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梳理一滴水的游历路线,明确课文游踪顺序。(重点)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重点描绘能体现丽江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悠久历史、和谐氛围之美的四幅画面,领会课文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视角。(难点)
一、情境导入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暑期将至,同学们学习之余都想好去哪里旅游放松了吗?老师和这位同学的想法一样,想要和家人一起去丽江旅行,所以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们帮帮老师,一起做旅游攻略。
二、任务设置
任务一:寻水之“所至”--做旅游路线图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规划旅游路线图。
预设: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小店—金沙江。
教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任务二:观水之“所见”--拍照发朋友圈
要求: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选择一处你最喜欢的地方,推荐给老师打卡拍照发朋友圈。
请以这样的句式回答:“我最喜欢的地方是_______,从____这句话中我看到了______,我感受到了丽江__________。”
预设:
学生1: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四方街,从“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 看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这句话中,我看到了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感受到了丽江古城的美景。
教师追问:除了丽江古城的美景,这句话中的“依山而起”“顺水而去”你有没有觉得很多余?
学生1:没有。“依山而起”“顺水而去”能看出这里的建筑都是顺着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古城建筑和自然景观都是很和谐的。
教师明确:这位同学从四方街中的一“依”一“顺”读出了丽江人文景观与自然交融的和谐状态。
学生2: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丽江的小店,从“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 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丽江热闹古朴的场景,我感受到了丽江历史文化深厚。
教师引导:这句话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描写的。“叮叮当当”清脆的敲打声和悠扬的音乐声是表示什么?
学生2:听觉。“碧绿的翡翠和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是视觉。所以这里还从多感官角度,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感染力很强。
教师引导:这样的人和景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2:感觉人与自然生活得很随性,其乐融融。
教师:你们喜欢这种生活吗?
学生:喜欢。
教师:是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学生3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玉龙雪山,从“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丽江坝以及森林、田野和村庄,我感受到了丽江浓浓的自然风情。
教师过渡:感谢同学们的推荐。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饱览了丽江的历史、丽江的自然美景、丽江的建筑、丽江的风情,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感叹道:“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所以作者始终是以什么视角来游览丽江?
学生:一滴水的角度
要求:2.阿来为什么从一滴水的视角写丽江?(提示:可以从写作背景、水的特点,水对于丽江的特殊意义的角度来思考)
屏幕显示:阿来新浪博客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不意,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
预设:
学生1:选择用水的视角,更符合小学生这一读者特征,拟人化的口吻符合孩子的纯真天性,契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学生2: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到很多人到不了的地方。
学生3:水是丽江的灵魂、丽江的地域符号,丽江依水而建,水承载了丽江的美,也展示了丽江的生命。
教师过渡:王国维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滴水,是玉龙雪山的一片雪,是沉睡了几百年的一滴水,是游过丽江风光的一滴水,也是作者“阿来”。“阿来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里你们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满足、依恋、不舍。从结尾句入手看全文,发现作者的情感在此句中展露无遗。那你跟着这滴水游览了丽江之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任务三:悟水之“所感”--为朋友圈配上一段文字
要求:请同学们帮老师的朋友圈配上一段文字,谈谈你游览丽江后的感受,可以是原创,也可以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稍加改动。
教师示范:一滴水,奔流不息,不舍昼夜,只为览一座城;一座城,自然古朴,民风和谐,只为寻一颗心;一颗心,返璞归真,豁达从容,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终于以自然的方式洗净铅华,成为最初的自己。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暑期将至,同学们也可以为自己做一份旅游攻略,带着自己的父母、亲人,跟随着你的脚步一起去旅行。或者,你是否也被阿来笔下的丽江打动,可以运用今天所学,建议自己的家人一起去丽江感受美丽的风景和古朴的民风。
三、作业布置
必做:请你选取一种“视角”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或者我们的校园,内容包含所至、所见、所感。提示:视角角度可以是一朵花、一块石头、一片落叶……
选做:阅读阿来《丽江记》,按“所至-所见-所感”的思路,梳理游踪,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