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之第二章对环境的感觉复习卷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3分)下列电器不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诱蚊灯 C.消毒柜 D.取暖灯
2.(3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这种现象的是( )
A.B.C.D.
3.(3分)如图是某位观鸟人士拍下白鹤及其在水中的一黑一白两个“影子”。关于这一黑一白两个“影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白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白影”与白鹤的大小相同
D.“黑影”形成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4.(3分)把一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直板沿 EO 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 OF 射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五确的是
A.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应光滑一些
B.当光线沿法线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90°
C.图甲中当光线沿着 FO 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会沿 OE 射出
D.图乙中当硬纸板 F 沿 ON 向后折转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5.(3分) 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现象,便于观察
B.图乙,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图丙,拨动伸出桌面很长的钢尺,可能听不到声音
D.图丁,塑料片划得越快,音调越高
6.(3分)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妈妈用手机“摄影”——光的折射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7.(3分)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8.(3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9.(3分)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B.水中“折断”的笔C.阳光下的树影D.小狗照镜子
10.(3分)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音调大
B.“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的音色美
C.“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响度高
D.“轻声慢步”说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11.(3分)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12.(3分)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 )
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D.近视眼的矫正
13.(3分)小明同学身高1.80 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
A.30 cm B.60 cm C.90 cm D.120 cm
14.(3分)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15.(3分)浙江大学柏浩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
A.隔热性好B.导热性好C.呈洁白色D.非常轻薄
二、填空题(共7题;共42分)
16.(8分)小山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白色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甲),这说明白光不是单纯颜色的光。
(1)(2分)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如图乙),则白屏上其它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 色光。
(2)(2分)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 (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3)(4分)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图丙),小山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理由是: 。
17.(4分)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在家上网课,部分同学由于手机管控不力,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玩游戏,导致眼睛近视,患者主要表现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 (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 (填“凹” 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18.(8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
(1)(2分)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
(2)(2分)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
(3)(2分)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
(4)(2分)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
19.(4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折射角度数为 ,玻璃在 (选填“MM'的左边”、“MM'的右边”、“NN'的上边”或“NN'的下边”)。
20.(6分)如图所示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2分)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4分)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
21.(4分)如图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1)(2分)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填名称)
(2)(2分)飞机起降时咀嚼口香糖能避免耳感到的胀痛,这是因为咀嚼吞咽时会使咽鼓管张开,使 (填名称)内外气压平衡。
22.(8分)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AE⊥CG, ∠4=∠5, BH为入射光线, 为反射光线, 为折射光线, 为界面,空气在界面的 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2分)
23.(9分) 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②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 使它与蜡烛A 在玻璃板后所 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 和蜡烛B 的位置;
③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 A 和蜡烛B 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1)(3分)步骤①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3分)步骤②中蜡烛B 跟蜡烛 A 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里采用了 的科学方法。
(3)(3分) 为验证“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进行的操作是 。
24.(9分)小科利用易拉罐、半透明塑料薄膜、圆筒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相机”,方法如下: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圆筒的A端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
(1)(3分)制作成功后,小科正确用简易“针孔相机”观察物体,看到的是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2)(3分)将蜡烛放在小孔前适当距离,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3分)若想使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更大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方法)
25.(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6分)图甲、乙中为同一块透镜,则乙图中的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3分)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选填“A”或“B”或“C”)点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3分)如图丁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6.(12分)小金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观察到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
(1)(3分)根据光路的特点,小金确认反射角为 (选填“α”“β”或“γ”)。
(2)(3分)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由数据可知①处为 度。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反射角 ①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3° ② 35.4° 40.9°
(3)(6分)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由此可推测,②处的数据θ范围是 。
A.11.3°<θ<35.4° B.11.3°<θ<30°
C.30°<θ<35.4° D.15°<θ<45°
四、解答题(共5题;共31分)
27.(6分)(1)(2分)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2分)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3)(2分) 如图,MN为平面镜, 画出点光源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A点的光路图。(在图上保留作图痕迹)
28.(5分)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要面对摄像头眨眨眼,系统便会自动拍摄、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迅速完成交易。
(1)(2分)“刷脸支付”的成像原理是______。
A.u< B.2 >u> ,v>2
C.u=2 ,v=2 D.u>2 ,2 >v>
(2)(2分)当人靠近摄像头时,人脸所成的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分)“刷脸支付”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成像不同,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 。
29.(6分)小金在坐长途汽车时,为了防止晕车,妈妈不停地与他聊天,分散注意力,以减弱晕车的症状。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晕车主要是由于图中 (填字母)区域的前庭特别敏感导致的。
(2)(2分)妈妈讲话的声音经过耳廓的收集进入外耳道传到中耳后首先引起 的振动。
(3)(2分)小金哪怕闭眼也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妈妈声音的 有别于他人。
30.(6分)如图所示的大卡车和小轿车都是交通工具,但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①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的车轮多且大②大卡车的前挡风玻璃安装角度较直,而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安装角度则是稍倾斜的:③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大卡车限速比小轿车要低。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上述不同之处的原因。
31.(8分)三棱镜是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金用红光以一定角度斜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如图1所示。改变斜射角度,光路如图2、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分析图1、2或3可知,当光线从玻璃中折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2)(2分)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 (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
(3)(2分)了解了小金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金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金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的原因:
(4)(2分)小金还利用三棱镜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得到红上紫下的彩色光带。为什么是红上紫下而不是紫上红下排列?小金经过思考,发现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造成的。从相同角度斜射入玻璃时, 的折射角会更大一些。
答案解析部分
1.D2.A3.C4.C5.B6.A7.D8.D9.B10.B11.A12.C13.C14.B
16(1)蓝
(2)折射
(3)红光;理由: 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或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17.乙;凹
18.(1)摸东西
(2)液态
(3)易适应(具有适应性)
(4)大脑皮层
19.40°;MM'的右边
20.1)物体振动
(2)响度;音调
21.(1)耳蜗(2)鼓膜
22.HD;HF;AE;下
23.(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等效替代
(3)将白纸放在蜡烛 B 的位置,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 A 的像
24.(1)倒立(2)D(3)将“针孔相机”靠近被观察物体。
25.(1)倒立、放大的实像;40cm(2)B(3)近视
26.(1)β(2)0(3)小于;B
27.(1)图略
(2)图略(3)图略
28.(1)D(2)变大(3)反射
29.(1)C
(2)鼓膜
(3)音色
30.答:(1)、大卡车身重量比小轿车要大,所以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增加大卡车车轮的个数和大小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2)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小轿车由于车身较矮。前挡风玻璃较倾斜是为了使车内乘客成的像偏向车子的上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的驾驶;大卡车车身高,车内乘客的像不会与路上的行人重合,不会干扰驾驶员的驾驶。所以安装角度较直。(3)、大卡车车身质量比小轿车要大,所以惯性也大,在同样行驶速度的情况下刹车后不容易停下,为了安全起见,限速要比小轿车要低。
31.(1)大于
(2)底面BC
(3)会聚
(4)红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