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雨本是自然界普通、寻常的事物,但到了敏感而又细腻的诗人笔下,便成了鲜活隽永的审美
意象。诗圣杜甫说“片云头上黑,应足雨催诗”。雨就像诗人情绪宣泄的催化剂,使诗人压抑的
郑
情感外泄,从而催生出千变万化的动人诗篇。雨就像找动着诗人心灵深处的那根琴弦,诗人伴
着这美妙的乐章挥写自己的诗意人生。
剧
极据《全唐诗》可知,盛唐诗人王维诗歌中写“雨”之处共有三十五处,差不多每十首诗就会
戡
有一首写到“雨”。具有典型代表的如《春园即事》:“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
长
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幕隐蓬蒿。”这首诗写初春时节一场夜雨
过后,诗人穿着轻便的木屐和破旧的袍子来到田园的所见所为,悠然闲适的生活生动活泼地呈
现在我们面前。这场春雨激发了诗人田园闲逃的兴致,催生出了悠然自得的山水诗篇。王维笔
下反映这类题材的写“雨”诗篇非常之多,如《积雨钢川庄作》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慕炊黍饷东
将
菑”,“积雨”在表现作者生活之闲适上起到了关餽的作用,被“积雨”淋过而不能点着的柴火丝毫
不会影响诗人做饭的情绪,从侧面体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又如《秋夜独坐》云“雨中山果
和
落,灯下草虫鸣”,潇潇夜雨,诗人竟能听到虫鸣,或许更多是诗人想象的成分,或是心灵感应到
的成分。诗人巧用“雨中山果落”来述说宁静的心绪。
点
盛唐山水田因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
短的隐居经历,有些诗人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有一种稳居情结,王维就是一位“亦官
亦隐”的诗人。盛唐诗人隐居不是消极透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他们有的以隐居作为步
入仕途的终南捷径,有的将归隐作为净化心灵、提升品格的方式,显然王维属于后一种。盛唐经
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为出现如此饱受山川英灵之气的诗作剑造了条件。身处太平盛世的王辫
才可能写下雨洗过后的澄净与静滋。加上诗人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使共创作从观“雨”方式到
对“雨”心态都饶有禅意和禅机。诗人笔下的写“雨”诗描绘了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恕生活,这
种山水隐居生活与盛世景象非常契合。
处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诗人杜甫,其诗以“雨”为题的就有近五十首,内容涉及雨的篇目更
是众多。杜甫笔下的写“雨”诗多与农事和征战有关,体现出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例如
紧
家喻户晓的《春夜喜雨》,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一场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降临时诗人极大的
喜悦之情。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察入微,入化传神,不愧为古往今来最好的雨之颂歌。首联“好
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字写出了雨的灵性,称为“好雨”,因为它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