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 《 牛顿第三定律 》。这是一节规律课,我计划1课时完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说说这次课。
一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中学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它以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前三章学习过的“力和运动”以及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也是继续学习动力学其他知识的基础,在基础知识学习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牛顿第三定律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出,更具有智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的内容及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方面: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
进一步探究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培养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和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应用讨论、练习的方法学会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激发学习兴趣及热情,进一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
培养科学态度的心理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了解到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提高团结互助的精神及爱国热情。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并学会区别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难点:正确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
四 、说教法和学法
(一) 教学方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根据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的原则,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班级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引导优生积极思考,激发差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营造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本节课采用的为实验法、分层探索法为主教学方法。传统和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把教学引导到心理层面。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索,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体验到创造的成功和快乐。再用定律来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定量到定性,从个别到一般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辩清疑点。
(二)学法指导
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节课主要教会学生“三会”: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
五 、教学过程
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并用时,能使学生入境、入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因此我安排了这样的导入:播放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比力气的动画,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视、听神经迅速兴奋起来,此时,便把教学引导到了心理层面。
紧接着,以“张飞力大无比,可是为什么在和关羽比力气时输了?”的设问形式,激起他们兴趣,随即展示课件:真实再现船只上的人互推、鸡蛋碰石头、拉弹簧、磁铁互相吸引等生活中常见现象,印证学生的体会。此时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想像“多频道”运作,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随后,虚拟大力士推墙的场景,让学生进入被多媒体再造的情景中,真切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任务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索相互作用之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象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枢纽,会大大地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好奇心。探究欲。“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已形成。
板书: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设计意图:我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作铺垫。]
(二)实验探索,寻找规律
接着我会和学生一起探讨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我让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把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将B端固定,稍微用力拉弹簧测力计A,观察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当再稍微增大拉力,再观察它们的示数,这时,学生可观察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然后我会再引导学生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若是现在松手,弹簧测力计A与B无作用力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作用时间上的关系又如何。经过和学生一起实验,分析与探究,引导他们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
板书: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用一句话概括: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共线。
知道了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后,我会和学生做个有趣的游戏,我会找一个力气大的同学和一个力气小的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猜想:如何让力气大的同学输呢?其实不管哪个同学,两个同学的拉力大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遵从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共线。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有趣的小游戏,纠正了平时的错误思维,认为赢就是拉力大,不但能稳住兴趣,还可掌握心态迁移注意,再次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求知欲,使课堂情境优化设计。]
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如:人走路、跑步、跳高、游泳、船后退等,再次说明牛顿第三定律可联系实际,这样可以提高技巧,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我会举些例子,和同学们简单的探讨一下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这里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讨论并总结出5个不同点:
板书: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
(1)作用对象不同 (2)力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3)作用效果不同 (4)作用时间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同时感受到探索物理问题的成就,从而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
六 、作业布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课堂的反应情况适当的布置两项作业:
课本第82页问题与练习1、4;
阅读书本第81页做一做。
七 、板书设计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用一句话概括:同值、同性、同变化,异物、反向、又共线。
三、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间的关系
(1)作用对象不同 (2)力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3)作用效果不同 (4)作用时间不同
课件37张PPT。奇台总场中学 杨丽 第5节 牛顿第三定律新课导入1:人穿轮滑鞋推墙,自己往后退。
2:人用头顶足球时,足球被顶飞,人的头也被碰的感到疼痛。 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受到力,可见力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任意一个力叫“作用力”,那么另一个力叫 反作用力 。上述实例表明:相互作用作用力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力)我们先来看一些现象::F1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对船的推力船对人的反作用力试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船的前进汽车的前进v人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人吸引地球的力,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手给桌面的压力的反作用力?桌面给手的支持力,压力与支持力也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想一想小实验:同极互相排斥两块磁铁之间的排斥作用AB左对右的力
施力物体:B
受力物体:A右对左的力
施力物体:A
受力物体:B小实验:实例分析1桌子对书的支持力FN1FN2书对桌子的压力结论1.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例分析2结论2.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利用给出的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FN1FN2结论3.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上述实例表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同一性)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方向相反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小结1、使用弹簧秤前先进行调零。
2、拉伸弹簧秤时不能超过量程。
3、将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相同相同相同二实验探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探究器1:两只弹簧作用力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实验结论: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方案2:实验二用传感器探究1、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右图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1)这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
答案:
(2)这两个力的方向是否相同?
答案:
(3)这两个力的受力物体是否相同?
答案:
(4)是否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答案:
(5)这两个力分别是重力、弹力还是摩擦力?
答案: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失都是弹力(同种性质的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实验结论等大、反向、共线、异物、
同生、同灭、同变化、同性质实验结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特点三、牛顿第三定律数学表达式:FAB=﹣FBA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物体之间;不论是匀速,还是加速运动物体之间;不论是持续的作用还是段暂的相互作用;都遵循牛顿第三定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注意:一个物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请问物体与地之间有几对相互作用力?三对:万有引力G1与G2,弹力N1与N2,
摩擦力f1与f2例题分析:2、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1、地球对人的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引力3、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与人对地面的摩擦力 人在平直公路上行走时,人和地球之间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针对训练:鸡蛋碰石头,鸡蛋破,而石头不破。问: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吗?N1NN【答案】
鸡蛋石头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大小相等的,只不过鸡蛋所能承受的力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力。四、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一个物体静置在水平桌面上。(1)请分析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哪些力是平衡力?(2)哪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N1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N2 物体对桌子的压力N(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G(物体所受的重力)oo2O1 如图所示,小灯泡被绳子吊在天花板上静止,找出该
事件中灯和绳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例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异物)灯对绳子的拉力绳
子
对
灯
的
拉
力灯的重力平衡力(同物)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合力为零3、性质不一定相同2、一个力消失不影响另一个力1、作用在不同物体上4、不能求合力3、性质一定相同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
用
对
象作用时间力的性质力的效果拔河比赛到底比什么?F甲f甲F乙f乙甲乙F乙>f乙mf甲m>f乙m拔河比赛到底比什么?拔河问题解析:
假设甲队胜出:f甲m> F甲 试用力的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证明放在水平地面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证明: 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分别如图
对物体由力的平衡有:又由牛顿第三定律有 则有物对地的压力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例题:生活中的事例:分析鸟儿是借助了什么力飞行的?分析讨论: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讨论与思考1、马拉车之所以能将车拉动,有人说是因为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要大,有人说是因为马拉车的力比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要大。他们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
2、有一重物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测力计拉着细绳水平牵引木箱,测力计有一示数,但木箱没有拉动,如图所示。
(1)说出涉及木箱A的一共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说出木箱A一共受几对平衡力的作用?练习:甲、乙两队用一条轻绳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则在比赛过程中( )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DA、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BD1、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C、静止在水平桌上的物体所受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桌面上D、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它没有反作用力当堂检测2.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 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当堂检测3 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木箱, 现用一水平力拉着木箱匀速前进,则木箱所受的拉力F、摩擦力Ff、重力G 与支持力F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与Ff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地面的支持力FN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G与FN 是一对平衡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FN 是一对平衡力BC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课后第四题
练习册本节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