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五)
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S-32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份丰富的午餐,其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
A.米饭 B.红烧排骨 C.清蒸鲈鱼 D.凉拌黄瓜
2.化学与生产、生活、环保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强热使煤焦化属于化学变化
B.甜味剂能增加食品的甜度,可在食品中适量使用
C.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喝高钙牛奶可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3.我国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如图是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g
B.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2
D.钠元素与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属于同一周期
4.六氟化硫断路器是利用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灭弧介质和绝缘介质的一种断路器,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六氟化硫中含有硫单质
B.六氟化硫的沸点低于室温
C.六氟化硫由7个原子构成
D.六氟化硫中硫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1∶6
5.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加入碳酸钠 D.取用稀硫酸
6.在我国北方冬季银装素裹的雪原上空,有时会出现“冰晕”奇观,像彩虹而非彩虹,远比彩虹更为奇特、珍稀。“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折射或反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形成 “冰晶”的过程中,水蒸气冷却变成固体小颗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晶中分子不再运动
B.水蒸气和冰晶的性质完全不同
C.保持水蒸气和冰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D.水蒸气冷却变成“冰晶”的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增大
7.分类法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分类完全正确是( )
A.化石能源:煤、石油、沼气
B.大气污染物:CO2、PM2.5、NO2
C.溶液:盐酸、白酒、生理盐水
D.铵态氮肥: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
8.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CH2O)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
C.甲醛属于酸,会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D.该反应体现了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无机物
9.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氨气是由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氢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守恒观: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为20mL
1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1.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90
KCl的溶解度/g 34.0 40.0 45.5 54.0
KNO3的溶解度/g 31.6 63.9 110 202
A.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钾
B.4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C.将60 ℃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D.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
12.如图是用W形管进行的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玻璃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的优点是节约药品
B.a处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C.若b处粉末为硫粉,则c处应接尾气处理装置
D.若b处粉末为铜粉,能观察到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书画用纸,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宣纸的传统生产方法经过挑选原料、石灰浸湿、加碱蒸煮、竹帘捞纸、裁剪纸张等18道主要工序,上百步操作,历经300余天才可成品。
当今,文化用纸的种类繁多:除了宣纸外,还有铜版纸、书写纸、新闻纸等。研究者利用老化试验,通过比较纸的耐折度、白度等,研究了宣纸和新闻纸的耐久性,实验结果如图。
宣纸的白度下降程度较小,除与生产过程精细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宣纸呈碱性,能抵抗空气中酸气的侵蚀。
(1)制作宣纸的主要原料属于________(填“有机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2)宣纸制作过程中,“石灰浸湿”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溶液温度升高,以溶解并除去稻草中部分果胶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依据实验结果,纸张老化100年后,宣纸的耐折度________(填“>”“=”或“<”)新闻纸的耐折度。
(4)“宣纸的白度下降程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4.(6分)根据下列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可将CO2从装置E的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装置内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
15.(6分)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硫酸钾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
(1)请结合氨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进行步骤②时应________(填“先通氨气”或“先通二氧化碳”)。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洗涤步骤③中所得晶体时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该过程中使用CaSO4悬浊液而不用CaSO4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
(4)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是________。
16.(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进行了如下项目式学习。
【认识铝及其应用】
(1)铝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铝能制成铝箔,利用的是铝的________性。
【探究铝与酸反应】
图1 图2
(3)铝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图中从a点到c点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4)分别将大小相同的铝片放入氢离子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和稀盐酸中,结果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后者比前者快很多,有同学对比盐酸和硫酸的化学式后,认为可能是溶液中的________(填“H+”“Cl-”或“SO”)对反应产生了阻碍作用。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探究铝与水反应】查阅资料:铝能与氯化汞(HgCl2)反应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从而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
(5)①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溶液中1分钟左右后取出,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后并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2),观察到其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在导管口m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则该气体为________,说明铝能与水反应。
②如图2装置,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_____;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该过程中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________。
17.(5分)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
(1)若CO2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 (催化剂)CH3O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__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192 g 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B 6.C 7.C 8.C 9.B 10.D 11.C 12.D
13.(1)天然材料 (2)CaO+H2O=Ca(OH)2 (3)> (4)宣纸呈碱性,能抵抗空气中酸气的侵蚀
14.(1)长颈漏斗 (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正 (3)AB (4)a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5.(1)先通氨气 (2)(NH4)2SO4+2KCl=K2SO4↓+2NH4Cl 减少K2SO4的溶解 (3)硫酸钙微溶于水,用悬浊液能增加反应物的量 (4)利用废硫酸生产制备(合理即可)
16.(1)活泼 (2)延展 (3)2Al+3H2SO4=Al2(SO4)3+3H2↑ 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4)SO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5)①氢气(或H2) ②关闭活塞K,氢气在发生装置中聚集,使装置内气压增大,铝片和水分离 装置内充满氢气,铝无法与氧气接触
17.(1)H2O
(2)解: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
CO2+3H2====== (催化剂)CH3OH+H2O
44 32
x 192g
44:32=x:192g
x=264g
答:消耗CO2的质量为26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