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地理差异显著 课件(共40张PPT)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 地理差异显著 课件(共40张PPT)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30 10: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时 地理差异显著
人教版 八年级 地理(下)
导入新课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能欣赏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以及感受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探究新知
地理差异显著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海南 1月风景
黑龙江 雪乡
新疆 塔里木盆地
台湾 火烧寮—雨极
上海 鱼米之乡
西藏 草原风光
对比这些景观,你会发现中国地理景观体现在哪些方面?
造成中国地理景观差异的主要是……
气温的差异
降水的差异
地势的差异
纬度因素
(1)分析影响海南岛和黑龙江冬季景观差异的原因。
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我国气温分布的规律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分析影响火烧寮和塔里木盆地景观差异的原因。
降水
塔里木盆地
火烧寮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
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分析影响上海和拉萨景观差异的原因。
地势
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拉萨
上海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我国地势分布的特点
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人文环境差异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影响
我国农业有什么分布特点?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6%
94%
交通线路分布
人口分布
东多西少
人口差异:
东密西疏
交通线差异:
工业分布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我国经济发展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经济发展差异:
广州人
哈尔滨人
我们一般午后要休息一会,晚上9点以后喜欢走上大街,很晚才回家。
我们一般午后不休息 ,一年中除夏季外,晚上8点以后,街上很少有人了。
情景再现
这种作息时间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距离长,南北气温、昼夜长短差异很大。
广州纬度低,全年气温高,白天时间较长,人们晚上活动丰富,很晚才休息;
哈尔滨纬度高,除夏季几个月白天较长、气温较高以外,全年气温较低,大部分时间非常寒冷。因此,晚上8点以后人们很少出门。
饮食文化
八大菜系
鲁菜
苏菜
川菜
粤菜
浙菜
徽菜
湘菜
佛跳墙
了解中国的八大菜系,分析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饮食地方差异:
拓 展
苏、浙、粤、闽东与闽南等南方地区气候湿热,盛产甘蔗,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山东、安徽等北方地区地处温带,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短,时鲜蔬菜品种与数量较少,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逐渐养成吃咸的习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元宵节灯会
回族开斋节
傣族泼水节
南方赛龙舟
秦岭—淮河一线
你发现秦岭—淮河南北的植物有什么差别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的水果小,主要种植苹果、梨等水果;以南橘子又大又甜,种植茶叶等植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男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观察对比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
秦岭-淮河以北河流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 ℃或低于0 ℃)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低于0 ℃
<800毫米
高于0 ℃
>800毫米
平原、高原
有结冰现象
旱地
小麦
平原、丘陵、高原
无结冰现象
水田
水稻
秦岭—淮河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暖温带与亚热带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
类型
河流
流量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共同的影响因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归纳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降水
气 候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
半湿润区与湿润区
温带季风季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河流有无结冰期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方与北方
水田与旱地
板书设计
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差异
人文差异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气温
降水
地势
农业、城市、交通
人口分布、衣食住行
当堂演练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B
D
2.中国南方地区的民居是尖顶屋,而西北地区的民居是平顶屋,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降水 B. 气温
C. 人们的习惯 D. 地形
3.墙体高、屋顶坡度大的传统民居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A
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理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
水资源:南丰北缺
人们主食:南面北米
C. 传统运输:南船北马
D.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B
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递减
B. 从山地向平原递减
C. 从东向西递减
D.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
6.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 黑龙江的漠河
C. 青藏高原 D. 乌鲁木齐
C
7.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各地差异”主要是指( )
A.自然地理特点
B. 人文地理特点
C. 地理位置
D. 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D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