B.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C.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了战国时期各家学说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统一多民族大家庭,故选C项。
5.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
A.儒学正统地位的削弱
B.道教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正统地位的削弱、道教的广泛传播和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排除A、B、D三项。
6.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向西方学习,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等人兴办洋务,主张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动维新运动。这说明近代中国( )
A.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实现救亡图存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向西方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解析: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不断向西方学习,故C项正确;A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7.“个人”一词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时“多引以为诟”,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却大行其道,广为流传。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
B.民众的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解析:新文化运动推崇民主和科学,抨击封建思想,推动民众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故选B项;“个人”的思想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主张,排除A项;“个人”的思想与民主共和理念无关,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因此这种变化不是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引发的,排除D项。
8.“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之所忧”“民之所思”,可知体现了先秦民本思想,故选A项。
9.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
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
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可知夏商时期人们相信天命和鬼神,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故选D项。
10.“中和”理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B.“柔弱胜刚强”
C.“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D.“一同天下之义”
解析:题干材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大意为: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叫作“和”。因此“中和”指的是对情绪的调节控制。“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为君子即使是一人独处时,也应保持谨慎的态度,体现了对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故A项正确;“柔弱胜刚强”反映的是“柔”和“刚”的对比,未体现调和与控制,B项错误;“人主之患在于信人”意为君主的祸患在于信任别人,与“中和”无关,C项错误;“一同天下之义”强调的是在同一价值观上进行治理的重要性,与“中和”无关,D项错误。
11.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解析:题干材料的主旨是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并接受西方地质学理论,认同自然力量逐步推进地质演变的理论,这一理论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使其逐步成为社会主流思潮,顺应了社会变革的趋势,故C项正确;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赖尔的理论,不是为了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科学阐释,也不是为了传播西方先进科学知识,而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故A、B两项错误;西方地质学理论只是传入中国,并没有动摇顽固派恪守祖训的观念,故D项错误。
12.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这句话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这说明( )
A.法国人对儒家思想非常崇拜
B.知识分子希望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C.启蒙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
D.先秦时期的思想在近代西方得以传播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先秦时期孔子的思想,伏尔泰将其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罗伯斯庇尔将其写入《人权宣言》,这表明儒家思想传入欧洲,在近代西方得以传播,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学东渐” “中学西传”
耶稣会士是16世纪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耶稣会士将传教与传播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主要有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火器制造等,还将天主教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功。约1632年浙江鄞县人朱宗光感慨道:“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土地肥沃,百物繁衍,又遍贾万国,五金山积,我中土之富饶不如也”。 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伏尔泰、莱布尼茨、巴尔扎克、歌德等人都饶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化。伏尔泰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莱布尼茨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文明,即大陆两极端的二国,欧洲及远东海岸的中国,现在是集合在一起了。”“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大觉醒。”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
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新知识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积极引进西学,《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新视角,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作用。
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助儒学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
综上所述,“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进步和思想解放。
示例二
社会环境影响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新知识介绍到中国,还把中国的儒家经典介绍到西方。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封建统治和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新的经营方式发展缓慢。传教士对西方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出于传教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局限于宗教和科技。“西学东渐”虽然给中国带来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新知识,但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西学东渐”并没有给中华文明带来变革性影响,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只是少数官僚士绅和开明学者,范围较小,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