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四)
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u-64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又闪耀着魅丽的理性光辉。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是新时代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C.大力植树造林
D.外出就餐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3.在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装入土样粉末 B.滴加蒸馏水 C.振荡土壤液 D.测定酸碱性
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焙制糕点时可加入适量氢氧化钠
C.制糖工业可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D.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增加动物瘦肉量
5.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陶瓷餐具 B.纯棉毛巾 C.橡胶轮胎 D.铝制易拉罐
6.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彰显中国航天的力量。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可作火箭发射的液体推进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g
B.一个四氧化二氮分子由6个原子构成
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二者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有氢气
7.锌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图甲是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图乙中x=8
C.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D.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生理盐水、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9.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 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壁
B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观察现象
C 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 g NaCl,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搅拌溶解
D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11. X、Y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X的溶解度为20
B.Y的溶解度比X的溶解度大
C.t1℃时,向50 g水中加入20 g X,得到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2.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某校兴趣小组用鸡蛋和无色A、B溶液完成如下实验(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实验后有剩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可推测A溶液可能是Na2CO3
B.实验③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③鸡蛋壳表面的气泡使得鸡蛋所受的浮力增大,鸡蛋上浮
D.实验④后再加入B溶液,会再次出现实验③中的现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CO2的高效转化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利用催化剂催化H2与CO2反应制备甲醇(CH3OH)是重要的途径。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通常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大于300 ℃),且会产生大量副产物CO,而将不同种金属氧化物混合作为催化剂时催化效果会大大改善。如将氧化铜和氧化锌的混合物作为合成甲醇反应的催化剂时,催化效果如图所示。
我国科学家近日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该催化剂在180 ℃时,生成物中甲醇的含量可达94.3%。该催化剂为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CO2转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1)从微观角度分析,CO2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混合催化剂中Cu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时,催化效果最佳。
(3)新型催化剂相比传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
(4)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CH3OH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对于环境的意义为________。
14.(6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相关性质实验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装置C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观察到装置D中紫色石蕊纸花干燥的一半不变色,湿润的一半变红,可以体现CO2的性质是________。
(5)某同学在学习氮肥时,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
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制得的氨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装置C收集。
15.(5分)某炉渣中含有Fe2O3、FeO及少量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现按如图所示流程制备绿矾(FeSO4 7H2O)。已知Fe与Fe2(SO4)3反应生成FeSO4。
(1)为了加快步骤①中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水稀释 B.升高温度
(2)写出一个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步骤③中由FeSO4溶液得到绿矾的过程中涉及蒸发,实验室进行蒸发操作时停止加热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
16.(6分)胆矾别名蓝矾,其化学式为CuSO4 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胆矾的某些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有关问题。
(1)在计算CuSO4 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这里的“ ”应该理解为________(填“乘”或“加”)号,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加热至________℃时,CuSO4开始分解。
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_,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注意:若答对(3)、(4)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3)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SO4 5H2OCuSO4+5H2O,计算“题图”中x的值是________(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得到铜最少的是________。
a.CuSO4 5H2O b.CuSO4 c.CuO d.Cu2O e.CuS
17.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常用作糕点、馒头的发泡剂,反应原理为2NaHCO3Na2CO3+H2O+CO2↑。小芳为测定某碳酸氢钠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称取20.0g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至恒重(质量不再变化),反应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样品中杂质在加热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1)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若上述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A 6.B 7.D 8.D 9.B 10.D 11.D 12.A
13.(1)分子 (2)50% (3)低能耗(或高效率) (4)CO2+3H2CH3OH+H2O (5)减缓温室效应
14.(1)酒精灯 (2)A (3)a (4)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5)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 能
15.(1)B (2)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FeO+H2SO4=FeSO4+H2O) (3)化合反应 (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16.(1)加 Fe+CuSO4=FeSO4+Cu (2)①650 ②O2 0.8 (3)16 (4)d a
17.(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为20g﹣13.8g=6.2g。
设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168 18 44 18+44=62
x 6.2g
x=16.8g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84%。
答: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2)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